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伊朗特約記者 晉燕 本報特約記者 王一茗
伊朗與六方就核能協(xié)議開展的談判尚未塵埃落定,但已經對國際油價產生劇烈影響。英國《金融時報》2日報道稱,石油市場的參與人士已做好了多項制裁措施可能被放寬、歐佩克產油國將加大出口量的準備。周二伊朗核協(xié)議即將達成的消息拖累油價大跌逾2%;周三,受到談判暫停、協(xié)議草案未出臺以及談判各方不樂觀表態(tài)的支撐,國際油價又迎來漲勢。
本輪伊朗核談判自3月26日開始,美國、英國、法國、德國、俄羅斯和中國的外交官在瑞士洛桑與伊朗外交官展開會晤,以便達成寬泛的初步條款,作為6月底前達成的全面協(xié)議的序章。這一談判的目的,旨在解除伊朗開發(fā)核彈的能力。作為交換,國際社會將放寬對伊朗的制裁。
國際大宗商品市場對這一談判十分關注。業(yè)內人士分析稱,一旦對伊朗制裁措施被解除,在今后幾個月內,原本就已供應過剩的石油市場上或將受到一波額外石油出口量的沖擊。
伊朗擁有巨大的石油儲量。據悉,目前源自伊朗的石油日出口量在110萬桶左右,但這只是其制裁前水平的一半。費氏全球能源咨詢公司的最新研究數據顯示,任何解除制裁的措施都可能導致伊朗石油日產量在3到6個月內增加50萬桶,并在隨后的一年內增加70萬桶。
德國商業(yè)銀行分析師卡斯騰·弗里奇表示,即便伊朗不能馬上提高其石油產量,油輪上貯存的數千萬桶石油也會被投放市場,“油價很可能會因此面臨下行壓力?!笔艽擞绊?,紐約商品交易所5月西德克薩斯中質原油(WTI)期貨的價格周二下跌48美分,跌至每桶48.21美元。此前,該原油期貨曾跌至每桶47.28美元的最低點,由于美國商業(yè)庫存繼續(xù)增 加,今年WTI已經下跌了近10%。
投資者高度關注伊朗核談判進展,伊朗和六國馬拉松式的談判后尚未出臺協(xié)議草案,引發(fā)石油價格走勢明顯好于投資者預期。
周三,美國紐約商品交易所5月原油期貨主力合約價格上漲2.49美元,收于每桶50.09美元,漲幅為5.2%,創(chuàng)2月3日以來的最大漲幅;5月布倫特原油主力合約價格上漲1.99美元,收于每桶57.10美元,漲幅為3.6%。
帶來國際油價波動的也有其他因素。據法新社2日報道,近期美國原油產量降低,以及墨西哥灣油井平臺突發(fā)大火事故的發(fā)生,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國際油價在周三出現(xiàn)反彈。
在這輪油價波動中,中國的舉動也備受關注。路透社報道稱,根據湯森路透石油研究與預測的預估,中國3月原油進口量約為2800萬到2900萬噸,相當于日均約659-682萬桶。
石油市場普遍認為,中國進口的原油超過實際消費量或提煉后再出口的數量,多出的這部分原油流入了中國的戰(zhàn)略和商業(yè)儲備設施。
美國全國廣播公司財經頻道(CN?BC)2日報道稱,全球三大原油生產國——沙特阿拉伯、俄羅斯和美國,目前沒有一個國家在顯著降低原油的實際生產,因此國際石油的價格在短期內仍將持續(xù)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