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鄧小平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探究

      2015-04-10 07:01:12王肖肖
      商丘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 2015年1期
      關鍵詞:理想信念歷史政治

      王肖肖

      (北京師范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北京 100875)

      鄧小平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探究

      王肖肖

      (北京師范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北京 100875)

      鄧小平一直十分重視青年的思想政治工作,在領導中國革命和建設的長期實踐中,面對特殊的歷史環(huán)境和基本國情,鄧小平概括了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內容,包括理想信念教育、愛國主義教育、歷史和基本國情教育等。了解鄧小平加強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學習鄧小平關于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對于提高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的實效性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鄧小平;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必要性;內容

      鄧小平一直高度重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尤其對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傾注了大量心血。他強調:“我們的黨十分重視青年在國家生活中的作用”,民族的希望、國家的未來在于青年,“我們毫不懷疑青年是我們的希望和我們的將來”[1]8。他呼吁:“我們希望從事教育工作的同志,各個有關部門的同志,整個社會的家家戶戶,都來關心青少年思想政治的進步”[2]105-106。近年來,關于鄧小平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研究取得新的進展,但是關于鄧小平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還有待深入。加強這方面研究有助于增強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一、鄧小平強調加強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面對國家和社會發(fā)展的需要,面對風云變幻的國內和國際形勢,面對青年這一特殊的群體,加強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緊迫性和必要性日益凸顯。

      (一)社會思潮沖擊著青年思想

      經(jīng)歷了政治混亂,經(jīng)濟停滯,生活貧苦的十年浩劫,青年的思想被嚴重束縛。十一屆三中全會掀開了中國歷史發(fā)展的新篇章,開啟了改革開放的序幕。“兩個凡是”的思想束縛被沖破,實事求是的馬克思主義思想路線重新確立起來。冤假錯案得以平反,社會關系得到調整。從此中國的經(jīng)濟進入新的階段,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一系列的變革給人們尤其是青年的思想帶來了極大的沖擊。但是歷史的轉型往往帶來的不僅僅是積極的因素,一些消極的現(xiàn)象也隨之出現(xiàn)。鄧小平指出:“‘四人幫’對教育事業(yè)的破壞,不僅造成科學文化的教育質量驚人下降,而且嚴重地損害了學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敗壞了學校紀律,腐蝕了社會主義社會的革命風氣”[2]105。 “文革”結束后,許多青年原有的政治觀念、道德觀念破滅,而快速的歷史轉型使青年來不及迅速建立起新的觀念,因此很多青年出現(xiàn)了因缺少精神支柱而彷徨的現(xiàn)象。不少青年開始懷疑,出現(xiàn)了信仰危機、信心危機、信任危機的所謂“三信危機”[3]1-14。 “西單墻”的出現(xiàn),1980年“潘曉來信”引發(fā)的關于人生意義的大討論等等事件都標志著青年在思想上出現(xiàn)了種種問題。面對青年出現(xiàn)的懷疑、彷徨、迷惘等的狀況,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和緊迫性更加凸顯。

      1985年9月,鄧小平在中國共產(chǎn)黨全國代表會議上的講話中提出:“思想政治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隊伍都必須大大加強,決不能削弱”,“思想文化界要多出好的精神產(chǎn)品,要堅決制止壞產(chǎn)品的生產(chǎn)、進口和流傳”[4]P145。既要把好國內的關,也要把好國外的關才能為青年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社會成長環(huán)境。

      (二)外來文化影響了青年判斷

      改革開放為國家注入了新的活力。打開國門后,人們的眼界大為開闊,思想得到了極大的解放,全國掀起了一股學習西方的熱潮。這在一定程度上極大促進了中國的對外開放,也有力地推動了經(jīng)濟的發(fā)展。在學習西方的潮流中,青年群體的積極性最高。他們在廣泛學習和借鑒西方先進技術和管理經(jīng)驗的同時,也存在盲目崇拜的現(xiàn)象,甚至以西方的社會政治制度為判斷標準,對社會主義的信念出現(xiàn)動搖。青年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受到嚴重沖擊。過去,青年受的教育是社會主義優(yōu)于資本主義。但是在打開國門以后,青年看到西方資本主義發(fā)達國家要比我們的經(jīng)濟發(fā)展水平、生活條件等等好得多。所以很多青年對社會主義產(chǎn)生了懷疑,認為社會主義不如資本主義好,一些宣揚資產(chǎn)階級自由化的言論也大有市場。面對新思潮、新環(huán)境的影響,加強思想政治教育迫在眉睫。鄧小平反復強調,克服錯誤思潮的影響,對青年進行思想政治教育,讓廣大青年歷史地、辯證地看待我國的社會制度,堅定中國走社會主義道路必然性,是十分緊迫的政治任務。

      (三)青年自身特點的需要

      青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同時青年又是一個特殊的群體,一個需要保護和引導的群體。青年自身的特點決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在青年時期進行是最佳時期且又刻不容緩。

      從本質上講,青年的特點是:“長身體,長知識,世界觀正在形成,社會活動范圍日益擴大,蓬勃向上,富于進取,而又缺乏政治經(jīng)驗和社會生活經(jīng)驗”[5]24。青年是活躍的,令人矚目的群體。他們積極向上、可塑性強,能夠較快地適應社會變遷和發(fā)展的潮流。對推動整個國家的進步,他們的作用無疑是巨大的。當然,青年總是處于具體的環(huán)境之中的,不同的社會條件必然給不同時代的青年帶來不同的影響,尤其是政治思想方面。經(jīng)歷了十年動亂,迎來了改革開放,“左”的思想還沒完全肅清,加上一些鼓吹資產(chǎn)階級自由化的影響,這一代的青年思想勢必呈現(xiàn)出復雜的狀態(tài)。他們有振興中華、實現(xiàn)四化的強烈要求,但同時一些青年又對社會主義制度優(yōu)越性認識不足,因此信心不足;他們能夠解放思想,站在改革開放的最前端,但又容易對指導思想不夠明確,因此容易偏激和片面;他們熱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和技術,但又有部分青年只圖個人利益,甚至有脫離政治的傾向;他們向往美好的物質生活,但是缺乏艱苦奮斗的意志和勇氣,缺乏對資本主義思想腐蝕的警惕;他們努力營造良好的社會風氣,但有部分青年法制觀念淡薄,缺乏道德修養(yǎng)[5]108-110。因此,這一代青年的主流和本質是好的,但是他們中間存在的弱點和問題也是不容忽略的。鄧小平在強調對青年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始終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根據(jù)青年自身的特點的需求提出了適合他們的教育內容和方法。

      二、以理想信念為核心的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內容

      鄧小平高度重視培養(yǎng)社會主義新人和提高全民族的素質。把青年培養(yǎng)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四有”新人,促進青年全面健康發(fā)展是鄧小平開展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根本目的。對青年進行包括理想信念、愛國主義、歷史和基本國情、中國走社會主義道路必然性等的教育是鄧小平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內容。

      (一)理想信念教育

      “理想是建立在理性基礎之上、以客觀可能性為內在依據(jù)的、關于未來的美好構想、設計和愿望”[6]2。理想與信念是相輔相成的,理想需要信念的支撐,信念需要理想的指引。鄧小平十分重視青年的理想信念教育,多次強調:“我們一定要經(jīng)常教育我們的人民,尤其是我們的青年,要有理想”[4]110,“現(xiàn)在中國提出‘四有’,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其中我們最強調的,是有理想”[4]190。 鄧小平之所以著重強調理想,是因為理想是人未來發(fā)展的方向和動力,青年如果沒有理想,就會對未來陷入一片迷茫。

      所謂青年理想信念教育,就是要用共產(chǎn)主義理想信念教育青年,幫助青年樹立共產(chǎn)主義的遠大理想。鄧小平指出:“為什么我們過去能在非常困難的情況下奮斗出來,戰(zhàn)勝千難萬險使革命勝利呢?就是因為我們有理想,有馬克思主義信念,有共產(chǎn)主義信念”[4]110,并著重強調:“要特別教育我們的下一代下兩代,一定要樹立共產(chǎn)主義的遠大理想”[4]111。在過去的艱苦歲月當中,我們的革命前輩靠著共產(chǎn)主義的理想信念取得了革命的勝利,這似乎是奇跡,但又暗含著必然。這足以說明共產(chǎn)主義理想信念的巨大作用和影響力。信仰的確立來自理論的認知。鄧小平在南方談話中指出:“我堅信,世界上贊成馬克思主義的人會多起來的,因為馬克思主義是科學。它運用歷史唯物主義揭示了人類社會發(fā)展的規(guī)律”[4]382。加強理想信念教育,最重要的是進行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教育,為樹立遠大理想奠定堅實的理論基礎。

      (二)愛國主義教育

      愛國是指一個人對國家懷有的一種熱愛情懷,是促使一個人自覺擔負起祖國建設重任的精神動力。鄧小平十分重視培養(yǎng)青年的愛國精神,他多次強調:“必須發(fā)揚愛國主義精神,提高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2]369,并指出:“中國人民有自己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以熱愛祖國、貢獻全部力量建設社會主義祖國為最大光榮,以損害社會主義祖國利益、尊嚴和榮譽為最大恥辱”[4]3。對青年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就是培養(yǎng)青年的這種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促使青年為建設社會主義祖國做出最大貢獻,并且同損害國家利益行為作堅決的斗爭。愛國主義在不同的年代有不同的表現(xiàn)形式,但它作為民族精神的核心這一地位不會改變。鄧小平強調對青年進行愛國主義教育,一是為了強化青年的愛國情感,使青年感受到自己的主人翁地位,從而更加積極地投入到祖國的建設事業(yè)中;二是幫助青年樹立理性愛國信仰,促使青年理性愛國,遠離偏激愛國行為;三是促使青年把愛國情感外化為愛國行為,真正的用實際行動表達自己的愛國情懷。青年只有愛國才能真正把國家利益放在第一位,才能為國家的未來努力奮斗,因此對青年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在任何一個時期都是不過時的。

      (三) 歷史教育

      鄧小平一直主張要用歷史教育青年?!懊麋R所以察形,往古者所以知今”[7]90,干凈明亮的鏡子中才能觀察自己,懂得歷史的人才能看清當代,一個不了解歷史的人勢必無法真正理解自己所處時代的發(fā)展模式。因此要讓青年了解當今的社會主義,必須讓他們認清中國過去的歷史發(fā)展軌跡。恩格斯也說過歷史就是我們的一切,歷史書寫著昨天和今天,同時也預示著明天。針對改革開放之初的現(xiàn)狀,鄧小平強調必須要用中國的歷史教育青年,他指出:“了解自己的歷史很重要,青年人不了解這些歷史,我們要用歷史教育青年,教育人民”[4]206。歷史是不能丟棄的,有了歷史的對比,才能看到今天的進步。從歷史上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國走資本主義道路是行不通的,但是青年對此并不了解,僅從西方一些發(fā)達國家來判斷資本主義比我們的社會主義好是不客觀、不科學的。要讓青年了解歷史,了解我們的發(fā)展軌跡,這樣他們才會對我們今天的發(fā)展道路有所理解,才會對未來的發(fā)展前景充滿信心。

      (四)基本國情教育

      了解歷史,是為了更好的展望未來;而認清國情,則是為了更好地開拓發(fā)展。鄧小平曾經(jīng)指出:“中國的事情要按照中國的情況來辦,要依靠中國人自己的力量來辦”[4]3。青年是國家力量的來源和希望,青年要對國家的國情有清醒的認識,才能最終擔負起掌舵人的職責。鄧小平曾強調:“觀察中國問題,一定要認識中國問題的復雜性”[4]200。中國是一個發(fā)展中的大國,中國的情況錯綜復雜,而這些難題最終都將落于一代兩代甚至更多的青年肩上,因此對青年進行基本國情教育是一項必要的、長期的工作。當前我國已經(jīng)進入社會主義社會,我們必須堅持而不能離開社會主義,但同時我國的社會主義社會正處于并將長期處于初級階段,這就是我國的基本國情。鄧小平強調:“社會主義本身是共產(chǎn)主義的初級階段,而我們中國又處在社會主義的初級階段,就是不發(fā)達的階段。一切都要從這個實際出發(fā),根據(jù)這個實際來制定規(guī)劃”[4]252。當前我國社會生產(chǎn)力水平還比較低,科學技術水平與民族文化素質還不夠高,社會主義具體制度還不夠完善。因此在任何情況下我們都要牢牢把握這個最大國情,任何的改革發(fā)展都要立足于這個最大實際。青年作為未來的建設者,必須對這一國情有清晰明了的認識,必須一切從實際國情出發(fā),否則會在未來國家建設中迷失方向。

      (五)法制和紀律教育

      加強法制教育,尤其是青年法制教育是一項不容忽視的工作。鄧小平強調:“法制教育要從娃娃開始,小學、中學都要進行這個教育,社會上也要進行這個教育”[4]163,進行法制教育從小入手是非常有必要的。在孩子的思想還沒有成形,對他們進行知法、懂法、守法的訓練,使他們了解生活與法律是多么的息息相關,可以幫助他們從小樹立做守法好公民的信念。如果青年法制教育做得好,可以有效地改善青年犯罪率居高不下的狀況,有利于社會秩序的穩(wěn)定和社會風氣的凈化。

      俗話說國有國法,家有家規(guī),那么學校就應該有校紀。學校紀律不僅要制定,還要嚴格執(zhí)行,否則就等于形同虛設。鄧小平十分重視這一點,他不止一次的強調說:“學校要有‘開除學籍’這個武器,沒有這個武器不行。開除幾個壞學生,就可以教育和挽救一批學生”[1]5-6, “對于表現(xiàn)太壞又屢教不改的,要開除學籍。流氓、阿飛根本不好好學習,你不開除,他就會把整個學校的風氣搞壞”[2]56。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鄧小平提出的這幾點要求,可以有效地改善學校校風,學校只有具有了良好的風氣,學生才能有一個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整個學校的教學質量和水平才能提高。

      (六)中國走社會主義道路必然性教育

      在改革開放初期,在我國經(jīng)濟雖然取得較大進展但還不容樂觀的時期,許多青年思想發(fā)生了嚴重的偏差,對社會主義產(chǎn)生了懷疑,認為社會主義制度不如資本主義制度好。針對這種現(xiàn)象,鄧小平指出:“在青年當中,有人懷疑社會主義制度,說什么社會主義不如資本主義,這種思想一定要大力糾正”[2]250。他用事實向我們證明了中國只能走社會主義道路,而且強調我們搞的是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我們接受西方先進的、優(yōu)秀的文化,但是堅決抵制糟粕和不良思想的沖擊。他甚至指出:“如果十億人的中國走資本主義道路,對世界是個災難,是把歷史拉向后退,要倒退好多年?!盵4](P158)因此,不論從宏觀還是微觀的角度,都要求對青年進行社會主義教育,提高他們的理論認知水平,讓青年真正認識到中國走社會主義道路的必然性。

      [1]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鄧小平論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2] 鄧小平.鄧小平文選(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3] 陳鎮(zhèn)宏.相對主義人生觀在青年中的影響[J].青年研究,1982(1).

      [4] 鄧小平.鄧小平文選(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5] 黃志堅.青年特點與共青團工作[M].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1983.

      [6] 學生德育教育指導小組.學生理想信念的教育[M].沈陽:遼海出版社,2011.

      [7] 孔子家語[M].王國軒,王秀梅,譯注.北京:中華書局,2009.

      [責任編輯 樂 知]

      2014-08-30

      王肖肖(1991- ),女,山東東營人,北京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在讀碩士研究生,主要從事鄧小平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方向。

      A849.1;D432.62

      A

      1671-8127(2015)01-0113-03

      猜你喜歡
      理想信念歷史政治
      理想信念是“政治靈魂”
      當代陜西(2022年6期)2022-04-19 12:11:52
      詮釋理想信念的寫作追求
      回族文學(2022年2期)2022-04-15 22:07:47
      “講政治”絕不能只是“講講”
      當代陜西(2021年1期)2021-02-01 07:17:56
      “政治攀附”
      當代陜西(2019年12期)2019-07-12 09:11:52
      “政治不純”
      當代陜西(2019年8期)2019-05-09 02:22:50
      政治不過硬,必定不可靠——政治體檢不能含糊
      當代陜西(2018年24期)2019-01-21 01:24:06
      堅定理想信念 錘煉優(yōu)良作風
      人大建設(2017年5期)2017-04-18 12:57:32
      新歷史
      全體育(2016年4期)2016-11-02 18:57:28
      歷史上的6月
      歷史上的八個月
      义马市| 嫩江县| 监利县| 新沂市| 大埔县| 博客| 观塘区| 抚松县| 马龙县| 衢州市| 靖安县| 堆龙德庆县| 延津县| 申扎县| 若尔盖县| 南雄市| 花垣县| 汉中市| 大荔县| 丰县| 德化县| 五大连池市| 广安市| 岳西县| 保山市| 常山县| 车致| 金塔县| 田东县| 綦江县| 柞水县| 张家口市| 玛纳斯县| 库尔勒市| 阿图什市| 麟游县| 太白县| 集安市| 呼图壁县| 靖安县| 信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