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英國特約記者 孫微
英國《大憲章》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文件之一,《大憲章》激發(fā)了很多現(xiàn)代文件的起草者,被認為是除了英語之外,英國另一個最重要的出口產(chǎn)品。大英圖書館從本月13日開啟主題為“大憲章:法律、自由、遺產(chǎn)”的展覽,紀念《大憲章》簽署800周年。
《大憲章》1215年由英王約翰與貴族在溫莎堡附近的倫尼米德簽訂。該文件第一次通過法律限制封建君主的絕對權力,確立任何人不得凌駕于法律之上的原則?!洞髴椪隆吩局皇且粋€解決約翰王與貴族之間政治危機的文件,卻在過去的800年里展示了極強的適應性。直到如今,《大憲章》仍有三項條文在當今的英國法律中使用:保護英國教會的獨立性,保護倫敦金融城以及其他城鎮(zhèn)的權利,最重要的一條——未經(jīng)同級貴族的判決,國王不得任意逮捕或監(jiān)禁任何自由人或沒收他們的財產(chǎn)。這些條文使英國《大憲章》日后成為英國君主立憲制的法律基石。
此次展覽匯集了200多件展品,包括中世紀手稿、歷史檔案、畫、圖紙、書本以及影像資料等。展覽從1215年6月文件簽署開始敘事,講述了《大憲章》的中世紀起源和歷史傳承以及如何逐步演化成自由的象征。記者在最后一間展廳里見到了“鎮(zhèn)館之寶”——兩份幸存的《大憲章》原稿。為了確保文檔不受到損害,展廳的燈光調(diào)至昏暗。其中一份曾經(jīng)在280多年前的一場大火中被燒毀。去年,研究人員使用一種多光譜成像技術,對燒焦的羊皮紙上的文字進行了恢復。
在展覽中,除了兩份原稿,另外引人注目的是美國歷史上最具標志性的兩份文件——托馬斯·杰斐遜1776的手寫珍本《獨立宣言》和美國《權利法案》。這兩份分別收藏于紐約公共圖書館和美國國家檔案館的文件是首次來英國。據(jù)說,杰斐遜在起草《獨立宣言》時深受《大憲章》影響。
其他展出的受《大憲章》影響的標志性文件還有《權利請愿書》(1628年)、英國《權利法案》(1689年)和《世界人權宣言》(1948年)。與這些重要文件一同展出的還包括從伍斯特大教堂借來的約翰王的兩顆臼齒和拇指骨。
《大憲章》在其簽署后最初的100年里,經(jīng)歷過多次修改和重新頒布。到了17世紀,議會在與斯圖亞特王朝君主的斗爭中,進一步弘揚了《大憲章》所蘊涵的憲法精神,使《大憲章》真正具有了憲法的重大意義?!洞髴椪隆返木癖粴v史名人在多個重要場合反復提及和詮釋,逐步演變成自由象征。如丘吉爾、甘地和曼德拉都曾引用過大憲章的精神。一些英國政府文件揭示,丘吉爾政府內(nèi)閣在二戰(zhàn)期間為爭取美國支援,甚至考慮把其中一個《大憲章》抄本送給美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