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正君
(新余市水利規(guī)劃設計室,江西新余338000)
對于水庫工程施工中,應用混凝土防滲墻能夠有效壩基的滲漏問題。防滲技術的應用是在土石壩體里不斷造孔成槽,然后用泥漿進行固壁,利用泥漿的條件下澆筑混凝土,也可在泥漿的澆筑下用回填的方式對一些其他的防滲材料筑成的防滲地下連續(xù)墻,其墻的基本作用就是防滲,也是為了保證大壩的安全以及地基的安全穩(wěn)定而進行的非常重要的工程。
一般防滲墻基本上都穿過松散的覆蓋層以及破損基巖,直到穿到比較完整的基巖。在進行勘探的工作時,首先要弄清楚松散的覆蓋層厚度,分清其層位和分布情況,特別是對勘探的透水性和基巖的頂部,還要對其風化的程度和透水性進行勘探。防滲墻基本上在玄武巖和花崗巖的入巖深度能夠達到36.29 m之深,且對粉砂巖和白云巖的夾泥質(zhì)粉砂巖其入巖能夠達到8 ~12.5 m的深度,防滲層在對板巖和石英巖以及砂質(zhì)板巖中的入巖深度最大可達4.0 m。這是由于火成巖和玄武巖的柱狀節(jié)理的發(fā)育與其他各種巖石的風化的強度相一致。即風化越強烈,其風化帶就越厚,入巖的深度也就越深。對沉積巖的風化則次之,呈現(xiàn)出風化帶很薄,入巖的深度也次之,對變質(zhì)巖的情況風化微弱,其風化帶為最薄,其入巖的深度也就越淺。
由于松散覆蓋層一般都不均一,在工程中經(jīng)常會遇到一些雙層和多層的結(jié)構(gòu)地基,此類地基的類型,對于地基的滲透和穩(wěn)定、結(jié)構(gòu)應力產(chǎn)生非常大的作用和影響。如果出現(xiàn)流水現(xiàn)象,則是在表面是相對于不透水的覆蓋,在下層有透水性很強的砂卵礫石層,對于不透水的層底,比較容易造成很大的承壓水頭,繼而出現(xiàn)流水現(xiàn)象。
對于不同的土層,在交界處很容易產(chǎn)生負彎矩較大的情況,特別是對于彈性模量的不同層來說,有較大的差異情況下,在勘探的時候應從深覆蓋地基層中適量對勘探孔進行加密,還要清楚了解到各個層的分布和厚度。而沖積層基本上都會有三向不均一的特點,要對其做出多個剖面的處理,并縱橫地對其進行聯(lián)系[1]。防滲設計中滲透系數(shù)是一項重要的指標,主要是利用野外進行鉆孔進行注水試驗和抽水試驗,或者利用室內(nèi)試驗進行確定。至于洪沖擊土層有無孤石的情況,會影響到造孔的方式,在造孔中,底部是否有基巖和孤石的情況,很容易弄不清楚。因此,在勘探時要找出準確的基巖面行,同時對于鉆孔要適當加密。
某水庫的大壩主要用瀝青的混凝土心墻進行防滲,在心墻的上部和下部厚度均等,都是0.3 m,其上部和防浪墻相連接,在底部主要用臺階式并加寬到0.8 m,并和混凝土的基座或者槽孔混凝土防滲墻相連接。對于左右壩肩混凝土的防滲墻工程是(0 -231 ~0 +510)的設計樁號,左右壩肩的防滲墻中基礎處理墻長度為541 m。其中,岸坡的覆蓋層很厚,其厚度最深為30 m,主要用厚度為0.45 m的混凝土防滲墻,并伸入帶基巖面的0.5 m處。
對于水庫工程的施工項目主要是:砂卵石的開挖項目、砂礫石的回填施工,防滲墻混凝土的施工和現(xiàn)澆混凝土以及防滲墻的刻糟和回填等施工?;炷恋姆罎B墻設計指標是C15F200W6,在施工中要多加注意。
按照本標段的地層及其特殊性,在施工的方案主要選擇液壓抓斗抓取的施工方式。其施工程序大致從施工準備開始,經(jīng)過現(xiàn)場施工測量和導向槽、倒渣平臺,然后是混凝土的防滲墻澆筑,最后是質(zhì)量檢查和交工的驗收等施工,自此施工結(jié)束。
在施工方法上,施工的平臺要建立在防滲墻的中心范圍,并清基到原先的地面水平的高程上進行開挖和施工,可以利用挖掘機進行配合一輛15t 的自卸汽車來運料,然后運送帶監(jiān)理所指定地點的棄料站。并在導向槽的前面7.0 m處進行回填砂卵礫石層,其厚度應在0.2 m。施工平臺如果填筑到設定的高程之后,就要在導向槽的上游邊墻出作為起點,對上游7.0 m處再碾壓倒渣平臺[2]。
在對導向槽的施工時,對其底寬設為3.8 m,高為0.4 ~1.0 m,其墻的頂部寬設為0.3 ~0.5 m,對導向槽的內(nèi)凈寬為0.80 m,每10 m再設一伸縮縫。主要運用“L”型的鋼筋混凝土擋土墻,也可采用長方形的鋼筋混凝土,其中導向槽的混凝土其強度在C15。在進行導向槽的施工時,首先要放防滲墻的軸線,按軸線作中心,以混凝土防滲墻的斷面尺寸,運用人工形式把底部整平,然后再布置鋼筋和立模以及混凝土的澆筑。同時,在導向槽的施工之后,再用液壓抓斗對槽段間進行抓槽。在施工中要注意各個工序的有效展開,保證其環(huán)節(jié)的有序和協(xié)調(diào),使施工能夠保質(zhì)保量地完成施工。
對槽段的長度要按照兩岸壩坡的地質(zhì)要求和特點,選擇液壓抓斗進行成槽,也就是采用三抓成槽的施工方式,其第一期槽孔為8.45 m長為一段,要先對槽側(cè)兩段抓槽,再抓中間槽段,其槽孔的孔徑為0.45 m,其接頭孔主要用液壓抓斗進行抓取。
槽孔采用間隔曹端的施工方式,分一期槽與二期槽,先進行第一期槽段施工,再進行第二期的施工。各個槽孔要按照主槽和副槽兩期進行施工。造孔中主要運用泥漿固壁的方式,采用泥漿泵來抽調(diào)沉渣,以及液壓抓斗兩種方式相結(jié)合進行清渣工作。要按照防滲墻的軸線在每20 m設置先導孔,從而掌握地層的巖性,并確定其防滲墻的底線高程。對于局部的地段,若地質(zhì)的變化較大,就要適當?shù)剡M行加密。在先導孔的鉆孔時,主要用地質(zhì)鉆機進行,在鉆取巖芯后,根據(jù)芯樣進行資料的整理,然后再確定槽孔的底線高程,還應上報監(jiān)理工程單位進行報批,以便對施工進行指導,要保證防滲墻的墻底高程設計滿足有關設計圖紙的要求和有關監(jiān)理單位的規(guī)定。隨后再進行槽孔的終孔和清孔換漿工作,要根據(jù)有關孔位和孔深,以及槽孔的長寬等進行質(zhì)量檢驗和自檢,通過合格后報監(jiān)理單位進行驗收并清空換漿。
本水庫工程用的砂石骨料主要從西部某地砂石料場所采購,水泥用的是42.5 的普通硅酸鹽水泥。在施工的質(zhì)量檢查中,首先要對原材料進行嚴格把關,對防滲墻工程所用到的水泥按照同批次的200t為單位,多次檢查取樣,送由有關質(zhì)量檢測部門進行檢測。對砂石料每400 m3進行檢測取樣,對砂的細度要控制在2.2 ~3.0。
對于混凝土防滲墻的總體工程進行質(zhì)量評定中,主要對其64個槽段技能型單元質(zhì)量的檢查,檢測結(jié)果其技術指標均合格。64 組的檢測抗壓強度,都>15.0 MPa,符合有關規(guī)定。對抗?jié)B試塊中的21組檢測,都能夠達到W6,對于設計要求中,有抗凍6組都檢測達到F200,符合設計規(guī)定。檢查槽段的連接,其部位均為緊密,順坡和返坡的接縫處質(zhì)量合格。工程中有23個單元工程達到優(yōu)質(zhì)。
通過對某水庫工程的防滲墻的施工技術分析,對其實際工程的應用效果非常好,采取了先進的工藝技術和優(yōu)良的施工方法,保證了水庫的建筑質(zhì)量,值得在同類建筑中推廣使用。
[1]于斌,李洪波. 淺談水利工程中水庫堤壩防滲施工技術及防治方法[J]. 科技致富向?qū)В?012(36):363.
[2]馬迎春. 混凝土防滲墻施工技術綜述[J]. 黑龍江水利科技,2005,33(06):41 -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