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語堂
人生很像一首詩——它有韻律和拍子,也有生長和腐蝕的內在循環(huán)。開始是天真、樸實的童年,之后便是粗拙的青春,后來達到一個活動較劇烈的成年時期,由經驗上獲得進步,又由社會及人類天性上獲得更多的經驗。到中年的時候,性格圓熟了,像水果的成熟或好酒的醇熟一樣,對于人生漸抱一種較寬容、較玩世也較溫和的態(tài)度。老年的時候,內分泌腺減少了活動,假如我們對于老年有一種真正的哲學觀念,那么這個時期便是和平、穩(wěn)定、閑逸和滿足的時期。
一個人有童年、壯年和老年,我想沒有一個人會覺得這不美滿。一天有上午、中午、下午、晚上,一年有春、夏、秋、冬四季,這再好不過。人生沒有什么好壞,只有“在那一季里什么東西是好的”的問題。如果我們循著季節(jié)去生活,那么除了自大的呆子和無可救藥的理想主義者之外,沒有人會否認人生的確像一首詩。莎士比亞就曾說過“生活如詩”,他把人生當成人生看,不打擾世間一切事物的配置和組織,正如他不打擾他戲劇中的人物一樣。莎士比亞和大自然本身相似,這是我們對一位作家或思想家最大的贊頌。他只是活在世界上,觀察人生而終于離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