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立燕 劉 潔 宋愛芹 高祥芝 翟景花 翟 敏
①中國.濟寧醫(yī)學院公共衛(wèi)生學院流行病學教研室(山東濟寧) 272067 E-mail:yz220@126.com ②山東省棗莊市市中區(qū)人民醫(yī)院內五科
隨著社會的快速發(fā)展,競爭壓力日益增大,人們的睡眠質量問題愈來愈嚴重。研究報道:睡眠障礙為青少年常見的心理障礙,10%~23%的青少年有不同程度的入睡困難、再入睡困難及早醒等睡眠問題[1]。如廣州地區(qū)1450 名大學生睡眠質量調查顯示,有睡眠質量問題的占17.7%[2]。而張雨新等[3]的研究表明:北京大學有失眠跡象的大學生占到55.2%;醫(yī)學類考研生作為一個特殊的群體,學習、生活壓力與其他學生有很大的差別。研究這類學生睡眠質量與考試焦慮的關系,可以為改善他們睡眠質量、緩解考試焦慮、提高學習效率提供依據。本研究采用匹茨堡睡眠質量指數(PSQI)量表和考試焦慮量表(TAS),對278 名大學五年級醫(yī)學類考研生進行了調查。
以某醫(yī)學院校大學五年級參加過2014年碩士研究生考試的學生為研究對象,隨機抽樣,西醫(yī)綜合考研生167人,衛(wèi)生綜合考研生64人,口腔綜合考研生34人,護理綜合考研生13人。本次調查共發(fā)放問卷300 份,回收280 份(93.33%),有效問卷278 份(92.67%)。其中男生127人,女生151人,年齡21~28歲,平均(23.83±0.963)歲。
采用現(xiàn)況研究的方法,以考研科目相同為單位對大學五年級考研生進行隨機抽樣,使用結構式問卷收集資料,調查內容包括3 部分。
1.2.1 一般情況 為自行設計,包括性別、年齡、民族、家鄉(xiāng)所在地、父母親文化程度及職業(yè)、家庭年收入、是否為獨生子女、所在院系、報考學校等。
1.2.2 睡眠質量調查 采用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PSQI)量表評定研究對象最近1 個月的睡眠質量[4]。該量表由劉賢臣等人修訂,適合我國人群,有較高的信度和效度。內容包括睡眠質量、入睡時間、睡眠時間、睡眠效率、睡眠障礙、催眠藥物和日間功能障礙等7 項,每項分為4 個等級,分別賦值0~3 分,累計各項得分即為PSQI 總分,總分值在0~21之間。得分越高,表明睡眠質量越差。PSQI 成分≥2 分表示在該項上的質或量較差或很差,以PSQI≥8作為判定睡眠質量問題的標準[5]。
1.2.3 考試焦慮量表(TAS)[6]TAS 是美國華盛頓大學著名臨床心理學家Irwin G Sarason 教授于1978年編制完成,該量表涉及個體對于考試的態(tài)度及個體在考試前后的種種感受和身體緊張等內容,共37 個條目。每題要求選“是”或“否”。TAS 只統(tǒng)計量表總分,把所有37 個項目的得分加起來即為量表總分。TAS 得分12 分以下考試焦慮屬較低水平,12~20 分屬中等程度,20 分以上屬較高水平。15分或以上表明該被試者的確感受到了因要參加考試而帶來相當程度的不適感。TAS 是目前國際上廣泛使用的考試焦慮量表之一,在我國大學生中曾有使用,有較高的信度和效度[7]。
調查前對研究對象說明調查的目的及意義,征得其同意后進行調查,采用匿名方式進行,所有調查資料嚴格保密。
收集的資料經過整理,審核合格后,采用Epidata 3.1 錄入數據,用SPSS 17.0 統(tǒng)計軟件包進行t 檢驗、方差分析、χ2檢驗、相關分析等。
匹茨堡睡眠質量總平均得分(4.31±2.790)分,最低分0 分,有10人,最高分16 分,有2人,按照PSQI≥8 作為評定我國睡眠質量問題的標準,有29 名(10.43%)被試者在睡眠質量上存在問題。其中,大多數考研生睡眠質量好或良好,入睡時間在30min 之內,夜間睡眠時間在7h 之上,睡眠效率大于85%,睡眠障礙每周小于1 次,極少數考研生使用過催眠藥物,少于50%的考研生偶爾或有時出現(xiàn)日間功能障礙。
2.2.1 不同性別人群的睡眠質量比較 PSQI 均值男生為(4.14±2.560)分,女生(4.46±2.560)分,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各成分的得分情況男女生之間進行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有睡眠質量問題的人 數:男 生10人(7.87%),女 生19人(12.58%),差異也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1.637,P =0.201),見表1。
表1 男女考研生PSQI 總分及各成分得分的比較(±s)
表1 男女考研生PSQI 總分及各成分得分的比較(±s)
PSQI 各成分 男 女t P睡眠質量 0.92±0.638 1.06±0.695 -1.716 0.087入睡時間 0.87±1.108 0.89±1.084 -0.212 0.833睡眠時間 0.50±0.616 0.54±0.710 -0.502 0.616睡眠效率 0.09±0.387 0.15±0.453 -1.003 0.317睡眠障礙 0.84±0.555 0.85±0.608 -0.073 0.942催眠藥物 0.16±0.569 0.21±0.667 -0.636 0.525日間功能障礙0.76±0.718 0.77±0.795 -0.048 0.961總 分 4.14±2.560 4.46±2.560 -0.938 0.349
表2 不同考研科目考研生PSQI 總均分及各成分得分的比較(±s)
表2 不同考研科目考研生PSQI 總均分及各成分得分的比較(±s)
PSQI 各成分 西醫(yī)綜合 衛(wèi)生綜合 口腔綜合 護理綜合F P睡眠質量 0.91±0.657 1.13±0.655 1.18±0.758 1.00±0.57 7 2.556 0.056入睡時間 0.81±1.016 1.22±1.266 0.85±1.105 0.15±0.555 4.317 0.005睡眠時間 0.60±0.703 0.28±0.548 0.56±0.613 0.54±0.660 3.648 0.013睡眠效率 0.19±0.510 0.05±0.278 0.00±0.000 0.00±0.000 3.298 0.021睡眠障礙 0.81±0.620 0.97±0.503 0.88±0.537 0.62±0.506 1.914 0.128催眠藥物 0.17±0.581 0.06±0.393 0.41±0.957 0.31±0.855 2.551 0.056日間功能障礙 0.78±0.785 0.83±0.767 0.76±0.654 0.23±0.439 2.362 0.072 PSQI 總分 4.28±2.845 4.53±2.666 4.65±2.943 2.85±1.90 8 1.509 0.212
表3 報考不同院??佳猩鶳SQI 總均分及各成分得分的比較(±s)
表3 報考不同院??佳猩鶳SQI 總均分及各成分得分的比較(±s)
PSQI 各成分 985 學校 211 學校 其 他F P睡眠質量 0.93±0.640 1.05±0.694 1.02±0.084 0.637 0.530入睡時間 0.83±1.085 0.86±1.130 0.93±1.086 0.222 0.801睡眠時間 0.52±0.694 0.58±0.635 0.48±0.667 0.527 0.591睡眠效率 0.14±0.377 0.11±0.359 0.12±0.485 0.088 0.916睡眠障礙 0.83±0.530 0.92±0.478 0.82±0.665 0.765 0.466催眠藥物 0.16±0.523 0.23±0.702 0.18±0.648 0.262 0.770日間功能障礙 0.70±0.775 0.74±0.735 0.82±0.763 0.694 0.501 PSQI 總分 4.11±2.447 4.49±2.751 4.36±3.038 0.375 0.688
表4 不同性別、不同考研科目、不同報考院校的TAS 平均得分(±s)
表4 不同性別、不同考研科目、不同報考院校的TAS 平均得分(±s)
變量 水平 n TAS 得分t/F P性別 男 127 17.65±6.961 -0.182 0.855女 151 17.80±7.178考研 西醫(yī)綜合 167 17.31±7.359 2.701 0.046科目 衛(wèi)生綜合 64 16.95±6.807口腔綜合 34 19.82±5.102護理綜合 13 21.46±7.579報考 985 學校 88 16.32±6.434 3.857 0.022院校 211 學校 65 19.49±6.860其他 125 17.81±7.440總計 278 17.73±7.072
2.2.2 不同考研科目學生的睡眠質量比較 對不同科目考研生的PSQI 總均分及各成分得分情況進行比較,在入睡時間、睡眠時間、睡眠效率三方面得分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SQI 總均分及其他各成分得分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2)。其中,不同考研科目中存在睡眠質量問題的考研生人數(比例)分別為:西醫(yī)綜合考研生13人(7.78%),衛(wèi)生綜合考研生8人(12.50%),口腔綜合考研生7人(20.59%),護理綜合考研生1人(7.70%),各科目考研生睡眠質量問題的比例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5.404,P=0.145)。
2.2.3 報考不同類別院校人群的睡眠質量進行比較 對報考不同院??佳猩腜SQI 均分及各成分得分情況進行比較,其均值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3。其中,報考不同院校的考研生中有睡眠質量問題的人數(比例)分別為:報考985 學??佳猩?人(7.95%),報考211 學??佳猩?人(13.85%),報考其他學??佳猩?3人(10.40%),報考不同院校考研生睡眠質量問題的比例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1.389,P=0.499)。
TAS 總均分為(17.73±7.072)分,有97人(34.89%)存在嚴重的考試焦慮情緒,不同性別TAS 平均得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不同考研科目、不同報考院??佳猩腡AS 平均得分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4。事后兩兩比較,報考護理綜合的學生TAS 平均得分高于報考西醫(yī)綜合(q =2.056,P =0.041)和衛(wèi)生綜合(q =2.114,P =0.035)的學生,報考211 學校的學生TAS 平均得分高于報考985 學校的學生(q =2.772,P =0.006),其余兩兩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本次調查的278 名考研生中,匹茨堡睡眠質量指數(PSQI)量表總均分(4.31±2.790)分,考試焦慮量表(TAS)總均分(17.73±7.072)分,睡眠質量與考試焦慮存在顯著正相關(r = 0.247,P =0.001)。不同性別、不同考研科目、不同報考專業(yè)考研生的睡眠質量與考試焦慮均有高度顯著的相關,見表5。
表5 不同性別、不同考研科目、不同報考院校的TAS 平均得分(±s)
表5 不同性別、不同考研科目、不同報考院校的TAS 平均得分(±s)
變量 水平 n TAS 得分 PSQT 得分r P 037女151 17.80±7.178 4.46±2.560 0.291 0.000考研科目 西醫(yī)綜合 167 17.31±7.359 4.28±2.845 0.247 0.000衛(wèi)生綜合 64 16.95±6.807 4.53±2.666 0.417 0.001口腔綜合 34 19.82±5.102 4.65±2.943 0.500 0.003護理綜合 13 21.46±7.579 2.85±1.908 -0.525 0.066報考院校 985 學校 88 16.32±6.434 4.11±2.447 0.273 0.010 211 學校 65 19.49±6.860 4.49±2.751 0.317 0.010其他 125 17.81±7.440 4.36±3.038 0.195 0.029總 計 278 17.73±7.072 4.31±2.790 0.247 0.000性 別 男 127 17.65±6.961 4.14±2.560 0.185 0.
睡眠是在中樞神經系統(tǒng)的調節(jié)下,機體處于最低代謝狀態(tài)的一種周期性生理現(xiàn)象。睡眠的多少在個體間差異較大,與年齡、性別、神經類型、性格、活動強度、情緒狀態(tài)等多種因素有關[8]。
有報道顯示,失眠癥患者PSQI 總均分為(10.38±4.57)[9],本次調查中被試的PSQI 總均分低這一結果,說明醫(yī)學類考研生較少患有失眠癥。不同性別考研生PSQI 總均分、各成分得分及存在睡眠質量問題的比例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與以往報道[10-11]的男性與女性睡眠障礙的發(fā)生率存在差異的結果不同,可能與研究對象選擇范圍不同有關。分析結果顯示,醫(yī)學類考研生睡眠質量上存在問題的比例與國內相關調查結果(11.4%~19.1%)[12-13]接近。從PSQI 各成分得分情況分析也可發(fā)現(xiàn),大多數考研生睡眠質量好或良好,入睡時間在30min 之內,夜間睡眠時間在7h 之上,睡眠效率大于85%,睡眠障礙每周小于1 次,極少數考研生使用過催眠藥物,少于50%的考研生偶爾或有時出現(xiàn)日間功能障礙與王玲等[14]人的一般醫(yī)學生睡眠情況的研究結果一致。
考研生面對繁重的課業(yè)與競爭壓力以及老師、父母的殷切期盼,思想負擔重,壓力大,為了應付繁重的學業(yè),將自己的業(yè)余時間都用于學習,甚至不惜犧牲自己正常的睡眠時間,長久下去,不僅影響睡眠質量,對其身心健康也造成嚴重危害,而且會導致學習效率的低下,面對到來的考試就容易出現(xiàn)考試焦慮。調查中有約1/3 的考研生存在嚴重的考試焦慮情緒。而考試焦慮反過來會導致睡眠質量的下降,如此形成惡性循環(huán),嚴重影響正常的學習、生活。本次研究結果睡眠質量與考試焦慮存在顯著正相關正好說明了此問題。
考研備考是持久戰(zhàn),為保持高水平的學習效率,首先,要養(yǎng)成良好的睡眠習慣,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良好的睡眠質量;其次,要提高心理素質,增強其面對考試的適應能力;再次,自己學會放松身心,積極參與各種文娛活動,根據國內外相關研究表明,參與各種文娛活動對緩解學習緊張,提高睡眠質量具有顯著效果[15];最后,學校要針對考研生的睡眠質量問題和考試焦慮實施有針對性的、有效的干預措施,以指導其科學、合理備考。
[1]楊盛萍,徐俊冕.大學生心理障礙分析[J].上海醫(yī)科大學學報,1994,21(3):216-218
[2]王小丹,高允鎖,郭敏.大學生睡眠質量及其影響因素的綜述[J].中國熱帶醫(yī)學,2006,6(10):1906-1907
[3]張雨新,錢銘怡.失眠和睡眠行為量表[J].心理科學通訊,1991,5(2):71-72
[4]Buysse D J,Reynolds C F,Mark T H,et al.T he 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A new instrument for psychiatric and research[J].Psychiatric Research,1989,28:193-213
[5]劉賢臣,唐茂芹,胡蕾,等.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的信度和效度研究[J].中華精神科雜志,1996,29(2):103-107
[6]Hilde L N.Narrative medicine creates alliance with patients[J].Medical Study,2009,8(1):35-67
[7]王才康.考試焦慮量表(TAS)的信度和效度研究[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03,11(1):69-70
[8]何伋,成義仁,馬恩軒.精神病學[M].濟南: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1995:441-442
[9]潘集陽,趙耕源,麥慈任,等.原發(fā)性失眠患者的主觀睡眠質量及心理健康狀況研究[J].中國神經精神疾病雜志,2000,26(4):240-241
[10]Kronholm E1,Puusniekka R,Jokela J,et al.Trends in self-reported sleep problems,tiredness and related school performance among Finnish adolescents from 1984 to 2011[J].J Sleep Res,2015,24(1):3-10
[11]趙麗.大學生擔憂事件、狀態(tài)焦慮、特質焦慮與睡眠質量的關系研究[D].福州:福建師范大學,2009
[12]蔣懷濱,林良章,趙春梅.福州地區(qū)綜合性大學本科生睡眠狀況調查及其干預的研究[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08,16(11):1201-1202
[13]王小丹,高允鎖,郭敏.551 名醫(yī)學本科生睡眠質量及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07,15(9):771-773
[14]王玲,葉明志,溫盛霖,等.某醫(yī)科大學學生睡眠質量與心理狀況的關系[J].中國學校衛(wèi)生,2002,23(3):204-205
[15]穆燕,杜偉.影響大學生焦慮情緒的因素及其對策[J].中醫(yī)教育,2004,23(2):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