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高校法治文化體系建設探析*

      2015-04-10 15:44:57衛(wèi)
      山西高等學校社會科學學報 2015年4期
      關鍵詞:法治理念文化

      衛(wèi) 霞

      (太原科技大學 法學院,山西 太原 030024)

      2014年10月,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作出《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其中第一點提到要“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斑@就是,在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下,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貫徹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形成完備的法律規(guī)范體系、高效的法治實施體系、嚴密的法治監(jiān)督體系、有力的法治保障體系,形成完善的黨內法規(guī)體系,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zhí)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實現(xiàn)科學立法、嚴格執(zhí)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xiàn)代化?!保?]其中,“法治保障體系”既包括法律法規(guī)的完善、依法行政、公正司法等“硬實力”的構建,也包括全民法治觀念的樹立、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建設等“軟實力”的增強。因此,本文主要通過法治保障體系中“軟實力”的建設——法治文化體系的建設來論述如何構建高校法治文化體系。

      一、法治文化概述

      (一)法治文化的提出

      隨著我國法治進程的推進,近些年國內關于法的文化的研究也日益興起,形成了一批有關法的文化的理論概括,如“法文化”“法制文化”“法律文化”“法治文化”等。就稱謂產(chǎn)生的時間順序來看,大致是法律文化在先,法制文化緊隨其后,法治文化又在其后。目前這幾個稱謂并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沒有明確的界限,而且學者們各自不斷地為這三個概念注入新的內容,對每一個概念也有不同的表述和解讀。此外,還有的學者使用“法文化”這一概念[2]。但不論哪一種表述形式,都是從文化角度對中國法治進程中的一些現(xiàn)象及問題進行研究,都有其表述的合理性。然而,法治作為迄今為止人類能夠認識到的最佳治國方式,更具有先進、動態(tài)的意味。所以法治文化較其他幾個相關概念而言,更具有與時俱進的意義。加之《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中明確提到“必須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建設社會主義法治文化”。至此,“法治文化”這一詞語被官方正式采納,成為區(qū)別于其他幾個概念的法律術語。因此,我們采用“法治文化”,不僅因為它是研究中國法制現(xiàn)象與進程的官方表述,更重要的是此種文化是先進、動態(tài)發(fā)展的,代表未來中國文化的前進方向。

      (二)法治文化的定義

      從字面上理解,“法治文化”即“法治”與“文化”的結合。法治是人類文明發(fā)展到一定階段的產(chǎn)物,是一種治國理政的模式;而文化則指“用人的標準和尺度去改變對象的行為過程及其結果”[3]。中國政法大學終身教授李德順認為,文化就是人的生活方式,它最大的特征不是指做什么,而是指怎么做,強調行為的過程和經(jīng)歷。從這個意義上講,法治文化應是實現(xiàn)法治國家或法治社會所應經(jīng)歷的過程及具有的方式,即讓法治成為人類社會的生活方式?!熬唧w而言可以概括為四句話:法治文化是指融注在人們心底和行為方式中的法治意識、法治觀念、法治原則、法治精神及其價值追求,是一個法治國度的法律制度、法律組織、法律設施所具有的文化內涵,是人們在日常生活、工作中涉及法治的行為方式,是法律語言、法治文學藝術作品和法律文書中所反映和體現(xiàn)的法治內涵及其精神?!保?]

      (三)法治文化體系

      從上述分析我們不難推出,法治文化是以法治作為生活的一種方式,是物質文化、行為文化、組織制度文化及理念文化等所承載、反映或體現(xiàn)出的法治內涵及其精神。法治文化體系即指由法治物質文化、法治行為文化、法治組織制度文化、法治理念文化等構成的文化復合體。高校作為文化傳承創(chuàng)新的主要陣地,既肩負著文化傳播的歷史使命,又承擔著文化價值的現(xiàn)實表率作用。因此,本文以高等院校如何建設法治文化為研究內容,既具有時代特征,又反映現(xiàn)實所需,是當今理論界應當研究的重大問題之一。

      二、高校法治文化體系建設內容

      (一)法治物質文化

      這里所指的法治物質文化,主要指建筑場所、器物、服飾等文化載體所承載的法治理念及蘊含的法治文化。高校本身作為一種文化現(xiàn)象,有其自身的文化特質。如何在此種文化中注入法治的因素,即成為我們現(xiàn)在所要研究的問題。眾所周知,許多高校都有自身獨特的建筑物,如“水木清華”,指的是清華大學內一處古建筑與荷塘形成的一道風景。此古建筑正額“水木清華”四字,據(jù)記載是清朝康熙皇帝的御筆,蘊含了清華大學悠久歷史,并表達了人與自然和諧相容的理念。再如中國政法大學主樓入口處有一獨角獸造型,獨角獸在中國法律文化當中被視為公平和正義的象征,放在大學主樓入口處,意味著讓政法大學每一個師生要牢記法律的公平與正義。這些建筑物、雕塑等不僅是各大高校的風景標志,而且代表了學校自身的一種文化。因此,校內建筑物的選址、造型、顏色等都是高校文化的一部分,而且是一種顯性文化,最易于師生牢記與接受。可惜的是,山西省內高校文化建筑相對較少,有的學校甚至連代表本校文化的一個典型建筑物也沒有,更別提法治文化建筑物了。由此筆者建議,可否適當增加法治代表性的建筑物,可大可小,或以法治相關格言命名教學樓或宿舍樓,如格物樓、明法樓等,讓法治文化無形地蘊含在日常生活當中,成為師生每天接觸的一部分內容。

      此外,應當設立專門弘揚法治文化精神的媒體、宣傳欄及專門進行法治活動的場所。如高校論壇可設法治文化專場,校報可設法治???,校廣播電臺可設法治頻道,校網(wǎng)站可設法治專題,校宣傳欄可設法治專欄等,多方面廣角度的弘揚法治文化、傳播法治理念,使法治真正成為我們生活的一種方式。

      (二)法治行為文化

      這里所指的法治行為文化,主要指行為所體現(xiàn)出的文化特征及蘊含的法治價值。教師作為人類靈魂的塑造者,其行為舉止對學生有很大影響。高校法治行為文化的建設,首先應是高校教師行為文化的建設。但教師也有學科歸屬,故對高校非法學教師普及法治理念、提升法治行為素養(yǎng)等就成為建設高校法治行為文化的關鍵。由此筆者建議,高校應構建由校領導(教授)為最高典范,歷經(jīng)中層干部(中級職稱教師)、普通教師,最后到學生這樣的法治行為文化表率層次,并發(fā)揮黨員的模范帶頭作用,使全校師生形成依法辦事的理念。此外,高校工會可適當增加關于法律知識普及等相關活動,或學校定期組織法治學術論壇,或定期對高校教師進行法律知識培訓,或借助“12·4”國家憲法日等法治專題開展相應活動,使教師更加了解法治文化,由此提升整個群體的法治素養(yǎng)。

      當教師整體素質提高后,通過言傳身教,學生自然會受到感染,法治理性化、規(guī)則化、民主化的意識自然會傳遞到學生群體當中,使學生的整體法治文化素養(yǎng)提高。在法治這種理性、規(guī)則、民主、文明思維的引導下,學生校內違紀、沖動犯罪等行為理論上應有所降低,誠信、寬容、友愛等人際品質會相應提高,從而達到整個高校法治行為文化的和諧。

      (三)法治組織制度文化

      這里所指的法治組織制度文化,主要指高校制定的法律規(guī)章制度及這些制度運行當中所表現(xiàn)出的文化內涵和法治精神。在我國高校去行政化的路途當中,大學章程的制定可謂具有里程碑意義。教育部辦公廳印發(fā)《關于加快推進高等學校章程制定、核準與實施工作的通知》中,要求各地教育部門在2015年12月31日前完成所有高校章程的核準工作,在章程中客觀表述學校的組織特征與定位,并且以章程建設推動高校綜合改革。大學章程有高校憲法之稱,其他校內規(guī)章制度的建立都需以此為準,并不得違反大學章程中的原則性規(guī)定。由此,大學章程制定完善與否,直接反映出一所高校法治制度文化狀態(tài)。在今后的日子里,想要了解一所高校的法治程度,閱讀其大學章程便成了最快捷、最直觀的方法。如何厘清大學內部決策機構、行政機構、學術機構的權限,制定機構間的運作程序,明確各機構及重要崗位的職責、義務等就成為大學章程的闡述重點,而這也正是法治中的權力制約與平衡、權利與義務相統(tǒng)一、程序優(yōu)先等原則在高校制度中的體現(xiàn)。

      除制定大學章程外,教職工代表大會、學生代表大會等制度的制定與完善也是一所高校民主化法治化的表現(xiàn)。相關內容在此不展開論述,但有一點應當注意,教職工(學生)提出的議案應當有所回應,且回應或解決應當有時限、講效率、透明化,這樣才符合法治程序的應有之義。此外,加強校園民主監(jiān)督機制、健全校內教育救濟等措施也是法治組織制度文化的表現(xiàn),高校應制定相應措施保障這些依法治校路徑的實現(xiàn)。

      (四)法治理念文化

      這里所指的法治理念文化,是指人們心中對法治所持有的意識、態(tài)度、情感及信仰,以及這些意識、態(tài)度、情感及信仰所表現(xiàn)出的法治文化特征。這是法治文化發(fā)展的最高層次,也是高校法治文化體系建設的最高層次。高校建立法治文化體系的目的,不是單純地迎合國家法治建設,更不是為了法治而實施法治,而是自身以人為本、服務社會的一種體現(xiàn)。法治本身不只是一種形式、一種規(guī)定,更重要的是一種精神,一種科學民主文明理性的精神。因此,法治文化是科學民主文明理性在文化領域的表現(xiàn),在一定程度上體現(xiàn)著人自我發(fā)展水平、自我意識完善程度和理性思維健全狀態(tài)。從這個角度講,法治意識、法治覺悟及法治能力的擁有程度是衡量人的發(fā)展和人類文明的特殊指標,法治文化的弘揚是以人為本、健全人、發(fā)展人的一種文化方式。法治是為人類服務,是為人類自由全面發(fā)展奠基鋪路,我們應當自覺地尊法守法并產(chǎn)生自覺的法治意識,從而為樹立法治信仰奠定思想基礎。

      具體來說,高校法治理念文化應當包括民主法治、公平正義、保障人權等基本法治理念,以及這些理念在傳播過程中形成的氛圍文化。針對教師,可通過學習研究、以身作則、依法教學管理等將這些理念牢記于心,并為學生法治理念的樹立做出典范。針對學生,可通過法律基礎課程的學習、法律實踐的參與、學校法治環(huán)境的耳濡目染等提升法治文化理念。高校應充分利用“3·15”消費者權益保護日、“12·4”國家憲法日及其他重要新法出臺的機會向學生宣傳法治的重要性,并通過法治論壇、校園廣播、校報???、校網(wǎng)QQ、微博微信等平臺進行法治文化的宣傳。在一些辯論賽等學生活動中,注重采用法治中的一些觀點或論題進行組織引導,通過這些活動的開展,推進高校校園法治文化建設,使法治理念深入人心。

      高校作為文化傳承與創(chuàng)新的重要場所,肩負著教學科研、服務社會雙重任務。它既是法治文化的傳播者,又是法治理念的塑造地,承擔著重大的歷史使命。法治的實現(xiàn)需要多方面力量的推動,高校法治文化的建設有著不可或缺的作用。從這個意義上講,高校法治文化建設是法治文化建設的先鋒隊,我們應當重視并實踐相應措施,期待法治盡早成為人類的一種生活方式。

      [1]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EB/OL].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4/1029/c/001 -25926893.html.

      [2]劉 斌.法治文化三題[J].中國政法大學學報,2011(3):22-26.

      [3]李德順.什么是文化[N].光明日報,2012-03-26(5).

      [4]劉 斌.用法治文化推進依法治國[N].光明日報,2014-11-6(2).

      [5]李德順.法治文化論綱[J].中國政法大學學報,2007(1):6-14.

      [6]劉 斌.中國當代法治文化的研究范疇[J].中國政法大學學報,2007(1):5-24.

      [7]張 蕊.關于高校法治文化建設的幾點思考[J].人民論壇:中旬刊,2012(8):122-123.

      猜你喜歡
      法治理念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建筑設計應對低碳理念的相關思考
      年味里的“虎文化”
      金橋(2022年2期)2022-03-02 05:42:50
      送法進企“典”亮法治之路
      誰遠誰近?
      反家庭暴力必須厲行法治
      人大建設(2018年3期)2018-06-06 03:11:01
      淺談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消費導刊(2017年20期)2018-01-03 06:26:34
      以德促法 以法治國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進醫(yī)改
      中醫(yī)理念的現(xiàn)代闡釋
      宝山区| 景东| 宁武县| 秦皇岛市| 班玛县| 安化县| 花莲市| 竹溪县| 育儿| 祁阳县| 徐水县| 蛟河市| 百色市| 克山县| 高州市| 积石山| 宜城市| 仲巴县| 洪洞县| 永城市| 临漳县| 那曲县| 登封市| 永州市| 秭归县| 霍山县| 湖口县| 招远市| 东安县| 南阳市| 临武县| 余姚市| 孙吴县| 红桥区| 滦南县| 新晃| 苏州市| 黑山县| 通辽市| 洛浦县| 曲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