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艷楠
(哈爾濱北大荒豆制品有限公司,哈爾濱 150060)
豆腐加工生產中幾個關鍵問題研討
鄒艷楠
(哈爾濱北大荒豆制品有限公司,哈爾濱 150060)
本研究以豆腐加工生產環(huán)節(jié)的關鍵問題為平臺,對泡豆、磨制、煮漿、點腦、蹲腦、壓制等關鍵問題提出建議。
豆腐;加工生產;建議
豆腐是我國傳統(tǒng)食品,不同地域的人都有制作、加工、食用豆腐的行為和習慣。當前,豆腐加工生產進入到規(guī)模化和市場化,引入大型機械和自動化設備進行豆腐加工生產已經成為常態(tài),把握加工生產的核心技術和關鍵問題是提升加工水平、提高生產效率的核心。應從豆腐加工生產的整體過程入手,探尋豆腐加工生產的重要步驟和環(huán)節(jié),突出泡豆、磨制、煮漿、點腦、蹲腦、壓制等環(huán)節(jié),以使豆腐加工生產的整個過程進一步規(guī)范化,為豆腐加工生產的效率和質量提供更為全面、科學的保證。
泡豆是豆腐加工生產的第一個環(huán)節(jié),目的是利用黃豆在水分作用下膨脹的原理,抽取和降解蛋白質,為豆腐加工生產做好基礎準備工作。在泡豆環(huán)節(jié)中最為關鍵的三個條件是水量、水溫和時間,這三個因素彼此相互影響。適量的用水會提高泡豆的效率,豆腐加工生產中大豆吸水率以5:6的比例為主,工業(yè)化生產一般以50kg大豆添加100kg水為宜,這樣,既有利于黃豆的初步膨脹,也有利于蛋白質的降解,為豆腐加工生產打下堅實基礎。水溫直接決定著黃豆種子內水解酶的活性和數量,溫度過低水解酶的活性不足,延長泡豆的時間,生產加工的豆腐會出現(xiàn)數量和質量的下降。要采用溫度控制的方式,避免長時間低溫浸泡導致的黃豆不適應上磨問題,為豆腐加工生產提供效率上的保證。此外,時間也是泡豆過程中不可忽視的重要一環(huán),要根據季節(jié)的變化和溫度的波動選擇適宜的泡豆時間,在冬季,要確保11±1h;在春秋兩季要確保8±1h;在夏季要確保7±1h。當然,泡豆的時間需要結合水分的大小、黃豆的品質、氣溫的變化加以適當調整,這樣,才能確保泡豆的質量。
當前,工業(yè)化的豆腐加工生產中,磨制環(huán)節(jié)一般采用砂輪磨制或刀具磨制兩種方式,都是利用轉動的機械力量使黃豆經過砂輪或刀具,以此形成對黃豆的破壞,在不斷加注水分的前提下,形成具有一定黏稠度的稠沫。通過粉碎黃豆的內部結構,蛋白質、礦物質溶解于水,方便蛋白質和其他有機質的提取。在磨制環(huán)節(jié)中最為關鍵的問題是稠沫的粗細程度和均勻性,如果稠沫的粗細過大,則會影響到黃豆蛋白質水溶解的充分,進而關系到豆腐加工生產的效率和質量。應該根據黃豆的泡制環(huán)節(jié)和品質確定磨制的相關參數,一方面,要控制磨制機械裝置轉動的速度,避免因轉數不均勻而出現(xiàn)稠沫粗細程度不均,進而影響蛋白質水解;另一方面,要控制磨制機械動力裝置的機械力量,避免因力量過大而產生過大的摩擦和發(fā)熱,引發(fā)黃豆蛋白質的變性,不但影響豆腐加工生產的質量,也會影響豆腐加工生產的效益。要確保磨制出的稠沫均勻、潔白、柔和,用手指捻動具有潤滑的特性,經過捻磨后的稠沫要成片狀,柔軟而有勁。
在工業(yè)化的豆腐加工生產中,煮漿過程最為重要的是溫度控制,無論采用何種手段和設備,煮漿溫度必須穩(wěn)定而均勻地保持在95℃左右,避免溫度過高影響乳化的蛋白質出現(xiàn)變性,影響豆腐加工生產的后續(xù)工序;也要避免溫度過低,這會直接降低豆腐的品質和風味,直接影響豆腐的出品率。在河北、遼寧等省份,豆腐加工生產煮漿過程中采用增添振動篩工藝,通過振動篩的振搗作用,確保煮漿溫度的均衡,使整體煮漿溫度穩(wěn)定于95℃,做到對煮漿環(huán)節(jié)和豆腐加工生產品質的保證。在條件不足的區(qū)域,煮漿過程中以添加冷水作為溫度調節(jié)的辦法,一般以100kg豆?jié){預備10kg、70℃的溫水,以此來控制豆?jié){的溫度。
點腦是豆腐加工生產的關鍵工序之一,在豆腐加工生產中,要用勺先將豆?jié){翻動起來,然后再一手晃勺,一手下鹵?;紊椎乃俣群土α恳莆者m當,下鹵的流量要均勻一致。一邊下鹵,一邊注意觀察凝聚狀態(tài)。在即將成腦時,晃勺速度減慢,活面站?。慈啃纬赡z狀態(tài)),方可停勺,再用淡鹵輕輕地甩在豆腦面上,使豆腐腦表面凝固,從點腦到全部凝固成型約需5 min。
蹲腦的作用是保證豆腐品質和出品率,在蹲腦過程中,工序的作用不可忽視,蹲腦時間短,蛋白質組織結構不牢固,包水性差,豆腐彈性差,出品率也隨之下降。根據生產實踐摸索,蹲腦時間在25±5min,要注意蹲腦時豆腐腦的保溫。
黃豆的營養(yǎng)豐富,是我國傳統(tǒng)食品中的代表,特別是以豆腐為代表的黃豆生產加工產品,更受人民群眾的廣泛歡迎。新時期,應該建立起豆腐加工生產的商業(yè)化、工業(yè)化模式,通過對豆腐加工生產的主要環(huán)節(jié)——泡豆、磨制、煮漿、點腦、蹲腦、壓制等過程的有效管理和監(jiān)控,全面提升豆腐加工的技術能力和生產效率,為豆腐加工生產走向市場化和大眾化提供基礎。
[1]李里特,曹薇.大豆浸泡溫度對豆腐加工的影響[J].食品科學,1998,(06):23-26.
[2]顧岱芳,卞殿明.纖維素酶在豆腐生產加工中的應用[J].中小企業(yè)科技信息,1998,(10):66-69.
[3]劉志勝,李里特,辰巳英三.大豆原料對豆腐得率和質構的影響[J].中國農業(yè)大學學報,1999,(06):104-105.
[4]張明晶,魏益民,康立寧.加工條件對豆腐質量特性的影響[J].大豆科學,2006,(04):130-133.
Discussion on Several Key Issues in the Process of Tofu Processing
ZOUYan-nan
(Harbin Beidahuang bean products Co.,Ltd.,Harbin 150060,China)
This study to tofu processing and production processes of key issues as a platform,and gives some advice on the bean soaking,grinding,boiling,brain,squattingbrain,pressingand other key issues.
Tofu;Processingproduction;Suggestion
TS214.2
B
1674-8646(2015)07-008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