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聞達 攝影/王齊波 Text by Wen Da;Photo by Wang Qibo
劉福龍開著木頭電動車,顯得那么與眾不同
沈陽市沈北新區(qū)虎石臺大街,車來車往,大小車輛飛馳如電。約定見面時間到了,木頭電動車鳴響著笛聲由遠及近。車停穩(wěn)后,劉福龍從車上跳下來,很紳士地為我打開車門。“上車吧,把門鎖插好!”他笑著對我說。
2014年10月末,沈北農(nóng)民劉福龍造木頭電動車的故事通過媒體報道廣為人知,配合著新聞圖片,一時間傳遍全國,秒殺了奔馳寶馬等所有豪車。從那時起,我就一直想認識認識這位沈北農(nóng)民,感受一下他別致的座駕。2015年年初的一個周末,我終于如愿以償,親眼目睹并親身體驗了一回。
“你點子挺正,這么多人來采訪我,你是第一個坐上木頭電動車上路的人?!眲⒏}堉噶酥杠嚽吧w說,“這兩天才造出來,油漆還沒干呢!”然后,他開始把速度提高到40邁的極限,在過路司機好奇地注視下,駛離虎石臺大街,進入顛簸的村路??蛇@時,一個小意外發(fā)生了,車子忽然熄了火。劉福龍很緊張,認真檢查了下電瓶,重新啟動后,車子又可以正常行駛了?!靶栴},車子還需要磨合。”他如釋重負。
“大拇哥”的車標
我也終于可以從飆車的亢奮中解脫出來,認真打量屁股下面的這輛“怪家伙”。它看起來就像是一個木制兒童玩具的放大版,木質(zhì)的車殼、木質(zhì)的輪轂、木質(zhì)的儀表盤和方向盤……所有你能接觸到的都是木頭的,但它同時又具備時速表、轉(zhuǎn)向燈、喇叭、油門?!罢F囉械乃加?,它就是一輛標準的電動汽車嘛。”劉福龍解釋。視線前方,我還看清了車標,它是一個木刻的大拇哥,形狀就像手機微信里的“贊一個”。
作為沈北朱爾屯地區(qū)最優(yōu)秀的木匠,劉福龍在當(dāng)?shù)赜兄喈?dāng)高的知名度。劉福龍的父親是當(dāng)?shù)匾粋€土木匠,劉家三代定居朱爾屯,農(nóng)忙時種地,農(nóng)閑時劉福龍的父親就拿著工具四處給人做活。受父親熏陶,劉福龍從十幾歲時就開始做木工活,從最簡單的放線、支板開始做起,然后開始做家具。劉福龍自稱“改革開放后第一批專業(yè)木工”,20多年前就干裝修,如今已攢出了一個木板廠。他從來沒正經(jīng)拜過師傅,似乎天生就自帶了木工活的基因,一件家具只要讓他看上兩眼,就能照貓畫虎做出來。
“木工不是啥好工作,靠手藝吃飯,真是累啊?!眲⒏}堊焐线@么說,但他對這門手藝的熱愛卻是顯而易見的。他的木板廠里堆放著各種木工工具,很多還是他自己研制的,那些工具下面的木屑都快沒過腳面了。
琢磨木頭電動車是在半年前,他在電視上看見外國的老年人退休后搞各種奇思妙想,有人造飛機,有人造坦克?!拔蚁胱屚鈬艘部纯?,我們中國民間木匠也是有想法的?!彼麤Q定自己設(shè)計研發(fā)一輛環(huán)保型電動車。在沒有圖紙沒有方案,也沒有專人指導(dǎo)的情況下,劉福龍通過自己摸索鉆研、查閱資料等方式,歷時3個月,花費過萬元,手工制作了一輛木質(zhì)電動車。
電動車的設(shè)計制造并不順利,為了強調(diào)車體的木質(zhì)感,除了車底盤是鐵的,其余部分幾乎全部采用木質(zhì)。比如方向盤,雖然內(nèi)部是塑料的,外面卻包了30多塊木條。充滿流線感的車蓋也費了劉福龍不少心思。第一輛木質(zhì)電動車造出來時,木板拼制的車蓋沒用楔子加固,到了冬天,車蓋就開裂了,露出一條條縫隙。這讓劉福龍覺得很糟心,他是個喜歡較真的人,活兒干得不干凈,覺都睡不好。因此,制作第二輛車時,劉福龍吸取了教訓(xùn),“現(xiàn)在,這車就是開個十年二十年,車蓋也不會裂”。
如今,劉福龍已經(jīng)制作了三輛木頭電動車,最引人注目的是一輛“戰(zhàn)車”,造型模仿軍用車輛,上面還鑲嵌了“導(dǎo)彈”?!澳氵€要收復(fù)釣魚島咋地?”提到丈夫的“不務(wù)正業(yè)”,劉福龍妻子就上火。但劉福龍的舉動卻吸引了不少生意人,通過媒體報道后,他制作的幾輛車讓兩個南方商人看上了,正在商談購買的事兒。
在沒有圖紙沒有方案,也沒有專人指導(dǎo)的情況下,劉福龍通過自己摸索鉆研、查閱資料等方式,歷時3個月,花費過萬元,手工制作了一輛木質(zhì)電動車。
2014年,劉福龍還獲邀參加了四平車展,“我的車一進展廳,什么美女車模,什么概念車,全都不好使!大家都過來看我和我的車。有個汽車廠家的老總問我能不能掛上他們家的車標,作為回報,該廠的汽車讓我隨便挑!我是不會同意的。他的車是想做多少做多少,我的車可是全天下就這一輛。”
但木頭電動車也存在著一些現(xiàn)實的問題。很多次,劉福龍開著車上道都被交警攔下。當(dāng)?shù)弥@輛木頭車采用電能,最高能開到40邁,交警都覺得不可思議,但按照相關(guān)法律規(guī)定,自制和改裝的機動車上道是違法行為。交警提醒劉福龍,好玩歸好玩,一定要注意安全,畢竟他的木頭電動車還太單薄,即使安上“導(dǎo)彈”,也不是那些“鐵家伙”的對手。
采訪結(jié)束后,劉福龍又開著木頭電動車把我送回了車站。夕陽西下,路邊的一群孩子看見我們,好奇地追趕著。劉福龍滿足地笑著,他48歲的中年歲月,在疾風(fēng)中顯得那么與眾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