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維
摘要:“張力”本是物理學中的詞匯,但是在鋼琴演奏中,張力同樣無處不在,無論是演奏者的手腕力還是他的手指力,都有張力的作用。演奏者對作曲風格整體走向和個人技巧的把握,再通過有張力的鋼琴彈奏,就能將個人對作品要表達的思想和情感充分的表現出來。本文通過對張力及其結構的分析,進一步探討了鋼琴演奏中張力的表現方法。
關鍵詞:鋼琴演奏 ?張力 ?表現方法
“張力”這一名詞是物理學力學知識中的重要概念,它的含義分為很多種,有繩子的張力、水的張力等等。但是這里,我們將它應用于鋼琴演奏中,說明在鋼琴演奏的過程中,無論是鋼琴樂曲本身的內在張力還是演奏者演奏過程中通過對手腕和手指處張力的控制和運用技巧所表現出的外在張力(或者成為“演奏張力”)。這些張力的存在都有利于在鋼琴演奏中更好地表達音樂作品的感情,使演奏更加充滿說服力和層次感,更深刻地感染聽眾。
一、鋼琴演奏中張力的構成要素
(一)和聲的張力
和聲在鋼琴演奏中具有重要作用,突出表現在它能夠深刻地勾畫出樂曲的性格特征、色彩特征以及音響特征。演奏者在進行鋼琴演奏時,和聲張力就表現在其中,主要是通過和聲的趨向解決體現出來。在一首樂曲中,從緊張的和聲到舒緩的和聲,這一和聲的改變以及和聲張力在這其中的分布,聽眾在聽時也能夠體會出來。不僅是因為從緊張的和聲到舒緩的和聲有一個過渡的過程,這是一個從不穩(wěn)定到穩(wěn)定的變化過程,還因為演奏者在演奏時,對于協(xié)和和弦和不協(xié)和和弦的處理和演繹也是不同的,有時是溫柔壓抑的,有時卻是大聲奔放的。舉例來說,在貝多芬《悲愴奏鳴曲》第一樂章引子這部分,就是通過一個個不穩(wěn)定和弦過渡到較穩(wěn)定和弦的過程,使聽眾能夠更加直接地感受到作者內心的痛苦和憤懣,受到感染。
(二)色彩的張力
色彩本身應該是我們能夠看到的一種或幾種顏色,但是特別的是,在鋼琴演奏中的色彩卻是我們不能夠看到也是不能夠觸摸到的一種存在。鋼琴演奏中的色彩主要是以演奏者對樂曲本身的想象和感悟為基礎,在演奏過程中通過對這種主觀想象和感悟的演繹以及實際演繹的效果等來調整完成。而色彩的張力在這其中,主要是通過演奏者客觀的演繹效果和主觀的感悟想象的對比以及落差表現出來。在音樂中,色彩的反差其實就是力量的對比、大小調和聲色彩的落差。很多的鋼琴演奏者都喜歡用大小調的變化來體現色彩的變換,在演奏中,演奏者大小調變化的幅度越大,那么色彩的反差就越大,同樣,作品的色彩張力也就表現得越充分。
(三)復調的張力
張力在復調音樂中作品中也是具有特殊作用的,它就像是一雙看不見的手在聲部之間把每一個樂句都連接起來,在這種起承轉合期間,張力就已經被淋漓盡致地展現出來了。因此,相對其他音樂元素來說,復調對于張力的表現力更是巨大的,這不得不提到復調音樂本身的特殊性,雖然音樂的基本音域范圍只在4個八度或者更小,但是在這緊密的關系中,張力是無處不在的,無論是在橫向的聯系哈市縱向的交叉,演奏出來的每一個音無不表現著松弛有度,此消彼長的張力。演奏者在演奏過程中只有將這種張力緊緊地把握住并做到收放自如,才能將緊張不和諧的因素轉變成為和諧完美的因素,彈奏出動聽的樂曲。
(四)節(jié)奏與速度變化的張力
在一首樂曲中,由于節(jié)奏與速度的變化是多樣的,同理,節(jié)奏與速度的張力同樣也是不同的。把握住節(jié)奏與速度的張力在鋼琴演奏中具有指引的重要作用,試想,在鋼琴演奏中,演奏者如果把握不住樂曲的節(jié)奏與速度的張力變化,使樂曲的節(jié)奏混亂,速度跟不上,那么整體的樂曲風格也就改變了,不僅演奏的情感發(fā)生變化,觀眾對樂曲的理解也會出現或多或少的誤差。因此,在鋼琴演奏中,演奏者對節(jié)奏與速度的張力把握,也是對整場演奏的把握,只有準確的掌握節(jié)奏的律動以及速度的快慢,才能更好的表達出音樂的靈魂和氣勢。
二、鋼琴演奏張力的表現方法
(一)通過對力量的運用與控制來表現張力
前文中我們強調了張力在鋼琴演奏中是無處不在的,我們要對它給予極高的重視。同時,需要注意的是:張力簡單來說它就是一種力量,既然是力量,我們就要把握好力量實施的力度,不能過于克制,也不能過于釋放,在鋼琴演奏中,它實質上就是對立統(tǒng)一的存在。我們若要演奏好一首樂曲,就要拿捏好張力的力度,做到收放自如,這里就需要注意收與放的控制。在放的時候,不僅需要本身肌肉的運用,還需要運用到一定的技術和肢體語言,主要表現于放是向外的的動作,主要的方向確定是向外張開,這其中包含伸展和跨越的動作。在收的時候,注意對每一個樂符的彈奏都包含著緊張感,同時,注意運用手腕和手指的力量,收緊掌部分的肌肉。在下鍵前,指端要內扣,從而集中指部的力量,加強張力密度。
(二)通過對結構的把握突出張力
每一首鋼琴樂曲的創(chuàng)作都有其各自的結構,而一首樂曲能夠被稱為是成功的樂曲,那它必定具有嚴謹完整的結構,每兩個聲部之間的連接也必定是承上啟下的,樂曲的每個小環(huán)節(jié)也必定是和諧有序的,最主要的是它必定是演奏者能夠通過張力表現出來的。演奏者在演奏的過程中,時而通過長句子表現被拉大的張力,時而通過短小的句子表達每個環(huán)節(jié)之間緊密的張力,使整首樂曲演奏下來,每個部分的張力都能夠恰到好處的連接起來,展現出樂曲本身的生命力。同時,演奏者應熟練地掌握好每部分引流、音符的密集程度,從而演奏出樂曲的輕盈和動感,做到張弛有度,使聲音的每個顆粒都清晰明了并有較好的氣息連貫,也有利于聽眾形成準確的音樂性格。
(三)通過對氣息的調整表現張力
無論任何的音樂演奏,都要賦予其氣息,人因為有氣息才有活力,同樣,只有賦予鋼琴演奏以氣息,演奏者的演奏才更加有感染力和生命力。因此,演奏者在演奏時,在表現張力時,調整好、把握好氣息是非常重要的。氣息包括長氣息和短氣息,在演奏長氣息時,演奏者要掌握好力量和氣息的配合,手指準確地劃過每個樂符。在演奏短氣息時,則要及時拉住,講究短而淺。由此可見,在鋼琴演奏中,只有調整把握好氣息的長短,才能更好地表現張力,從而形成一個完整的聯系,演繹出更具流動性的音樂。
三、結語
在鋼琴演奏中,通過對張力的合理運用和控制,收放自如,不僅能夠幫助演奏者將音樂性格和色彩鮮明的表現出來,而且能夠使演奏者在演奏技巧的訓練中進行二度創(chuàng)作,將演奏樂曲進一步充實,使其更加飽滿和動感。同時,通過對力量的運用和控制以及對結構的把握等表現形式,將樂曲中的張力表現出來,也使得作品的氣質和內涵都能夠鮮明表現出來。
參考文獻:
[1]曹莉芳.論中國鋼琴作品的演奏風格[J].中國音樂,2009,(03).
[2]劉芳.淺析如何提高鋼琴演奏中的表現力[J].音樂大觀,201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