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俊民
(唐山市交通勘察設計院有限公司,河北唐山 063000)
隨著國家經(jīng)濟、科技的不斷發(fā)展,橋梁加固技術越來越受關注。橋梁結構加固技術主要有:增大構件截面加固法;增加輔助構件,如增加混凝土構件、增加體外預應力等;粘貼補強材料,如粘貼鋼板、粘貼碳纖維布等。本文只詳述粘貼碳纖維布的加固方法。粘貼碳纖維布加固混凝土結構技術是一項新型、簡便、有效的混凝土橋梁加固技術。該技術充分應用了碳纖維增強復合材料所特有的高比強度、高比模量、耐腐蝕、抗疲勞及施工簡便等許多優(yōu)點,為混凝土橋梁加固技術注入了新的活力。本文結合唐山市唐港高速橋梁碳纖維布加固技術的實踐,詳細闡述碳纖維布技術的工藝、工序及施工注意事項。
碳纖維布可用于抗彎、抗剪、抗壓(偏心受壓)及抗震等多種形式的加固[1]。該方法適用于混凝土梁式橋、板式橋的抗彎和抗剪加固。對于配筋率較低或鋼筋銹蝕嚴重的舊橋,加固效果尤為顯著;還適用于混凝土墩柱的抗剪、抗壓補強,抗震延性補強以及地震破壞后的修復等。
使用碳纖維布加固具有以下幾個優(yōu)點:
(1)強度高,抗拉強度約為普通鋼材的10~15倍。
(2)加固后能大大提高結構的耐腐蝕性及耐久性。
(3)自重輕,該工程碳布約300 g/m2,基本不增加結構自重及截面尺寸;柔性好,易于裁剪,適用范圍廣。
(4)施工簡便,不需大型施工機械及周轉(zhuǎn)材料,易于操作,經(jīng)濟性好;
(5)施工工期短,該工程實例僅用7 d。
唐港高速K4+863.7小橋,跨徑為1~13 m,上部結構為預制鋼筋混凝土空心板,下部結構為薄壁臺接樁基,右偏交角80°,雙幅橋,半幅橋?qū)?4.5 m,兩幅橋中間分隔帶寬度為1 m,橋面鋪裝為9 cm瀝青混凝土+10 cm水泥混凝土,橋梁設計荷載為汽車—超20級、掛車—120。上部梁板出現(xiàn)的病害為:多數(shù)板底跨中及1/4處出現(xiàn)網(wǎng)狀裂縫并有滲水現(xiàn)象,最大裂縫寬度達0.4 mm。
(1)粘貼碳纖維布加固修復混凝土結構應由熟悉施工工藝的專業(yè)施工隊伍完成,并精心組織,精心施工。
(2)在表面處理和粘貼碳纖維板前,應按加固設計部位放線定位。
(1)碳纖維布的主要性能指標應滿足:抗拉強度最小值大于3 000MPa;彈性模量大于2.0×105MPa;延伸率大于1.7%。
(2)底層樹脂的正拉粘結強度不小于2.5 MPa,且大于被加固混凝土抗拉強度的1.2倍。
(3)找平材料的正拉粘結強度不小于2.5 MPa,且大于被加固混凝土抗拉強度的1.2倍。
(4)浸漬樹脂和粘結樹脂性能指標應滿足以下要求:抗拉剪切強度不小于10 MPa,拉伸強度不小于30 MPa,彎曲強度不小于40 MPa;正拉粘接強度不小于2.5 MPa,且大于被加固混凝土抗拉強度的1.2倍。
(5)表面防護材料應與浸漬樹脂具有可靠的粘結強度及良好的變形性能。
3.3.1 基底表面處理
清除板底表面剝落、疏松、腐蝕等劣化混凝土,混凝土表面用角磨機打磨平整,直至露出混凝土結構層。構件面蜂窩、麻面、凹凸部位用修補結構膠填平,修補膠固化后(以手指觸感干燥為宜,約5 h)進行下一道工序。
3.3.2 涂底層膠
按粘貼面積計算好用量,準確稱取甲、乙組份,按甲∶乙=3∶1的混合比例,在一潔凈容器(塑料或金屬盆,不得有油污、水、雜質(zhì))中均勻攪拌,攪拌時最好沿同一方向攪拌,盡量避免混入空氣形成氣泡。用硬毛刷將配好的底膠均勻地涂刷到粘貼面,膠量必須充足飽滿。
3.3.3 粘貼碳纖維布
按設計要求尺寸剪裁碳布,注意整齊劃一,避免毛刺。宜在平整的木板、紙板、塑料布上裁剪,以保持纖維布的潔凈。碳布粘貼前應先配制完成面膠,然后將配制好的面膠均勻涂抹于構件粘貼部位和碳布上 (75%的面膠涂抹在碳布的粘貼面,當粘貼后,剩余的25%面膠涂抹于碳布外表面),拐角部位適當多涂抹一些。用專用滾筒順纖維方向多次滾壓,促使碳布平整延展,粘貼劑充分滲透,滾壓時不得損傷纖維布。在碳布表面涂刷部分粘貼劑,繼續(xù)往復刮涂碾壓,趕出氣泡,并使粘貼劑均勻覆蓋碳布。注意碳纖維片縱向接頭,必須搭接10cm以上。第一層碳布表面面膠指觸干燥后,立即進行第二層碳布粘貼,重復上述步驟。注意第二層粘貼時,縱向搭接不能與第一層在一個部位,層間必須錯開至少50 cm。
3.3.4 表面防護
粘貼48 h后,刷20 mm厚水泥砂保護,涂刷要均勻,無流漿、滴淚現(xiàn)象。
(1)在開始施工前應確認碳布及配套粘貼膠的產(chǎn)品合格證、出廠檢驗報告。
(2)碳布與混凝土之間的粘貼質(zhì)量可用小錘輕擊或手壓粘貼面判斷粘貼效果,總有效粘結面積不應小于95%。如出現(xiàn)輕微空鼓,空鼓面積小于100 cm2,可采取針管注膠的方法進行補救;若空鼓面積大于100 cm2,宜將空鼓處的碳布切除,重新搭接貼上等量的碳布,搭接長度不小于100 mm。
(1)碳纖維布為導電材料,使用碳纖維布時應盡量遠離電器設備及電源;
(2)碳纖維布配套樹脂的原料應密封儲存,遠離火源,避免陽光直接照射;
(3)樹脂的配置和使用場所,應保持通風良好;
(4)現(xiàn)場施工人員應根據(jù)使用樹脂材料采取相應的勞動保護措施;
(5)施工宜在5℃以上環(huán)境溫度條件下進行,并應符合配套樹脂的施工使用溫度。當環(huán)境溫度低于5℃時,應使用適用于低溫的配套樹脂或采用升溫處理措施。
(6)在表面處理和粘貼碳纖維布前,應按加固設計部位放線定位。
(1)該工程全橋共7塊預制板采用了碳布加固,粘貼碳布用時7 d。實踐證明粘貼碳布施工工序簡單,可用小型電動工具操作,工種少、用工少、工期短、進度快,大大縮短了施工斷交的時間,具有較大的經(jīng)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2)此橋梁屬于跨路橋,粘貼碳布時采用的是鋼管支架,因此在施工時應做好行車及行人的安全工作,確保施工安全和質(zhì)量。
(3)碳布在使用過程中易產(chǎn)生線屑、毛羽,若附著皮膚會產(chǎn)生刺激而瘙癢,若吸入會造成喉嚨、氣管、肺的傷害,所以施工時最好著工作服、手套、口罩、護目鏡等。施工完畢用肥皂水將外漏部位清洗干凈。
[1]張勁泉,王文濤.橋梁檢測與加固手冊[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7.
[2]諶潤水,胡釗芳,帥長斌.公路舊橋加固技術與實例[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