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鐵英
(遼寧省朝陽縣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遼寧朝陽 122000)
畜禽強制免疫疫苗的種類、使用方法與注意事項
張鐵英
(遼寧省朝陽縣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遼寧朝陽 122000)
禽流感免疫是防控畜禽流感的重要措施,影響禽流感免疫效果的因素很多,實踐中應對疫苗種類的選擇、操作方法給予充分的重視,才能盡量減少免疫失敗或不良反應。
強制免疫;疫苗用量;注意事項
1.1 疫苗使用方法
禽流感-新城疫重組二聯活疫苗采用點眼、滴鼻、肌肉注射法;禽流感疫苗(重組禽流感病毒滅活苗H5N1,Re-6株+Re-7株)頸部皮下或胸肌注射;雞新城疫活疫苗采用滴鼻、點眼或氣霧免疫;雞新城疫中等活力活疫苗采用頸部皮下或胸肌注射;O型口蹄疫疫苗在耳根后頸部肌肉注射;O型-亞I型口蹄疫雙價苗在頸部肌肉注射;A型口蹄疫疫苗在頸部肌肉注射;高致病性豬藍耳病滅活苗在頸部肌肉注射;豬瘟活疫苗(細胞源)在頸部肌肉注射。
1.2 疫苗組合使用的方法
豬免疫:高致病性豬藍耳病疫苗與豬瘟疫苗可同時按不同部位進行注射,間隔7d后再注射豬O型口蹄疫疫苗。
牛免疫:牛注射O型-亞I型口蹄疫雙價苗,間隔7d再注射A型口蹄疫疫苗。
羊免疫:O型-亞I型口蹄疫雙價苗和布魯氏菌活菌苗可同時免疫。
雞免疫:高致病性禽流感疫苗和新城疫疫苗同時免疫,在頸部皮下、胸肌部各為一個注射點。
2.1 高致病性禽流感
規(guī)模場:雛雞7~14日齡,用(H5N1,Re-6株+Re-7株)禽流感滅活疫苗初免,每羽皮下或肌肉注射0.3ml;3~5周后以及開產前進行兩次加強免疫,每羽皮下或肌肉注射0.5ml;以后每隔4~6個月進行免疫一次,每羽皮下或肌肉注射0.5ml。散養(yǎng)戶:春、秋兩季用(H5N1,Re-6株+Re-7株)禽流感滅活疫苗各進行一次集中免疫,每羽皮下或肌肉注射0.5ml。每月定期補免。
2.2 雞新城疫
規(guī)模場:1日齡用新城疫弱毒株疫苗滴鼻1~2滴;7~14日齡以及12周齡分別用新城疫弱毒株疫苗滴鼻1~2滴,或用新城疫活疫苗每只雞頸部皮下注射0.3ml加強免疫;17~18周齡或開產前用新城疫滅活苗每只雞頸部皮下注射0.5ml。
散養(yǎng)戶:春、秋兩季用新城疫活疫苗各進行一次集中免疫,每羽皮下或肌肉注射0.5ml。每月定期補免。
2.3 口蹄疫
規(guī)模場:豬、羊28~35日齡、犢牛90日齡進行初免,豬、牛注射1ml,羊0.5ml;初免1個月后,加強免疫一次,豬、牛每頭、只注射2ml,羊1ml;以后每間隔4~6個月免疫一次,豬、牛、羊每頭、只注射2ml。散養(yǎng)戶:春、秋兩季用口蹄疫疫苗各進行一次集中免疫,豬、牛、羊每頭、只注射2ml。每月定期補免。
2.4 高致病性豬藍耳病
規(guī)模場:仔豬斷奶后在耳后部肌肉注射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滅活NVDC-JXAI株疫苗,每頭注射2ml;一個月后加強免疫一次;母豬配種前1個月接種一次,每頭注射4ml;種公豬每隔6個月接種一次,每頭每次注射4ml。散養(yǎng)戶:春、秋兩季用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滅活NVDC-JXAI株疫苗各進行一次集中免疫,每頭注射2ml。每月定期補免。
2.5 豬瘟
規(guī)模場:25~35日齡用豬瘟活疫苗脾淋苗初免,每頭注射1ml;60~70日齡加強免疫一次,每頭注射4ml;種豬以后每隔4~6個月免疫一次。散養(yǎng)戶:春、秋兩季用豬瘟活疫苗脾淋苗各進行一次集中免疫,每頭注射4ml。每月定期補免。
(1)使用疫苗前要認真閱讀說明書,嚴格按要求使用。注射用針頭:家畜用12號、16號針頭;家禽用6~8號針頭。
(2)領取疫苗時必須用保溫箱(瓶)并加冰塊,使用疫苗過程中應避免高溫和陽光直射,啟封、稀釋后的疫苗在規(guī)定時間內用完。并且在注射前必須將疫苗預溫至室溫(15~25℃),并將疫苗溶液搖勻。
(3)注射器械使用前采用高壓滅菌15min或煮沸30min消毒,注射部位用2~5%碘酊棉球消毒,再用75%酒精棉球脫碘。每頭、只畜禽最好用一個針頭,如不能保證時,可每戶或每個圈舍畜禽使用一個針頭,每注射一頭、只畜禽,用酒精消毒針頭一次。
(4)注意做好牲畜保定,不要受到傷害。
(5)畜禽群體免疫前后應飲服“電解多維”,以減少應激反應,提高免疫質量。
(6)使用疫苗前詳細了解、認真觀察畜禽的健康狀況,凡瘦弱、有患病癥狀、懷孕1個月以內和臨產前1個月的牲畜以及處于隔離期的畜禽應暫緩進行免疫。
(7)雛雞采用滴鼻法免疫時,每只雞滴1-2滴,滴入一側鼻孔時用手堵住另一側鼻孔,防止疫苗外流。
(8)免疫過程中發(fā)現應激反應嚴重的可用腎上腺素或地塞米松及時救治
(9)免疫后及時佩戴耳標,發(fā)放免疫證,填寫?zhàn)B殖檔案。
[1] 昂瓊.常用疫苗的分類及使用注意事項[J].山東畜牧獸醫(yī),2013,(7):83-84.
[2] 費強.禽流感疫苗使用的注意事項[J].中國動物保健,2012,(10):4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