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亞慧 黃南南
(江西科技師范大學文學院,江西 南昌 330000)
猶太文化:從“胡同”走向特權
程亞慧 黃南南
(江西科技師范大學文學院,江西 南昌 330000)
現(xiàn)今社會,猶太人是聰明的代言人,但“猶太”在歷史上卻是苦難的代名詞。屢被侵犯、異族侵略、納粹大屠殺……幾千年來備受摧殘,一度喪失人權、自由,但猶太人有自己的存活方式和宗教信仰,同時也并未與世隔絕,無論是被融合、同化、異化,猶太文化始終處于流動,本文就猶太人走出胡同并邁向政治特權社會進行論述。
猶太文化;胡同;特權
猶太人從公元135年被羅馬驅散到世界各地,建立現(xiàn)代以色列之前,經(jīng)歷了1 800多年的流散生活。歐洲基督教主流文化吸收猶太文化后又對其加以排斥,盡管猶太文化的主體精神從古至今一脈相承,依然保持著民族特性,但是在世界環(huán)境的壓力下,猶太文化民族特性的具體內(nèi)容是否發(fā)生過時代性變化?猶太人在基督教文化的沖擊下如何選擇自己的宗教信仰?是否會背離猶太教傳統(tǒng)文化甚至改宗呢?猶太文化存在被歐洲文化同化的傾向嗎?這些問題都值得深思。因此,很有必要分析世界環(huán)境與猶太文化保持民族特性的關系,進而探討猶太文化的民族性和世界性;這同時有助于研究西方文化史,尤其是對研究西方文化的源頭及發(fā)展意義重大。
國內(nèi)一些學者強調(diào),猶太人的民族特性使其傳統(tǒng)文化流而不散。猶太文化傳承至今的重要原因是其民族性,但具體的民族特征是否受到時代環(huán)境的影響卻未可知。筆者認為,猶太文化的世界性不容忽視,世界環(huán)境與民族特征相互影響。國內(nèi)的相關研究僅限于猶太啟蒙運動。在國外的研究成果中,資料更為詳實。英國猶太學者塞西爾?羅斯的《簡明猶太民族史》詳述了猶太隔都的建立與坍塌的過程;在美國沃爾特?拉克的專著《猶太復國主義史》中,論述了“走出猶太區(qū)”的猶太改宗者;以色列猶太學者阿巴·埃班在其著作《猶太史》中提供了德意志、俄羅斯猶太啟蒙運動的重要資料。可見,國內(nèi)外尚未從世界社會環(huán)境的角度研究猶太文化。
猶太史上的“解放”有狹義和廣義之別。狹義上指從18世紀以來,猶太人作為個體從居住國獲得公民權的過程;廣義上指猶太人不只作為個體,還作為一個獨立的社會群體獲得生存、發(fā)展權,并被認可的過程。
猶太人在大流散時期是歐洲各種天災人禍的替罪羊。15世紀,在面對“死亡或者改宗”的抉擇時,他們對外佯裝是基督徒,卻遵守著猶太教的傳統(tǒng)禮儀。到16世紀末,強制將猶太居民區(qū)與城市其他地區(qū)嚴格隔離的法令付諸實踐,隔都限制著猶太人的居住環(huán)境、結婚年齡和人數(shù)、職業(yè)等。17世紀末,在巴比倫、土耳其、法國、西班牙的猶太社團中,多次出現(xiàn)假“彌賽亞”。摩爾科最后被基督教的異端裁判燒死;弗蘭克和其追隨者被猶太拉比革出猶太教后改奉了基督教;沙巴泰·澤維在奧斯曼蘇丹的威脅下改宗為伊斯蘭教。這使當時猶太人的“彌賽亞”幻想破滅了,解放運動“最終趨于理性化”。18世紀,猶太人的經(jīng)濟狀況有所改善;但大多數(shù)仍處境困難。德維?!げ疇栐G曾描述自己幼年時,當局對自己猶太同胞的“親切關懷”:周日,猶太人不準離開自己的街區(qū),免得受醉漢騷擾;為保證其子孫身體強健,不得在25歲以前結婚;節(jié)日時只能在晚上6點以后走出家門,以免受酷熱傷害;不許他們出入公園和市區(qū)寬闊的街道;若一個猶太人過馬路時聽到一位基督徒公民對他喊“猶太人,向我致敬”,他必須脫帽致敬。
一些珠寶商、手工藝人、雕刻師等逐漸上升為“受保護的”和“可寬恕的”猶太人,他們曾在有限的一段時間內(nèi)被贈予某種特別的權利,并被免除針對猶太人的種種限制。只有一小部分宮廷猶太人在近代以來首次享有“全部特權”。幾乎德意志的每個公國都錄用一兩位宮廷猶太人,作為最高統(tǒng)治者及其閣僚的私人侍從。宮廷猶太人的舉止著裝都要像上流社會的成員一樣。因此,不受任何限制。他們在很多情況下產(chǎn)生的影響與同一階層的基督徒毫無差別,并隨時準備為猶太人出面調(diào)停困難,利用自身影響和威望改善猶太人的狀況。
盡管多數(shù)猶太人被歐洲社會排擠到隔都中,被視為下等人。但到18世紀中期時,西方的開明政府開始用人類一般的準則對待他們。必要時,政府會對其施加較為“溫和的強制措施”。到18世紀后半葉,隔都體制的限制開始放松。在意大利,除教皇國以外,其他地方的情形正慢慢得到改善。雖然威尼斯于1777年限制商業(yè)自由,一再強調(diào)猶太人的外國人身份,但已徹底廢除了猶太人戴“紅帽子”的歧視性規(guī)定。在托斯坎尼這種已經(jīng)開化了的公國中,少數(shù)幾個猶太人住在隔都之外并不會受到太大的異議。德意志的“猶太胡同”在社會同化與猶太啟蒙運動中已不再具有特殊性,“胡同文化”中某些特權猶太人開始進入大學,并融入政治社會之中。
【責任編輯:王 崇】
G122
A
1673-7725(2015)07-0218-02
2015-05-05
本文系江西科技師范大學研究生創(chuàng)新專項資金資助“解放隔都——試論猶太文化的民族性和世界性”(項目編號:YC2014-X19)階段性研究成果。
程亞慧(1988-),女,甘肅敦煌人,碩士研究生,主要從事地方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