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慕
(浙江海洋學院石化與能源工程學院,浙江 舟山316022)
近年來,我國石化企業(yè)得到快速發(fā)展。但安全事故也在頻頻發(fā)生,火災、礦難、天然氣泄漏等,嚴重威脅著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了嚴重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例如2013年11月山東省青島市中石化東黃輸油管道泄漏爆炸特別重大事故,2014年6月?lián)P子石化煉油廠火災事故,2014年1月南化公司苯化工部環(huán)己胺裝置1人窒息死亡事故等,這給安全管理工作敲響了警鐘[1]。
現(xiàn)就2起事故進行剖析,1起為煉油廠硫回收裝置酸性水罐火災事故(案例1),另1起為某硅烷裝置火災事故(案例2)。通過事故分析,以達到舉一反三、防止各類事故的發(fā)生的目的。
某石化煉油廠焦化車間硫回收裝置因調整需要,決定投用剛完成檢修的6#酸性水罐(容積2 000 m3)。10時左右打開氣相水封閥和罐頂去氣相總管的閥門。10時30分左右,開始投用水罐,共有包括裝置來水、其他罐的倒罐水等8股來水進入此罐。
12時35分,水罐發(fā)生閃爆,罐底撕裂,防火堤內著火。12時36分,臨近的7#罐(容積1 000m3)被引爆,隨后8#罐(容積1 000m3)也被引爆。經全力撲救,大火在16時20分被撲滅,晚18時再次復燃。21時,2#罐罐頂破裂。至10日17時30分左右,明火完全撲滅。事故造成6#罐、7#罐、8#罐坍塌損毀,2#罐沿焊縫撕裂。事故雖未造成人員傷亡,但持續(xù)燃燒近30 h,造成了較大社會影響。
直接原因:6#罐投用過程中,氮氣置換不徹底,酸性水中的油氣、氨等揮發(fā),與空氣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氣體。罐頂水封罐及罐頂氣到焚燒爐連通管線內存在的硫化亞鐵自燃,引燃爆炸性氣體,造成6#罐閃爆。由于罐頂氣相管線相通,導致7#罐、8#罐相繼發(fā)生爆炸。
間接原因:事故暴露出裝置工藝、設備、操作管理存在嚴重漏洞。1)工藝管理存在漏洞。6#罐投用前沒有按規(guī)定制定完整的開工方案,也無相應的安全措施。2)風險識別不到位。沒有認真分析每股物料中氨、可燃氣體含量帶來的安全風險;3)變更管理存在漏洞。在6#罐檢修期間,罐組聯(lián)合自動撇油設施臨時改為單罐手動撇油,但未編制相應操作方案,沒有提出明確的手動撇油操作要求,導致酸水罐中污油含量高,這也是火災持續(xù)燃燒時間長的重要原因。4)對輔助生產裝置沒有給予高度重視。酸性水罐區(qū)有多條物料管線進入,實際上成為污油掃線罐區(qū),但沒有落實、完善相應消防設施。5)對“多臺罐氣相空間相連通”帶來的安全風險沒有進行安全評估,造成“一罐著火、多罐殉爆”,導致7#罐、8#罐同時爆燃的嚴重后果。
某硅烷裝置因液固分離機設備發(fā)生內漏,造成硅烷產品被氯化銨污染,故進行停車處理。停車期間對液固分離機進行拆開檢查漏點,拆出的24根金屬燒結管進行清洗后裝回,查漏置換完畢。因生產裝置的氯化銨工序水平衡一直難以平衡,車間在停車后即對所有冷卻器、換熱器進行檢查,最終查出汽提塔換熱器內漏,于是抽出汽提塔換熱器送外廠檢修,汽提塔用氮氣置換合格待裝換熱器。
事發(fā)當時,當班員工聽到裝置上有異常響聲,隨后發(fā)現(xiàn)裝置四樓反應器冷卻器放空管及其周邊地面著火。事故未造成人員傷亡,但所造成的負面影響較大,直接經濟損失約18.5萬元。
直接原因:反應液冷卻器列管漏、分離器保溫伴管蒸汽閥門內漏,在有水和一定溫度下丁酮肟鹽酸鹽發(fā)生劇烈分解反應,導致反應油水分離器壓力急劇上升,分離器人孔蓋頂開,繼而引發(fā)物料沖出著火燃燒。
間接原因:1)對危險化學物品的風險辨識認識不到位。崗位人員對反應液冷卻器列管漏導致物料系統(tǒng)帶水引發(fā)的超溫、超壓這一潛在風險認識不足、意識差;2)安全教育培訓落實不到位。事故發(fā)生后,員工開展自救過程中,對消防設施操作不熟悉,消防水系統(tǒng)出現(xiàn)故障(電源跳閘)不能及時開啟備用電源,延誤了滅火時機。
針對上述2起事故分析,應采取如下措施。
1)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規(guī)程。全面梳理、編制與完善安全管理制度、標準,確保有效性、唯一性和準確性;修改細化崗位操作法,并建立崗位操作票,避免因操作失誤而發(fā)生易外事故;嚴把危險性作業(yè)審查審批,對檢修、動火、受限空間、苯槽蒸煮等危險作業(yè)和試生產、開停車等危險性操作,事前應進行層層安全確認,并按程予報上級相關專業(yè)部門批準、備案、確認后,方可實施;嚴把安全措施落實,制定的方案要細致、科學可靠和安全;現(xiàn)場要有安全專業(yè)監(jiān)管人員進行現(xiàn)場監(jiān)督,并做好預防措施。
2)強化安全培訓,加強員工隊伍素質,提高應急處置能力。培訓要以身邊的事故案例為教材,通過案例分析,查找身邊安全隱患,用血的事實教育員工,增強員工安全意識;同時結合崗位實際制定有針對性的應急預案,開展崗位練兵和預案演練,使員工真真掌握本崗位可能出現(xiàn)的險情,懂得如何預防措施和處置技能,一但發(fā)生事故就能及時果斷處置在萌芽狀態(tài)。
3)加強重大危險源管理,增強安全風險辨識能力。對苯庫槽罐應委托有資質的機構進行安全評估;加大對危險物品理化性質危險源的認識;健全貯罐安全監(jiān)測、監(jiān)控系統(tǒng)和控制措施。
4)加強安防設施投入,實現(xiàn)本質安全。危險物品貯罐區(qū)應配備相應的安全設施,配置溫度、液位信息的不間斷采集儀器和監(jiān)測系統(tǒng);增加可燃氣體和有毒有害氣體檢測報警裝置,實現(xiàn)遠傳、連續(xù)記錄、事故預警、信息存儲等功能;設置貯罐高低液位報警,采用超高液位自動聯(lián)鎖關閉貯罐進料閥門和超低液位自動聯(lián)鎖停止物料輸送措施;完善監(jiān)控系統(tǒng),在貯罐區(qū)域全覆蓋,可夜視、無盲點,實現(xiàn)本質安全。
5)以人為本,充實一線崗位員工。配齊配強一線安全管理人員,安全管理專業(yè)人員的流動不能過快、兼職過多;增加重點要害崗位人員,杜絕“一人一崗”情況。
總之,安全管理工作,責任重于泰山,安全生產無小事,來不得半點松懈和僥幸,安全工作只有起點沒有終點,安全管理只有更好沒有最好。為了將安全管理工作抓緊抓實抓好,企業(yè)單位的黨政領導要履行“一崗雙責”,做到守土有責、守土盡責、齊抓共管的原則,要強化責任制,要按照習總書記最近一再強調的“一場出事故,萬場受教育;一地有隱患,全國受警示的要求”,切實抓好安全工作,確保企業(yè)安全、穩(wěn)定持續(xù)發(fā)展。
[1]國務院安委會辦公室.關于2014年以來跟蹤督辦事故及重大以上生產安全事故調查報告公開情況的通報[EB/OL].(2014-08-08)[2014-02-13].http://www.chinasafety.gov.cn/newpage/Contents/Channel_4977/2014/0808/238712/content_23871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