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教育本真與回歸——杜威教育哲學的維度及現(xiàn)代價值

      2015-03-26 05:11:59毛穎
      湖北社會科學 2015年6期
      關鍵詞:實用主義杜威哲學

      摘要:杜威教育哲學站在時代及哲學的高度上,批評和傳承、揚棄和超越西方傳統(tǒng)教育哲學,不僅在理論上也在實踐中獲得了巨大的成功。杜威教育哲學的四個維度是實踐哲學的理念、進步和民主的信念、現(xiàn)實主義的觀點和實驗主義的方法。杜威教育哲學的宗旨是通過改造教育方式改造生活世界。經驗主義是其核心理念,實驗主義和民主主義是其基本原則。杜威傾注全部的智慧,彌合二元論的弊端,透視教育脫離生活的弊端和危險,強調當下的可觸摸性,讓教育回歸本真,回歸生活。建立生活的豐富性、恢復生活的連續(xù)性,這就是杜威教育哲學的當代性。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8477(2015)06-0166-05

      作者簡介:毛穎(1964—),女,華中師范大學教育學院博士研究生,武漢理工大學外國語學院副教授。

      基金項目:教育部規(guī)劃基金項目(12YJA720035)。

      憑借教育哲學的獨特視域,杜威洞察了美國工業(yè)文明社會轉型時期存在的教育與生活脫離的危險,從揚棄西方傳統(tǒng)而來二元論的根本點出發(fā),探究了哲學認識論、道德論與教育的二元論之間的關聯(lián)及其根源,將“民主社會所包含的思想”應用到學校教育與社會生活的許多問題之中,以達到各方面關系的協(xié)調作為自己的歷史使命。杜威教育哲學揚棄和超越西方傳統(tǒng)教育哲學,在理論及實踐中獲得了巨大的成功,成為杜威哲學思想濃墨重彩的最亮色。杜威教育哲學對美國的現(xiàn)代教育改革和社會發(fā)展產生深遠影響,被西方學者視作教育哲學史上的里程碑之一。

      杜威教育哲學的根本點是揚棄西方傳統(tǒng)而來的二元論,建立生活世界的豐富性,恢復生活世界的連續(xù)性。杜威從不同角度詳盡深入地論述了他對教育的獨特理解,闡明生活與教育互相融通,表達了真正的教育與真正的生活是一致的信念,成就了杜威教育哲學的獨特性及實效性。闡釋與解讀杜威教育哲學之精華及要義,不僅關系到教育哲學本身的問題,而且關系到教育的本真問題。從教育思想史的發(fā)展來看,杜威的教育哲學思想超越時空,其價值無限。探討解讀杜威教育哲學理念,就是要透析把握其中所蘊藏的真正內涵及深刻哲理,尋覓其不朽的時代價值與現(xiàn)實意義,為中國現(xiàn)代教育制度的改革提出新思路,讓教育回歸生活世界。

      一、杜威教育哲學理念淵源

      杜威教育哲學理論源自實用主義哲學、庸俗進化論和生物化的本能論心理學。在此基礎上,杜威建構了其教育哲學理論。分析探討杜威教育哲學理念淵源,對解讀并掌握杜威教育思想中的精髓至關重要。

      1.實用主義哲學。

      杜威是實用主義哲學的集大成者。杜威教育哲學的首要理論根源是實用主義。杜威的教育思想處處體現(xiàn)著與實用主義哲學理論的密切關系。各種實用主義哲學的特性投射到了杜威教育思想中。

      實用主義英文為Pragmatism,意為行動、行為。該詞源出希臘文πρανμα,在希臘語中的意思是工作。實用主義以此命名表明實用主義重視“行動”,是一種“實踐”與“生活”的哲學。實用主義最顯著的特點是經驗主義,曾被稱為——經驗主義、工具主義等等不同的名稱。不言而喻,這些體現(xiàn)了對“行動”和“實踐”的重視。美國的實用主義哲學思想是在美國的具體歷史條件下發(fā)展起來的,它具有美國本土特征,是對英國近代經驗主義哲學加以本土化改造后形成的唯心主義哲學流派之一。該理論的創(chuàng)始人皮爾斯創(chuàng)立了實用主義的基本原理,皮爾斯的意義理論深刻影響了實用主義哲學的產生,奠定了實用主義哲學的基調,成為實用主義的核心。實用主義哲學以有機體與環(huán)境的相互關系闡釋經驗、意義和真理。

      美國實用主義另一代表威廉·詹姆士(1842—1910)對實用主義真理觀從多個角度進行了論述。詹姆士贊同皮爾斯“存在就是有用”的觀點,在其基礎上進一步提出了“有用即真理”,這就是詹姆斯關于真理的根本觀點,杜威全盤吸收實用主義哲學觀點,承繼皮爾斯“存在就是有用”和詹姆斯“有用即真理”的基礎上,杜威對實用主義做出了新的發(fā)展,堅持檢驗真理的標準就是有用。杜威認為觀念、概念及理論的真理性在于它們能否有效地充當人們行為的工具,并不在于它們是否符合客觀實際。實質上,杜威的工具主義真理觀和詹姆斯的觀點一脈相承?!敖涷灐笔嵌磐嵱弥髁x哲學體系中的一個核心概念。杜威指出:“世間一切存在的事物、事實以及它們之間的關系都是經驗,經驗就是整個世界?!?[1](p266)在杜威看來,實用主義的這種“經驗”超越了唯物與唯心,是整個現(xiàn)實世界的基礎。

      在《經驗與自然》一書中,杜威強調經驗的重要性。杜威稱其實用主義哲學為“自然主義的經驗論”及“自然主義的人文主義”。為了闡釋其哲學思想,與傳統(tǒng)的經驗主義區(qū)別開來,杜威將生物學和心理學概念引入哲學。以“經驗”為前提和基礎,圍繞“經驗”闡述其思想。杜威認為“經驗”由兩個側面構成,認識之主體和被認識之客體,即有機體和環(huán)境相互作用形成“經驗”這個統(tǒng)一的連續(xù)體。有機體和環(huán)境在相互作用及相互交織的過程中合而為一。杜威的經驗論強調經驗的行動性,認為觀念、知識、經驗都是源于人們的生活實踐和親身體驗。他將這種經驗論全部創(chuàng)造性地用于教育實踐活動中,主張:“教育是經驗的不斷改造或改組”。杜威指出并強調“一切學習來自經驗”。在其經驗論中,杜威認為觀念、知識和經驗均源于行動和經歷,強調經驗的行動性?;谶@種能動的實用主義哲學,杜威建構起自己獨創(chuàng)的教育哲學體系。杜威認為:教育的過程實質上就是不斷尋求經驗和自然之關系的過程,換言之,就是在實踐中吸收新養(yǎng)分,學習新經驗為我所用的過程。個體的發(fā)展在于主客體的相互作用,即活動之中,學生本人的發(fā)展就是教育價值的體現(xiàn)。

      杜威強調哲學是思維的工具——是人們適應環(huán)境、整理經驗的工具。杜威堅持哲學與現(xiàn)實世界的關聯(lián)作用。哲學應以促進社會進步和政治發(fā)展為目的和宗旨,必須與人們現(xiàn)在的實際生活世界發(fā)生緊密的聯(lián)系。對于如何達成這一目標和理想,杜威指出哲學與教育結合,以發(fā)揮哲學的社會功能,對社會起到推動作用。杜威指出,欲宣揚實用主義哲學觀點和方法論并為人們所認識和理解,只有通過教育活動才能得以普遍接受,才能發(fā)揮其哲學的最大效用。

      2.庸俗進化論的社會觀。

      杜威的教育哲學思想形成的另一理論基礎是庸俗進化論的社會觀。秉承19世紀庸俗進化論的社會學思想,杜威從人性論的觀點出發(fā),把個人與社會的關系比喻成字母與字句的關系,社會由個人聯(lián)結而成。杜威認為人類社會乃單個個體的疊加;人類具有最初的原始本性,具有原始本性的個人結合形成人類社會;個人結合的產物構成人類社會。

      人性天然的本質具有趨向分化和趨向結合的特征。他指出既然社會本身是人性組合而成,社會進步依賴于人性的改造,而教育又決定人性的改造,因此,社會改進與變化發(fā)展中教育具有決定性的意義。社會的改良和進步的根本方式無需階級斗爭,而只需采用教育來發(fā)展人之本性、激發(fā)人之智慧。杜威否認事物發(fā)展變化的根本原因是事物的內部矛盾性,認為“社會發(fā)生暴力斗爭的根本原因在于人們未能用智慧去對待利益的沖突?!?[2](p208)事物發(fā)展的漸進性是事物宇宙的根本規(guī)律。杜威提倡采用教育方式推進社會進步,而不能采用階級斗爭方式發(fā)展社會。為了達到社會改良的要求,杜威進而提出“教育的目的是要養(yǎng)成配做社會的良好分子的公民”。 [1](p7)杜威強調人的社會功能,提出了“社會個人主義”,主張個人的發(fā)展必須適應社會環(huán)境的需要,必須依靠教育的方法促進社會的改良和進步。從教育角度來看,此觀點表示為適應社會的需要,教育的目的及教育內容按照社會的形式加以組織,通過教育個人來達到促進社會改良、推動社會進步、實現(xiàn)民主主義的理想工具和手段。

      3.生物化的本能論心理學。

      生物化的本能論心理學是杜威教育哲學思想又一重要理論基礎。生物化的本能論心理學為杜威實用主義教育思想做出了鋪墊。“機能主義心理學”的特點有兩個,其一是把心理活動生物學化,心理由生理決定,世界由心理決定;其二是注重心理學的實效性。杜威認同“機能主義心理學”,吸收達爾文進化論的合理成分,他認為有機體出于本能采取行動以適應環(huán)境是心理活動的實質。杜威繼承和發(fā)展了詹姆斯的本能論心理學說。杜威認為人的天賦本能具有許多復雜的心理現(xiàn)象,甚至表現(xiàn)為人的社會行為。杜威認為,人的心理即本能的活動,情緒、沖動、習慣等等基本心理,是由遺傳作用一代代遺傳下來。實質上杜威是否認社會實踐對人的意識起決定作用。以這種生物化本能論心理學為基礎,杜威構建了“兒童中心”學說。杜威認為“教育的天國”乃是兒童“基本本能”生長。他強調教育應該尊重兒童的天性,重視兒童的本能,并將其作為教育的根本出發(fā)點,反復強調兒童在教育過程中應有的地位。他認為“兒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圍繞他們而組織起來”。 [1](p32)他提出教育應該按照兒童本能的生長,促進兒童本能的表現(xiàn)與發(fā)展,在不同階段補充適當?shù)牟牧稀?/p>

      二、杜威教育哲學基本特征

      杜威教育哲學植根于實用主義哲學。他將哲學與政治、道德、教育和社會問題聯(lián)系起來,創(chuàng)造性地把哲學應用于社會和教育等領域,用于具體指導美國的教育實踐,并有新的發(fā)展蘊含,在現(xiàn)實中發(fā)揮了巨大作用,創(chuàng)立了一條新的哲學思路將實用主義哲學的發(fā)展推向頂峰。杜威的教育哲學輻射到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涉及諸多領域,如:哲學、政治學、社會學、心理學、道德論和教育學,是一種跨學科多領域的哲學。無論從哲學、社會學、政治學、心理學及教育學的視域,還是以政治哲學、社會哲學等角度,教育哲學無疑是杜威學說各個環(huán)節(jié)的中介,是杜威哲學中最具代表性璀璨亮麗的篇章,起著重要的樞紐和橋梁作用。同時,教育哲學也是杜威指導其教育實踐活動的關鍵理念。杜威毫不忌諱坦誠表明自己的思想及他對教育的特殊興趣或者特征。對于其哲學“過多地沉浸于教育方面的興趣之中”的質疑,杜威在其學術自傳《從絕對主義到實驗主義》中專門加以回應:“任何有理性的人都能想到,哲學研究可能集中在作為人類最高利益的教育上;而且,其他的一些問題(宇宙的、道德的和邏輯的問題)在教育中也達到了頂點?!?[3](p66)杜威認為需要通過“改造教育”的方式來實現(xiàn)“哲學改造”事業(yè)。對此,杜威詳細充分論述了“哲學改造”與“改造教育”兩者的內在關系。

      1.實踐哲學的觀念。

      杜威教育哲學面向生活世界,強調知行合一觀念、經驗連續(xù)性原則、實驗的方法及民主理想的訴求等等。毫不例外,這些都基于實踐哲學基礎之上。杜威教育哲學建立在注重實踐和行動的本質上,面向生活世界,面向現(xiàn)實,致力于知與行、經驗和理性、理論與實踐的統(tǒng)一。

      杜威一生崇尚“經驗”,作為實用主義哲學的奠基人及集大成者,堅決反對傳統(tǒng)經院哲學,杜威并不脫離實踐對一成不變的東西夸夸其談,也拒斥抽象的人性觀。杜威重視“經驗”,對于教育中出現(xiàn)的各種形而上學的思維方式,進行徹底的解構。他反對將實踐活動貶低為“低級事務”的二元論觀點,反對學校與社會的隔離、知識與實踐的隔離。他指出“哲學與生活的隔絕是哲學的最大不幸,只有哲學與生活密切結合,才會有哲學的新生?!?[4](p28)為解決困境,讓哲學回歸現(xiàn)實,杜威試圖進行一場“哲學的改造”。毫無疑問,教育是現(xiàn)實生活中最關鍵的活動,也是最艱巨復雜又最需要智力支持的事業(yè)。為使生活方式富有教育意義,教育方式富有生活情趣,教育必須回歸現(xiàn)實、回歸生活,以保持哲學、教育與生活之間的必要張力和活力。杜威教育哲學為現(xiàn)代教育確立了實踐哲學的范式。

      2.進步和民主的信念。

      杜威教育哲學的產生與發(fā)展時期以美國資本主義迅速發(fā)展為時代背景。20世紀的美國社會生活領域正發(fā)生著重大變化。在這一特殊的時代背景下,對進步、自由、民主信念的追求是時代賦予社會精神氣質的前提。杜威的教育哲學思想正是這種時代需要的產物。作為“20世紀美國民主的聲音”,杜威一生致力追求的最高價值就人的解放、自由和社會進步。將人類的發(fā)展與自身命運聯(lián)系在一起,以人類的命運為己任,杜威秉持堅定的民主信念,孜孜以求實現(xiàn)民主主義理想社會的目標,這也是杜威教育思想的核心所在。在杜威看來,進步的標準是不斷的創(chuàng)造和更新生活;民主的實質是人們社會生活自由度的擴大。杜威高瞻遠矚,憑借實踐哲學的獨特視域,闡述真正進步和民主的生活是富有教育意義的;進步和民主的生活才是真正的教育。因而教育要關注個人并促進個人的不斷生長,以達到追求個人尊嚴和自我價值的實現(xiàn),這是杜威教育哲學強調的根本目的。如此人的智慧才能被激發(fā),人在自由活動中不斷獲取經驗,這將有助于人的發(fā)展和民主社會的進步。杜威強調教育是實現(xiàn)民主的“第一的工具”、“首要的工具”。為民主社會培養(yǎng)所需要的合格公民是學校的責任,使公民完盡民主社會的義務和責任,而這需要通過教育的途徑來實現(xiàn)。

      3.現(xiàn)實主義的觀點。

      極強的現(xiàn)實性是杜威教育哲學的一個鮮明特征。杜威教育哲學深深根植于時代,是美國社會和文化的反映。對于當時美國教育弊端,杜威予以深刻洞察和審慎反思。杜威教育哲學的指向是面向當下生活、面向美國社會,對所處時代的教育、社會和人的問題進行的哲學反思。它不僅是對未來的設計和操作,更是對現(xiàn)實問題的真切關注。杜威并不認可浪漫主義和情感主義,他既不贊成保守派又反對激進派。杜威認為不是遙遠的虛幻意境,不是遠離塵世的“彼岸”,不是永恒不變的。強調哲學與現(xiàn)實生活的相關性,強調當下的可觸摸性,強調哲學的動態(tài)。杜威認為:專注于真正現(xiàn)實問題本身,這種能力是一種成熟的理智,它可以調動一切智力要素實施明智的判斷、自由的抉擇、堅定的責任等諸多有效行動。如若擁有這樣的理智和能力,只有教育可以提供為更多的人排除一切障礙以獲得這樣成熟理智和能力的可能性。這也恰恰正是教育的現(xiàn)實意義所在。正是這種現(xiàn)實主義觀點的確立使杜威教育哲學具有當代視野。

      4.實驗主義的方法。

      杜威認為,“實用主義”更準確地應該稱作“實驗主義”或者“工具主義”。根據(jù)杜威的解釋,觀念必須經過實驗鍛煉,只有實驗檢驗的并在實踐中解決實際問題,才是“有價值的觀念”。對實踐與行動的重視是實驗性探究認知理論在杜威教育哲學上最明顯的映射。因為重實踐、重行動的實質表現(xiàn)就是“方法至上”。杜威強調實用主義、經驗主義就是實驗主義的方法。如果沒有實踐的檢驗,任何理論就會流于空談。實驗主義因其重實踐重行動實質,而且實驗主義經過實踐檢驗了,所以可以說它是一種恰當?shù)姆椒?。它是科學的不斷探索和創(chuàng)新,并非一成不變的教條公式或者萬能工具。實驗主義的方法具有參與性、假設性、建設性等特質,是一種問題意識。杜威認為:在教育與生活所有一切不確定的實驗情境中,有一種聯(lián)系——即教育和個人經驗之間的有機聯(lián)系,我們可以參照借鑒,而且這種聯(lián)系是恒久不變的。杜威相信,一切真正的教育是來自經驗,教育是在經驗中、由于經驗和為著經驗的一種發(fā)展過程。 [5](p248-250)

      三、杜威教育哲學的現(xiàn)代價值

      杜威教育哲學的經驗(生活)、民主、實驗(科學)等理念成為教育改革的圭臬。他高瞻遠矚,從哲學的視閾和高度來研究教育的一般問題,的確具有開拓性和建設性。為實現(xiàn)教育哲學向生活的復歸,力圖排除知識論路徑而以生存論路徑取而代之,批判的指向是傳統(tǒng)二元論哲學。這種視閾的奇妙之處在于把單純的教育研究和純粹的哲學思辨二者聯(lián)結起來,摒棄單純教育研究的瑣碎枯燥,去除純粹哲學思辨的空洞玄想,揚棄傳統(tǒng)二元論,以生活經驗的連續(xù)性代之。杜威借助心理學、進化論以及民主主義原則,集實用主義的認識論、自然主義的經驗論、實驗主義的方法論和科學精神之大成,使“哲學、教育和社會理想與方法的改造攜手并進”。 [6](p272)使富有教育意義的生活方式普遍化是杜威教育哲學的宗旨和出發(fā)點。

      無論在西方還是在東方,杜威對教育的貢獻都是無與倫比的,對教育哲學產生了深遠影響,對現(xiàn)代教育改革具有極其重要的啟迪、借鑒和指導的現(xiàn)實價值。對現(xiàn)實問題的獨特視角決定了一種理論和思想的生命力?,F(xiàn)代教育應當憑借其教育哲學的獨特視閾,參透社會實際生活的現(xiàn)實問題,透視教育脫離生活的弊端和危險,力圖厘清和解決危害社會進步與人的發(fā)展的弊端和危險,以生活經驗的連續(xù)性代之。杜威終身致力于彌合知與行、經驗和理性、理論與實踐、理想與現(xiàn)實的傳統(tǒng)分離,這是杜威教育哲學根本點之所在。建立生活的豐富性、恢復生活的連續(xù)性,這就是杜威教育哲學的當代性。

      綜觀杜威教育哲學思想,它以生活經驗的連續(xù)性揚棄傳統(tǒng)二元論,強調保持教育和生活之間的張力,倡導科學和民主精神,對于克服當下中國精英主義價值取向下的應試教育體制、社會發(fā)展不平衡中的教育不公平等現(xiàn)象,推進我國教育與社會現(xiàn)代化進程的健康發(fā)展具有借鑒意義。

      其一,加強教育與生活的聯(lián)系,知行合一,學以致用。教育與生活互相融通,真正的教育與真正的生活應當是一致的。所學與所用脫離,學校與社會脫離,會導致諸多弊端。杜威試圖通過教育來實現(xiàn)其改造生活世界的哲學宗旨,把哲學視作教育的“最一般的理論”,把教育當作哲學、心理學的“實驗室”,并以此作為判斷一種哲學的實際價值的重要標準。杜威認為:“如果一種哲學理論對教育上的努力毫無影響,這種理論必然是矯揉造作的?!?[3](p66)杜威的學生胡適先生對哲學與教育二者關系的理解,則干脆在兩者之間畫上了等號。有學者評論道:“在教育史中既能提出新穎教育哲學,又能親見其實施之獲得成功者,杜威是第一人”。 [7](p5)真正的教育將學校生活納入社會生活的大潮流之中,關注實際生活需要,加強經驗的改造和對社會的了解,從而為社會培養(yǎng)合格的公民。

      其二,以兒童為中心,凸現(xiàn)教育主體的地位。以兒童為中心是杜威教育理論的核心。傳統(tǒng)教育不承認學生的主體地位,無視教育主體的興趣和需要,將大量外在的知識強加給學生,挫傷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在我們提倡人文主義關懷教育的問題上,杜威的教育理論具有很強的現(xiàn)實意義。重視教育中學生本身能力和主動精神,反對傳統(tǒng)教育忽視學生心理特點而將學生置于被動地位的做法。教育要以人為本,賦予學生在教育過程中的主動地位,成為學習的主人、知識的探索者和創(chuàng)造者。學校教育應著力培養(yǎng)學生自我教育,增強學生自我教育能力,使學生進入社會具有自主發(fā)展的能力是教育發(fā)展的趨向。

      其三,重構課程體系,彰顯多彩生活?,F(xiàn)有的課程設置和考試體系重視學生知識掌握能力而忽視了應用知識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yǎng)。杜威的“教育即生活”和“從做中學”體現(xiàn)了現(xiàn)實性和實用性的特點?!皬淖鲋袑W”理論促進了“研究型課程”和“綜合性課程”的開展,為重構課程體系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也為目前研究性學習、探究性學習、任務驅動學習的廣泛開展提供了理論支持。秉承并發(fā)展杜威課程內容的思想,教育既始于社會又將歸于社會,課程內容也是來源于社會又運用于社會,傳授學生實用的課程內容,學生在未來的社會生活中才能學有所用。重構課程體系,強調課程內容體現(xiàn)基礎性、時代性和選擇性的特點,課程回歸自然,回歸生活,回歸社會。重構課程體系,注重教育的實際價值。讓教育回歸生活和社會,彰顯生活多樣性,是教育發(fā)展歷程中的一大進步。

      彌合二元論的弊端,讓教育回歸本真,回歸生活。杜威傾注全部的智慧,透視教育脫離生活的弊端和危險,強調當下的可觸摸性,力圖解決社會的進步與人的發(fā)展問題,這是一項艱巨、復雜而又漫長的事業(yè)。繼杜威以來的一個世紀,在21世紀的今天人類依然在這個領域奮進。中國目前也處在現(xiàn)代化轉型時期,面臨著世界經濟、政治、文化格局的新局面,西方現(xiàn)代文明的弊端日益充分地暴露出來,這使得教育與生活世界疏理的問題有著更為復雜的原因和特殊性。我們要站在哲學的高度,立足于國情和世情解讀杜威,反思歷史,為中國現(xiàn)代教育制度的改革提出新思路,讓教育向生活世界回歸。教育必須回歸本真,教育必須回歸生活,從而使生活方式富有教育意義,教育方式富有生活情趣,保持教育與生活之間的必要張力。

      猜你喜歡
      實用主義杜威哲學
      實用主義電動車 體驗一汽豐田BZ4X&BZ3
      車主之友(2022年6期)2023-01-30 07:58:42
      現(xiàn)實與虛擬
      菱的哲學
      文苑(2020年6期)2020-06-22 08:41:58
      讓我們搖起櫓來
      大健康觀的哲學思考
      “北歐經典”
      ——充滿藝術的實用主義者Eva Solo
      絕世武功的奧秘
      經典實用主義的要義
      哲學評論(2016年2期)2016-03-01 03:42:17
      杜威傳播思想在中國的早期接受
      杜威歸來
      屯门区| 科技| 亚东县| 三江| 肃宁县| 友谊县| 五台县| 丰镇市| 荆州市| 龙门县| 江达县| 麻栗坡县| 英吉沙县| 临沧市| 密云县| 抚宁县| 襄樊市| 福建省| 出国| 三明市| 柘荣县| 湘阴县| 湘潭市| 宣武区| 台东市| 丁青县| 繁昌县| 望奎县| 明光市| 聂荣县| 五峰| 鄂温| 南靖县| 大新县| 沾益县| 邮箱| 灵山县| 旬邑县| 天镇县| 岚皋县| 玛纳斯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