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宣瓊
摘要:目的 探討高血壓性腦出血患者的護理效果。方法 選取2012年1月~2014年9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壓性腦出血患者76例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把所有患者均分為觀察組(38例)和對照組(38例)。對照組患者進行基本護理,包括環(huán)境護理、用藥指導、生命體征監(jiān)測等。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護理的基礎上,進行整體護理。包括心理護理、血壓控制、口腔護理、褥瘡護理、飲食護理。觀察兩組患者病情治療總有效率、生活質量評分變化情況等指標。結果 觀察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為86.84%,對照組為44.74%,兩組比較,觀察組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前,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均高于同組干預前,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高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高血壓性腦出血患者進行整體護理,可有效提高治療總有效率,改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情況,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高血壓;腦出血;護理
腦出血指的是原發(fā)性、非外傷性的腦實質內出血。引起腦出血的常見原因之一是高血壓。高血壓性腦出血具有較高的致殘率,對患者的生活質量造成嚴重影響[1]。該病癥的患者在臨床治療時,接受適當?shù)淖o理,對于提高預后有很好的療效?,F(xiàn)將我院對76例該病癥的患者護理措施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1月~2014年9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壓性腦出血患者76例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把所有患者均分為觀察組(38例)和對照組(38例)。觀察組: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14例;患者年齡范圍為52~68歲,平均年齡為(62.44±5.38)歲;病程為3~32h,平均病程為(14.89±2.76)h;頭顱CT檢查發(fā)病部位:基底節(jié)區(qū)出血29例,腦葉出血6例,小腦出血2例,多灶出血1例。對照組: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13例;患者年齡范圍為52~69歲,平均年齡為(62.87±5.22)歲;病程為3~31h,平均病程為(14.27±2.53)h;頭顱CT檢查發(fā)病部位:基底節(jié)區(qū)出血28例,腦葉出血6例,小腦出血3例,多灶出血1例。經統(tǒng)計學分析,兩組患者在一般資料方面,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患者進行基本護理,包括環(huán)境護理、用藥指導、生命體征監(jiān)測等。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護理的基礎上,進行整體護理。具體如下。①心理護理:患者由于發(fā)病對心情造成影響,表現(xiàn)出抑郁、焦慮等情緒,護理人員需要根據(jù)患者的情況,進行心理指導,緩解患者心理壓力。②血壓控制:高血壓性腦出血患者,需要保持血壓穩(wěn)定,利于出血量的控制,緩解腦水腫情況。高顱壓是該病癥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對高血壓性腦出血患者進行血壓控制是十分必要的。③口腔護理:患者在昏迷期間,需要進行一定次數(shù)的護理。對于清醒的患者,可采取生理鹽水漱口,3次/d。④褥瘡護理:患者發(fā)病后,難以進行自主翻身,護理人員要定時為患者翻身,每天為患者進行按摩、排背,約10min/次。當患者病情控制后,進行肢體鍛煉,避免發(fā)生肌肉萎縮等并發(fā)癥。⑤飲食護理:對于高血壓性腦出血患者,要進行飲食護理,避免發(fā)生便秘等情況,誘發(fā)腦卒中?;颊咴陲嬍撤矫妫缘椭?、高蛋白食物為主,多吃水果蔬菜等,必要的時候可灌腸保持大便通暢。
1.3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病情治療總有效率、生活質量評分變化情況等指標。
1.4療效評價標準[2] 顯效:患者經治療、護理后,臨床癥狀得到顯著改善。有效:患者經治療、護理后,臨床癥狀有所改善。無效:患者經治療、護理后,臨床癥狀無改善??傆行蕿轱@效率與有效率之和。
1.5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3.0數(shù)據(jù)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量資料結果用(x±s)表示,治療前后及組間比較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構成比表示,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總有效率比較 見表1。結果表明,觀察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為86.84%,對照組為44.74%,兩組比較,觀察組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2.2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比較 見表2。結果表明,干預前,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均高于同組干預前,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高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與同組干預前比較,△P<0.05。
3討論
隨著人們生活習慣的改變,生活壓力的加大,缺乏鍛煉、吸煙、喝酒等使得高血壓性腦出血的發(fā)病率不斷增加[3,4]。積極開展護理工作,指導患者合理用藥,改善不良心理狀況等,對于預防該病癥的發(fā)生有一定的效果[5]。
高血壓性腦出血是高血壓病最嚴重的并發(fā)癥之一,以50~70歲患者為多發(fā)群體[6]。高血壓病會使得腦底的小動脈發(fā)生病理性變化,進而引起腦出血。引起高血壓性腦出血的主要原因是血壓升高。高血壓性腦出血患者多會在活動時、激動時、用力排便等情況下發(fā)病,臨床表現(xiàn)和出血部位、出血量等有一定的相關性[7]。臨床可通過頭顱CT、磁共振掃描等明確出血部位、出血量。
對高血壓性腦出血患者進行護理,可有效改善治療效果。本文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為86.84%,對照組為44.74%,兩組比較,觀察組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高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由此,對高血壓性腦出血患者進行整體護理,可有效提高治療總有效率,改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情況,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王淑娟,董雪霞.院前急救護理干預對高血壓性腦出血患者神經功能的影響[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4,6(3):132-133.
[2]季祥霞,楊梅.對微創(chuàng)顱內出血清除治療高血壓性腦出血的護理分析[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4,17(9):135-136.
[3]陳勇,程旭峰.小骨窗顱內血腫清除術治療高血壓性腦出血的臨床療效與安全性評價[J].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2014,52(13):147-150.
[4]楊偉,羅濤,馬明忠.高血壓性腦出血的外科手術治療體會[J].心血管病防治知識(學術版),2014,3(5):21-22.
[5]徐秀嫦.鉆顱血腫碎吸術治療腦出血護理體會[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4,9(13):214-216.
[6]焦承玖.內科保守治療高血壓腦出血的護理體會[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4,17(16):132-133.
[7]戴永建,劉岳,羅俊杰.高血壓性腦出血術后再出血的臨床影響因素分析[J].河北醫(yī)學,2014,20(12):2085-2087.
編輯/王海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