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清詩話考》待訪書目撰者事跡補正

      2015-04-02 03:12:37陳開林苗貝貝
      關(guān)鍵詞:詩話事跡書目

      陳開林,苗貝貝

      (華中師范大學(xué)文學(xué)院,湖北武漢 430079)

      《清詩話考》待訪書目撰者事跡補正

      陳開林,苗貝貝

      (華中師范大學(xué)文學(xué)院,湖北武漢 430079)

      蔣寅先生《清詩話考》上編有《清詩話待訪書目》,收錄“亡佚不傳之書”凡506種。每書均有解題,內(nèi)容包括該書之著錄情況及撰者事跡。關(guān)于撰者事跡多言“未詳”“不詳”。筆者參閱前賢著述,爬梳載籍,今稽考26人的資料,略作補正。

      《清詩話考》;詩話;書目;清代學(xué)術(shù)

      蔣寅先生《清詩話考》備錄有清一代詩學(xué)研究專書,內(nèi)容豐贍,迄今刊行兩版,嘉惠學(xué)界。上編《清詩話待訪書目》(以下簡稱“《待訪書目》”),收錄待訪書目共506種(初版為503種)。作者《自序》指出“收亡佚不傳之書”,并“勾稽其作者事跡和書的內(nèi)容,略存吉光片羽”[1]。然該書涉及面廣,加之清代文獻浩如煙海,蔣先生在輯錄過程中,闕漏難免,《待訪書目》及作者事跡不無可補之處?!洞L書目》中所列詩話今尚存而實未亡佚者,潘靜如先生《〈清詩話考〉待訪書目辨正》[2]曾條舉數(shù)則,予以辨正①除潘先生提及之外,尚有可補之處。如《清詩話待訪書目》著錄《明詩綜詩話》5卷(編號1359),蔣寅先生稱“江谞輯,徐世昌《書髓樓藏書目》卷四著錄。此書當(dāng)亦系輯錄朱彝尊《明詩綜》中詩話而成,不見傳本?!卑?《明詩綜詩話》,不分卷,天津圖書館藏有清乾隆四年江湑抄本。今已收入《天津圖書館孤本秘籍叢書》刊行。。

      本文僅就作者事跡略作補正。由于《待訪書目》中所列之書今多不傳,撰者生平隱晦不彰,故書中多言“事跡未詳”“事跡不詳”。其實,部分人物在方志中有傳記可循,前賢著作亦偶有論及。本文論列26人,稽考其資料,以就正于學(xué)界。

      一、《全宋詩話》

      《待訪書目》1148條著錄《全宋詩話》,沈勉之撰。

      按:《清詩話考》稱此書“未見著錄”,沈勉之著此書的依據(jù)僅見沈廷芳《拙隱齋集》卷6《家勉之兄招同丁靜者王載揚歸愚叔樊成弟集寓齋納涼四首》一詩。今檢阮元《兩浙輶軒錄》卷17有其傳,云:

      沈榮仁,字勉之,號篙師,歸安人。樹本長子。雍正癸卯進士,官翰林院編修、四川學(xué)政。著《壽山亭詩略》。陳焯曰:“篙師先生詩集宏富,僅得見其底本三冊,分年編輯。已無首尾,中多缺佚。惜不得其編定之本?!盵3]

      據(jù)此,則沈榮仁乃本名,勉之乃其表字??掠骸肚迦嗽娢募偰刻嵋?上冊)著錄其《碧浪篙師詩略》一卷[4]538。

      另外,以《全宋詩話》名書的詩話,清代較多?!肚逶娫捒肌愤€著錄有鐘廷瑛《全宋詩話》十三卷(728條)、孫濤《全宋詩話》十二卷(729條)、林恒《全宋詩話》(1030條)三種。而阮元《兩浙輶軒錄》卷25有沈炳巽傳,稱:

      沈炳巽,字繹旃,號權(quán)齋。歸安貢生,炳震弟。著《水經(jīng)注集釋訂譌》四十卷、《續(xù)唐詩話》一百卷、《全宋詩話》一百卷、《詞科掌錄》。歸安沈炳震難弟曰:“炳巽繹旃工詩,著有《補正水經(jīng)》?!盵5]

      沈炳巽《續(xù)唐詩話》一百卷,《清詩話考》已著錄(714條)。然而,其《全宋詩話》一百卷,《清詩話考》卻失載。

      二、《古詩十九首合解》

      《待訪書目》1439條著錄《古詩十九首合解》1卷,陳乃梓撰。言“《山東通志》卷一四六藝文志著錄”,并言“事跡未詳”。

      按:今檢《山東通志》卷146,《古詩十九首合解》后有文“陳乃梓撰。乃梓,見子部道家類。”查同卷道家類,著錄“《莊子內(nèi)七篇合意》,陳乃梓撰。”后有其生平介紹:“乃梓,字琴堂。招遠人。乾隆間歲貢?!闭羞h市,今隸屬山東省煙臺市。

      三、《雨中消夏錄》

      《待訪書目》1443條著錄《雨中消夏錄》2卷,姚興泉撰。言“姚氏安徽桐城人,事跡不詳?!?/p>

      按:今考柯愈春《清人詩文集總目提要》(中冊)著錄《龍眠雜憶》8卷:

      姚興泉撰。興泉生于乾隆二十九年(1764),卒年不詳。字問樵,號虛堂,安徽桐城人??h學(xué)增生。所撰《龍眠雜憶》八卷,……姚永樸《重印龍眠雜憶序》稱所著《虛堂集》《一枕窩詩集》諸書,佚而不傳。[5]998

      另外,馬其昶《桐城耆舊傳》卷7有姚文熊傳,傳中云:“曾孫興泉,字問樵,號虛堂。諸生。以賦落花詩知名,人稱落花先生,有《一枕窩詩》三卷”[6]。“落花先生”之稱,可補柯愈春先生之說。

      四、《騷人筆談》《詩話集覽》

      《待訪書目》1447條著錄《騷人筆談》、1448條著錄《詩話集覽》,均為房甲山撰。言“房甲山字一峰,山東東阿人。歲貢生。有《孔子年表》《名人考》《駒隙日記》?!?/p>

      按:此處對房甲山生平介紹甚為簡略。今考民國二十三年《東阿縣志》卷11《人物志》,有其傳;

      房甲山,字一峰。歲貢生。邑之魚山人也。幼而好學(xué),年十七補弟子員,旋以優(yōu)等食餼。甲山學(xué)以經(jīng)史為宗,而于天文、歷數(shù)、地理、繪圖等書,靡弗究心。中年以后,友教四方,講論之暇,日以著述為事。年八十一卒。著有《天文析疑》《日月躔度》《星宿列張》各若干卷,俱有圖。又有《地球辨說》《地輿考》《郡邑地理沿革》《歷代世系》《歷代年表》《春秋年表》《孔子年表》《經(jīng)籍考》《名人考》《博物詳釋》《騷人筆談》《詩話集覽》《世事雜錄》《醫(yī)方雜錄》《魚山志》《地輿臥游圖》《駒隙日記》等書。甲山教授生徒,力戒流俗浮薄之習(xí),游其門者,持己接人,循循然悉有規(guī)矩。奈學(xué)豐遇嗇,終身未博一第,士論惜焉。[7]

      房氏一生行誼,由此可窺其大概。生平著述頗豐,《待訪書目》只提及《孔子年表》《名人考》《駒隙日記》三種,不夠全面。

      五、《剪燭詩話》

      《待訪書目》1454條著錄《剪燭詩話》,董承濂撰。言“楊泰亨等纂《光緒慈溪縣志》著錄。董承濂字睫巢,一字葒溆?!?/p>

      按:今覆檢《光緒慈溪縣志》,原文作“董承濂號睫巢,一號葒溆?!薄肚逶娫捒肌氛`將“號”作“字”,以致字、號混淆。

      此外,清代董景沛增訂《純德匯編續(xù)刻》,在“題詠”內(nèi)選錄有董承濂詩,詩前有其簡要介紹,稱“董承濂字葒溆,號睫巢,庠生”[8],所載又不盡同,亦可備一說。

      六、《紅樹山房詩話》

      《待訪書目》1455條著錄《紅樹山房詩話》,董麟撰。未言其生活年代。

      按:清陸鳳藻輯《小知錄》,書前有錢大昕(1728—1804)、董麟序。二序均作于嘉慶甲子(1804年)。董麟題署為“嘉慶甲子仲春,竺云第董麟拜撰”,據(jù)作序時間可知其大致的存世時間。

      七、《古詩十九首箋釋》

      《待訪書目》1456條著錄《古詩十九首箋釋》1卷,劉紹權(quán)撰。言“事跡未詳”。

      按:今考《江西編著人物傳略》有其傳:

      劉紹權(quán)(?—1723),字宗衡。南昌人。諸生。著有《心遠堂集》[9]。

      另外,《江西古今書目》亦載其《心遠堂集》2卷、《古詩十九首箋釋》?!豆旁娛攀坠{釋》不言卷數(shù)。

      八、《詩標(biāo)》

      《待訪書目》1457條著錄《詩標(biāo)》1卷,伍斯瑸撰。言“事跡未詳”。

      按:今考清歐陽泉、戴宗炬纂《道光來安縣志》卷9《名宦》有其小傳:

      伍斯瑸,字非石,江西新建人。康熙甲午五經(jīng)中式,雍正八年任縣事。每奉委鄰縣查辦事件,訊鞫疑獄,綽有能聲。時邑志久未修,與教諭項世榮開局纂輯,教前志加詳焉。調(diào)任銅陵[10]。

      另外,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藏《清代官員履歷檔案全編》第13冊,收有伍斯瑸履歷一份,自稱:

      臣伍斯瑸,江西南昌府新建縣人,年四十一歲,康熙五十三年舉人[11]。

      伍斯瑸編入《奏為雍正十三年八月官員引見事》。雍正十三年(1735年),時年41歲,則其生年為康熙34年(1695年)。

      九、《讀杜心知》

      《待訪書目》1458條著錄《讀杜心知》,王鶴江撰。言“事跡未詳”。

      按:今考《杜集敘錄》亦著錄此書,其文曰:

      王鶴江,字岷始。清華亭(今上海松江)人,一說涇縣(今屬安徽)人??滴跷迨四?1719)充貢生。生平見《(光緒)金山縣志》。著有《讀杜心知》,《(光緒)松江府續(xù)志·藝文志》、安徽《涇縣志·藝文志》均著錄,已佚[12]360。

      王鶴江充貢生的時間,張慧劍編《明清江蘇人年表》亦據(jù)《(光緒)金山縣志》定作“康熙五十八年”。今考清朱棟編纂《朱涇志》,亦有王鶴江的相關(guān)記載:

      魯烈婦祠在萬安橋??滴跞?邑明經(jīng)孫奇珩、王鶴江、張慧諸君子請于龔郡尊嶸,捐貲創(chuàng)建。乾隆五十年,旌表節(jié)婦程恭人,重修。(卷二《節(jié)孝祠》)[13]20

      《讀杜心知》王明經(jīng)鶴江撰(卷三《藝文志》)[13]39

      由著錄的《讀杜心知》一書,可知《朱涇志》所載王鶴江與《待訪書目》所錄當(dāng)為一人。然《朱涇志》卷五《選舉表》載孫奇珩為康熙41年貢生、王鶴江為康熙56年貢生。與前舉“康熙58年”不同。

      十、《杜詩評》

      《待訪書目》1459條著錄《杜詩評》,朱絟撰。言“事跡未詳”。

      按:今考《杜集敘錄》亦著錄此書,其文曰:

      朱銓(1760—1831),周采泉《杜集書錄》誤作“朱絟”。字倫甄。清昆山(今屬江蘇)人。父元載,諸生。少嗣族父廷煥,后家貧,授經(jīng)洞庭東山。迨疊遭本生父母及期喪,念門祚衰,遂入都。肄業(yè)國學(xué),兩試北闈不售。時總憲竇光鼐、閣學(xué)翁方綱、太史張問陶皆器重之,招致幕下。復(fù)念嗣母春秋高,乃南歸。未幾,嗣母卒,喪葬盡禮。為人孝友,待孤寡恩誼兼隆,見善勇為邑中,如水旱助賑勸募,修葺學(xué)宮,設(shè)灑掃會,協(xié)修縣志,不避勞怨,銓皆與焉。長身鵠立,美須髯,工詩善奕,兼寫竹枝,尤精堪輿家言。道光十一年卒,年七十二。事跡詳見《(光緒)昆新兩縣續(xù)修合志·人物傳·耆碩》。著有《杜詩評》《(民國)昆山縣志·藝文志》著錄。已佚[12]427。

      據(jù)此,《清詩話考》亦將“朱銓”誤作“朱絟”。

      十一、《截肪詩話》

      《待訪書目》1460條著錄《截肪詩話》,王泂撰。言“王泂,湖南衡陽人。有《擬古樂府》二卷?!?/p>

      按:今考《湘人著述表》,有其生平簡介及著述:

      王泂,字酌齋,清衡陽人。乾隆間在世。習(xí)程氏《易》,解詞賦,工詩古文。

      《擬古樂府》二卷、《啟蒙圖鈔》《周易遵案》三卷、《截肪詩話》一卷、《典故聿新》一卷、《銅臺新編》二卷[14]62。

      此處《啟蒙圖鈔》不明卷數(shù)。而《衡陽縣圖志》卷10《藝文》載“《啟蒙圖鈔》一卷(王泂撰)”[15]374,可補《湘人著述表》之缺。

      十二、《李杜詩評》

      《待訪書目》1461條著錄《李杜詩評》,李天昶撰。言“事跡未詳”。

      按:今考《衡陽縣圖志》卷10《藝文》,其著述頗豐,茲順次移錄如下:

      1.《周易集注管參》、2.《周易錯綜解》、3.《周易異同解義》、4.《書經(jīng)傳義集說纂要》、5.《詩經(jīng)異同匯纂》、6.《儀禮注疏集解纂要》、7.《禮記注疏集解纂要》、8.《學(xué)庸章旨解》、9.《春秋捷》、10.《四書疑義研》、11.《七經(jīng)經(jīng)解》、12.《治平策要》、13.《全楚人才考》、14.《左傳文批點》、15.《歷朝古文選》、16.《李杜詩評》[15]366-371。

      另據(jù)李靈年,楊忠主編《清人別集總目》載,李天昶尚有《敝帚集》,乾隆41年(1776)刻本,藏湖南省圖書館。

      十三、《紅棉山館詩話》

      《待訪書目》1462條著錄《紅棉山館詩話》,何藜青撰。言“何藜青字杞南,廣東南海人。諸生”。

      按:今考清潘飛聲輯《粵東詞鈔三編》,錄何藜青《綺羅香》詞一首,詞前小傳云:

      何藜青,字子南,一字杞南,南海人。增生。有《紅棉山館詩鈔》,詞附。由此可見其表字存有異說[16]。

      又據(jù)清林伯桐纂、陳澧續(xù)纂《學(xué)海堂志》記載,學(xué)海堂同治八年(1869)專課肄業(yè)生共計二十名,何藜青為其中之一。

      十四、《說杜擇粹》

      《待訪書目》1465條著錄《說杜擇粹》,謝圣鞠撰。言“事跡未詳”。

      按:今考清代史澄《光緒廣州府志》(清光緒五年刊本)卷130《列傳十九》有其傳,其文曰:

      謝圣輈,字德沛,市橋人。乾隆三十九年優(yōu)貢,四十二年丁酉科舉人。六十年,大挑一等,以知縣分發(fā)河南,署商丘,補宜陽,以廉干慈惠稱。教匪起,練勇為備,賊不敢近。奉檄督理南陽軍餉,應(yīng)期立辦。尤善聽訟,不事刑求,惟諭以情理,民各欣然散去,囹圄為空。以母老乞歸,母終,服闕,圣輈亦卒。著有《春暉堂稿》《宜陽補志》《說杜擇粹》《梅影軒雜志》《篆法真本》《文選薈評》《記事元珠》《惺惺篇》《解頤小紀(jì)》《宦歸紀(jì)程》等書,凡數(shù)十卷。次子光輔,字煌佐。嘉慶九年甲子舉人,臨高敎諭。干濟有父風(fēng)。海賊張保為亂,掠市橋。光輔與從弟光國騰霄出貲募勇以守。有訛言賊已登岸者,光輔執(zhí)而戮之,人心大定。乃親率丁壯,飛櫂出戰(zhàn),獲賊目。賊遂遁。道光元年,預(yù)修《廣東通志》。雷瓊道張育春復(fù)聘修《瓊州府志》。所著有《鷗波草堂詩草》。光國,字利賓,乾隆五十七年壬子舉人[17]。

      《杜集敘錄》亦著錄此書,內(nèi)容即據(jù)此傳敷衍而成。

      另清劉彬華((1771—1829)纂《嶺南群雅》初集二(清嘉慶十八年玉壺山房刻本),有其記載:

      謝圣輈,字□□,一字虹亭。番禺人。乾隆丁酉舉人,官宜陽知縣。有《春暉堂稿》?!队駢厣椒吭娫挕?“虹亭有詩名,所作不自珍惜?!洞簳熖酶濉纺似淞钭佣奘俺删?多所闕佚。摘錄數(shù)章,以存梗概。”

      后來張維屏輯《國朝詩人征略》,卷44亦有其小傳:

      謝圣輈,字德沛,號虹亭。廣東番禺人。乾隆四十二年舉人,官知縣。有《春暉堂稿》[18]。

      后并引《嶺南群雅》,與前舉文句略有出入。引文曰:“虹亭早有詩名,然隨手散佚。聞《春暉堂稿》乃其令嗣漁璜孝廉掇拾成編?!薄昂缤ぁ币徽f為其表字,一說為其別號,今不可定。《光緒廣州府志》言其“次子光輔,字煌佐”,則漁璜孝廉或為其長子。

      十五、《桑門詩話》

      《待訪書目》1466條著錄《桑門詩話》,釋惟虛撰。言“事跡未詳”。

      按:今考陳嘉榆、王闿運纂《光緒湘潭縣志》卷8有其傳:

      釋惟虛,字琭門,文敏族人也。師醴陵田子湘、龍巖諸僧,故善詩。至惟虛,俊逸類李白,過其老宿遠甚。性輕傲,不喜接俗人,避居空靈岸。楊翰、張修府官湖南監(jiān)司,當(dāng)時文吏無及者皆傾倒,惟虛復(fù)去,歸龍巖。摧嚴(yán)為和,人更欽重之。前惡之者,推服無閑。詩初效寶月、貫休,后更愛寒山,亦工書畫,時有寄凡者。益放誕,為時所指摘。中歲悔悟,去之岐山參恒志還依。惟虛于龍巖,搜刻釋子法書于石,曰《釋門遺跡》[19]。

      卷10著錄其書,有《桑門詩話》《藏暉閣詩》10卷、《空靈記》。

      釋惟虛與田子湘的交誼,又見《光緒湖南通志》卷255《藝文志十一》,著錄醴陵田子湘撰《三雅山房詩集》四卷,后有介紹:

      卷首有道光丙午湘潭李湘甲序,及同治元年釋惟虛跋。惟虛受詩法于子湘,嘗手錄其詩數(shù)百首。先是子湘嘗屬湘潭王榮蘭為定其詩,子湘旅死,無子,稿為人竊去。惟虛乃以平日所錄刊為此編。故卷端亦題《竊余草》云[20]。

      同治元年即1862年,釋惟虛活動時代在此前后。

      《湘人著述表》,亦載其生平簡介及著述:

      釋惟虛,字琭門,龍巖寺僧。性輕傲,不喜接俗人。詩初效寶月、貫休,后更愛寒山。詩風(fēng)俊逸類李白。亦工書畫。

      《藏暉閣詩》一卷、《桑門詩話》《空錄記》[14]1143 1144。

      此傳記部分似節(jié)錄《光緒湘潭縣志》而成,然所載《藏暉閣詩》卷數(shù)不同,“一卷”或為“十卷”之誤。

      十六、《玉屏詩話》

      《待訪書目》1467條著錄《玉屏詩話》,張光泰撰。言“事跡未詳”。

      按:今考《湘人著述表》,有其生平簡介及著述:

      張光泰,清善化人;

      《周易集注》《詩義緒余》《春秋集注》《玉屏詩話》[14]548。

      以上四種著作均見載《光緒湖南通志》卷258《藝文志十四》。

      十七、《硯農(nóng)詩話》

      《待訪書目》1468條著錄《硯農(nóng)詩話》4卷,周耀祥撰。

      按:考《湘人著述表》,提及“周耀祥,字繹臣”,可補《清詩話考》之缺。

      十八、《竹半閣詩話》

      《待訪書目》1470條著錄《竹半閣詩話》,葉吟撰。言“葉吟,浙江慈溪人。事跡未詳”。

      按:《竹半閣詩話》,今不存。然而汪啟淑《水曹清暇錄》卷8曾有征引,云:

      己巳秋,宣武門外酒家早起數(shù)錢,半皆紙剪。慈溪葉天樂有詩云:“美酒零沽斗十千,當(dāng)爐少婦夜深眠。曉來不信逢魑魅,驚探囊中半紙錢。”又:“高樓明月集華裾,誰料青蚨屬子虛。市有醉人稱瑞兆,市多酒鬼更何如?!币姟吨癜腴w詩話》[21]。

      汪啟淑(1728—1800),主要生活于清乾隆時期,與杭世駿(1696—1773)、厲鶚(1692—1752)、程晉芳(1718—1784)、翁方綱(1733—1818)諸人交好。《水曹清暇錄》引錄《竹半閣詩話》,所載之事發(fā)生在“己巳”年,當(dāng)指乾隆十四年(1749)。葉吟即生活于此一時期。

      另外,引文稱“慈溪葉天樂”,天樂或為其表字。毛奇齡有《葉氏分書詩韻序》,稱“葉氏分書詩韻者,慈溪葉天樂用八分書而書近世所習(xí)用之詩韻也”[22],則其人又善書。

      十九、《詩文正論》

      《待訪書目》1470條著錄《詩文正論》,唐成珀撰。言“清常寧人,有《松溪集》”。

      按:今考《湘人著述表》,有其生平簡介及著述:

      唐成珀(1745—?),原名牧楚,字松溪,清常寧人??h學(xué)增貢生。

      《息閑子內(nèi)外篇》十二卷、《詩文正論》《松溪集》[14]869。

      另楊廷福、楊同甫編《清人室名別稱字號索引》記息閑子乃其別號。《息閑子內(nèi)外篇》十二卷、《詩文正論》《松溪集》均著錄于《光緒湖南通志》。

      二十、《古詩考異》

      《待訪書目》1471條著錄《古詩考異》4卷,李德騫撰。

      按:今考《湘人著述表》,有其生平簡介及著述:

      李德騫,字訚壇,號補堂,清常寧人。李文昊子??h學(xué)諸生.道光十二年(1832)因平徭有功,加六品銜。

      《律呂蒙鑰》二卷、《松公日鈔》二卷。

      《訚壇文稿》三卷、清成豐三年(1853)木活字本;清咸豐五年(1855)百果山房刻本。

      《古濤考異》四卷、《四書摭遺》三十卷、《琴事類林》八卷、《洋泉平瑤紀(jì)略》一卷,《縣志》載:“瑤人趙金隴作亂,德騫從大師平之,因述其軍中方略為此書。洋泉,其所居地名也。”[14]194

      據(jù)《洋泉平瑤紀(jì)略》,則“平徭有功”中“徭”當(dāng)作“瑤”。其父李文昊(1765—?),嘉慶元年(1796)舉賢良方正,清代著名藏書家?!断嫒酥霰怼芬嘤兄?。

      二十一、《奎堂詩話》

      《待訪書目》1472條著錄《奎堂詩話》,奎星撰。言“事跡未詳”。

      按:今考張陽松編《邵東古文選集》(第一輯)載有其族人禹俞所撰《禹奎堂先生傳》,記載奎星生平行實頗詳。其文曰:

      同治改元之七年,歲在戊辰,五月二十三日,族前輩奎堂先生終于薰香草堂。時先大父資政公由鄂乞終養(yǎng)歸,聞訃,越二百里臨奠,親為成主而去。是固先大父之誼篤宗盟,而公之高風(fēng)雅操,令人欽感,亦覘一斑也。

      公諱星,字心鏡,號奎堂。誕之先,妣尹慈人仰視星有聲,俄墜入懷,驚而寤,喜以名之。少聰警,倜儻負(fù)大志。弱冠補博士弟子員,文名藉甚,尤工吟詠。曾祖馀蘭,祖文也,樂善好施,考龍舟繼之,家以衰。有兄三,伯仲早卒,叔力農(nóng)。公授徒里中,藉佐親膳,一室雍睦。斂才就舉子業(yè),冀博顯揚,院試輒超等,八冠其曹,不獲食餼,屢薦秋闈不售。公既自傷其遇,而高堂復(fù)見背,乃筑草堂于祠旁以居,絕意進取,自號薰香居士。

      無何,洪秀全自金田起兵,道湘楚,蹂躪半天下.公乃整飭族綱,纂修族牒,申明家訓(xùn),隱寓練族之法。咸豐己未,石達開撲寶慶,公復(fù)襄練團勇,共解城圍。事平,郡守延董同善堂局,務(wù)規(guī)畫周詳,敵不敢復(fù)窺邵境。公謀孔多,而賞不之逮。

      歸,日與諸弟子朝夕吟哦,肆志于詩古文辭,以自攄其生平卓犖之氣。其從游者如楊修職等,皆以詩文顯,且登賢書。公竟以諸生終。所著有《薰香草堂賦》八卷,《白雪山房詩抄》八卷,《同聲集詩》十六卷,《說詩解頤》八卷。

      贊曰:書云孝友,是亦為政。奚假浮名,貴適我性。其學(xué)既傳,其才未競。祥符謫仙,詩與之競。

      禹星的表字,一般著述均言“字奎堂”,如《清人著述表》《湘雅摭殘》卷10等。此傳為其族人所作,且年代相接,言其“字心鏡,號奎堂”,當(dāng)有確據(jù)。

      二十二、《延禧堂詩話》

      《待訪書目》1475條著錄《延禧堂詩話》1卷,陳傳洛撰。言“事跡未詳”。

      按:今考劉文淇《清溪舊屋文集》卷10《先府君行略》,提及其父“女一,適同縣附學(xué)生員陳傳洛”,則劉文淇有一姊、或妹嫁與陳傳洛。日本學(xué)者小澤文四郎撰《儀征劉孟瞻(文淇)先生年譜》,據(jù)劉文淇《先府君行略》言“姊適同縣附學(xué)生員陳傳洛”[23]17,明謂陳傳洛之妻乃劉文淇之姊,未知何據(jù)。不過,郭象升先生對小澤先生此年譜評價甚高,稱“精審詳確,可傳之作也”“考證之詳,魄力之大,固吾土所不逮也,嘆觀止焉”[24],則作此論,必有確據(jù)。小澤先生進而指出:“陳傳洛行實未詳。按:《續(xù)纂揚州府志·藝文志》,傳洛著有《春軒漫筆》《延禧堂集》”[23]17。

      二十三、《意林詩話》

      《待訪書目》1477條著錄《意林詩話》,孫謀撰。言“事跡未詳”。

      按:今考清潘衍桐《兩浙輶軒續(xù)錄》卷43有其傳:

      孫謀字意林,海鹽諸生。舊《志》:謀工詩,兼精岐黃。寓郡城十余年,遠近求醫(yī)者踵相接。然日與儕輩論詩,吟興不懈。晚年歸鄉(xiāng)里,與黃燮清、吳廷燮、何岳齡諸人結(jié)社聯(lián)吟,為名流所推重。輯有《全唐詩補》《意林詩話》[25]。

      孫謀“與黃燮清、吳廷燮、何岳齡諸人結(jié)社聯(lián)吟”,而江慶柏先生《清代人物生卒年表》載有黃燮清、吳廷燮、何岳齡的生卒年,分別為1805—1864年[26]705、1865—1947年[26]313,1805—?年[26]330,據(jù)此則孫謀生活時代大約可見。

      二十四、《吟窗揮麈錄》

      《待訪書目》1478條著錄《吟窗揮麈》6卷,王燮陶撰。言“事跡未詳”。

      按:清王彬修、徐用儀纂《光緒海鹽縣志》卷17《人物傳四》“文苑”有其傳:

      王燮陶,字琴舫,廩生。好學(xué)工詩。授徒數(shù)十年,士林重其行誼。著有《塔影樓詩稿》十六卷,駢體文一卷,《吟窗揮麈錄》六卷[27]。

      《吟窗揮麈》與《吟窗揮麈錄》卷數(shù)相同,當(dāng)是一書。

      二十五、《幽芳齋詩話》

      《待訪書目》1479條著錄《幽芳齋詩話》,陸擷湘撰。言“事跡未詳”。

      按:今考柯愈春《清人詩文集總目提要》(中冊)著錄《吟秋室詩》2卷,稱:

      陸擷湘撰。擷湘字畹香,浙江嘉善人。所撰《吟秋室詩》二卷,稿本,有李萬秋序,俞錦題識,嘉善圖書館原藏,今歸浙江圖書館。別本《吟秋室詩》一卷,輯入《二陸詩鈔》,清鈔本,中國國家圖書館藏[5]550。

      陸擷湘生平及著述由此可見一斑。

      而潘衍桐《兩浙輶軒續(xù)錄》卷35載:“陸擷湘,字畹香,嘉善人。著《夢香室詩鈔》[24]326”?!秹粝闶以娾n》,《清人詩文集總目提要》未載,可補其缺。

      二十六、古詩億

      《待訪書目》1483條著錄《古詩億》1卷,姜炳章撰。言“事跡未詳”。

      按:《古詩億》一書的作者實乃姜炳璋,《清詩話考》誤作姜炳章。姜炳璋,字石貞,號白巖,象山人。乾隆甲戌(1754)進士,清代著名經(jīng)學(xué)家,傳見《清史列傳》卷68《儒林傳》、徐世昌《清儒學(xué)案》卷201、劉聲木《桐城文學(xué)淵源考》卷2。所著《詩序補義》收入《四庫全書》。陳漢章《民國象山縣志》卷18《藝文考》,著錄姜炳璋所撰作品甚多,中有《古詩億》1卷,并為之作題跋二篇[28],對之評價頗高。

      清代是詩話創(chuàng)作的集大成時期,數(shù)量龐大。部分作品以手稿或鈔本的形式流傳,未曾付梓,逐漸亡佚。由于文本的消亡、記錄的失載,使得部分詩話的作者、內(nèi)容撲朔迷離。這為后人留下了巨大的研究空間。本文在前人的研究基礎(chǔ)上略加考索,以期有所匡正。囿于典籍的存佚、見聞的限制,有待考訂的條目還很多,尚待學(xué)界進一步的探索。

      [1]蔣寅.清詩話考[M].北京:中華書局,2007:5.

      [2]潘靜如.《清詩話考》待訪書目辨正[J].中國韻文學(xué)刊, 2014(1):39- 42.

      [3]阮元.兩浙輶軒錄[M]∥續(xù)修四庫全書:第1683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559.

      [4]柯愈春.清人詩文集總目提要[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2001.

      [5]阮元.兩浙輶軒錄[M]∥續(xù)修四庫全書:第1684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58.

      [6]馬其昶.桐城耆舊傳[M].合肥:黃山書社,1990:249.

      [7]周竹生修,靳維熙總裁.續(xù)修東阿縣志臺灣[M]∥中國方志叢書:華北地方364號.臺北:成文出版社,1976:151 -152.

      [8]董景沛.純德匯編續(xù)刻[M].叢書集成續(xù)編:第45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97:676.

      [9]黃日星,姜欽云編.江西編著人物傳略[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4:266.

      [10]歐陽泉,戴宗炬.道光來安縣志[M]∥中國地方志集成:安徽府縣志輯:第35冊.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 1998:640.

      [11]秦國經(jīng).清代官員履歷檔案全編[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xué)出版社,1997:703.

      [12]張忠綱,趙睿才,孫微,等.杜集敘錄[M].濟南:齊魯書社,2008.

      [13]朱棟纂,郭子建標(biāo)點.朱涇志[M].上海:上海社會科學(xué)院出版社,2005.

      [14]尋霖,龔篤清.湘人著述表[M].長沙:岳麓書社,2010.

      [15]彭玉麟修,殷家倫,羅慶薌纂.同治衡陽縣圖志[M].長沙:岳麓書社,2010.

      [16]潘飛聲.粵東詞鈔三編[A]∥謝永芳.粵東詞鈔.南京:鳳凰出版社,2012.

      [17]史澄.光緒廣州府志:第3冊[M]∥中國方志叢書第1號.臺北:成文出版社,1966:314- 315.

      [18]張維屏.國朝詩人征略[M].廣州:中山大學(xué)出版社, 2004:658.

      [19]陳嘉榆,王闿運.光緒湘潭縣志[M].長沙:岳麓書社, 2010:366.

      [20]李翰章,裕祿.光緒湖南通志[M].長沙:岳麓書社, 2010:5083.

      [21]汪啟淑.水曹清暇錄[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98: 113- 114.

      [22]毛奇齡.西河文集[M].上海:商務(wù)印書館,1937:403.

      [23](日)小澤文四郎.儀征劉孟瞻文淇先生年譜[M]∥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第804冊.臺北:文海出版社,1966.

      [24]山西省圖書館編.郭象升藏書題跋[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7:44.

      [25]潘衍桐.兩浙輶軒續(xù)錄[M]∥續(xù)修四庫全書:第1686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626.

      [26]江慶柏.清代人物生卒年表[M].北京: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2005.

      [27]王彬修,徐用儀.光緒海鹽縣志[M]∥中國地方志集成:浙江府縣志輯21.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1993:923.

      [28]陳漢章.民國象山縣志[M].北京:方志出版社, 2004:1038.

      【責(zé)任編輯 李美麗】

      Synopses of a Bibliography of Textual Criticisms on Qing Poetry Talks

      Chen Kailin,Miao Beibei
      (School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Wuhan 430079,China)

      The chapter of Textual Criticisms on Qing Poetry Talks anthologized by Jiang Yin is Reference Books on Qing Poetry Talks,which includes 506 books lost throughout the history.Each of all these books includes an introduction and covers some information about the record situation and authors.However,little information about the authors’living experience is not available.Based on the research of the previous valuable materials,some information of 26 authors is provided.

      Textual Criticisms on Qing Poetry Talks;notes on poets and poetry;bibliography; academic research in Qing Dynasty

      I 207.2

      A

      2095-5464(2015)05-0678-07

      2015- 04- 02

      陳開林(1985-),男,湖北麻城人,華中師范大學(xué)博士研究生。

      猜你喜歡
      詩話事跡書目
      推薦書目《初春之城》
      都市人(2022年3期)2022-04-27 00:44:57
      人物與事跡
      閑吟居詩話(五則)
      中華詩詞(2019年10期)2019-09-19 09:00:04
      詩話
      中華詩詞(2019年10期)2019-09-19 09:00:02
      清華簡《管仲》帝辛事跡探討
      元曲家李好古、白無咎事跡新考
      中華戲曲(2018年2期)2018-08-27 10:05:52
      新詩話
      揚子江詩刊(2017年1期)2017-01-17 06:25:08
      銜月樓詩話選
      本刊郵購書目
      揭傒斯事跡考述
      五大连池市| 托克逊县| 甘洛县| 樟树市| 沂南县| 泉州市| 体育| 桦川县| 东平县| 嘉定区| 二手房| 库尔勒市| 阳曲县| 桓台县| 东光县| 安康市| 伽师县| 娱乐| 绥棱县| 林周县| 海盐县| 富民县| 宁波市| 黄陵县| 通榆县| 揭阳市| 泊头市| 内丘县| 漳州市| 六枝特区| 香格里拉县| 金坛市| 牡丹江市| 平定县| 泸定县| 谢通门县| 苏尼特左旗| 灌云县| 炉霍县| 思南县| 通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