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俊俊
(太原市苗木儲備中心,山西太原 030025)
像我國東南沿海和其他多風地區(qū),導致其園林樹木損毀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風害這種自然災害頻繁發(fā)生。而隨著“退耕還林”的不斷實施,我國的人工植樹規(guī)模和園林數目也在不斷增加,再加上最近這些年極端天氣如臺風的出現(xiàn),導致園林樹木受風害的影響,損失越來越大,例如2008年的森拉克臺風在浙江省登陸,導致溫州等地林業(yè)經濟損失2億多元,蒼南、平陽沿海防護林折干、掘根率達到防護林樹木的一半以上,可見臺風等風害對樹木的危害巨大。事后調查發(fā)現(xiàn)栽培的不科學也是導致?lián)p失嚴重的原因之一,所以為了提高園林樹木的抗風性,就需要通過對園林樹木栽培方法進行探究,研究不同的栽培方式對園林樹木抗風性的影響,希望可以提高園林樹木的抗風性。
風害對園林樹木的危害很大,不僅直接造成經濟損失,還間接地影響園林行業(yè)的發(fā)展。風害將園林樹木的枝葉或枝干吹折,將園林樹木吹倒或連根拔起,不僅影響著園林樹木的生存和生長,還對周圍的居民生活造成巨大的損失。風害還妨礙了植樹造林的速度與質量,減少了森林樹木的數量和面積,進而影響到樹木涵養(yǎng)水源、保持水土的功能,導致生態(tài)不平衡[1]。所以要提高園林的抗風性。
本文通過利用石塊墊穴法、石塊壓根法和抗風樹種植法等對不同地區(qū)的園林樹木進行栽培,然后觀察這幾種方法與一般的栽培法在抗風性方面的差異,最后分析總結出適用于不同地形的抗風栽培法。
2010年在青島嶗山區(qū)一家國際高爾夫公寓綠化景觀的施工中,由于該項目主要栽培植物是體形較大的樹木,而且項目施工所在地土壤中含有大量的石礫,再加上青島靠近大海,容易受到臺風和大風的威脅,所以采用了石塊墊穴法提高項目綠化植物的抗風性。工作方法就是把樹木土球放入種植穴并且將樹木扶正后,用石塊從東西南北四個方向墊入種植穴和樹木土球中間,使樹木土球能夠穩(wěn)定在種植穴內,然后再用細土壓實進一步保證樹木的穩(wěn)定。在石塊的選擇中,必須保證石塊的大小、厚度、長短符合種植穴的環(huán)境。然后將一部分樹木在栽培時不墊石塊,種植后利用四腳支撐,觀察抗風性并和采用石塊墊穴法比較。
2006年,舟山臨城新區(qū)沿海景觀生態(tài)帶綠化工程,選擇水杉作為抗風性的研究對象,而水杉的抗風性普遍不高。工作方法是在水杉的栽培中,按照正常的方法將水杉種植完成后,將石塊平均鋪設在水杉樹木地面上,鋪設厚度達到35 cm,然后在石塊上接著鋪設一層少量的泥土,在最上面的泥土上再種植比較耐旱的植物將石塊全部覆蓋,增加水杉的觀賞性。然后將采用石塊壓根法栽培的水杉與采用常規(guī)種植法的水杉進行抗風性的比較。
2007年在舟山臨城新區(qū)??偷谰G化農村的施工中,采用抗風樹種植法進行實驗分析。選擇抗風性比較強的紅葉石楠作為建群優(yōu)勢樹種,選擇落羽松作為亞優(yōu)勢樹種,選擇抗風性比較差的大葉女貞作為伴種,下層選擇栽培日本女貞,這樣可以使得樹種的根系和樹冠都可以形成不同的結構和層次。而且抗風性最強的紅葉石楠栽培在最外圍可以隔絕和阻擋大部分的狂風[2]。最后將采用抗風樹種植法栽培的樹木和沒有采用抗風樹種植法栽培的樹木之間的抗風性進行比較。
2010年,將石塊墊穴法運用到青島嶗山區(qū)一家國際高爾夫公寓綠化景觀施工中,通過對2012年遭到強臺風達維侵襲時,采用石塊墊穴法與常規(guī)栽培方法抗風性的分析調查,當時達維在青島登陸時速度是40 m/s。在達維過境之后對采用石塊墊穴法栽培,并且對樹木的四腳加以支撐的廣玉蘭、銀杏等樹木的損失情況進行調查,經調查發(fā)現(xiàn)這些樹木的傾斜率大約是10%;而在對采用常規(guī)栽培方法進行栽培并對四腳加以支撐的樹木的傾斜率達到20%以上,損失最嚴重的地方傾斜率達到75%。所以,明顯可見采用石塊墊穴法栽培的樹木比常規(guī)方法栽培的樹木在遭遇臺風的侵襲后,傾斜率最少降低了10%,可見石塊墊穴法可以增強園林樹木的抗風性。而且石塊墊穴法還有取材方便等優(yōu)點,還能避免清理石塊的費用,減少栽培的成本,適合大規(guī)模的推廣。
2006年,采用石塊壓根法對舟山臨城新區(qū)沿海景觀生態(tài)帶綠化工程進行栽培,選擇水杉作為研究對象。從2006年至今,舟山市每年都至少受到兩三次臺風的外圍侵襲,即使是在2012年臺風等級最大的??_風過境時,舟山市也沒出現(xiàn)臺風將樹木連根拔起的現(xiàn)象。而且根據海葵過境后的調查發(fā)現(xiàn),采用石塊壓根法栽培的水杉樹木完好率是100%;而采用常規(guī)方法栽培的水杉傾斜率大約是60%,而且有很多的水杉被連根拔起。由此可見石塊壓根法能夠有效提高樹木的抗風性,石塊壓根法的主要作用是利用石塊增加了樹木根部的重量,減少臺風等風害對樹木的損害。而且根據觀察發(fā)現(xiàn),石塊壓根法由于增加了石塊和少量的泥土,形成了土壤和石塊間的縫隙,可以為爬行動物提供一個更好的棲息環(huán)境,有力的保證了自然界和生物圈的生態(tài)平衡,適合樹群的栽培[3]。
2007年將抗風樹種植法運用到對舟山市臨城新區(qū)??偷谰G化工程施工中,將防護樹種成群的群植法可以很好的抵抗風害,尤其是建群的優(yōu)勢樹種紅葉石楠和亞優(yōu)勢樹種落羽松對于臺風的抵抗力非常強,因為紅葉石楠和落羽松本身就具有較強的抗風性;而且抗風性比較差的大葉女貞和日本女貞由于受到了紅葉石楠和落羽松種群的保護,很少受到風害的影響,抗風性有明顯提高。在遭遇臺風后的調查中發(fā)現(xiàn),采用抗風樹種植法的樹木只有大葉女貞出現(xiàn)了2.7%的傾斜率,而其他的紅葉石楠、落羽松和日本女貞都沒有受到臺風的影響;而沒有采用抗風樹種植法栽培的同類樹木則是在遭遇臺風的時候發(fā)生了6%~100%不等的傾斜率。由此可見采用抗風樹種植法可以提高抗風性,因為對樹木成群栽培時,樹群不僅能夠相互依靠,以此提高樹冠的抗風性;還因為不同品種的樹種根系都生長在一起,增加了根—土的體積和緊密度,風很難動搖動樹群的根系。所以抗風樹種植法的組群是可以提高樹木抗風性的。
本文通過對石塊墊穴法、石塊壓根法和抗風樹種植法等栽培方法對園林樹木抗風性的實地研究表明,這幾種栽培法都可以有效提高園林樹木的抗風性。而且和一般通過增加支撐來提高抗風性的方式比較起來,石塊墊穴法、石塊壓根法和抗風樹種植法等栽培方法還具有取材方便、節(jié)省成本等優(yōu)勢,所以適合大規(guī)模的推廣。此外,風害對樹木的影響主要是根部和枝葉。所以一方面可以定時對樹木的枝葉進行修剪,減少受風面積,就像抗風樹種植法;另一方面可以增強樹木根部的穩(wěn)定性,這就是石塊墊穴法和石塊壓根法的栽培方法的目的。最后,還可以研究培育抗風性更好的品種和樹木。
不同的栽培方法、不同的栽培地點和不同的栽培品種等都對園林樹木的抗風性有影響,限于篇幅,不能更多介紹其他的栽培方法。希望我國在人工造林時掌握更多提高園林樹木抗風性的栽培方法。
[1]葉海英,任最紅,李安瓊,等.不同栽培方法對園林樹木抗風性的影響[J].浙江農業(yè)科學,2013(12):1642-1644.
[2]蔡 青.不同栽培方法對園林樹木抗風性的影響[J].現(xiàn)代農村科技,2015(2):41.
[3]張 獻,戴少偉.華中地區(qū)影響園林樹木抗風害能力的因素分析[J].安徽農學通報(上半月刊),2012(13):153-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