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少停,李金嶺
(1.黑龍江省雞西市動物衛(wèi)生監(jiān)督所158100; 2.黑龍江職業(yè)學院,黑龍江 哈爾濱150111)
隨著養(yǎng)豬業(yè)集約化規(guī)?;陌l(fā)展,母豬出現了許多生理繁殖障礙性疾病,給養(yǎng)豬業(yè)帶來巨大損失。其中引起母豬繁殖障礙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母豬子宮內膜炎,尤其是夏季母豬產后感染子宮內膜炎的機率較大,若治療不及時,屢配不孕,就會給母豬繁殖帶來巨大損失。子宮內膜炎是子宮黏膜的漿液性、黏液性或化膿性炎癥,分為急性和慢性等,其特征是發(fā)情周期紊亂、不發(fā)情或雖有發(fā)情表現但屢配不孕,從陰門排出數量不等的分泌物。為母豬常見的一種生殖疾病。
大多數病例是通過外部途徑感染病原菌而引起,其中以大腸桿菌、鏈球菌、葡萄球菌、化膿桿菌、綠膿桿菌為常見。常見以下幾種情況: 1) 分娩時子宮、陰道黏膜損傷及母豬抵抗力降低。2)分娩后子宮弛緩造成惡露滯留。3) 難產助產或人工輸精時器械、手臂消毒不徹底。4) 繼發(fā)于難產、胎衣不下、子宮脫出、產道損傷、流產、布魯氏桿菌病、結核病、乳房炎等疾病。
急性子宮內膜炎: 產后數天發(fā)生,全身癥狀明顯。體溫升高達41 ℃左右,呈稽留熱,精神沉郁,食欲不振或廢絕,四肢末梢及耳發(fā)涼,脈搏增數,呼吸短促。病豬拱腰舉尾,不時努責,從陰門排出污穢不潔的紅褐色或膿性分泌物,有腥臭味,臥下時增多,常拒絕哺乳。
慢性子宮內膜炎: 全身癥狀不明顯,發(fā)情周期基本正常,但屢配不孕。不定期從陰門排出透明或混濁分泌物,象淘米泔水樣。如子宮黏膜發(fā)生化膿性炎癥,則伴有體溫升高,精神不振,不發(fā)情,分泌物黃白色或黃褐色,有腥臭味。
隱性子宮內膜炎: 發(fā)情周期基本正常,但屢配不孕,發(fā)情時從陰門排出多量白色或含有白色絮狀物的分泌物。
滴蟲性子宮內膜炎: 除上述癥狀外,主要表現為陰部瘙癢,經常在飼槽或墻角擦蹭。
產后急性子宮內膜炎,根據臨床癥狀及陰門排出的分泌物可做出臨床診斷。慢性子宮內膜炎,根據發(fā)情時陰門分泌物情況,可做出初步診斷,確診可無菌操作探取子宮分泌物,分離培養(yǎng)細菌,鑒定病原物,鏡檢可見子宮內膜上皮細胞、白細胞或膿球。
本病重在預防,減少子宮內膜炎的發(fā)生。加強母豬的飼養(yǎng)管理,飼喂優(yōu)質全價營養(yǎng)豐富的飼料,嚴禁飼喂冰凍霉變飼料,搞好冬季防寒和夏季防暑工作。對引起繁殖障礙的傳染病,要搞好定期預防接種和消毒,產房應保持干凈清潔,助產所用器械必須消毒,術者應修剪指甲,洗手,消毒并涂潤滑油。人工授精器械要嚴格消毒,可在稀釋好的精液中加入頭孢噻呋,凈化精液,防止細菌污染。產前,將母豬外陰用0.1%的高錳酸鉀液洗凈,產后1 周,飼料中添加泰樂菌素和磺胺間甲氧嘧啶,可有效防治子宮炎、乳房炎。同時可防治母豬產前產后應激誘發(fā)附紅細胞體、弓形體等疾病。母豬產后注射普魯卡因青霉素,可有效防治母豬產后炎癥,減少母豬子宮內膜炎的發(fā)生。
治療原則是排出分泌物、控制感染、恢復子宮功能。具體方法如下:
子宮洗滌術: 子宮洗滌術是治療子宮內膜炎的有效方法。洗滌應在子宮頸開張時進行或注射雌性激素促其開張。常用沖洗液有1% ~10%鹽水、碘鹽水(1%鹽水1 000 mL,2%碘酊20 mL)、0.1%高錳酸鉀、0.1%雷佛奴爾、0.5%洗必泰等,沖洗液溫度30 ~45 ℃,總量500 ~1 000 mL。插入輸精用膠管,連接漏斗,緩慢注入。每次用量不能過多,壓力不能過大,存留一定時間后再將其導出,反復沖洗直至回流液和藥液顏色一致。再灌注抗生素,常用青霉素、鏈霉素、金霉素等,或灌注碘甘油20 ~30 mL(原液: 碘化鉀20 g,碘片10 g,95%酒精適量,加蒸餾水至100 mL。稀釋液: 取原液5 mL,加甘油100 ~200 mL,蒸餾水240 mL)。
伴有體溫升高的急性子宮內膜炎,不宜用洗滌法,以防感染擴散。除灌注抗生素外,還應采取全身療法。隱性子宮內膜炎,可在配種前灌注青霉素生理鹽水,然后配種。
雌激素-催產素輔助療法: 可引起發(fā)情、子宮頸開張,增強子宮腺分泌,改善生殖器官功能,加強子宮收縮,排出內容物。
抗生素療法: 病豬如伴有全身癥狀,除采用洗滌法之外,還應采用抗生素和磺胺類藥物,10%磺胺嘧啶20 ~30 mg,一日兩次肌肉注射。體質弱的病豬,宜補液、強心、解毒。林格爾100 mL,10%葡萄糖50 ~100 mL,維生素C 10 mL,10%安鈉咖5 ~10 mL,一次靜脈注射; 5% 碳酸氫鈉20 mL,靜脈注射。
中藥療法: 選用清熱解毒、活血化瘀、止痛的藥物。處方1: 生蒲黃100 g,生五靈脂100 g,研末,每次20 ~30 g,開水沖后溫服。處方2: 桃仁20 g,紅花20 g,香附20 g,益母草25 g,連翹35 g,銀花35 g,敗醬草30 g,研末,每次30 ~50 g,開水沖后溫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