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
(北華大學,吉林吉林132013)
積極心理學應用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成效
(北華大學,吉林吉林132013)
積極心理學是目前心理學界備受關注的一個嶄新研究領域,對于傳統(tǒng)心理輔導來說,提倡的是在進行心理輔導期間如何將自身的注意力集中在培養(yǎng)或增進自身各種積極力量上,而不是以病理性為中心所開展的心理輔導。
積極心理學;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成效
1.1 培養(yǎng)大學生積極的人格
將積極心理學應用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主要注重的一點為大學生的積極人格。據研究調查表明,積極人格不僅包括能夠接受自我,明確生活意義等,還包括與周圍其他人保持良好的關系,必要時能夠從周圍人中得到幫助,并在別人需要時主動提供幫助。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能夠做到以下兩點內容:其一,不應僅將工作的重點停留在解決問題或困難上,應能夠發(fā)現(xiàn)大學生中積極人格的力量,使其了解到自身的優(yōu)勢,并對其優(yōu)勢給予衷心的肯定,增強其自信心。其二,要求教育工作者能夠滿足大學生人格形成的需要,如幫助缺乏自信心的學生得到周圍人的尊重及認可,并做出正確的引導,使大學生能夠擁有一定的價值標準。
1.2 激發(fā)大學生的積極情感體驗
積極情緒相對于消極情緒而言,是指能夠使個體在一定條件上產生更多行為的思想,包括滿足、快樂、自豪、興趣等。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在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能夠做到以下兩點:其一,大學生的內部動機出于活動者本人,且能夠滿足自身的需求。而大學生只有處在內部動機的前提下才能夠激發(fā)出更多的情感體驗,并將其更好地應用于日常學習及生活中,對激發(fā)大學生的自主性及創(chuàng)造性有著顯著的作用。其二,教育工作者除了應做到激發(fā)大學生內部動機外,還需引導大學生將其積極情感體驗在實踐活動中體現(xiàn)出來。
2.1 有利于教育目標的明確與落實
實施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即為了促進大學生思想道德素質,身心健康素質等共同協(xié)調的發(fā)展。而將積極心理學應用其中,可充分體現(xiàn)“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使得大學生的內心得到充分的安慰,激發(fā)了其使命感和責任感,幫助大學生發(fā)揮出內在潛力,并能夠激勵其將報答社會作為前進的根本目標。這些理念不僅能夠幫助我們在實施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進一步的明確目標,同時有利于目標的貫徹及落實。
2.2 為教育內容的整合提供了框架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使命,就是為了能夠培養(yǎng)大學生積極的人格及人生態(tài)度。積極心理學認為,積極的品質在人類不斷的生活發(fā)展及實踐過程中,早已成為人類本性的基本組成部分。它的存在對個體本身的未來、勇氣、人際交往、希望等諸多領域具有重要的意義,可使得大學生充分地發(fā)揮這些積極的品質。將積極心理學應用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能夠幫助其克服大學生在接受期間自身所存在的消極情緒,并以積極且全面的視角為教育過程的整合提供了框架。
2.3 為教育方法的改進提供了借鑒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不僅需要教育工作者與學生的共同參與,更需要在教育工作期間引導大學生能夠將被動的求知過程變?yōu)橹鲃臃e極的求知過程,使得思想政治教育更具有明確的意義。而積極的情感體驗作為應用積極心理學過程中的一項重要內容,不僅幫助大學生更好的感受現(xiàn)在,同時對未來充滿了希望,本身也可作為教育過程中的一部分。但在以往的教育過程中,部分教育工作者僅注重將需要教育的內容進行簡單的傳達,而忽略了大學生的主觀感受。將積極心理學應用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可加強與學生之間的溝通,做到將活動體驗與提高認知有機地結合起來。
2.4 為大學生的健康成長營造了良好的環(huán)境
在積極心理學的應用過程中,相對重視內容還包括積極的社會組織系統(tǒng),其不僅可作為教育工作者引導大學生主要平臺,也是構建其形成積極人格的主體力量。據調查資料顯示,積極的社會組織環(huán)境包括家庭、學校、社會及國家?guī)讉€方面,其中在學校中的作用主要體現(xiàn)在營造良好的教學環(huán)境上。積極心理學的應用不僅幫助教育工作者樹立了積極的教育理念,同時將更多的精力放在了關注學生如何構建積極人格的工作上,使得教育工作者的自身素質得到不斷的進步,從而進一步為大學生的健康成長營造了良好的環(huán)境。
3.1 客觀評價當代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現(xiàn)狀
在將積極心理學應用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需要對當代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現(xiàn)狀做出客觀的評價,不能僅憑借主觀認為部分大學生存在嚴重的心理問題而忽略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整體性,此種做法本身就不能稱作為積極的做法。這就要求相關教育工作者能夠全面地關注當代大學生的整體素質及性格培養(yǎng),并制定積極有效的教育策略,從而提升大學生整體素質。
3.2 注重積極心理學的長足發(fā)展
積極心理學自應用以來已達十余年之久,將其應用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產生了深刻的影響,但仍需在實施過程中進行不斷的完善及發(fā)展,以達到更加突出的教育目的。因此,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在將積極心理學應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時,結合當代大學生的成長需求,將積極態(tài)度、觀念及品格融合其中,做到緊密結合,從而促進大學生的健康成長。
[1]唐元,龔光軍.基于積極心理學視角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J].民辦高等教育研究,2009,(01):23-25.
[2]閆黎杰.積極心理學對教育實踐的啟示[J].教育探索,2008,(07):87-88.
[3]張敏.積極心理學對大學生全面發(fā)展的啟示[J].宿州學院學報,2008,(01):56-57.
Application of Positive Psychology to College Students'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ANChong
(Beihua University,Jilin 132013,China)
Positive psychology is a newresearch field in psychology,which is advocated by the traditional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which is to focus on howtocultivate and improve their own positive forces,rather than the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in the center ofthe disease.
Positive psychology;College students'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Effectiveness
G641
A
1674-8646(2015)08-0137-01
2015-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