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士玨,洪人杰,李金園
YANG Shijue1,HONG Renjie2,LI Jinyuan3
(1.龍信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江蘇 南通226000;2.浙江眾立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浙江 紹興312000;3.上海魯班工程顧問有限公司,上海200092)
由海門市城市發(fā)展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的海門·匯智園工程,總建筑面積139 249 m2,包括17 棟9~18 層住宅,2 棟2~3 層配套商業(yè),1 棟3 層物業(yè)用房,4 棟變電所,5 棟門衛(wèi)、垃圾轉(zhuǎn)運站、燃氣調(diào)壓站及地下車庫。
地下車庫基坑周長約為860 m,基坑面積約為25 000 m2。整個基坑分成7 個支護段:東、南、西側(cè)周邊環(huán)境良好區(qū)域采用兩級放坡的支護形式,基坑北側(cè)距離紅線較近區(qū)域采用φ850@1 200 三軸攪拌樁,內(nèi)插H700 ×300 ×13 ×24 型鋼(“插一跳一”)加一/兩道囊式擴大頭錨的支護形式,攪拌樁入土深度17 m,型鋼長14 m,間距均為1.2 m。其特征剖面見圖1。
由圖1 可知,囊式擴大頭錨桿自由段長度7 m,錨固段長10 m,直徑φ180。其中8 m 為擴體段,孔徑φ800,桿傾角在20°~30°之間交替,錨桿內(nèi)置3 ×φ15.2 預應力鋼絞線。
當錨桿桿體強度和桿體與擴大頭之間的握裹力足夠大時,也就是錨固體與土體間的相互作用達到極限時,錨桿抗拔力(T)由非擴大頭錨固段與土體之間的側(cè)摩阻力(T1)、擴大頭錨固段與土體之間的側(cè)摩阻力(T2)、擴大頭端面支撐力(T3)組成,見圖2。錨桿抗拔力(T)的計算公式如下:
其中T1= πdldtτf
式中:d—錨桿鉆孔直徑;
ld—非擴大頭錨固段長度;
τf—鉆孔孔壁摩阻力。
T2= πDlDτfD
式中:D—擴大頭直徑;
lD—擴大頭長度;
τfD—擴大頭的側(cè)壁摩阻力,考慮到高壓噴射擴孔對孔壁的加糙作用,可用τfD= 1.2τf;
圖1 基坑剖面圖
式中:α = 45° - φ/2;
φ—土體內(nèi)摩擦角;
C—土體的內(nèi)聚力;
δ—約束核錐面上的正應力。
圖2 擴大頭錨桿力學模型
錨索桿體在地面加工后,采用人工抬運至施工點,直接下入孔中,然后連接注漿機壓漿管注漿,注漿采用“高壓”注漿工藝。待錨索頭部腰梁施工約8 d 后(同時預應力錨索注漿后間隔時間不能小于8~10 d)可進行張拉鎖定。工藝參數(shù)見表1。
表1 錨桿基本參數(shù)
擴大頭錨桿施工工藝流程見圖3。
3.3 錨索施工程序與工藝
3.3.1 測量放線
鉆孔前先根據(jù)要求測放孔位,并用竹簽進行標記。
3.3.2 鉆孔
(1)選擇CH-90 型錨桿鉆機。
(2)鉆機就位后,應保持平穩(wěn),導桿或立軸與鉆桿傾角一致,并在同一軸線上,傾角25°。
圖3 擴大頭錨桿施工工藝流程
(3)施工中根據(jù)地質(zhì)條件可選擇三角合金鉆頭。
(4)成孔直徑不小于168 mm,在鉆進過程中,應精心操作,精神集中,合理掌握鉆進參數(shù),合理掌握鉆進速度,防止埋鉆、卡鉆等各種孔內(nèi)事故。一旦發(fā)生孔內(nèi)事故,應爭取時間盡快處理。
(5)鉆孔完畢后,插入轉(zhuǎn)桿進行高壓旋噴注漿擴孔,重新插入D60 mm 鉆桿至錨固段末,插入預制好的錨桿,先在鋼套管內(nèi)進行高壓一次噴射注漿至孔口流出漿液為止,待4 h 后進行高壓二次注漿至孔口流出漿液為止。見圖4。
圖4 鉆孔實景圖片
錨固孔的質(zhì)量必須符合規(guī)范要求。我國工程建設標準化協(xié)會編制的《土層錨桿設計與施工規(guī)范(CECS 22:90)》[1]規(guī)定:
(1)錨桿成孔質(zhì)量檢驗標準為錨孔水平位置偏差±100 mm,錨孔垂直度偏差不宜大于±1%;
(2)鉆孔底部的偏斜尺寸不應大于錨桿長度的3%;
(3)錨固孔深度應不小于設計長度,也不宜大于設計長度的0.1 m。
作為鉆孔質(zhì)量監(jiān)控的一項措施,施工人員必須認真填寫鉆孔鉆進中原始記錄表,詳細記錄每個孔的進尺情況、地層變化、施工時間及其他特殊情況。
3.3.3 錨索制作
(1)按設計要求制作錨索,錨索采用3 ×φ15.2鋼絞線。錨索定中架或隔離架均按設計要求制作和安裝,使錨索處于鉆孔中心。錨索自由段須抹一層黃油,并密裹塑料布,套塑料軟管、扎牢。
(2)本工程錨索必須嚴格按照設計圖紙中對自由段和錨固段的要求執(zhí)行,鋼絞線錨固段架線環(huán)與緊箍環(huán)每隔1.5 m 間隔設置,緊箍環(huán)系16 號鉛絲繞制,不少于兩圈,自由段每隔2 m 設置一道架線環(huán),以保證鋼絞線順直。
(3)安放錨索桿體時,應防止筋體扭曲,注漿管宜隨錨索一同放入孔內(nèi),管端距孔底為50~100 mm,筋體放入角度與鉆孔傾角保持一致,安好后使筋體始終處于鉆孔中心,錨索孔口外露1 200 mm以便張拉。
(4)若發(fā)現(xiàn)孔壁坍塌,應重新透孔、清孔,直至能順利送入錨索為止。見圖5。
圖5 錨索制作實景圖片
3.3.4 擴孔
采用高壓旋噴進行擴孔,水泥漿為水灰比1.0 純水泥漿,旋噴壓力25~30 MPa,漿量75 L/min。拔管速度為0.1~0.2 m/min,水泥采用42.5R 普通硅酸鹽水泥中斷噴射后,恢復注漿時搭接長度不小于0.5 m。
3.3.5 注漿
囊式擴體錨固段注漿采用高壓注漿工藝,水泥凈漿灌注,漿液應攪拌均勻并過篩,隨拌隨用。漿液應在初凝前用完,注漿水灰比0.4~0.5,注漿體設計強度不小于30 MPa,漿體強度檢驗采用的試塊每50 根錨桿不少于1 組,每組不少于6 個試塊。錨索成孔采用套管跟進,到底后下入錨索,然后從第一次注漿管注入水泥漿至孔口流漿為止,拔出第一次注漿管,屆時進行第二次注漿。見圖6。
圖6 注漿工藝
3.3.6 張拉、鎖定
錨索施工后,應進行驗收試驗,驗收試驗的錨索數(shù)量根據(jù)設計圖紙按總量的5%進行。進行土層錨索驗收試驗時,加載宜按設計荷載的25%、50%、75%、100%、120%、150%依次進行。
(1)錨索張拉前至少先施加一級荷載(即1/10的錨拉力),使各部緊固伏貼和筋體完全平直,保證張拉數(shù)據(jù)準確。
(2)錨固體與臺座混凝土強度均大于21 MPa 時(或注漿后至少有8~10 d 的養(yǎng)護時間),方可進行張拉。
(3)錨索張拉至1.0~1.5 倍設計軸向拉力值Nt,土質(zhì)為砂土時保持10 min,為黏性土時保持15 min,然后卸荷至鎖定荷載進行鎖定作業(yè)。
(4)錨索鎖定后,若發(fā)現(xiàn)有明顯預應力損失時,應進行補償張拉。見圖7。
圖7 預應力施加實景圖片
通過“高壓噴射囊式擴大頭錨桿支護施工技術(shù)”在海門·匯智園基坑工程中的應用,其技術(shù)性能和經(jīng)濟效益方面有如下表現(xiàn):
擴大頭錨桿與普通錨桿相比,擴大頭直徑可達到0.6~2.0 m,所提供的抗拔力大,擴大頭錨桿的錨頭位移小,特別適合于對位移限制要求高的地方,甚至對位移有特殊要求的,可以按位移控制進行設計和施工;而且,擴大頭錨桿具有承壓型錨桿的特性,加之高壓噴射對孔壁有明顯的“加糙”作用,其可靠性比普通錨桿高。
在深基坑支護(錨拉排樁)工程中采用擴大頭錨桿,錨桿根數(shù)比采用普通錨桿可減少60%~70%,單根錨桿的長度可縮短約30%,錨桿工程的總造價可以節(jié)省約30%。擴大頭錨桿可以更好地控制基坑位移;單根擴大頭錨桿的抗拔力可以相當于4 根普通錨桿的抗拔力,從而擁有更好的經(jīng)濟性。
海門·匯智園基坑工程擴大頭錨桿對于控制圍護結(jié)構(gòu)變形起到了很明顯的作用,整個基坑開挖的過程中,支護結(jié)構(gòu)的水平位移控制在設計預期的范圍內(nèi),這與設計的初衷是相符合的,達到了安全性能和經(jīng)濟效益均優(yōu)的效果。高壓噴射囊式擴大頭錨桿支護施工技術(shù)為深度大、土質(zhì)條件差、變形要求高的基坑提供了一種很好的借鑒。
[1] 冶金部建筑研究總院. CECS 22 : 90 土層錨桿設計與施工規(guī)范[S].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