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晶晶 林 輝
(廣西中醫(yī)藥大學,廣西 南寧 530001)
提高自體脂肪移植存活率的研究進展
張晶晶 林 輝
(廣西中醫(yī)藥大學,廣西 南寧 530001)
自體脂肪是最常用的軟組織填充材料。自體脂肪移植后吸收率高,易出現(xiàn)壞死、囊腫和硬結(jié)、鈣化等并發(fā)癥,是整形外科常見難題。為了解決難題,學者們在基礎與臨床方面展開研究。筆者通過查閱文獻,總結(jié)和學習經(jīng)驗,為臨床工作提供指導。
脂肪移植;存活率;研究進展
自體脂肪組織作為常用的軟組織填充物,具有質(zhì)地自然、獲取容易、無免疫排斥等優(yōu)點。如今,自體脂肪顆粒移植填充術(shù),已成為面部及乳房整形最常用的方法之一。然而,移植后脂肪顆粒吸收率高,易出現(xiàn)壞死、囊腫和硬結(jié)、鈣化等并發(fā)癥。為解決上述問題,國內(nèi)外學者不斷探索脂肪抽吸的新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隨著移植的脂肪細胞衰老和凋亡而得不到更新和補充,其遠期吸收率仍然較高,觀察療效仍然不能讓人滿意。學者們不斷在基礎與臨床方面開展研究。現(xiàn)將有關文獻綜述如下。
血管內(nèi)皮生長因子(VEGF)是一種近年倍受關注的血管因子,具有較強的有絲分裂活性,能刺激血管內(nèi)皮細胞及多種血管活性物質(zhì)的合成。VEGF具有將血管內(nèi)皮細胞的壽命延長,促進血管內(nèi)皮細胞的增殖和遷移、增強血管通透性等作用。常雷[1]等用血管內(nèi)皮細胞生長因子165(VEGF165)基因轉(zhuǎn)染骨髓間充質(zhì)干細胞(BMSCs)后能早期重建移植后脂肪組織的血供。靳元嶸[2]等證實堿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bFGF)緩釋體可以更好地促進脂肪移植體早期血運重建,促進前脂肪細胞的增殖、分化。郭萬里[3]等發(fā)現(xiàn)HGF血管生成活性比VEGF和bFGF 更為強大。馬樂[4]等發(fā)現(xiàn)血管生成素-1(Ang-1)能促進移植大鼠脂肪組織血管增生的作用。鄧穎[5]等發(fā)現(xiàn)胰島素能促進移植脂肪塊內(nèi)微血管生長。其它藥物還包括選擇性β1 受體阻斷劑、前列腺素(PGI)類、中樞靶細胞的瘦素等對移植后脂肪組織的存活都有一定的促進作用,但是效果均不令人滿意。
脂肪間充質(zhì)干細胞ADSCs存在于脂肪組織中,其數(shù)量甚少,具有自我增殖能力和多向分化潛能。近來,體外細胞研究已經(jīng)證實:ADSCs能通過分泌多種細胞因子和生長因子提高脂肪細胞移植后的存活率,降低了液化壞死、纖維化等情況[6]。Zocchi 等[7]報道,當進行活的脂肪組織移植時ADSCs先轉(zhuǎn)化成前脂肪細胞,再轉(zhuǎn)化成脂肪細胞,這種理論已被很多學者證實。目前研究的多種組織缺血模型發(fā)現(xiàn)ADSCs可有效改善缺血情況。ADSCs也可以產(chǎn)生和分泌多種促血管化的細胞因子(如VEGF、HGF、bFGF等),促進游離移植脂肪組織的再血管化[8]。
鑒于以上基礎研究的成立,不少整形臨床工作者應用AD SCs輔助脂肪顆粒移植取得了顯著療效。其具有代表性的有:劉乃軍[9]等人觀察了濕性脂肪干細胞輔助自體脂肪顆粒移植術(shù)的臨床效果,術(shù)后隨訪1~3年臨床效果的滿意度明顯高于單純脂肪顆粒移植組。閆俊靈[10]等人采用自體ADSCs混合脂肪顆粒移植給 15位小乳癥患者隆胸術(shù)后無明顯脂肪液化吸收、感染、胸部疼痛及上肢活動受限等不良反應。但是ADS Cs存在于脂肪組織中非常稀少,脂肪抽吸過程中能隨著脂肪抽吸出來的ADSCs僅占達到50%左右[11]。目前,ADSCs培養(yǎng)誘導方式、提取生產(chǎn)方式安全穩(wěn)定性較差,如何能使提取ADSCs在體外得到迅速擴增并取得穩(wěn)定的生長狀態(tài),成為了解決問題的關鍵點。
在中醫(yī)理論中并沒有直接提出血管新生的概念,但中醫(yī)學有“血脈”、“絡脈”、“血絡”等說法;促進血管及平滑肌再生與中醫(yī)學“生脈”,“生肌”理論密切相關,而穩(wěn)定的血管功能則與中醫(yī)“攝脈”理論有關。因而,可以推測具有補氣活血、化瘀通絡等作用的中藥可能具有促血管再生和保持其功能完整的作用。
生脈注射液根據(jù)中醫(yī)著名經(jīng)典古方生脈散研制,由人參、麥冬、五味子 3味中藥組成,具有理氣開竅、生津復脈、回陽救逆、扶正祛邪、活血化瘀等作用。在細胞生長方面,生脈注射液能降低血清丙二醛(MDA)而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力,提供細胞保護作用[12]。參麥注射液是由紅參、麥冬組方制成的復方中藥制劑,具有益氣固脫、養(yǎng)陰生津的作用。參麥注射液通過增強SOD的活性,減少心肌細胞MDA含量和LDH的漏出,抑制NE誘發(fā)的心肌細胞凋亡來保護心肌細胞[13]。研究發(fā)現(xiàn)刺五加具有增強機體免疫能力、抗腫瘤、抗輻射、抗應激、抗疲勞等作用。一定劑量刺五加皂苷(ASS)抑制HepG2細胞株的VEGF mRNA表達量,提示刺五加皂苷可以抑制VEGF介導的腫瘤血管新生途徑[14]。黃芪有益氣養(yǎng)血、行血的功效,能通調(diào)血脈,流行經(jīng)絡,祛瘀而不傷正的作用。俞鵬[15]等證實黃芪通過增加血管內(nèi)皮生長因子的表達,明顯促進內(nèi)皮細胞增殖和遷移、促進體外血管再生。武承興[16]等發(fā)現(xiàn)黃芪注射液能夠顯著提高兔自體脂肪顆粒移植的存活率。
隨著中藥研究的深入開展,有活血化瘀、通脈養(yǎng)心、抗凝、擴血管、改善微循環(huán)、抗氧化等功效的中藥,推測可能促進脂肪組織血管生成和減少對脂肪細胞的損傷。
由于生長因子具體機制尚未研究清楚,向顆粒脂肪中加入生長因子仍處于體外實驗階段。目前國家批準生產(chǎn)的幾種生長因子主要是外用,尚不能在體內(nèi)使用。ADSCs要取得性質(zhì)穩(wěn)定的生長,還需進一步研究,所以該技術(shù)的臨床應用也受到限制。在“氣能生血”、“氣能行血”、“補氣活血”、“活血化瘀”等中醫(yī)理論支持下,中醫(yī)藥最有可能成為安全解決促進微血管生長、提高移植脂肪的存活率的有效途徑,為自體顆粒脂肪移植開拓新思路,提供更加廣闊的應用前景。
[1] 常雷,王健,鄭丹寧.人血管內(nèi)皮細胞生長因子基因轉(zhuǎn)染大鼠骨髓間充質(zhì)干細胞對脂肪顆粒移植存活率的影響[J].組織工程與重建外科雜志,2011,7(4):196-197.
[2] 靳元嶸,楊瑟飛.堿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緩釋體系誘導脂肪移植體早期血運重建[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2013, 17(44):7745-7750.
[3] 郭萬里,張寶林.肝細胞生長因子(HGF)對脂肪移植存活的影響[J].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2009,3(10):32-33.
[4] 馬樂,張榮明,李瀟,等.血管生成素-1對移植顆粒脂肪組織存活率的影響[J].遼寧醫(yī)學院學報,2010,31(1):42-43.
[5] 鄧穎,曾令寰,李偉,等.胰島素促進大鼠移植脂肪微血管的形成[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2013,17(18):3318-3319.
[6] 田志強,楊大平.脂肪移植的最新研究進展[J].中國美容醫(yī)學,2010,19(2):298-301.
[7] Zocchi ML,Zuliani F. Bicompartmental breast lipostructuring[J]. Aesthetic Plast Surg,2008,32(2): 313-328.
[8] 李劼,高建華,魯峰,等.脂肪組織來源干細胞提高游離脂肪移植存活率的研究[J].中華整形外科雜志,2009,25(2): 129-133.
[9] 劉乃軍,王艷.濕性脂肪干細胞輔助自體顆粒脂肪移植術(shù)臨床觀察[J].中國美容醫(yī)學,2012,21(11):1906-1908.
[10] 閆俊靈,狄國虎,丁紅.脂肪干細胞介導的自體脂肪移植隆胸[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2012,17(5):878-885.
[11] 任逸眾,韓長旭.脂肪干細胞的體外誘導與分化[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與臨床康復,2011,15(32):6069-6071.
[12] 侯智亮.生脈注射液對心臟手術(shù)心肌保護作用的臨床觀察[J].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2010,48(1):5l-52.
[13] 石朗,陳伊,黃昕,等.參麥注射液對應激心肌細胞保護作用的實驗研究[J].中醫(yī)藥學報,2011,39(1):22-23.
[14] 豐俊東,林代華.刺五加皂苷對血管內(nèi)皮生長因子表達的抑制作用[J].中華中醫(yī)藥學刊,2008,26(3):661-662.
[15] 俞鵬,陳建東,陳曉虎.黃芪注射液對體外血管新生的影響[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與臨床康復.2011,15(2):256-256.
[16] 武承興,王健,張波,等.黃芪對自體脂肪顆粒移植存活率的影響[J].組織工程與重建外科雜志,2013, 9(3):141-149.
Progress in improving the survival of body fat transplantation
Body fat is the most common soft tissue filler。Autologous fat transplantation absorption rate highly,emerge Necrosis, and induration cysts,calcification and other complications easily。To solve the problem,Researchers have expanded in basic and clinical study.The authors have reviewed the literature, summarize and learning experiences, provide guidance for clinical work
Fat Transplanting;Survival;study Progress
R62
A
1008-1151(2015)04-0102-02
2015-02-10
張晶晶(1984-),女,廣西南寧人,廣西中醫(yī)藥大學助教,碩士,從事醫(yī)學美容基礎理論與臨床教學研究。
林輝(1976-),男,廣西南寧人,廣西中醫(yī)藥大學副教授,從事整形美容外科基礎理論與臨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