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尋釁滋事罪的情節(jié)解讀與界定探究

      2015-03-26 11:22:46鐘文華史運偉
      關鍵詞:情節(jié)惡劣情節(jié)嚴重公私

      鐘文華,史運偉

      (1.重慶市人民檢察院第三分院,重慶 408000; 2.重慶市涪陵區(qū)人民檢察院,重慶 408000)

      ?

      尋釁滋事罪的情節(jié)解讀與界定探究

      鐘文華1,史運偉2

      (1.重慶市人民檢察院第三分院,重慶 408000; 2.重慶市涪陵區(qū)人民檢察院,重慶 408000)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聯(lián)合頒布辦理尋釁滋事案件的司法解釋,限定了尋釁滋事罪的范圍、構成犯罪的情節(jié)要求等內容,對司法實踐中辦理尋釁滋事犯罪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但是,此解釋能否精確的指導辦案實踐還存在一定的疑問,例如其將情節(jié)數(shù)量化的認定標準方式被質疑,且其中不乏模糊、抽象的概念,這些都不利于更好的指導實踐應用。只有結合犯罪基本理論合理界定情節(jié)相關規(guī)定,才能解決尋釁滋事罪司法實踐中的困惑。

      尋釁滋事;司法解釋;情節(jié)惡劣

      一、尋釁滋事罪的概述

      (一)尋釁滋事罪的基本概念

      尋釁滋事罪的前身是流氓罪,我國1979 年刑法將流氓罪規(guī)定為尋釁滋事罪。2011年《刑法修正案八》對尋釁滋事罪進行了部分補充修改。值得一提的是,2013年最高人民檢察院檢、最高人民法院出臺的《關于辦理利用信息網絡實施誹謗等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對網絡領域中的尋釁滋事罪作出了一定的解釋,這項解釋可以說填補了我國網絡領域尋釁滋事犯罪的立法空白。隨著社會發(fā)展、刑法理論的不斷完善,尋釁滋事犯罪理論也越來越完善。

      傳統(tǒng)意義上的尋釁滋事罪一般可以概括為隨意毆打他人、隨意損壞公私財物、在公共場所惡意起哄鬧事,嚴重破壞社會秩序的犯罪行為[1]。這個概念是學者們根據(jù)刑法規(guī)定總結而來,也是被司法實踐所認可的概念。但是,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尋釁滋事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解釋》)的規(guī)定,尋釁滋事罪是指無事生非、起哄鬧事,進行破壞騷擾,情節(jié)惡劣或者后果嚴重的破壞社會秩序的行為。尋釁滋事是指行為人主觀上為了逞強耍橫、尋求刺激、發(fā)泄情緒等,無事生非,實施刑法第293條規(guī)定的行為[2]。為了全面認定尋釁滋事的內涵,解釋還規(guī)定了尋釁滋事的特殊形式,就是行為人因日常生活中的偶發(fā)矛盾糾紛,借故生非實施的行為。

      (二)尋釁滋事罪客觀行為的解讀

      根據(jù)刑法學犯罪構成理論,犯罪的客觀要件通常包括犯罪的時間、危害行為、危害結果等因素。其中客觀行為是犯罪構成中不可或缺的基本要素[3]。尋釁滋事罪的客觀行為要件也是尋釁滋事罪各要件中最重要的因素。一般而言,刑法分則條文中明確規(guī)定了犯罪的具體危害行為,兩高司法解釋中對尋釁滋事的定義和內涵也作了具體界定,尋釁滋事罪的客觀行為可以分為以下四種:第一種是隨意毆打他人;第二種是任意損壞公私財物、強拿硬要;第三種是攔截、辱罵、追逐、恐嚇他人;第四種是在社會和網絡公共場所鬧事起哄[4]712。雖然兩高司法解釋明確界定了這四種行為方式,但是其中某些法律術語的不明確性還是容易引發(fā)歧義,例如“隨意”、“鬧事”、“任意”等用語,這些詞語的界定關系到尋釁滋事罪實踐應用的精確度。下面筆者就這四種客觀行為進行詳細解讀,以加強尋釁滋事罪在實踐中的正確理解。

      1.隨意毆打他人型

      隨意毆打他人,其字面含義是指行為人任意的使用暴力手段傷害他人身體的行為。此種客觀行為類型的關鍵點就是對“隨意”、“毆打”這兩個概念的界定。

      首先,“隨意”是行為人的主觀心態(tài)的認定,是指行為人按照自己的意愿無所顧慮的任意行為?!半S意”生活色彩厚重,作為法律用語,則顯得有些不嚴謹。如何界定這一概念,理論界一直爭議不斷。有的學者認為隨意毆打他人是指行為人無緣無故地毆打他人,并且伴隨著耍威風、以強凌弱的主觀心態(tài)[5]610。還有學者認為,隨意的認定需要從主觀方面和客觀方面綜合考量認定。隨意主觀上體現(xiàn)了行為人的流氓動機,客觀上針對不特定對象的毆打行為。筆者同意后者觀點,因為行為本身就是主客觀相互作用的結果[5]409。隨意毆打他人體現(xiàn)了行為人為了滿足自己自私變態(tài)的動機而使用暴力毆打不確定對象。筆者認為,尋釁滋事的該行為類型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認定:首先,行為人行為時主觀動機。尋釁滋事罪動機最初被認為是行為人的“流氓動機”,但什么是流氓動機,理論界卻沒有明確界定。通??梢岳斫鉃橐环N純粹的追求精神刺激的動機,亦可理解為滿足行為人變態(tài)自尊心的動機[1]??傊?,行為人的動機一方面考量行為人的內心供述,同時還要結合行為人的客觀行為來綜合認定,這樣才能精確的推斷行為人實施行為時的真實想法。其次,行為對象的不特定性。隨意毆打他人一個最顯著的特點就是毆打對象的不特定性,這也是尋釁滋事罪與故意傷害罪的本質區(qū)別之一[6]。行為人毆打對象的隨意性、不確定性體現(xiàn)了行為人實施行為的無計劃性,體現(xiàn)了其主觀動機的流氓性質,是判斷尋釁滋事的一個客觀標準。最后,行為的時間、地點、手段。隨意毆打他人行為的隨意性體現(xiàn)了行為人對于行為的無計劃性,行為人并不會很在意自己行為的時間、地點等因素,而是一種臨時起意決定實施的行為,不受時間、地點、工具等特定因素的制約。只有從以上幾個方面綜合考慮,才能對“隨意”精確的予以界定。

      2.追逐、攔截、辱罵、恐嚇他人型

      對于這一類型的尋釁滋事行為形式而言,“追逐”、“攔截”、“辱罵”、“恐嚇”的含義界定非常重要,這四個詞語的日常生活含義與尋釁滋事罪立法本意相符合[7]58。“追逐”在字典中原義為追趕他人。結合刑法語境考慮,追逐一般是指采用威脅的暴力方式追趕或者驅逐他人。“攔截”在字典中原義為阻斷、阻攔,結合刑法語境考慮,一般是指采用暴力手段阻攔、阻止他人去某個地點的行為?!叭枇R”一詞在字典中原義為用粗暴的不文明的語言侮辱、謾罵他人,結合刑法語境考慮,一般是指針對不特定對象用言語侮辱、謾罵貶低他人人格的行為?!翱謬槨边@個詞語是《刑法修正案(八)》中新加入的尋釁滋事方式,是根據(jù)實踐辦案的新情況而認定的??謬樖侵覆扇⊙哉Z的方式威脅他人按照行為人的意志行事[8]。追逐、攔截、辱罵、恐嚇這四種行為之所以認定為尋釁滋事行為方式,主要表現(xiàn)在這四種行為人通常實施行為的無所顧忌,漠視法律和他人的合法利益,嚴重危害了社會公共秩序[9]。

      3.強拿硬要、任意損毀、占用公私財物型

      “強拿硬要”也是一個生活色彩濃重且含義不明確的概念,該概念的準確界定關系到此罪與彼罪的認定。強拿硬要最主要的是認定拿、要的方式是采取了暴力方式,“強”、“硬”體現(xiàn)了行為人行為時主觀上的蠻橫無理、任意妄為。認定強拿硬要的本質需要從主觀、客觀兩個方面來綜合考量。該行為一方面侵害了公共秩序,另一方面侵害了他人財產權,所以,實踐中對該行為是認定為尋釁滋事還是搶劫爭議較大。有學者認為該行為包含了以暴力方法獲取他人財物行為,行為人主觀故意不僅僅是流氓心態(tài),還具有非法占有的主觀動機,符合搶劫罪的主客觀構成要件[10]。當然主流觀點認為,該行為類型中雖然包含有一定暴力行為,但是這些暴力、脅迫的程度較之搶劫罪等顯得非常不明顯,暴力程度的輕重成為區(qū)分尋釁滋事犯罪與其他財產性犯罪的主要判斷標準[11]。

      任意損毀、占用公私財物是由幾個詞組組成的法律術語,需要采取拆分解讀的方式來理解。其中“任意”的法律含義可以解讀為行為人大膽妄為、沒有任何條件隨心所欲的實施行為。“損毀”的基本含義很簡單,可以理解為隨心所欲的毀壞他人財物,使物品的使用價值減少。“占用”可以單純的理解為占有、使用的意思。廣義的所有權包括占有、使用、處分等權利,占用行為則直接侵害了他人財產權。結合詞組的個別含義和法律語境,對于任意損毀、占用公私財物的理解也需要主觀、客觀兩方面來認定。

      4.在公共場所起哄鬧事

      在公共場所起哄鬧事一般是指行為人為了耍威風、逞強斗狠、填補精神空虛或者尋求一定精神刺激等不健康內心追求,在公共場所無事生非、任意制造矛盾,從而嚴重擾亂公共場所秩序的行為。此類型的尋釁滋事行為,最重要的是界定行為發(fā)生地點是在公共場所,所以其社會危害性比一般的尋釁滋事行為類型要惡劣?!肮矆鏊?、“起哄鬧事”等法律用語的界定對于此種行為類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解釋明確規(guī)定了“公共場所”是指在車站、碼頭、機場、醫(yī)院、商場、公園、影劇院、展覽會、運動場或者其他公共場所?!捌鸷弭[事”一詞最初是生活用語,其本意有兩層含義,一是胡鬧生事、搗亂,二是打趣,開玩笑。其字面含義顯然不適合刑法語境,從刑法角度來考慮,起哄鬧事應當界定為行為人在尋求刺激等主觀心態(tài)支配下,采用言語、動作等方式無事生非,破壞公共秩序,使在公共場所內的其他人無法正?;顒?,危害社會秩序的行為[12]。

      二、解釋中“情節(jié)惡劣”、“情節(jié)嚴重”的界定

      (一)“情節(jié)惡劣”的理解適用

      刑法第293 條規(guī)定的前兩種尋釁滋事客觀行為,即“隨意毆打他人”、“追逐、攔截、辱罵他人”,只有達到情節(jié)惡劣才達到尋釁滋事犯罪的立案標準,否則只是一般違法行為。以前對作為構成要件的“情節(jié)惡劣”如何理解爭議較大,兩高司法解釋笫2 條與笫3 條分別對這兩種尋釁滋事行為中的“情節(jié)惡劣”作了具體規(guī)定。這兩條解釋對情節(jié)惡劣作出的規(guī)定結合各自行為方式,雖然有所不同,但是有相通之處,都是從法律后果、次數(shù)、方式、對象等方面進行界定[13]59。仔細研究這幾條規(guī)定會發(fā)現(xiàn)立法者是從以下幾個角度考慮情節(jié)惡劣程度的。“持械隨意毆打他人”、“多次隨意毆打他人的”、“持兇器追逐、攔截、辱罵、恐嚇他人的”,這三種情形是通過尋釁滋事行為方式來認定惡劣程度[14]240?!半S意毆打精神病人、孕婦、殘疾人、未成年人等,造成惡劣社會影響的”、“追逐、辱罵、攔截、恐嚇精神病人、孕婦、殘疾人等,造成惡劣社會影響的”,這兩種情形是從尋釁滋事的行為對象角度來考慮惡劣程度?!爸乱蝗艘陨陷p傷或者二人以上輕微傷的”、“引起他人精神失常、自殺等嚴重后果的”、“嚴重影響他人的工作、生產、生活的”,這三種情形是通過尋釁滋事的行為法律后果方面來認定惡劣程度。“在公共場所隨意毆打他人,造成公共場所秩序嚴重混亂的”,這種情形是根據(jù)行為地點及后果方面認定情節(jié)惡劣程度。犯罪情節(jié)一般指刑法明文規(guī)定的表明行為法益侵害程度的一系列主觀與客觀的情狀[13]19。如何認定情節(jié)輕重是學者們研究的重點。一般認為情節(jié)的輕重需要考慮犯罪的時間和地點、手段和方法、犯罪動機、后果和結果、犯罪的對象、行為人的一貫表現(xiàn)等多種因素綜合考慮予以認定。兩高司法解釋就是綜合犯罪的地點、手段、后果、結果等因素來分別認定情節(jié)惡劣的程度,符合法律的規(guī)律和基本原則。

      1.身體受傷程度來界定情節(jié)惡劣程度

      “致一人以上輕傷或者二人以上輕微傷”作為隨意毆打他人情節(jié)惡劣的標準是符合犯罪原理的。尋釁滋事雖然客體上侵害了公共秩序,但是隨意毆打他人顯然會傷害到他人身體,國家為了保護他人身體權利,作出這種毆打行為方式情節(jié)惡劣的界定也是合理的[14]86??v觀刑法分則,凡是涉及身體權利、健康權利為客體的犯罪,其定罪情節(jié)一般都會以他人的身體受損傷程度為標準。例如,故意傷害罪以他人受輕傷為定罪標準,妨害公務罪以執(zhí)法者受輕微傷為定罪標準,等等。在兩高司法解釋出臺之前,有些省份將隨意毆打他人情節(jié)惡劣作出具體規(guī)定的指導意見。如浙江省對尋釁滋事犯罪的指導意見中明確規(guī)定:隨意毆打他人致一人以上輕傷或三人以上輕微傷的,才屬于情節(jié)惡劣。兩高司法解釋的規(guī)定是考慮司法實踐中的合理標準作出的綜合考量[15]93。

      2.行為手段來界定情節(jié)惡劣程度

      將“持兇器”作為隨意毆打他人或者追逐、恐嚇他人情節(jié)惡劣的標準有其刑法理論依據(jù)。自刑法將攜帶兇器作為盜竊罪的定罪要件之后,將其作為尋釁滋事犯罪的定罪情節(jié)也不顯得特殊[15]20。其實早在2008年6月5日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頒布的《關于公安機關管轄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訴標準的規(guī)定(一)》第37 條就規(guī)定了對于持械隨意毆打他人作為惡劣情節(jié)的標準。此次兩高解釋明確了“持兇器”作為尋釁滋事犯罪情節(jié)惡劣的認定標準,原因在于“持兇器”行為比之一般尋釁滋事行為更具有社會危害性和人身危險性,以此規(guī)定來打擊尋釁滋事犯罪,避免出現(xiàn)更嚴重的傷害行為甚至殺人行為的出現(xiàn)。

      3.行為后果來界定情節(jié)惡劣程度

      “引起他人精神失常、自殺等嚴重后果的”、“嚴重影響他人的工作生產、生活經營的”這些都是尋釁滋事的行為后果,兩高解釋將其作為情節(jié)惡劣的標準有其合理性與科學性。尋釁滋事是危害社會秩序的行為,根據(jù)其刑法分則關于尋釁滋事犯罪的表述,尋釁滋事行為的結果對尋釁滋事罪的認定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尋釁滋事行為如果嚴重影響他人的生活、工作甚至引起他人精神上有自殺傾向,則認定為情節(jié)惡劣,由此作為認定尋釁滋事犯罪的依據(jù)符合尋釁滋事犯罪的客觀規(guī)定[15]39。根據(jù)主客觀一致原則,在考慮尋釁滋事犯罪主觀動機的前提下,其造成的客觀危害后果也是關系罪與非罪的重要標準。

      (二)“情節(jié)嚴重”的理解適用

      兩高解釋笫4條規(guī)定了尋釁滋事行為情節(jié)嚴重的幾種具體形式,主要是根據(jù)行為手段、行為結果、行為對象等方面來認定。根據(jù)行為手段來認定情節(jié)嚴重的情形有“多次強拿硬要或者任意占用公私財物,造成惡劣社會影響的”。根據(jù)行為結果來認定情節(jié)嚴重的有以下幾種情形:“強拿硬要公私財物價值1 000元以上,或者任意損毀、占用公私財物價值2 000元以上的”、“嚴重影響他人的生活工作、經營生產的;引起他人精神失常、自殺等嚴重后果”。根據(jù)行為對象認定情節(jié)嚴重的情形有:“強拿硬要或者任意損毀、占用精神病人、孕婦、未成年等人財物,造成惡劣社會影響的”[16]。以上都是情節(jié)嚴重的幾種具體行為方式,如果仔細研究會發(fā)現(xiàn)情節(jié)惡劣與情節(jié)嚴重之間存在著相似的關聯(lián)性,要深入研究情節(jié)嚴重的內涵,必須結合情節(jié)惡劣作對比研究。

      (三)“情節(jié)嚴重”與“情節(jié)惡劣”的關系探究

      “情節(jié)嚴重”與“情節(jié)惡劣”都是刑法中的概念,二者關系認定爭議較大。有些學者認為二者沒有區(qū)別,可以相互混用。有些學者認為二者界限嚴格,不可混為一談。還有學者認為二者雖有區(qū)別,但是界限不明確,可以相互引為己用。刑法學界通說的觀點認為,“情節(jié)嚴重”與“情節(jié)惡劣”的內涵界限不明顯,只是“情節(jié)惡劣”更傾向于倫理道德角度作出否定性評價[7]143。而我國刑法分則的具體犯罪條款規(guī)定,有的以“情節(jié)嚴重”作為犯罪成立要件,有的以“情節(jié)惡劣”作為犯罪成立要件[17]。例如刑法第260條規(guī)定的“虐待家庭成員,情節(jié)惡劣”,此條規(guī)定就是以情節(jié)惡劣為犯罪成立要件。而刑法第216條規(guī)定的“假冒他人專利,情節(jié)嚴重”,此條規(guī)定卻是以“情節(jié)嚴重”作為犯罪成立條件的。可見刑法分則的規(guī)定中,情節(jié)嚴重和情節(jié)惡劣都是某些犯罪成立要件。所以,從犯罪成立角度來說,“情節(jié)嚴重”與“情節(jié)惡劣”的界限很難界定[18]。

      仔細研究兩高解釋會發(fā)現(xiàn)“情節(jié)嚴重”與“情節(jié)惡劣”之間存在著相互依托關系,甚至彼此作為彼此成立的標準。例如,解釋笫4條第二項規(guī)定“多次強拿硬要公私財物,造成惡劣社會影響的”,第三項中規(guī)定“強拿硬要精神病人、老年人、孕婦等人的財物,造成惡劣社會影響”。從解釋中不難發(fā)現(xiàn),情節(jié)嚴重的規(guī)定中含有“造成惡劣社會影響”的認定標準。如此思考,會發(fā)現(xiàn)情節(jié)嚴重的認定因素中情節(jié)惡劣是其中之一。根據(jù)相關的司法解釋,尋釁滋事罪“情節(jié)嚴重”標準中隱含著“情節(jié)惡劣”的身影,這對于我們深入理解“情節(jié)嚴重”與“情節(jié)惡劣”的關系至關重要[5]294。尋釁滋事犯罪中的規(guī)定其實并沒有將“情節(jié)嚴重”與“情節(jié)惡劣”嚴格區(qū)別,而是相互作為對方成立的因素,以此為依托。在具體案件中,要相互借用對方的深層次內涵,綜合理解認定。

      三、兩高司法解釋存在的問題探究及概念解讀

      (一)兩高司法解釋對情節(jié)界定的疑難問題

      1.文理表述的不明確性

      從兩高解釋文理表述不難看出,立法者采取了羅列方法作出規(guī)定,試圖盡量解釋的詳細、具體,以便更好的指導實踐辦案,其指導思想、意圖是正確的。但是,立法者在詳盡的規(guī)定中往往有很多不詳盡的規(guī)定。為了提高解釋的精確度、具體性、明確性,兩高解釋采取了很多的概念和術語,但是其結果卻不盡如人意[4]367。例如情節(jié)惡劣中的一些詞語的表述,隨意、多次、持兇器、惡劣社會影響、秩序嚴重混亂等等,這些詞語本身就很難界定,司法實踐中如何認定爭議很大,最后辦案人員只能根據(jù)自己的解讀來作為定罪標準。同時,兩高解釋還使用了很多模糊的語句,讓解釋的明確性更加不確定。例如,“引起他人精神失常、自殺等嚴重后果的”情形中的“嚴重后果”、“隨意毆打精神病人、孕婦等人,造成惡劣社會影響”情形中的“造成惡劣社會影響”等等,這些語句、術語的生活色彩濃重讓解釋欠缺“明確性”[19]。為了讓解釋更好的指導司法實踐辦案,需要進一步對有爭議的法律詞語、生活用語等作出更加詳盡的解釋。

      2.數(shù)量化標準的差異性

      兩高解釋笫4條規(guī)定的“強拿硬要公私財物價值1 000元以上,或者任意損毀、占用公私財物價值2 000元以上”作為情節(jié)嚴重的要件,將財物價值認定作為“情節(jié)嚴重”的認定標準,就像盜竊物品價值作為盜竊罪的成立要件一樣,本身無可厚非。但是深入思考解釋的規(guī)定,會發(fā)現(xiàn)將數(shù)量明確化有利于實踐中的可操作性,但是解釋規(guī)定的數(shù)量化標準似乎存在不合理之處[20]。例如“強拿硬要公私財物價值1 000元以上”才算情節(jié)嚴重,可是“任意損毀、占用公私財物價值2 000元以上”算情節(jié)嚴重。這會讓人聯(lián)想到為什么將強拿硬要公私財物的標準定為1 000元以上,而任意損毀、占用公私財物的標準為2 000元以上?依據(jù)是什么?法理又是什么?按照基本邏輯理論,危害性越大的定罪標準越低,所以,強拿硬要要比任意毀損、占用公私財物的社會危害性更大??墒牵瑥纳鐣W、刑法學、行為學等角度來分析,任意毀損、占用公私財物的社會危害性卻比強拿硬要的社會危害性要大,由此筆者得出的結論是,解釋對于社會危害性較大的任意毀損、占用公私財物行為的標準比社會危害性較小的強拿硬要的行為標準要低,這顯然是違背基本法律邏輯[21]。

      3.兜底條款的模糊性

      兩高解釋笫4條對“情節(jié)嚴重”的解釋共有六項具體內容,其中前五項采取了列舉方法,列舉了五種具體行為模式標準,而作為兜底條款第六項規(guī)定的內容為“其他情節(jié)嚴重的情形”。如何理解其他情節(jié)嚴重情形呢?以什么依據(jù)認定某些行為是屬于其他情節(jié)嚴重情形?這就是兜底條款遺留的問題[22]。筆者認為,解釋對“情節(jié)嚴重”羅列了五種具體行為模式,看似羅列的情形很多,其實只是羅列生活中的很少的一部分,以后需要進一步擴充內容,或者將屬于其他情節(jié)嚴重的情形進行擴充解讀。例如,各省份可以結合各省份的實際情況,將其他情節(jié)嚴重情形進行擴充規(guī)定,由此更好的指導實踐辦案需要。所以,兜底條款的存在對以后的情節(jié)惡劣這種模糊概念的界定有一定的幫助意義,可以為以后的補充解釋作出明確的法律依據(jù),對司法實踐也起到了一定的指導作用[13]186。當然,這一切都以更好的作出具體、明確的解釋為前提。實踐中,這種模糊的兜底條款,實際上被司法工作者當成不可用的空白條款,因為尋釁滋事基本都是存在于基層辦案部門,對于兜底條款的解讀一般至少是中級以上法院或者檢察院才能做到,基本辦案部門為了避免法條解讀矛盾,一般都會忽略兜底條款的存在。從某種角度來說,兜底條款的模糊性其實就是一種法律的空白。

      [1]杜啟新,安文錄.論尋釁滋事的合理定位[J].政治與法律,2004,(2).

      [2]馮英菊.尋釁滋事罪實務問題研究[J].刑事法判解,2005,(4).

      [3]陳興良.規(guī)范刑法學[M].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3:355.

      [4]張明楷.刑法學[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

      [5]高銘暄,馬克昌.刑法學[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

      [6]韓珊.尋釁滋事罪實務問題研究[M].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6:152.

      [7]王化斌.尋釁滋事罪問題研究[M].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07.

      [8]何秉松.中國有組織犯罪研究[M].北京:群眾出版社,2009:274.

      [9]賈東軍,國章成.嚴打刑事政策:反犯罪的中國經驗[M].北京: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8:192.

      [10]劉金林.“口袋罪”變遷見證法治進程[N].檢察日報,2008-05-09.

      [11]何秉松.關于犯罪客體的再認識[J].中國政法大學學報,2004,(2).

      [12]張明楷.法益初論[M].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3:182.

      [13]孟慶華.妨害社會管理秩序罪重點疑點難點問題判解研究[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5.

      [14]李?;?妨害社會管理秩序罪新論[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1:240.

      [15]李潔.罪與刑立法規(guī)定模式[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93.

      [16]張明楷.刑法分則解釋原理[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153.

      [17]趙秉志.擾亂公共秩序罪[M].北京: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3:83.

      [18]鄭漫容.尋釁滋事罪相關問題探析[M].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7:19.

      [19]陳興良.刑法適用總論[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593.

      [20]黃京平,陳毅堅.法條競合犯的類型及其法律適用[J].中國刑事法雜志,2007,(4).

      [21]侯國云.中國:刑法學[M].北京:中國檢察出版社,2003:136.

      [22]任勇飛.論尋釁滋事罪的特征及其他罪的界限[J].中國政法大學學報,2007,(8).

      [責任編輯:范禹寧]

      2015-09-01

      重慶市人民檢察院2014年重點課題“尋釁滋事犯罪法律適用研究”階段性成果(CQJCY2014B02)

      鐘文華(1969-),男,重慶人,處長;史運偉(1985-),男,山東臨沂人,副科長。

      D924.36

      A

      1008-7966(2015)06-0029-04

      猜你喜歡
      情節(jié)惡劣情節(jié)嚴重公私
      非法利用信息網絡罪的司法適用問題研究
      高空拋物罪中“情節(jié)嚴重”的量化適用研究——以萬有引力為邏輯起點
      非公擔當
      公私之交 存亡之本
      當代陜西(2019年7期)2019-04-25 00:22:50
      對尋釁滋事中毆打、毀損行為主觀目的的認識
      死緩執(zhí)行期間故意犯罪處理措施研究
      淺議尋釁滋事罪
      淺析虐待罪的行為
      《刑法修正案(九)》第三十五條第一款的理解與適用
      非法持有宣揚恐怖主義、極端主義物品案的審查批捕要點
      磐石市| 常山县| 佳木斯市| 咸阳市| 教育| 辉县市| 德江县| 沧州市| 缙云县| 东方市| 康平县| 繁昌县| 柘城县| 乌鲁木齐市| 彩票| 汉中市| 乡宁县| 出国| 吉首市| 山丹县| 西藏| 长武县| 乳山市| 罗定市| 蒙自县| 富源县| 汉川市| 怀化市| 仁化县| 綦江县| 秭归县| 嘉祥县| 湘乡市| 高州市| 修武县| 海阳市| 秦皇岛市| 乌苏市| 湖南省| 龙海市| 丰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