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文化晃晃”的感念

      2015-03-20 19:54:06
      文學自由談 2015年6期
      關鍵詞:雜文家韓老師雜文

      李 更

      1996年元月,我陪父親李建綱回太原看奶奶,特別去山西作家協(xié)會拜訪了韓石山先生。我們父子二人的外形給人截然不同的印象,韓老師說,我父親是那種儒雅的書生,而我則像街上的牛二。后來,雜文家朱健國也在文章里說我就像武漢街頭拉板車的販夫走卒。

      可能以前韓老師就對我的文字有一點印象,是不是有點像潑皮無良的少年?得承認一個事實,我的確從小喜歡在街頭看罵街,各個流派都著迷,特別是大媽級,湖北的,東北的,不是博士后也是博士前,水平相當了得。

      上世紀70年代,父親被下了牛棚,本來是知識分子的母親被單位當農(nóng)民工去看倉庫,差不多深夜才能回家。我就基本上成了放羊的,每天就像當年徐悲鴻說的,日長如小年。大概因為識字早,除了圍觀罵街,閱讀成為打發(fā)時間最好的方式,回家讀魯迅,出門看大字報。

      好多年以后,有人問我,你的文學基礎是什么?或者更細點,你的文字基礎是什么?其實,就是這樣三個來源:魯迅、大字報、罵街。

      如果我有文學起步的話,開始也是詩歌、散文什么的,我的老師都是很牛的。當時我的詩歌都是直接找大作家徐遲批改的,他善意的、調(diào)侃的教導,成為我后來對一些年輕人文字的解釋風格。

      但是,寫了好多年,沒有一點進步,雖然也是到處發(fā)表,卻是沒有一篇讓人記住。有一次在武昌的地攤上,發(fā)現(xiàn)韓老師在長江文藝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小說,五角錢買了,覺得寫得還算不錯嘛,怎么沒有人知道韓石山會寫小說?若干年以后,韓老師在文壇聲名鵲起,因為他的雜文,因為他的歷史考證,這才是韓老師的本尊。

      那次承韓老師鼓勵,他對我的文字印象好像也是語言方面,主要是理論文字,當時就給我介紹了謝詠、閻晶明,都是山西評論界明星。閻晶明當時供職山西作協(xié)理論部門,就像韓老師的小兄弟,馬上趕到韓老師家來見面,后來還給我寫過一篇書評。今天,他已經(jīng)進入中國作協(xié)的“領導班子”了。

      韓老師特別推薦我向天津的《文學自由談》投稿。他說,這是你的路子。

      之前,其實我已經(jīng)向《文學自由談》投過稿,大概因為脾性沒有摸對,沒有什么效果。早在《文學自由談》創(chuàng)刊初期,我就注意到了。

      在我從小長大的武漢,就有不少個人和單位長期訂閱《文學自由談》。比如在《武鋼文藝》編輯部,因為經(jīng)費緊張,每年都會對上一年的刊物進行訂閱評估,他們十幾年如一日地堅持訂閱《文學自由談》。

      因為這個刊物的確好看,值得看。如果說中國有百家爭鳴的地方,毫無疑問,非他莫屬。

      一個人做件好事并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我覺得批評也是這樣,批評一次兩次可以,難的是幾十年如一日地批評。長期以來,中國的文學評論以表揚與自我表揚為主,不提倡批評,尤其是真正的批評,如果有批評,也是小罵大幫忙?!段膶W自由談》的出現(xiàn),打破了“解放區(qū)的天是明朗的天”的慣例,也有陰天了,也發(fā)現(xiàn)霧霾了,甚至還有隆冬。

      其實現(xiàn)象早就存在,只是皇帝的新衣,沒有人敢去說而已。

      所以,《文學自由談》的土壤早就在那里,開發(fā)出了一種別樣的田園。他人園子里面都是花朵,甚至花朵多到連綠葉也沒有了;自由談的園子里面出現(xiàn)了綠葉,出現(xiàn)了黃葉,甚至出現(xiàn)了枯枝和芒刺。

      我后來的幸運就是得到了任芙康的賞識。作為一個文字工作者,還不敢說是作家,得到一家雜志的認可,意味著走上正路。從某種意義上說,任芙康對我具有撥亂反正的作用,要不然,我還是在什么小說、散文、詩歌、戲劇方面像個無頭蒼蠅。

      《文學自由談》就像滿漢全席,主編就像個大廚,我非常高興的是,他讓我做了一道配菜,而且一配就是好多年。在這桌文學批評的大餐里,我有幸見識了那么多大菜、硬菜——李國文、韓石山、陳歆耕、毛志成、陳沖、李建軍多位高手。

      通常,寫雜文的人都是個性很強的人,他們都有捍衛(wèi)自己觀點的習慣,執(zhí)著甚至過于執(zhí)著,乃至到捍衛(wèi)自己缺點的地步。要把這樣一些人團結在刊物的周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有相當?shù)膫€人影響力。我在任芙康身上看到了這種力量。

      在他的身上,你能明顯感覺到上世紀80年代前后,那些具有傳統(tǒng)文人形象的編輯。他們十分認真地從來稿中發(fā)現(xiàn)好的文章,非常認真地給你的文章提出修改意見,甚至上山下鄉(xiāng),不遠千里找到作者所在地,深入淺出地和你面對面交換對文壇對作家對作品的看法,讓你心服口服。今天的文壇,哪里還能見到這樣懂得傳幫帶的編輯?都是作者、尤其是我這樣的業(yè)余作者主動找上門去,編輯、尤其是主編是不大可能到下面來看望我們的。其實在這十幾年期間,我不止一次路過天津,都只是在火車站短暫的停車時想到這個地方對我的意義,想到這里的雜志、編輯對我的幫助,心里是不敢隨便打擾他們的。

      任老師卻是有幾次趁會議空隙來走訪沿路的《文學自由談》作者。有一次他途中感冒,到了我這里已經(jīng)十分嚴重,還是打趣自己的一路兇險——從蛇口出來,經(jīng)過虎門,掉進豬(珠)海,讓我們哈哈大笑。我還是在他那次啟發(fā)下,才發(fā)現(xiàn)廣東珠三角一帶的地名真有點聳人聽聞,比如珠海就有留尸島、磨刀門、垃圾尾、翠香路、雞山鄉(xiāng)。因為是珠江入???,上游有尸體下來,一般就在回水處留住?,F(xiàn)在的留尸島已改為留詩島或牛獅島,上游來的垃圾堆積在萬山群島最大的一個島,垃圾尾現(xiàn)在叫桂山島。只有翠香、雞山這樣具有煙花柳巷性質(zhì)的地名還是應廣大人民群眾要求予以保留,以成全珠海浪漫城市的特區(qū)特質(zhì)。我曾經(jīng)不止一次為來往的文人解釋這些地名,比如斗門,和階級斗爭沒有關系,珠江出海口有八道水,俱稱為門,澳門、雞啼門、崖門、斗門、磨刀門、虎門、江門都是依其形狀得名。這些年,只有任芙康讓我們感覺這些地名的魅力與幽默。

      我們都知道批評文章不好寫,其實批評雜志更不好編。批評不到位,等于隔靴搔癢,欲說還休,等于沒說。但是過了度,也會造成不良后果甚至嚴重后果。怎么把握這個度的問題,是考驗一個刊物綜合應對能力的問題。在中國,文壇屬于意識形態(tài)領域,屬于上層建筑,屬于微妙的社會。三十年來,《文學自由談》一次次有驚無險,化險為夷,是和他們高超的編輯技巧有關,這里面,編者的縱橫捭闔、左右逢源、見縫插針、雪中送炭、庖丁解牛的水平叫我五體投地。

      作為作者,我們還可以不管不顧地,甚至一意孤行地去嬉笑怒罵,但是,必須要有編者的一夫當關的責任心。老實說,我也是在學習任芙康的文風下成長的,他精妙的千字文,是我學習的范本,他對文章的修改看出他批判鋒芒中帶有的對人的關懷,悲天憫人也好,惻隱之心也罷,甚至他內(nèi)心深處具有的一點中庸之道,也對我以后的文章在琢磨平衡方法時起到醍醐灌頂?shù)淖饔?。要知道,《文學自由談》不僅面對我們這樣的童言無忌,更要面對廣泛的文學受眾;一旦因為我們的一時快感而產(chǎn)生垃圾,其污染的范圍可能是無法預料的,甚至會為編輯部帶來滅頂之災,這樣的先例已經(jīng)層出不窮。

      記得有一次我批評一位德高望重的作家,卻出現(xiàn)一處常識性錯誤,因為發(fā)現(xiàn)太晚,已臨近出刊,所以后怕。結果我收到的刊物里面已經(jīng)被修正過了,遂平安無事。

      所以我們這些文化晃晃信賴他,甚至由信賴而依賴,天塌下來有他頂著。他注意細節(jié)的態(tài)度也讓我感動,不光是注意文章的論點,批評的口徑,用典的準確,與時勢的接軌和嫌隙等等,在遣詞造句方面,他也非常嚴格,處理得十分妥帖。比如涉及女性作家,一定不能拿對方的長相、身體、緋聞開玩笑,甚至善意的調(diào)侃也不可以,這是對知識女性起碼的尊重。他強調(diào),因為女性的承受能力一般較弱。確實如此,多數(shù)男人的承受能力要高許多,以我為例,我的臉皮就厚于常人,承受能力比許多男人也高出許多,既然是以批評為業(yè),那么就必須具備相當?shù)目箵舸蚰芰?,否則在這個社會環(huán)境中,你會經(jīng)常感到無助甚至陷于崩潰。唾面自干,是一個批評家的標配。

      今天的文學已經(jīng)邊緣化了,文學批評就更加邊緣化,作為一個異鄉(xiāng)人,長期生活在商業(yè)化的南方,當然更其邊緣化。當?shù)刈鲄f(xié)一些官員對于我這樣不善于巴結的文人一向嗤之以鼻,這也讓我十分識趣。一個真正的以挑剔眼光批評文壇的人,是不可能得到作協(xié)系統(tǒng)的平臺資源的,他們避之唯恐不及。當有人在我面前以中國作協(xié)會員居傲時,年過半百、已出文學書數(shù)十種的我自然非常慚愧,對不起黨啊對不起人民,小的我至今入會無門,只能小聲告訴別人,我的學生已有多人混入中國作協(xié)。老師不一定要比學生強嘛,青出于藍就可以了。

      中國古代,還有個以文會友的傳統(tǒng),現(xiàn)在已大變。去年在西樵山見到某位著名作家。眾聲喧嘩中,一干不識趣者紛紛上去求合影,他把眾業(yè)余們一一推開,主動與領導合影,然后嚴厲譴責網(wǎng)絡語言網(wǎng)絡暴力,特別對屌絲一詞深惡痛絕。我說,非常不幸,小的就是屌絲,文壇屌絲??赡艽俗骷蚁氲健胺邸钡膯栴},次日又竟然同意屌絲們的合影請求,以示“親民”。

      像這種貨色,肯定是《文學自由談》敲打的對象,敲打的形式往往是雜文。這讓我想起上世紀80年代,武漢市曾經(jīng)是文學黃金十年的重要碼頭,不光是有姚雪垠的歷史小說、徐遲的報告文學、碧野的正能量散文,還有大量的詩歌暴民和我等所謂雜文作家。

      到了今天,基本上可以蓋棺論定,從事雜文業(yè)的幾乎都成為屌絲一族,有的甚至生計還是問題。聽說,民國時期如魯迅者的稿費是讓那些寫長篇小說如張恨水之流羨慕嫉妒恨的,他可以憑寫雜文到處買房,甚至可以號令天下?,F(xiàn)在這些,肯定是江湖中的傳說了。這個時代,有人說是餓死詩人的時代,其實也是餓死雜文家的時代。我認識的雜文家,沒有一個活得高大上——不說高大上了,就是比較體面的生活也達不到。有人告訴我,還是有些雜文家可以衣食無憂的,我可以負責任地回答,那么肯定是靠其他事情活下去的。如果有人說他是靠雜文混出名堂的,我敢肯定他是假冒偽劣;或者,他連時評都算不上,是個寫社論的吧?在深圳,確實某年某月某日,有個社論專家中了魯迅文學獎,很令人歡欣鼓舞了一陣子。

      武漢這個城市有悠久的雜文傳統(tǒng),在民國時期,大革命時代,文人們就在這里對蔣介石政權說三道四。解放以后,因為胡風這個湖北佬的雜文問題導致成千上萬的雜文家被牽連,我至今仍然崇拜他:他怎么能夠把雜文寫到三十萬言之長?一個胡風,一個聶紺弩,把湖北,把武漢,變成雜文的傷心地,那么多的雜文作者身陷囹圄不能自拔。

      但是,傳統(tǒng)的力量無窮,湖北、武漢的雜文仍然香火鼎盛。我堅持認為,當年的武漢雜文,是今天微博、微信的祖師爺。只是,當年的雜文家,現(xiàn)在已分化得非常嚴重。以車延高為例,好像他今天仍然是武漢雜文學會會長,但是柴門久不開,改行做詩人去了,所以才有目前的高就。還有個劉洪波,后起之秀,我們承認他的雜文創(chuàng)作,只是他的雜文改良許多。他似乎有兩副筆墨,有人說他晚上寫作是缺德派,白天工作是歌德派,所以現(xiàn)在也是某單位“高管”了,躋身達官貴人一族。竊以為雜文家要走正路,洪波兄弟可作楷模。

      當年在武漢混的雜文家,鄢烈山、朱健國,還有李某人,南下干活。鄢在廣州,朱去深圳,我到珠海,好像聲名都有所進步,但都一直游走于屌絲與牛逼之間。在下混成標準的屌絲,朱兄不濟,因言獲咎,好像當年也是個弼馬溫吧,結果丟官去職,一度生存無著,我去北京幫他推銷新書,要書商先行付款,結果因為出版社審查不過,造成書商受損,最后拿我的版稅頂賬。鄢兄則通達得多,雖然也是憤青一類,卻不時有識時務之舉,故而以非中國作協(xié)會員之身份獲得魯迅文學獎,甚至因此與幾十年兩小無猜的朱兄反目:朱兄認證其“功夫在詩外”,鄢兄機鋒相對,認為朱某吃醋,鬧出楚人好內(nèi)訌之親痛仇快的事體。

      時事如此,我等只能偏安。好在總有地方不計名分,不斷問寒問暖,讓我感到文壇至少還有任芙康。

      而且,雜文也不見得都是惹是生非,即便是惹是生非,只要沒達到王實味那樣被“去除”的地步,日子也還是過得下去的。我覺得的體面的雜文家的生活,就是像孔乙己那樣,布衣長衫,能夠擠在群眾的隊伍里,站著喝酒,就可以了,如果再來點茴香豆之類下酒,并且酒后還能夠數(shù)得清茴香豆的數(shù)目,就是組織上信任、糟糠妻放任的上佳境界了。以后,也許可以帶來額外的快活。比如,我的幾本書,后來證明在市場上走得還不錯的,就是雜文帶來的意外。1998年,中國個體書商鼎盛之年,他們出版的書幾乎占了中國出版業(yè)的半壁江山,野夫出版了易中天的《中國的男人和女人》,賀雄飛出版了余杰的《火與冰》,一個山東出版商推出了我的《李更如是說》。這三本書,在北京都是一個印刷廠排版的。我的書第一次成為全國暢銷書,僅僅次于余杰的書,易中天的書銷得一般,記得野夫還把版權賣給韓國人,收到一千美金。易中天是后來受到中央電視臺的幫助才如日中天。

      我的另外一本書《文化晃晃》,說來有趣。那年我的一篇小文章遭到批判,深圳一個網(wǎng)友告訴我,上海的《文匯報》發(fā)了一大篇指名道姓的文章,比我的文章還長,標題就是我的名字,文章占了幾乎半個版,反正我肯定是體無完膚了。網(wǎng)友給我專程送來報樣——因為單位效益不理想,外地報紙基本上看不到了,所以網(wǎng)友的行為相當于千里送鵝毛——真的看得我毛骨悚然,有刮骨之效,由憤怒而佩服,上海還有人寫這種文字!網(wǎng)友和我一致認為,沒有娘娘腔就是好文章,何況這文章出自產(chǎn)生過姚文元的大上海,相當于姚文元給你做了廣告,網(wǎng)友安慰我。

      廣告的作用是無敵的,未幾,上海東方出版中心一位資深編輯找到我,準備出版我的書。記得她是這樣介紹她的出版社的:國家隊,人民出版社之東方出版社在上海的副牌,曾經(jīng)出版過《文化苦旅》。這就夠了,我知道,他們的審查是非常嚴肅非常嚴格的,通常只出版學術書籍。

      后來,韓石山為山西北岳文藝出版社主編了一套當代文壇酷評四家的叢書,收入我的一冊《摸癢了還是摸痛了》。讓我十分感動的是,在今天紙媒式微的現(xiàn)實中,我的書居然還能銷,沒有給韓老師丟人。這本書特別值得我紀念的是,韓老師親自編輯體例,選擇文章,甚至在我的博客中翻撿,這樣的老師今天也不多了吧?

      這些書中的文字,大部分就是在《文學自由談》中刊發(fā)的,經(jīng)任芙康的眼光有力地審視過的。

      還要說到一點,一家成功的刊物,主編的眼光和素養(yǎng)決定一本雜志的走向和前途。我一向是唯主編論的?,F(xiàn)在有許多號稱純文學的刊物,好像是倡導集體領導吧,沒有突出主編的個性,幾乎多數(shù)省級純文學刊物百刊一面,都有一個個性缺失的問題。

      當年,韓石山主編《山西文學》,馬上把一本要死不活的雜志弄得風生水起,雖然經(jīng)營上一時解決不了那么多陳年爛谷子的問題,至少文章已經(jīng)火爆起來??上В镁安婚L,隨著韓公退休,《山西文學》又回到先前。

      也是當年,陳歆耕接辦《文學報》,創(chuàng)辦了“新批評”,與《文學自由談》結成盟友,南北唱和,一時氣象萬千,好像“新批評”的火力更其猛烈,讓柔軟的上海文壇顯現(xiàn)出了陽剛之氣。陳公也于前些日子退休,《文學報》明顯變了章法。

      《山西文學》成功完成了去韓石山化,現(xiàn)在已經(jīng)一點韓某人的痕跡都沒有了。《文學報》更加奇葩,“新批評”沒有批評不說,連原創(chuàng)都少見了,多了一些文摘類別的剪報。這其實說明,報刊的換將真是有講究的。

      《文學自由談》三十年不倒,就是他們很好地解決了延續(xù)性的問題,接班不是發(fā)稿權的簡單交接,而是一種內(nèi)在精神的承繼,保持刊物的向心力,這種民國風范的文人刊物,就是我們認識的《文學自由談》。

      今年我已經(jīng)52歲了,希望我在有生之年還能看到《文學自由談》的下一個三十年。

      猜你喜歡
      雜文家韓老師雜文
      生意
      《川渝雜文家風采》首發(fā)
      雜文月刊(2021年11期)2021-01-07 17:57:17
      畫與理
      華聲文萃(2020年4期)2020-05-19 00:24:37
      《雜文選刊》邀您讀雜文佳作
      雜文選刊(2016年3期)2016-03-15 20:45:55
      檔案珍藏者語
      雜文選刊(2013年5期)2013-05-14 13:38:07
      《雜文選刊》2013年1月下半月版精彩推薦
      雜文選刊(2013年2期)2013-05-14 13:38:05
      我喜歡的老師
      《雜文選刊》2012年12月中、下旬版精彩推薦
      雜文選刊(2013年1期)2013-02-11 10:41:10
      本刊聘請簽約雜文家
      雜文選刊(2012年10期)2012-05-08 04:51:32
      倘若毛公真做了雜文家
      唯實(2009年6期)2009-07-09 08:24:10
      榆中县| 浑源县| 安西县| 泉州市| 玉环县| 辛集市| 嘉鱼县| 贵港市| 长葛市| 绍兴县| 安徽省| 改则县| 洞头县| 贵港市| 滕州市| 阳曲县| 辽阳县| 南乐县| 衡东县| 辉县市| 资源县| 南部县| 赤壁市| 永州市| 晋宁县| 宝丰县| 清徐县| 莆田市| 城固县| 清新县| 龙岩市| 高平市| 锡林浩特市| 巴青县| 宁海县| 镇平县| 永新县| 大庆市| 昆山市| 砀山县| 兰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