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我們天生怕蛇?為什么我們受不了指甲刮黑板的聲音?科學家認為我們怕蛇是因為遠古時期,蛇對我們的祖先造成過致命的傷害;而我們怕刮黑板的聲音則與某類猴子在察覺到危險情況時發(fā)出的聲音相仿??梢娺@兩種恐懼都是祖先遺傳給我們的,也屬于遺痕行為。
“艾森導演,這個計劃我覺得……”托尼我一邊說著一邊推門而入,緊接著我的眼前出現(xiàn)了一個十分詭異的畫面——只見艾森導演站在桌子旁,歪著脖子,扭著身體,一只手扶著桌子,另一只手反背在身后,拿著一支筆,正在背上蹭。
“導演……你是在練功嗎?你不會是加入什么邪教組織了吧?”
艾森導演突然用一種貓看見魚的晶亮眼神看著我:“太好了托尼,快來快來,我背上癢正夠不著!”
于是,勤勞智慧、智勇無雙的導演助理托尼,被逼無奈下成了一名撓癢工??磥戆瓕а莶皇切逕捫肮ψ呋鹑肽?,上面的疑問可以作廢,可新的疑問尚待開解:“艾森導演撓癢癢干嗎踮腳尖?!”
高難度撓癢動作
眾所周知,撓癢癢有時會是一項十分挑戰(zhàn)人類極限的事。不過不止是人類,對于鳥類而言,撓一場舒服自在又美麗優(yōu)雅的癢癢,絕對比讓它們學說話還難。
很多鳥兒撓癢的動作都走了“別扭路線”——尤其是它們撓頭時,會先將一側翅膀壓低,然后同一側的足從上面越過翅膀伸達頭部再撓。
“不對吧,我記得鸚鵡可以用足把食物直接送入口中而不需要越過前翅的!”我立即糾正艾森導演。
艾森導演點點頭:“鸚鵡進食確實可以這樣,但它們?yōu)槟X袋搔癢時卻總是按照上述刻板費力的程序行事——雖然它們在取食時能夠很方便地伸到同一部位。”
“這個動作不太合理,如果技藝不精會摔倒吧?”
“很多幼鳥在做這個高難度的撓癢動作時,都會失去平衡,不過它們?nèi)匀粯反瞬黄!xB類的祖先來自于四足動物,據(jù)說它們在撓頭的時候就會用后足越過前足到達頭部。鳥類毫不猶豫地將這種行為繼承了下來?!?/p>
“鳥類真老實,遺傳什么就繼承什么,不會偷奸耍滑選擇性繼承??!”我嘟囔道。
“無用功”行為
在動物世界里,喜歡做這種“無用功”行為的不只是鳥兒,很多原始的鹿類也會有些解釋不清的“怪動作”。它們在威嚇對手時,常常會張開嘴唇露出大牙:“別惹我,小心咬你!”
事實上,在進化過程中,鹿嘴里的犬牙已經(jīng)幾近消失,它們齜牙咧嘴變得毫無威懾力。不過,小鹿現(xiàn)在已經(jīng)擁有了更強大的戰(zhàn)斗武器——鹿角。所以真希望有人告訴這些傻鹿們,下次要打架的時候,晃腦袋和甩蹄子,都比曬牙齒有用多啦!
“護蛋天使”秧雞
秧雞家族的很多成員都喜歡把巢建在樹上,這樣孵蛋的時候才會更安全。不過住在“高層”也會有另一個煩惱,那就是在孵蛋過程中會不小心把蛋擠出巢外。一旦發(fā)生這種情況,“肇事”的秧雞就會火急火燎地試圖把蛋“回收”回來。可惜這種行為根本沒有任何意義——鳥蛋一旦離巢,肯定會被摔得粉碎。回收蛋的行為本來是地面營巢鳥類的典型行為,這表明秧雞的祖先是在地面營巢的。
遺痕行為
“像上面動物的這種來自于祖先的怪動作,便被稱為遺痕行為。在生物不斷進化的過程中,動物們換了名字、變了相貌,但無法徹底改變某些行為,這便是遺傳的魔力。哎喲托尼,你可別聽得太入神只撓一個地方呀,我的背都快被你撓成海溝啦!”
“我這也是為了加深對遺痕行為的記憶。導演,我保證,你背上一個星期之后還遺留有指甲的痕跡,這也叫‘一痕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