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央視《焦點訪談》、《東方時空》走下來的敬一丹,不同于節(jié)目中標志性的眉頭緊鎖,給人留下了親和、開朗、詼諧、機智的印象。7月18日,從央視退休的敬一丹攜新書《我遇到你》來到河南博物院康橋論壇,與讀者分享了職業(yè)生涯中的心路歷程和人生感悟。
在南極梳理新書大綱
與敬一丹此前出版的《聲音》等6部著作不同,《我遇到你》是敬一丹對自己職業(yè)生涯的梳理和人生的總結,態(tài)度更溫和,敘述更平靜。2013年,敬一丹去了一趟南極。在那片清澈的凈土上想了很多與人生有關的事情,誕生了在職業(yè)生涯結束時用文字的方式對自己進行總結的念頭?!坝梦淖峙c觀眾交流更鄭重,也能讓我對自己的職業(yè)生涯進行再思考。與大家看電視相比.這種文字上的交流是一種升華。作為時代記錄者。記者把自己的足跡記錄下來,把一些有意義、有意思的事情梳理一番。對自己、對他人、對社會都是一件有意義的事情?!本匆坏ふf。
之所以將書名定為《我遇到你》,是因為“遇”這個字帶給敬一丹很多感慨。“如果沒有遇到形形色色的人和事,沒有這種職業(yè)平臺和這樣的時代,我可能是另外一個樣子?!彼f,“所以,我珍惜各種遇到的人、事、物。聽到,是幸事;傳播,是本分?!?/p>
為了與讀者多層面地交流,敬一丹還在書中提供了很多影像資料的二維碼。她說:“這些二維碼記錄著電視行業(yè)的發(fā)展。也記錄著我的職業(yè)生涯。起碼有一點我很欣慰,就是我年輕時做的節(jié)目、選的話題經住了時間的考驗,沒有讓我為過去說過的話臉紅。”
新聞人要“有所不為、有所不畏”
在近30年的職業(yè)生涯中,敬一丹對自己的職業(yè)有著越來越多的“冷思考”。她說,記者是什么?是瞭望者、發(fā)現(xiàn)者、檢測儀、記錄者、無處不在的眼睛、孜孜以求的揭露者……這樣的職業(yè)形象讓人尊敬。在選擇這個職業(yè)的時候,大家多半都伴隨著理想、熱血、崇高、使命這樣的詞。但真正想持久地做下去,需要的是責任、是尊重、是溝通。“任何媒體的從業(yè)者都應當成為一個良好的溝通者。如果我們的溝通能力更有效。會不會減少沖突和悲劇呢?我一直在踐行這種觀念。”她說。
隨著新媒體的發(fā)展,輿論監(jiān)督遍地開花。敬一丹說,在《焦點訪談》等電視新聞評論節(jié)目出現(xiàn)之前,老百姓對輿論監(jiān)督還很陌生。隨著節(jié)目的普及,輿論監(jiān)督逐漸成為老百姓熟知的熱詞,群眾逐漸懂得運用輿論監(jiān)督的力量來爭取自己的權益。雖然輿論監(jiān)督不是萬能的,但作為記者,要做到“有所不為、有所不畏”,要放大弱者的聲音,傳播智者的聲音,使輿論監(jiān)督成為行政、法律力量之外的另一種力量。
心安是人生的一種境界
今年4月,敬一丹進入職業(yè)生涯倒計時。她說,自己喜歡這種能聽到退休時鐘滴答聲的狀態(tài),特意挑選了三個日子來播報節(jié)目:4月1日,是《焦點訪談》的生日;4月27日,是自己的生日;4月30日,是最后一個工作日。在經歷過廣播的高峰、電視的巔峰、新聞節(jié)目的黃金時代、新媒體崛起等大事件后,敬一丹最舍不得的是白巖松、崔永元、水均益、陳虻等一批充滿新聞激情和電視理想的可愛可敬的電視人。“跟他們在一起有著痛并快樂的歸屬感,是一代電視人和一個時代珍貴的記憶?!本匆坏ど钋榈卣f。
5月1日正式退休后,敬一丹開始做過去沒時間做、沒來得及做的事,比如從事教育、研究等工作,比如與女兒一起投身公益。提起女兒,敬一丹說女兒遺傳了她縝密的思維和強大的邏輯能力,說出的話經常讓她啞口無言。而自己則從父母那里遺傳了積極向上的精神DNA?!拔腋赣H在80歲那年給我母親寫了情詩,試問我們做兒女的能否做到?我母親86歲了,她管理著七八個微信群,每天都在給朋友們發(fā)正能量的‘心靈雞湯,這種活力和旺盛的生命力也是我的精神支柱。有他們在,我心安、幸福?!本匆坏ふf。
敬一丹在鄭州待了兩天,受到了“粉絲”們的熱情追捧。面對舉著書蜂擁而至的讀者,她微笑著在書上簽下自己的名字。她說:“每個生命都值得尊重,向我所遇到的一切致意。” 董巖據(jù)《河南日報》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