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萬銀
(四川省自貢市富順縣寶慶鄉(xiāng)農業(yè)綜合服務中心,四川富順 643213)
淺談豬瘟的診斷與防治
廖萬銀
(四川省自貢市富順縣寶慶鄉(xiāng)農業(yè)綜合服務中心,四川富順 643213)
與其他禽畜養(yǎng)殖一樣,生豬養(yǎng)殖同樣怕感染病患。一旦患病,不僅影響豬的正常生長發(fā)育,嚴重的甚至增加死淘率。豬瘟是危害最大的生豬養(yǎng)殖疫病,具有極強的傳染性和致死性。日常養(yǎng)殖工作中,做好豬瘟防治工作有著更為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基于這樣的現(xiàn)實背景,文章以“豬瘟”為主要研究對象,就其診斷與防治展開探討與分析,希望能為眾多生豬養(yǎng)殖戶提供一定的依據和參考。
豬瘟;診斷;防治
豬瘟這種疫情,想要完全避免是不可能的。但是,如果能夠盡快實現(xiàn)日常飼養(yǎng)管理的規(guī)范化與科學化,想要在一段時間內,有效降低此病感染率,還是非常有可能的。
2.1 對豬瘟的基本認識
豬瘟,有時候也會被稱為爛腸瘟,是一種急性的、發(fā)熱的、接觸性的強傳染性,主要是由豬瘟病毒所引起的。
豬瘟于1885年首次被發(fā)現(xiàn)于美國,之后隨即傳播到了世界各地,可以說在我國的大部分省份和地區(qū)都有發(fā)生。根據美國獸醫(yī)專家德希尼茲和多賽特的鑒定情況來看,豬瘟的病原主要是豬瘟病毒,通常的傳播途徑有直接傳播或者是通過接觸污染的媒介物傳播,一年四季都可能發(fā)病,但是尤以春夏的多雨季節(jié)發(fā)病率最高。
2.2 豬瘟的診斷
任何年齡階段的豬都可能感染豬瘟,之后患病豬就成為了最為主要的傳染源,通過排泄物、分泌物等傳播病豬,在患病致死后,如果處置不恰當,內臟、廢水以及被污染過的飼料等都可以傳播病毒。因此,要尤為注意。豬瘟有最急性型、急性型、慢性型和溫和型幾種,癥狀的表現(xiàn)也有所不同,在診斷的時候要尤為注意。
第一,關于最急性型豬瘟的癥狀表現(xiàn)
最急性型豬瘟通常沒有明顯的癥狀表現(xiàn),往往是突然死亡,這種類型通常是在豬瘟流行的初期發(fā)生率比較高。
第二,關于急性型豬瘟的癥狀表現(xiàn)
患病后,病豬的精神萎靡不振,通常伴有嚴重的發(fā)熱現(xiàn)象,體溫升高迅速。病豬會伴有喜臥、弓背、寒顫、走路不穩(wěn)等癥狀。病豬的食欲迅速減退,如果治療不及時,直至廢絕,飲水頻繁,甚至發(fā)生嘔吐現(xiàn)象。
患病豬眼結膜發(fā)炎嚴重,會有膿狀分泌物流出,導致上下眼瞼粘合在一起,無法張開,鼻液呈膿性。在患病的初期,伴有便秘現(xiàn)象,糞球干且硬,而且在表現(xiàn)出現(xiàn)大量白色的腸粘液。在患病后期,出現(xiàn)腹瀉現(xiàn)象,糞便有嚴重的惡臭氣味,帶有粘液或者是血絲。
與此同時,患病豬的耳后根以及腹部等部位的皮膚都會有出血點出現(xiàn),即便是用手指壓,也不會褪去。
第三,關于慢性型豬瘟的癥狀表現(xiàn)
一般來說,慢性豬瘟多是由急性轉化而來的,體溫忽高忽低,病豬的食欲不好,腹瀉與便秘現(xiàn)象交替出現(xiàn)?;疾∝i逐漸消瘦,貧血嚴重,行走的時候不穩(wěn),四肢搖晃。慢性型豬瘟的病程較長,甚至會長達一個月以上,最后病豬因為過分衰弱而最終死亡,死亡率非常高。
第四,關于溫和型豬瘟的癥狀變現(xiàn)
溫和型,也可以稱之為非典型又稱非典型,常見于斷奶后的仔豬和架子豬,癥狀表現(xiàn)不明顯,沒有出血點的出現(xiàn),但是伴有淤血和壞死現(xiàn)象,食欲也時好時壞,糞便有時干,有時稀,但病豬的身體虛弱,嚴重影響生豬的生長發(fā)育。
2.3 豬瘟的治療
第一,西藥療法
對于豬瘟,最為有效的治療手段就是快速殺死患病豬體內的病毒,從而有效阻斷病毒的繁衍,常用的藥物就是百炎安寧,它的主要功能就在于查殺病毒、強效小燕和促進回膘。主要的用法就是在每100g拌料100kg,連用5~7d。
與此同時,為了保證治療的效果,在積極治療豬瘟的同時,要采取措施提高豬本身的抗病力,刺激豬自身產生免疫,殺死體內病毒,增強抵抗力是治好豬瘟的關鍵。
常用的方法就是使用仔豬衛(wèi)士。仔豬衛(wèi)士作為仔豬機體生長需要的保健品,含有機體必需的營養(yǎng)物質,還有多種有益因子;所以它不僅實用于仔豬,它同樣對育肥豬有很好的裨益,能提高豬自身的抗病能力,提供多種促進生長的物質。
一般來說,仔豬衛(wèi)士主要可以應用于斷奶到保育階段,具體來說就是將本品拌入乳仔豬料或調成糊狀飼喂,按全價日糧的0.5~1.0‰添加,即本品500g拌料500~1000kg;仔豬嚴重腹瀉的,每頭小豬口服10g,或將本品500g拌料200斤飼料效果更佳。
第二,疫苗注射法
疫苗注射法應用的前提是確定豬所患病的確為豬瘟,可以緊急注射豬瘟疫苗,注射劑量為10kg以下的注射20頭份,10kg以上的體重每增加10kg加注5頭份,最大用量50頭份/豬。
與此同時,為了抗菌消炎,有效控制繼發(fā)感染,可使用卡那霉素(30mg/kg,1次/日),輔助以補液、強心、利尿等常規(guī)治療。
第三,中藥療法
將15g的黃連、黃芩,50g的生石膏,30g的芒硝、40g的板藍根、40g的大青葉、25g的玄參、25g的生地、20g的大黃、20g的連翹,10g的甘草混合后加以石膏、芒硝研磨成細末,煎水去渣之后溫灌服。上述所說為50kg以上豬的用量,20~50kg豬用量減半,20kg以下豬用1/3量。)待患病豬的食欲稍微好轉之后,繼續(xù)用藥,只是用藥的劑量可以酌情減1/3或1/2。一療程以鞏固療效,糞便正常后可去大黃、芒硝加陳皮、焦三鮮各15g。
用法:石膏、芒硝研細末,其它藥水煎兩次,去渣,趁熱沖入石膏、芒硝候溫灌服。
2.4 豬瘟的預防
由于豬瘟具有極強的傳染性,因此最好的預防措施就是接種豬瘟疫苗,常用的疫苗主要有以下三種:乳兔苗(豬瘟兔化弱毒凍干疫苗),也就是豬瘟活疫苗(I)、細胞苗,也就是豬瘟活疫苗(II)和淋脾苗(脾淋苗)。當然,三種疫苗的使用方法有所不同,要特別注意。另外,注射疫苗的時候,必須保證生豬是健康的,對于那些患病的或者有體溫升高等現(xiàn)象的生豬不宜注射。注射免疫所用的各種工具,必須進行嚴格的消毒處理。
另外,盡快實現(xiàn)日常飼養(yǎng)管理的規(guī)范化、科學化和合理化,有助于提升生豬機體的免疫力,也可以有效減少豬瘟的發(fā)生幾率。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看出豬瘟的強傳染性和高致死性。為此,在日常飼養(yǎng)生豬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觀察,一旦發(fā)現(xiàn),果斷采取隔離措施和相應的治療,盡量減少因此而帶來的各種損失。
[1] 趙振邦.豬瘟的癥狀診斷與治療[J].上海畜牧獸醫(yī)通訊,2012,(1):34-35.
[2] 石志新.豬瘟的檢疫技術要點及處理措施[J].今日畜牧獸醫(yī),2010,(5):6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