(長江工程職業(yè)技術學院,武漢 430212)
高等職業(yè)教育培養(yǎng)面向生產、建設、服務和管理第一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其人才培養(yǎng)模式必須突出實踐能力培養(yǎng)。而實訓教學是培養(yǎng)技能型人才的一個重要的實踐性教學環(huán)節(jié),是實現知識向技能轉化的不可或缺的途徑。高職英語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以培養(yǎng)職場環(huán)境下的聽、說能力為主要目標。目前,高職英語課堂還是以傳授語言知識為主,實訓環(huán)節(jié)不足。雖然有一定的聽力、口語、寫作等實踐性教學活動,但課時不定,缺乏系統安排,且實踐性教學環(huán)節(jié)缺乏相應的技能考核,學生參與訓練的積極性不高,不利于語言能力培養(yǎng)。因此,有必要建立科學合理的實訓教學體系,加強實訓環(huán)節(jié),突出教學過程的實踐性,使學生獲得充分的機會來操練語言技能、提高和展示語言能力。以下從實訓方案、實訓教材和實訓基地建設、實訓的實施與考核評價等方面來探討高職英語實訓教學體系的構建。
確立實訓方案包括確定實訓教學大綱和內容、實訓方法和場地、實訓課時和實訓評價方式等。制定科學合理的實訓方案,是保證實訓順利實施的前提。實訓大綱和內容可參照《高等職業(yè)教育英語課程教學要求》,結合各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目標,編寫口語、聽說實訓大綱、寫作實訓大綱等。根據實訓大綱和內容需要,再合理配置理論與實踐教學比例,并確定實訓時間是集中還是分散。實訓課時安排可整合原來聽力、聽說教學的課時數,確定語音、聽說和寫作實訓課時數。對大一新生可先開展語音實訓,時間安排在入校第一周;再定期開展聽說實訓和寫作實訓,可每周安排一節(jié)課,聽說實訓課時應多于寫作實訓課時。
實訓教材建設是實訓實施的保障和依據。高職公共英語實訓教材建設遠遠跟不上教學的發(fā)展變化,統一的實訓教材往往也滿足不了不同院校的需要。理想的做法是,英語教研室開展調研,根據專業(yè)培養(yǎng)目標與所需的知識及技能結構,組織開發(fā)校本實訓教材體系,如實訓教學大綱、實訓指導書、實訓手冊,實訓教程或多媒體課件等。英語實訓教材應包括紙質教材和音視頻材料。通過購買圖書或音像資料,并充分利用電子數字資源,來豐富教學資源。
實訓教材編寫以項目教學為原則,注重實訓項目的可操作性、針對性、實用性和職業(yè)性??筛鶕徫蝗盒枰吐殬I(yè)能力目標,選取代表性的職場情境,來設計實訓項目,如招聘會、介紹公司、機場迎送、電話預約等。對每個實訓活動要編寫實訓計劃,包括實訓對象、實訓目的、實訓場地、實訓方法、實訓作業(yè)或實訓匯報等。
實訓基地是學生操練技能的實踐場所。建立多功能的英語語言實訓室,是學生操練語言和在實踐中掌握語言的保障。英語語言實訓不同于以操作機械或生產產品為目的的工科課程實訓,主要是通過操練語言使學生掌握語言技能和培養(yǎng)用語言做事的能力,特別是用英語處理與未來職業(yè)相關業(yè)務的能力。語言實訓室的建設以實現教學目標為依據,突出語言技能培訓和模擬職場的功能。建立校內多功能語言實訓室,配備多媒體、耳麥、錄音設備,根據需要建立模擬工作區(qū),配備辦公設備如電話機、打印機、用于模擬會議的大圓桌等。結合視景仿真技術,給學生提供仿真的工作環(huán)境,進行用英語交流的職場商務活動,比如前臺接待、會議洽談、產品展示、參觀車間等。
在建立校內英語實訓基地方面,有些院校已采取行動并產生積極效果。如浙江經濟職業(yè)技術學院,建立了校內英語實訓基地——英語村,突出仿真現場特色,模擬機場、公交系統、超市、貿易公司等場所,設置了交通,旅游、購物、貿易等功能,取得了理想的實訓效果,值得借鑒。
除了建立校內實訓基地,建立校外實訓基地也很重要。學院通過與企業(yè)合作,讓學生到與專業(yè)相關的企業(yè)進行實訓,比如旅游專業(yè)的學生到旅行社、景區(qū)景點和酒店實訓,將課堂所學結合社會和企業(yè)需求,在實踐運用中掌握語言技能,真正做到學以致用,學用結合。
聽說項目實施過程主要分為四步:展示項目任務——觀看錄像、案例分析——模擬案例、現場操練——項目評價。應用文寫作實訓實施過程可以由以下環(huán)節(jié)構成:展示寫作實訓任務——學習參考范文——歸納常用句型——動手寫作。
(1)項目開發(fā)與設計。根據實訓方案,編寫項目化教學實訓教材,設置基于職場情境的仿真實訓項目。聽說項目可以選取通用的商務會見、出席宴會、宴請等商務社交會話,如電話接聽、會議與日程安排、產品推介、接待來訪、機場迎送等職場業(yè)務活動。設計項目時,還要結合學生的專業(yè),有針對性地選取職場語料作為項目內容,如看圖紙和說明書、閱讀或制作產品宣傳手冊等。學生用英語來完成項目,通過“做中學”,逐步達到靈活使用英語處理與未來職業(yè)相關業(yè)務的目的。
(2)案例展示,模擬操練。針對學生“開口難”的口語交流困境,在實施口語實訓項目時,可以采取先案例展示、再實戰(zhàn)模擬的方式。例如,在實施機場迎接實訓項目時,教師先用多媒體播放一段視頻,要求學生在觀看時注意該場景可學習的社交用語和商務禮儀,看完錄像后進行分析討論,共同提煉出可供模仿的常用句型,并展示在大屏幕上,供學生模擬運用。學生先熟讀句型,再展開實戰(zhàn)模擬。
(3)編組訓練。學生事先編成2~4人一組,在觀看完錄像后,組內進行角色分配,分配項目任務,會話模擬,其他小組觀看,并進行點評。通過幾個小組的展示、互評、教師評價,使學生基本掌握某個項目的要領。
實訓成績要有評定標準,可采用等級制成績。既要考核單項技能,又要綜合評定語言應用能力,宜實行動態(tài)的多元評價。實訓考核采取形成性評估和終結性評估相結合方式。實訓手冊中,提前設計配備有實訓項目作業(yè)。按每次實訓項目完成情況,評定等級。終結性評估,可以在實訓結束時,通過抽簽,從已實施的實訓項目中選取一個,根據現場完成情況評定成績。學生還可以通過移動設備,把自己或小組完成項目的情況拍攝錄制下來提交,教師可以據此評定實訓成績。
實訓教學還需要廣泛開展第二課堂活動,給學生廣闊的實踐平臺。學院定期開展口語、寫作技能大賽,展示實訓效果,選拔學生參加各級高職英語口語、英語寫作大賽,激發(fā)學生參與實訓、培養(yǎng)技能的積極性,發(fā)揮“以賽促訓”、“以賽促學”的作用。教師可將比賽內容作為案例導入課堂教學,充分發(fā)揮技能大賽對實訓教學的引領作用。
英語實訓課程建設尚處于探索階段,存在實訓教學資源匱乏、教師指導實訓經驗不足、管理層對此的認識不夠等問題。在實訓基地建設、實訓測試與管理方面也困難重重。高職院校需要不斷積累經驗,了解行業(yè)和社會需求,不斷探索構建有利于高素質技能型人才培養(yǎng)的高職英語實訓教學體系。
[1]吳天慧.高職院校英語實訓教學研究文獻綜述[J].重慶電子工程職業(yè)學院學報,2015,(2).
[2]劉一平.在創(chuàng)建校內實訓基地中強化高職英語聽說能力[J].中國高等教育,2008,(2).
[3]趙煥娟.淺談在行業(yè)背景下英語實訓教學項目設計[J].中國校外教育,2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