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力龍 葛會蓮 王琴 張麗珍(安國市醫(yī)院影像科 河北 安國 0700;曲陽縣第二醫(yī)院內科 河北 曲陽 0700;定州市人民醫(yī)院 河北 定州 07000)
增強CT與磁共振成像在急性胰腺炎合并肝損傷的診斷比較
安力龍1葛會蓮2王琴3張麗珍3
(1安國市醫(yī)院影像科河北安國071200;2曲陽縣第二醫(yī)院內科河北曲陽073100;3定州市人民醫(yī)院河北定州073000)
摘要目的:探討增強CT與磁共振成像在急性胰腺炎合并肝損傷的診斷效果。方法:收集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來我院就診的急性胰腺炎合并肝損傷疑似病例180例,分別行增強CT和MRI檢查,判斷兩者診斷效果差異。結果: MRI檢查靈敏度、陽性似然比和陰性似然比高于增強CT檢查,經(jīng)卡方檢驗,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0. 05),而兩者靈敏度經(jīng)卡方檢驗均無統(tǒng)計學差異( P>0. 05)。結論:磁共振成像診斷急性胰腺炎合并肝損傷具有更精確的診斷效果,但增強CT診斷特異度不亞于磁共振檢查,可用作初步篩查診斷。
關鍵詞增強CT; MRI;急性胰腺炎;肝損傷
急性胰腺炎是臨床最常見的急腹癥之一,主要由于胰腺損傷導致多種胰酶泄漏、侵入鄰近組織和血液循環(huán),導致胰腺、鄰近組織和遠處其它組織出現(xiàn)自我消化和組織損傷等炎癥反應。由于消化系統(tǒng)血液循環(huán)和解剖結構的特殊性,肝損傷是急性胰腺炎最常見的并發(fā)癥。增強CT和MRI檢查是臨床使用最廣的影像學檢查技術,但二者臨床診斷效果缺乏科學探討,臨床多由臨床醫(yī)師個人偏好和經(jīng)驗治療選擇檢查,往往導致不必要的重復檢查,造成醫(yī)療資源的浪費,加重患者治療負擔[1]。為此,本文進行科學研究,探討二者臨床診斷的效果,為臨床檢查的選擇提供科學證據(jù),現(xiàn)報道如下:
1. 1臨床資料
根據(jù)如下納入標準和排除標準收集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來我院就診的急性胰腺炎合并肝損傷疑似病例180例,男102例,女78例,年齡28~66歲,平均年齡( 47. 3±1. 6)歲。
納入標準:①患者結合臨床表現(xiàn)、體征和病史,經(jīng)查體,普通CT、超聲等影像學檢查和血生化檢查,初步懷疑為急性胰腺炎合并肝損傷;②患者和家屬了解研究內容和目的,簽署知情同意書,愿意配合研究調查。
排除標準:①患者肝臟和胰腺存在既往陳舊性疾病或發(fā)病前患有其它肝、胰疾病,如慢性胰腺炎、胰腺癌、慢性肝炎、肝膿腫、肝癌等;②患者基礎條件較差,存在肝腎功能不全、心肺功能障礙、腦血管異常等內外科基礎疾病。
1. 2方法
所有符合研究患者分別行增強CT和MRI檢查,根據(jù)1. 4所述計算各項診斷值,判斷二者診斷效果差異。
CT檢查方法:采用64層螺旋CT儀( GE Light Speed)先平掃再給予增強掃描,掃描范圍包括膈頂至腎下極以下水平。掃描參數(shù): 120kV、300mA,層厚5mm,層距5mm,螺距0. 938。增強造影劑選擇釓噴酸葡胺,0. 1mmol/kg,靜脈注射,注射速度2. 0~2. 5ml/s。
MRI檢查方法:選擇GE Signa公司生產(chǎn)1. 5T磁共振機,采用SE序列掃描,成像包括常規(guī)T1WI和T2WI橫斷位、冠狀位和矢狀位。掃描參數(shù): T1WI的TR為500~1000,TE為30ms; T2WI的TR為1500~2500,TE為60ms,層厚3mm,間隔0,矩陣為256×256。
1. 3診斷標準
急性胰腺炎合并肝臟損傷診斷標準包括CT診斷標準和MRI診斷標準。增強CT標準:輕度胰腺炎表現(xiàn)為胰腺體積輕度增大和均勻強化,邊緣毛躁,但未見低密度液化壞死區(qū);重癥患者表現(xiàn)為胰腺體積明顯增大不規(guī)則,但增強均勻,同時可見低密度液化區(qū)和高密度出血灶。MRI診斷標準:輕度患者表現(xiàn)為略微長T1、長T2信號,邊緣不清晰;重癥患者可伴有混雜長T1、長T2信號,出血時信號為更不均勻的混雜信號,邊緣不清晰伴有積液,有壞死物形成[2]。
1. 4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21. 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本研究所有資料均為計數(shù)資料,采用卡方檢驗比較,P>0. 05,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 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靈敏度=檢測方法所得真陽性/(真陽性+假陰性),特異度=檢測方法真陰性/(真陰性+假陽性),陽性似然比=靈敏度/( 1-特異度),陰性似然比= ( 1-靈敏度) /特異度。
本研究180例待確診急性胰腺炎合并肝損傷患者最終確診161例,排除19例,兩項檢查診斷結果如表1所示。據(jù)此數(shù)據(jù)計算各項檢查陽性率、陰性率、靈敏度、特異度、陽性似然比和陰性似然比等診斷指標如表2所示。MRI檢查與增強CT比較,經(jīng)卡方檢驗,靈敏度、陽性似然比和陰性似然比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0. 05),而靈敏度均無統(tǒng)計學差異( P>0. 05)。
相較于磁共振檢查,增強CT檢查操作簡單、檢查時間短、費用低廉,適合和滿足臨床繁忙工作的特點,因此增強CT檢查是大部分臨床醫(yī)師鑒別急性胰腺炎合并肝損傷的首選檢查方案。同時,增強CT檢查時只需囑咐患者屏氣10s即可完成全胰腺和肝臟的掃描,有效克服患者由于呼吸運動所致肝胰結構偽影、重疊和遺漏等缺陷。
毋庸置疑,MRI屬于較為先進的檢查技術,本研究結果亦證實MRI診斷特異度和效果均優(yōu)于增強CT檢查。MRI具有較高的分辨率,可更為清晰的發(fā)現(xiàn)微小病灶。此外,MRI無需使用造影劑,無輻射,可滿足造影劑過敏患者和妊娠期、分娩期女性患者的檢查需要。當然,MRI主要缺陷是檢查費用昂貴,操作復雜,尤其檢查時間慢長極大的限制了其臨床的大規(guī)模應用。因此,增強CT可作為急性胰腺炎合并肝損傷患者初步篩查的檢查措施,對于疑難病例或不耐受CT檢查患者,可推薦使用MRI檢查作為備選方案[3]。
參考文獻
[1]張啟祿.增強CT與磁共振成像在急性胰腺炎中的診斷比較[J].現(xiàn)代醫(yī)藥衛(wèi)生,2014,30( 16) :2478-2479.
[2]錢孝先,田堯,鄭志存,等.磁共振成像在急性胰腺炎診斷中的價值[J].胃腸病學和肝病學雜志,2013,22( 2) :192-194.
[3]葛攀,王志剛,李建江,等.多層螺旋CT與磁共振成像對急性胰腺炎的診斷價值[J].實用醫(yī)技雜志,2014,21( 6) :614-616.
【中圖分類號】R445. 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9-6019( 2015) 12-004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