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毓
(河南省有色金屬地質礦產局河南鄭州450000)
淺談信息化測繪在土地利用與管理中的應用
王毓
(河南省有色金屬地質礦產局河南鄭州450000)
信息化測繪為現代社會提供多種信息資源,在現代土地利用和管理工作中具有重要作用。土地測繪效率及精度要求的不斷提高,促進信息化測繪等現代高新技術手段被應用到土地利用和管理工作中,為科學管理土地提供依據。本文對信息化測繪在土地利用及管理中的應用進行簡單探討。
信息化測繪測繪工作土地利用土地管理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fā)展,我國大部分城市的土地資源都呈現日益緊張的狀況。土地屬于不可再生資源,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近幾年來,國家對土地的利用和管理都逐漸規(guī)范起來,對管理效率、利用精度等要求也逐漸提高。為此,信息化測繪技術的應用具有重要意義。
工程領域及工程測量工作中的測繪是一項系統性較強的工作,其在實際應用中不僅涉及到測量、計算以及記錄等多個技術領域,同時也涵蓋了很多個不同領域的知識,而各種現代測繪技術的出現及應用不僅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工程測量精度,同時也對推動我國工程領域在新時期高速發(fā)展有著重要意義。3S技術是建筑工程領域工程測量中現代測繪技術的代表,由地理信息系統(GIS)、遙感技術(RS)以及全球定位系統(GPS)組成的3S技術,對促進建筑工程領域中現代測繪技術的發(fā)展有著重要作用。GIS技術是一種可以利用計算機編程為信息平臺,可以實現對建筑工程空間進行深入分析的現代化測繪技術,而GIS技術也被應用到以地理空間數據為對象的地理信息系統開發(fā)中。RS技術的主要應用原理是,充分利用了各種物體的吸收、反射等特性而形成的一種現代測繪技術,其在實際應用中可以通過幾何形態(tài)、物體物理特性以及位置等對建筑工程空間進行分析,其最大的特點就是在應用中可以實現遠距離識別物體的功能。GPS技術是一項基于高精度三維速度和三維坐標等技術而形成的定位技術,這種定位技術自出現起便被廣泛運用到地質勘探、資源勘探、地殼運動監(jiān)測以及變形檢測等多個科學領域。
3.1GPS技術在土地利用及管理中的應用
GPS衛(wèi)星定位技術具有較強的適應性,廣泛應用于土地利用和管理工作中。GS測量技術的應用,避免土地測量因外部環(huán)境因素影響而產生的性能改變。采用GPS技術實現自動化控制,能夠降低測量過程中人為因素的影響,從而為土地測量提供科學依據
GPS技術采用數字化采集方法,利用測界址點的方法形成封閉單位開展測量工作,同時可以采用測量地形點的方法對周邊其他地物進行測量。測量采點實施過程中,通常將不同地物都編制成具有不同屬性的點,方便記憶,同時將一個地物測量后再開始另一地物的測量,通過數據轉換,避免散點過多造成繪圖難度增加。在測量數據采集完成后,將數據傳輸至計算機中。測量過程中使用測量儀器不同,產生的數據格式也存在一定差異,為便于后續(xù)數據處理,必須要將數據格式轉換成為SCS標準格式。數據轉換完成后,開展地圖繪制工作。完成數據轉換處理后,將初始數字化地形圖和外景實體進行對比,補充空白區(qū)域信息,從而構建完整的數字化地圖。GPS技術在現代土地管理工作中,極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時也便于開展直觀的管理工作。
3.2RS技術在土地利用及管理中的應用
土地測量作業(yè)中,在數字高程模型、數字線劃圖、文件對象模型方面,應用RS技術,獲得高精度的遙感數據。在城市化進程中,遙感技術在進行土地檢測、土地規(guī)模拓展和查處違法濫用耕地等方面可以發(fā)揮更為廣泛的作用。在大比例尺地圖測量中,科學運用GPS技術以及數字攝影測量,可以促進土地測量的數字化和自動化,為社會發(fā)展和國民經濟的提升提供更多服務,為攝影測量及數字化土地測量提供更廣泛的技術應用。
3.3GIS技術在土地利用及管理中的應用
GIS軟件的使用,靈活性強,不會受到站點影響,兼顧工程管理、建庫、信息輸入輸出、記錄、查詢、編輯管理、成果管理和數據檢查及調整補劃等。利用這種數字化地圖形式,數據查詢和分析更加直觀,因此被更多的技術設計人員所選用。
3.4信息化測繪在土地勘測定界中的應用
在土地出讓、土地征用、土地征收、土地利用規(guī)劃、開發(fā)整理、農用地轉用及土地復墾工作中都需要開展土地勘測定界工作。利用土地勘測定界來劃定土地使用范圍,繪制土地利用現狀,測定界址位置,合理計算用地面積,從而為土地主管部門在項目審批、管理上提高科學依據,在權屬調查、編寫勘測定界報告及土地測繪工作中提供技術支持。在土地勘測定界工作過程中,主要包括外業(yè)調查、測量、內業(yè)整理匯總和歸檔等四個重要階段,而信息化測繪技術廣泛采用信息化測繪手段,在內業(yè)數據處理及外業(yè)數據采集上都有重要作用。在開展外業(yè)土地勘測定界過程中,使用GPSRTK技術進行定位,將獲取的基準站已知數據傳輸至流動站,流動站在接收數據后,采集GPS觀測數據,從而形成差分觀測值,利用相對定位原理來計算流動站的三維坐標。該測量方式有利于提高土地勘測定界的精度,而且具有觀測時間短、無需通視、操作簡便等優(yōu)點。在開展土地勘測定界內業(yè)工作中,采用數據庫計算和GIS技術相結合的工作方式,能夠實現對土地勘測定界測量及土地征收數據的有效管理,確保內業(yè)數據和外業(yè)數據的一致性,從而實現數據處理的自動化,確保統計數據的準確性,便于后續(xù)進行數據查詢。
3.5信息化測繪技術在土地利用動態(tài)監(jiān)測中的應用
土地利用動態(tài)監(jiān)測是土地管理部門的一項重要而繁重的工作,其目的是準確而快速的發(fā)現土地利用狀況的變化并獲取變化的信息。土地利用動態(tài)監(jiān)測傳統方法受技術條件的限制,只能是利用由用地單位的上報和登記的數據,被動的了解變化,并且獲取數據的精度也相對較差。在信息化測繪技術體系中,由于遙感解譯的矢量數據具有地理坐標,利用GPS的精密定位功能,可以在野外對室內不確定的解譯成果進行精確核查,從而提高遙感解譯結果的可靠性和精度,故采用RS、GIS和GPS的集成技術,可以有效地實施土地利用動態(tài)監(jiān)測。
信息化測繪技術用于土地利用動態(tài)監(jiān)測的工作過程如下:首先,利用RS快速主動地發(fā)現土地利用的變化信息;第二,利用GPS準確而快速地獲取變化信息的數量和特性,將變化信息與歷史信息進行空間分析,獲得新的土地利用現狀數據;第三,利用GIS實現土地數據的計算機管理與可視化,實現土地利用數據庫的更新,實施土地動態(tài)變化成果制圖。如鄭澤忠等利用TM和中巴資源衛(wèi)星(CBERS-02)數據,在野外用手持GPS接收機進行驗證并更新解譯的數據庫,利用GIS提取出土地利用/覆被變化信息,建立高精度的土地利用動態(tài)變化數據庫,達到實施土地利用動態(tài)監(jiān)測的目的。
信息化測繪技術在土地利用及管理工作中的應用,具有重要意義。采用現代測繪手段,融入信息化先進技術,信息化測繪技術擁有采集數據快捷、信息傳輸安全、數據處理準確、測繪成果利用率高等諸多優(yōu)點,同時也為現代土地管理和利用工作提供技術支持。土地資源逐漸稀缺,這就要求土地利用及管理必須越來越精確,通過利用信息化測繪技術,能夠有效提高管理能力,促進土地管理水平的提高。
[1]麥國勝,麥國勝.淺探土地利用與管理中信息化測繪的應用[J].科技信息,2010,(35): 1216,1230.
[2]張利,王麗.淺談信息化測繪在土地利用與管理中的應用[J].黑龍江科學,2013,4 (9):100.
[3]溫久民.信息化測繪在土地利用與管理中的應用[J].廣西城鎮(zhèn)建設,2013,(7):86-88.
[4]劉毅錕,西勤,李建勝等.淺談信息化測繪在土地利用與管理中的應用[J].測繪與空間地理信息,2009,32(5):132-134.
[5]陳小輝.淺談土地利用和管理中對信息化測繪技術的應用[J].中華民居,2010,(10): 285-286.
[6]王喜悅.試論土地利用與管理中信息化技術測繪的應用[J].科技創(chuàng)新與應用,2012, (1):43-43.
[7]盧德基.淺探土地利用與管理中信息化測繪的應用[J].城市建設,2010,(14):115-116.
[8]孫靜.信息化測繪技術在土地規(guī)劃管理中的運用探討[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2,(9).
F407.1[文獻碼]B
1000-405X(2015)-7-2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