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鵬山
卷首語
知識是力量良知是方向
◎鮑鵬山
有句很有名的話:知識就是力量。從現(xiàn)實看,的確是。如果我們今天不能用知識答出一份很好的標準化試卷,可能就讀不了好大學、好專業(yè),找不到好工作。
但是我今天要對大家講的是,盡管知識確實重要,但知識也有局限性。
孔子說過:“吾有知乎哉?無知也。(我有知識嗎?不,沒有。)”蘇格拉底也曾說:“我比別人多知道的那一點,就是我知道自己是無知的?!?/p>
他們說這些不是謙虛,只不過說出了一種真相。面對世界的無限,我們短暫生命里的知識可以忽略不計。所以,我們應(yīng)該允許自己某種程度的無知,也應(yīng)該寬容別人的無知。
沒有知識可以被寬容,但沒有良知卻不可以被寬容。
我們遇到標準化的試卷,回答不好沒有問題,但是涉及良知判斷、是非判斷、善惡美丑判斷,如果出了問題,那就是大問題。
跟大家分享一個故事。
有一位父親發(fā)現(xiàn)15歲的女兒不在家,卻給他留下了一封信,上面寫著:
“親愛的爸爸,今天我和蘭迪私奔了。蘭迪是個很有個性的人,身上刺了各種花紋,只有42歲,并不老,對不對?我將和他住到森林里去,當然,不只是我和他兩個人,蘭迪還有另外幾個女人,可是我并不介意。我們將會種植大麻,除了自己抽,還可以賣給朋友。我還希望我們在那個地方生很多孩子。在這個過程里,也希望醫(yī)學技術(shù)可以有很大的進步,這樣蘭迪的艾滋病就可以治好了?!?/p>
父親讀到這里已經(jīng)崩潰了。然而,他發(fā)現(xiàn)最后面還有一句話:“未完,請看背面!”
背面是這樣寫的:“爸爸,信中所說的都不是真的。真相是我在隔壁同學家,期中考試的試卷放在抽屜里,請您打開后簽上字。我之所以寫這封信,就是想告訴您,世界上還有比試卷沒答好更糟糕的事情?!?/p>
這封信說明,一個人在知識的試卷上可以犯錯,甚至不止一次犯錯,一輩子都犯錯,我們也可以直到老了都是無知的。但是在良知問題上,可能犯一次錯,就萬劫不復了。所以,比事實判斷更重要的是價值判斷。事實判斷,我們做不到什么都懂,但是做人要有良知,要有價值判斷力,這一點還是應(yīng)該盡量做到的。
今天中國社會的一個問題,就是缺乏判斷力。中國教育的一個問題,就是缺乏文化素養(yǎng)。比如,為了抵制日貨,很多年輕人走到大街上砸同胞的車,甚至傷害同胞的身體。他們帶著一腔熱血,以為在愛國,實際上卻是在“礙國”。
為什么一個帶著良好愛國熱情的人會去做妨礙國家、損害中國人形象的事?他們?nèi)鄙俚氖鞘裁茨兀苛贾?/p>
知識就是力量。但是我要告訴大家,良知才是方向!
(本文節(jié)選自《品讀》)
E-mail:51213148@qq.com
?編輯/王一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