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海燕(臨滄市人民醫(yī)院 云南 臨滄 677000)
剖宮產后切口疤痕妊娠與宮頸妊娠超聲監(jiān)測的探討
沈海燕
(臨滄市人民醫(yī)院云南臨滄677000)
摘要目的:探究對剖宮產后切口疤痕妊娠及宮頸妊娠實行超聲監(jiān)測的價值。方法:選取我院2011年9月~2014年9月收治的切口疤痕及宮頸妊娠病患19例,對其實行超聲監(jiān)測,觀察分析其特點。結果:最終的監(jiān)測結果表明,在19例病患中,屬于切口疤痕妊娠的病患11例,宮頸妊娠8例。所有病患所患疾病均由臨床手術病理證實。依照超聲聲像學特征將19例病患分為四大型,Ⅰ型為胚胎存活型,此類病患例數為7例;Ⅱ型為胚胎停育有孕囊型,此類病患例數為2例;Ⅲ型為類滋養(yǎng)細胞疾病型,此類病患例數為6例;Ⅳ型為絨毛退變型,此類病患例數為4例。對Ⅰ型病患實行的治療分為兩種,即全宮切除5例與保守治療2例。Ⅱ型病患2例均實行全宮切除治療。Ⅲ型病患全宮切除及取絨毛術均為2例,其余2例均實行保守治療。Ⅳ型4例病患均實行保守治療。結論:運用超聲方式對子宮異位妊娠病患實行監(jiān)測,能夠對其所患疾病進行較為精準正確的診斷,為其疾病的后期治療提供幫助,促進病患身體的痊愈恢復。
關鍵詞切口疤痕妊娠;宮頸妊娠;超聲監(jiān)測
為了探究對剖宮產后切口疤痕妊娠及宮頸妊娠實行超聲監(jiān)測的價值,文章選取了我院2011年9月~2014年9月收治的切口疤痕及宮頸妊娠病患19例,對其進行分析。
1. 1臨床資料
本次研究對象為19例切口疤痕妊娠及宮頸妊娠病患。19例病患的年齡范圍為25~43歲,平均年齡為( 31. 5±0. 6)歲;孕次1~3次,平均孕次( 1. 5±0. 3)次。
1. 2方法
對19例病患實行超聲監(jiān)測,采用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器。腹部探頭頻率為2~5MHz,陰道探頭頻率為5~9MHz。經腹部及陰道處對病患的子宮、宮腔、盆腔等處進行全面且細致的檢查,對切口疤痕妊娠、宮頸處異?;芈晥F的具體位置、大小及形態(tài)等進行探測。
1. 3診斷標準
1.在病患宮腔處未出現(xiàn)妊娠囊; 2.切口疤痕處妊娠者的妊娠位置在子宮下段宮腔,其前壁下段的肌層菲薄,宮頸管處的結構較為正常。宮頸妊娠者妊娠位于宮頸管內部; 3.在病灶處對滋養(yǎng)層周邊的血流頻譜特點進行具體記錄。
2. 1基本監(jiān)測結果
在經過超聲監(jiān)測后發(fā)現(xiàn),19例病患中,屬于切口疤痕妊娠的病患11例,宮頸妊娠8例。在19例病患中,實行開腹手術治療的病患例數為9 例; 8例病患實行綜合保守治療; 2例病患實行單純清宮術進行治療。
2. 2超聲分型結果
19例病患所患疾病可分為四大型,Ⅰ型為胚胎存活型,此類病患例數為7例(宮頸妊娠2例,疤痕妊娠5例)。此類病患超聲監(jiān)測的二維聲像表現(xiàn)主要為:在病患子宮處可見較為完整的妊娠囊、胚胎及胎心的搏動。絨毛下的局部肌層較薄,可看見擴張性的血管及些許血池。而血流分布特點則為孕囊周邊局部肌層血流信號較為豐富化。
Ⅱ型為胚胎停育有孕囊型,此類病患例數為2例(均為宮頸妊娠)。此類病患的二維聲像表現(xiàn)特點為:子宮下段處可見較為明顯化的變形妊娠囊,整個胚胎結構較為模糊化。在絨毛下處的局部肌層較薄,可以看見極為擴張化的血管及些許血池。而血流分布表現(xiàn)則為孕囊周邊的局部肌層血流信號較為豐富化。
Ⅲ型為類滋養(yǎng)細胞疾病型,此類病患例數為6例(宮頸妊娠2例,疤痕妊娠4例)。此類病患的二維聲像表現(xiàn)特點為:子宮下段的梭形可見明顯增大,回聲較為雜亂,且存在著不規(guī)則化的液性區(qū)域,局部的正?;鶎臃票?。而血流分布表現(xiàn)則為在不均回聲區(qū)處局部的血流信號較為豐富化。此三類病患的超聲監(jiān)測血流頻譜特點均為類滋養(yǎng)層周邊血流頻譜。
Ⅳ型為絨毛退變型,此類病患例數為4例(宮頸妊娠1例,疤痕妊娠3 例)。此類病患的二維聲像表現(xiàn)特點為:
子宮下段存在雜亂回聲,但整體范圍較小,與局部肌層的分界較為清晰。而血流分布特點則為雜亂回聲區(qū)內不存在較為豐富的血流信號。此類病患經超聲監(jiān)測發(fā)現(xiàn)不存在血流頻譜。
2. 3診治結果
7例Ⅰ型病患實行超聲監(jiān)測的原因為: 5例為停經后出現(xiàn)少量陰道流血,2例為IVF-ET術后確定妊娠結局。2例Ⅱ型均為在清宮后發(fā)現(xiàn)出現(xiàn)陰道流血。6例Ⅲ型病患4例為因大出血就診,其余2例為腹痛就診。
既往誤診:Ⅰ、Ⅱ型病患均實行超聲診斷,在Ⅰ型病患中有2例疤痕妊娠病患曾被超聲誤診為宮頸妊娠。在Ⅲ型病患中,出現(xiàn)誤診狀況較多,4例病患曾被診斷為滋養(yǎng)細胞疾病,2例病患被誤診為供血。Ⅳ型病患中,1例被誤診為胎盤絨毛植入,1例被誤診為絨癌。
在7例Ⅰ型病患中,實行保守治療的病患為2例,其余5例病患實行全宮切除術治療。Ⅱ型2例病患均實行全宮切除術治療,Ⅲ型病患手術治療2例,其余4例均實行保守治療。Ⅳ型4例病患均實行保守治療。
剖宮產后疤痕及宮頸妊娠均屬于宮內異位妊娠[1]。在孕囊種植與剖宮產切口處時,婦女子宮內膜功能全面恢復的必備條件為其內膜基底層的腺上皮細胞。相關研究結果表明,62%左右的剖宮產切口疤痕處在粘膜層至漿膜層會出現(xiàn)凹陷缺損,為再次妊娠種植于切口處提供隱患條件。與此同時,絨毛種植發(fā)生后還會對病患的局部血管造成侵蝕,出現(xiàn)較為明顯的血管再生現(xiàn)象。致使病患血管破裂,在清宮時出現(xiàn)大出血狀況,對病患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脅[2]。
近些年來,運用超聲監(jiān)測的方式能夠幫助醫(yī)師對病患的宮頸管及切口疤痕結構進行全面細致的辨認,能夠較為準確的對異位妊娠狀況及時發(fā)現(xiàn)并積極治療,將其與其它相似疾病相區(qū)別。
相關文獻報道中認為宮頸及切口疤痕妊娠大多存在妊娠囊結構,或是將切口疤痕妊娠分為孕囊及團塊型。在本次研究中發(fā)現(xiàn),經過超聲監(jiān)測后,19例病患中存在妊娠囊結構的病患為10例,所占比例為52%。在妊娠不斷變化中,病患體內的病灶也出現(xiàn)了較大的聲像改變,因此其異位妊娠聲像特點也具有一定的多樣性。所以,在本次研究中,依照聲像學特點將19例病患分為四型,其中Ⅲ型病患的既往誤診發(fā)生率較高,其主要原因為其病灶處不存在孕囊結構,絨毛結構較為復雜,血流信號又較易與滋養(yǎng)細胞腫瘤混淆。針對此種情況,應結合絨毛膜及病灶動靜脈瘺性頻譜進行鑒別[3]。
在本次研究中,對19例病患實行了開腹手術及保守治療,最終的治療較為理想。由此可見,科學準確的超聲監(jiān)測診斷結果能夠為病患疾病的后期治療提供較大的參考幫助,避免出現(xiàn)大出血問題。經過超聲監(jiān)測能夠對切口疤痕妊娠及宮頸妊娠疾病實行較為科學精準的監(jiān)測,在較早階段對異位妊娠狀況實行科學的定位診斷,為后期臨床治療提供幫助,增強預后療效。
參考文獻
[1]聶婭,劉玉英,黃惠甜,等.經陰道超聲檢查對剖宮產后子宮疤痕早期妊娠的診斷價值[J].國際醫(yī)藥衛(wèi)生導報,2012,18( 16) : 2393 -2395.
[2]楊用,李菊萍,母麗惠,等.超聲對剖宮產切口疤痕妊娠誤診分析[J].醫(yī)學信息,2014,( 1) :415.
[3]張嬿,于虹,張坤,等.經陰道彩超在剖宮產后疤痕妊娠診治中的應用8例分析[J].中國誤診學雜志,2012,12( 12) :3028-3029.
【中圖分類號】R445. 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9-6019( 2015) 12-0052-02
作者簡介:沈海燕,女,出生于1979年10月,云南云縣人,漢族;大學本科學歷,主治醫(yī)師;主要從事超聲檢查方面的臨床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