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深化石家莊市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研究

      2015-04-10 16:04:43郭全洲趙麗麗張建軍
      關鍵詞:石家莊市服務體系服務

      郭全洲, 趙麗麗, 張建軍

      (1.石家莊職業(yè)技術學院 a.經濟貿易系;b.黨群工作部,河北 石家莊 050081;2.河北師范大學 法政學院,河北 石家莊 050024)

      ?

      深化石家莊市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研究

      郭全洲1a, 趙麗麗1b, 張建軍2

      (1.石家莊職業(yè)技術學院 a.經濟貿易系;b.黨群工作部,河北 石家莊 050081;2.河北師范大學 法政學院,河北 石家莊 050024)

      石家莊市有一定的文化資源優(yōu)勢,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也取得了一定成就,但還存在系列問題:公共文化設施陳舊,建設資金投入不足,基層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人才短缺,隊伍不穩(wěn)定等.建議深化石家莊市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全方位提高供給能力,完善公共文化服務網(wǎng)絡,構建投資主體多元化的投入機制,實現(xiàn)公共文化服務資源數(shù)字化、管理自動化、服務網(wǎng)絡化,完善運行機制和質量提升機制.需要政府部門轉變職能,提高服務效率,從政策、資金、技術、人才方面提供保障.

      石家莊市;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對策

      “十一五”以來,石家莊市加大文化資金投入,通過文化設施的建設與改造,群眾文化活動和文化惠民活動的開展以及非物質文化遺產和民間藝術傳承等工作的運行,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得到全面發(fā)展.2012年,石家莊市提出通過3~5年努力,文化設施建設超過國家“3311”標準,文化產業(yè)年均增長25%,文化發(fā)展進入全國省會城市前列的目標[1].要完成這些目標,深化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是關鍵,需要對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進行創(chuàng)新,構建政府主導和社會力量參與,國家、社會、群眾多元主體互動協(xié)同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進一步深化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對于石家莊市的文化大繁榮大發(fā)展,建設文化強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也是實現(xiàn)“十二五”規(guī)劃中提出的建立覆蓋全社會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實現(xiàn)基本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的重要舉措[2].

      1 石家莊市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基本情況與存在問題

      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包括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滿足公眾基本文化需求活動的基礎設施建設及文化惠民工程、藝術活動和藝術教育等)、公共文化資源的保護與開發(fā)利用(文物與文化遺產保護、古籍整理、非遺發(fā)展等)以及支撐公共文化服務體系運行的保障系統(tǒng)建設(相關的法律政策、資金保障、運行評估監(jiān)管機制等).

      “十一五”規(guī)劃就已提出“逐步形成覆蓋全社會的比較完備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成為政府完善社會服務的重要目標.近年來,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取得了重大成就,但是仍存在與經濟社會發(fā)展不相適應的矛盾.

      1.1 石家莊市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基本情況

      (1)文化資源優(yōu)勢明顯,地方特色文化資源豐富

      石家莊市作為河北省省會,文化資源優(yōu)勢得天獨厚.河北省圖書館、河北省博物院、河北省科技館、民俗博物館、文化廣場等公共性文化場所是石家莊市公共文化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省級文藝院團公共性文化演出豐富了市民的生活. 石家莊市有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中起引領作用的“西柏坡精神”這樣的紅色文化品牌,有古城正定、趙縣、中山國遺址等重要的歷史文化品牌,有以井陘拉花、常山戰(zhàn)鼓為代表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這對打造地方特色文化品牌,完善地方特色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起著重要作用.

      (2)公共文化服務基礎設施不斷完善

      “十一五”以來,石家莊市通過增加對文化基礎設施建設的投資,加強文化館、博物館、圖書館、美術館、科技館、紀念館、工人文化宮、青少年宮等公共文化服務設施和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建設并完善向社會免費開放服務,新建了霞光大戲院、絲弦劇院等一批文化基礎設施,農村公共文化服務基礎設施也進一步完善,所有鄉(xiāng)鎮(zhèn)已完成綜合文化站的建設,全市4488個行政村全部實現(xiàn)農村書屋的全覆蓋,有2857個村建有綜合文化室、文體廣場圖書館等文化設施[3].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建設取得了豐碩成果.初步形成市、縣、鄉(xiāng)鎮(zhèn)(街道)、村(社區(qū))的服務網(wǎng)絡架構,形成了包括圖書期刊、舞臺藝術等適合基層群眾享用的分布式文化信息資源庫群,公共文化服務基礎設施建設網(wǎng)絡初步形成.

      (3)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取得重要成果

      石家莊市重視對“非遺”的保護工作,明確提出了“非遺”項目產業(yè)化的目標,通過資金、土地、技術、人才等方面的扶持,建立了一批“非遺”保護基地,初步形成了產業(yè)規(guī)模,例如,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藁城宮燈已經形成了一定的產業(yè)規(guī)模.

      (4)文化惠民工程不斷推進,基層文化事業(yè)繁榮發(fā)展

      石家莊市開展了形式多樣、群眾喜聞樂見的文化活動, “歡樂大舞臺,唱響中國夢”、“彩色周末”、高雅藝術演出、“一月一名劇”等系列群眾文藝活動豐富多彩.群藝館、文化館(站)積極開展基層文藝輔導基地創(chuàng)建活動,為農村和城市社區(qū)培養(yǎng)了一大批業(yè)余文藝骨干.

      群眾性文化活動進一步活躍.自娛自樂的廣場文化活動豐富了群眾的業(yè)余生活.民間文藝團體逐步壯大,出現(xiàn)了諸如嘯聲京劇團、英華京劇團、柳辛莊京劇團、明博相聲社等民間文藝團體,這些文藝團體由群眾自娛自樂逐漸成長壯大為能夠承接商演的文藝團體.

      (5)優(yōu)秀文藝作品供給量顯著增加.

      2014年石家莊市推出戲劇《黎明前的星光》《安娥》,廣播劇《賈大山和他的朋友》,影視作品《夏天的拉花》《桃子的愛情》等一批精品力作.石家莊市京劇團的《桃花村》受到京劇界好評.在全省“五個一工程獎”評選活動中,石家莊市有9件作品入選,獲獎數(shù)量為河北省第一[4].

      1.2 石家莊市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存在的問題

      石家莊市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已經取得了一定成就,但是從總體上看,公共文化體系尚需進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務仍然存在數(shù)量短缺和供給不平衡等問題.

      (1)公共文化基礎設施陳舊

      石家莊市公共文化基礎設施普遍老舊,基礎薄弱,新建公共文化服務設施分布不平衡.有些設施在“三年大變樣”時被拆除后就沒有恢復.公共文化服務設施大多集中在主城區(qū),在城市拓展過程中,新城區(qū)公共文化服務設施建設并沒有跟上.各縣市基礎設施建設差距較大,多數(shù)縣市的縣級文化館和縣級圖書館達不到國家評估定級標準.鄉(xiāng)鎮(zhèn)文化基礎設施薄弱,難以滿足農民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調查發(fā)現(xiàn),鄉(xiāng)鎮(zhèn)文化站和村圖書室等公共文化基礎設施形同虛設,沒有專門人員管理,基本不組織活動,一些農民甚至不知道有這些設施的存在.

      (2)公共文化體系建設資金不足

      公共文化體系建設財政投入總量偏低,缺乏經費保障機制.盡管近幾年來石家莊市加大對公共文化事業(yè)的投入,但是經費投入增長速度仍低于財政支出的增長速度.加之歷史欠賬多,基數(shù)小,比例低,公共文化服務經費投入遠遠不能滿足基礎文化增長的需求.中央財政和省級財政雖然有經費支持比例,但是市縣兩級財政的配套經費沒有具體規(guī)定,導致市、縣級財政的配套建設經費難以落實,縣、鄉(xiāng)級文化建設經費沒有固定來源.

      (3)基層公共文化機構亟待完善

      基層公共文化機構和設施依然薄弱,基礎設施建設不足.文化館(站)經費緊缺,音像資料、活動器材缺乏,圖書館(室)缺乏購書經費而不能更新圖書,公共文化場地設施形同虛設或挪作他用,例如,石家莊市京劇團的梨園劇場,由于缺乏配套停車場,除用于排練和票友活動外基本閑置,而京劇團的演出大多要在青少年宮舉行.

      (4)公共文化服務產品不足

      公共文化服務產品的供給總量不足,質量不高,難以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導致供需矛盾的原因很多:首先,公共文化服務資源短缺,文化市場的產品和服務價格偏高,例如石家莊市公共文化服務的招牌產品“每月一名劇”票價80~380元(盡管有少量10元惠民票),這對普通工薪階層特別是京劇愛好者中的中老年人來說,價格還是偏高;其次,公共文化服務產品單一,人們對參加文化活動缺乏興趣;再次,由于公共文化資源分屬不同部門,存在條塊分割現(xiàn)象,造成了部分資源的閑置與浪費.還有,公共文化產品分配不均,農村的公共文化服務缺口較大,農民及城市弱勢群體文化生活比較匱乏,與文化發(fā)展較快地區(qū)的公共文化服務存在較大差距.

      (5)基層公共文化服務人才短缺

      基層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人才短缺,隊伍不穩(wěn)定.改革開放初期,縣級劇團大都解體,公共文化館、群藝館形同虛設,在鄉(xiāng)鎮(zhèn)和村一級甚至缺乏專職人員,人才流失和經費短缺是造成這種現(xiàn)象的根本原因.另外由于體制機制(例如編制、職稱)等原因使得基層留人難,直接影響了文化隊伍的穩(wěn)定性.

      2 完善石家莊市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對策

      深化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需要激活并整合現(xiàn)有的公共文化資源,通過改造公共文化設施,盤活文化資產,提高文化資源的利用效率,避免重復建設,吸收社會資源,形成一個內生型多元互動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5]

      完善石家莊市公共文化體系建設,應該以公共文化服務均衡化為目標,在政府主導下,推動社會參與,堅持需求導向,加強制度建設,打造全方位的公共文化供給體系,提高供給能力.

      2.1 完善公共文化供給機制

      (1)政府承擔主體責任

      各級部門要統(tǒng)籌社會力量,指導公共文化產品建設和服務,對公共文化服務的供給進行合理規(guī)劃.政府通過財政投入,新建公共文化設施,拓寬公共文化服務渠道.致力于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對市區(qū)的老舊社區(qū)、農村等公共文化服務缺口大的區(qū)域以及無盈利能力的非遺項目、文物保護項目等要加大投入.

      (2)充分發(fā)揮文化事業(yè)單位的作用

      各文化事業(yè)單位要為社區(qū)、農村培養(yǎng)文化師資力量,進一步加強鄉(xiāng)鎮(zhèn)一級文化站和縣級文化館、圖書館、群藝館等的建設,不僅要在活躍群眾文化生活中起重要作用,還要在公共文化服務中起帶頭和示范作用.

      (3)保持國有文化企業(yè)的中堅地位

      進一步深化改革,保持國有文化企業(yè)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中的地位,增強國有演出院團、文化企業(yè)的市場運營能力.政府通過購買演出場次、免費開放等方式,讓這些演出團體充分發(fā)揮作用,豐富群眾的文化生活.

      (4)扶植基層文化隊伍

      基層文化隊伍既包括群藝館、文化館及其所屬的基層部門,也包括以盈利為目的而興辦的民間藝術團體,還包括由票友成立的公益性藝術團體.這些基層隊伍是與群眾最為貼近的公共文化服務的供給者,政府應通過適當補貼、購買服務、免費提供活動場所等方式予以扶植.

      2.2 拓寬文化服務渠道

      進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務網(wǎng)絡,抓好固定文化實施和流動文化服務網(wǎng)絡建設,使市縣鄉(xiāng)(鎮(zhèn))村(街道)四級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網(wǎng)絡更加健全.

      (1)固定文化設施

      應對城市老舊文化設施進行改造,發(fā)揮其原有的文化功能,在新建社區(qū)、老舊社區(qū)興建一批公共文化設施;在農村,加強文化廣場建設和村級圖書室、文化活動站建設,推進“十分鐘公共文化服務圈”建設,使群眾能就近享受公共文化服務.

      (2)流動文化設施

      繼續(xù)做好城市社區(qū)和農村公益電影放映工作;加強對“流動圖書車”“流動舞臺車”等活動的管理,進一步豐富服務內容;“每月一名劇”“公益講座”以及送書下鄉(xiāng)活動等要形成長效機制,成為長期持續(xù)的系統(tǒng)性活動.加強對流動公共文化服務的管理,特別是意識形態(tài)方面的管理(抵制低俗文化,破除封建迷信腐朽思想),這本身也是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社會責任和義務.

      2.3 創(chuàng)新公共文化服務投入機制

      中國共產黨第十七屆六中全會強調“引導社會力量通過興辦實體、資助項目、贊助活動、提供設施等形式參與公共文化服務”.[6]在進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過程中應該確立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公眾監(jiān)督、市場運作、社會協(xié)同合作的模式,構建投資主體多元化和政府投入相結合的科學化投入機制.

      (1)加大政府財政投入

      政府部門應加大公共財政對公共文化服務的投入.一要保證公共文化服務體系運行的基本經費,明確公益性文化單位的預算,建設并維護公共文化設施,切實解決業(yè)務短缺問題,保證其免費開放;二是劃撥專項經費,對于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過程中的具體工程加大資金投入,例如近期實施的創(chuàng)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國家級示范項目;三是落實文化產業(yè)扶持和引導資金,通過扶持和引導資金,鼓勵并吸引社會力量、民間資本投入公共文化服務領域,興辦實體、資助項目、贊助活動以及扶持和引導資金的規(guī)模要進一步加大,對參與公共文化服務的企業(yè)切實提供幫助并給予獎勵.

      (2)鼓勵社會力量參與

      鼓勵社會力量參與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投資,實現(xiàn)文化事業(yè)投資主體的多元化,不斷增強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構建能力,更好地促進公共文化服務事業(yè)的發(fā)展.通過相關政策法規(guī)的制定,完善投資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稅收減免、融資支持等鼓勵社會力量參與文化資源建設的投資方案.

      (3)調整投資模式

      改變以撥款為主的單一資金投入模式,以間接投入代替直接投入[7],增強文化事業(yè)單位和民間藝術團體的市場競爭力.通過公開招標的方式向包括民間藝術團體在內的文化事業(yè)單位購買服務,遵從市場經濟規(guī)律,提高公共文化的供給效率.通過直接資助、購買服務、提供場地等方式對民間文化資源提供支持,可以活躍基層群眾文化生活,還有利于民間藝術的傳承.

      2.4 完善公共文化體系

      利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進一步完善公共文化體系,實現(xiàn)公共文化服務資源數(shù)字化、管理自動化、服務網(wǎng)絡化.

      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數(shù)字化建設是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現(xiàn)代化的重要特征,是實現(xiàn)公共文化服務的重要依托,可以進一步增強服務的透明度,更公平、快捷地服務群眾,提高群眾的參與熱情.

      利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建設數(shù)字化的公共文化體系:從管理上,通過信息化完成公共文化服務組織結構、管理方式、業(yè)務流程、服務形式的再造,實現(xiàn)信息資源電子化、加工數(shù)字化、檢索智能化和管理網(wǎng)絡化;從形態(tài)上,依托互聯(lián)網(wǎng)的形式,有效聯(lián)系公共文化服務機構,實現(xiàn)信息共享;從效果上,產生推動公共文化服務跨越式變革的影響力.

      結合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數(shù)字圖書館推廣工程和公共電子閱覽室建設計劃,發(fā)展石家莊市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數(shù)字化建設.應用云技術、移動網(wǎng)絡技術等,整合文化資源.把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內的圖書館、博物館、文化館、影劇院以及圖書音像資料和商業(yè)文化服務資料等整合到基于云數(shù)據(jù)的平臺上,讓群眾能夠通過移動終端選擇服務和購買文化產品.

      2.5 提升文化服務品質

      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運行和管理過程中,應暢通渠道,讓群眾真正參與到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當中,在政府、社會、群眾的互動中,形成一個以人民群眾需求為供給目標的政府主導、多元互動、群眾參與的動態(tài)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管理運行機制和質量提升機制.

      逐步理順縣(市)鄉(xiāng)(鎮(zhèn))村(街道)各級之間的關系,合理進行投入與責權利的分配,協(xié)調各部門之間的資源共享、統(tǒng)籌工作,使之形成合力.處理好政府和社會多元主體之間、公共投入和市場運作之間、政府指令性和群眾自發(fā)性之間的關系.

      要重視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質量提升,通過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形成布局合理、城鄉(xiāng)統(tǒng)籌的文化設施網(wǎng)絡.重視公共文化產品供給質量,實現(xiàn)公共文化產品的多樣性和層次性.重視精品建設的同時要重視民間藝術創(chuàng)作,要有貼近群眾、通俗易懂、群眾喜愛的基層文藝作品.提升公共文化服務的便利性[8].特別是如何讓特殊群體、困難群體更方便、快捷、經濟地享受公共文化服務.例如,“10分鐘公共文化服務圈”建設、送服務上門、公共文化服務數(shù)字化等措施,可以使公共文化服務覆蓋面更大、影響力更強,以提高管理和運行水平,提升服務質量.

      3 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保障機制

      進一步完善以公共文化服務均衡化為目標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建設,保證上述措施的有效實施,政府應轉變職能、提高服務效率,從政策、資金、技術、人才等方面為進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提供保障.

      (1)完善政策法規(guī)

      政府投入和社會多元主體參與要有法可依,社會力量參與的獎勵、優(yōu)惠、稅收減免等政策要有持續(xù)性.制定和完善法規(guī)、制度、政策過程中要突出地方特色,建立具有可操作性的地方文化政策法規(guī)體系,營造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政策環(huán)境和法制環(huán)境.

      (2)增強財政投入力度

      逐步增加政府財政投入,引導社會多方資金向公共文化服務層面聚集,以形成文化服務生產要素流動的市場機制和公共文化服務政府和市場共同發(fā)展的良性機制.

      (3)加快人才隊伍建設

      公共文化服務體系需要人才,特別是基礎公共文化服務需要大量專業(yè)人才,要加大人才引進力度,鼓勵高校畢業(yè)生到基層從事公共文化服務工作,可考慮將此納入大學生村官和選調生管理體系.

      (4)深化文化體制改革

      完善公共文化機構功能定位和公共文化服務提供單位的市場化運作機制,通過市場競爭提高公共文化服務的績效.

      [1] 郭鵬.構建更加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N].石家莊日報,2012-05-16(02).

      [2] 殷亮.中國將在2015年左右基本建立覆蓋全社會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EB/OL].(2012-02-16)[2015-07-19]. http://gb.cri.cn/27824/2012/02/16/2225s3559382.htm.

      [3] 韓麗君,婁海波,孔令春.進一步完善石家莊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J].中共石家莊市委黨校學報,2013(10):41-43.

      [4] 孫麗君.全市2014年思想文化工作綜述[EB/OL].(2015-02-11)[2015-07-01].http://www.sjzdaily.com.cn/newscenter/2015-02/11/content_2380156.htm.

      [5] 周海鷗.河北省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創(chuàng)新研究[J].河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3):130-134.

      [6] 百度文庫.關于積極引導和鼓勵社會力量參與公共文化服務的提案[EB/OL].(2015-03-04)[2015-07-11].http://wenku.baidu.com/link?url=P69O_TPqDQEyU7bUQAWmK4Az 617Nr0SOfTq-aiqzZr79BPu0CXrT87Ui580Ta6rhi3z4O 4PEATH X7Bmohl0i2dvYsA4tCi8HHLAJCREaID3.

      [7] 周海鷗,郭全洲.新形勢下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創(chuàng)新[N].河北日報,2014-10-22(07).

      [8] 楊琳瑜.和諧社會視角下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機制創(chuàng)新[J].內蒙古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3):232-234.

      責任編輯:張文革

      Construction of the public cultural service system of Shijiazhuang city

      GUO Quan-zhou1a, ZHAO Li-li1b, ZHANG Jian-jun2

      (1a.Department of Economics and Trade; 1b.Department of Publicity and Trade Union, Shijiazhuang Vocational Technology Institute, Shijiazhuang, Hebei 050081,China; 2.School of Law and Politics, Hebei Normal University, Shijiazhuang, Hebei 050024, China )

      Progress has been achieved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ublic culture service system in Shijiazhuang, yet problems still exist in obsolete public culture facilities, insufficient investment, shortage of the talents in the grassroot organizations and unstable team.So, it is urged to construct the public cultural service system, improving the supply capacity, completing the service network, and making a digital network service platform.And the government should improve their functions, service efficiency, and provide with support in policies, finance, and technology.

      Shijiazhuang; public cultural service system; construction; suggestion

      2015-05-12

      2014年度石家莊市哲學社會科學規(guī)劃課題(WH1423)

      郭全洲(1971-),男,河北徐水人,石家莊職業(yè)技術學院講師,碩士,研究方向:戰(zhàn)略管理、文化事業(yè)管理.

      1009-4873(2015)04-0060-05

      G127

      A

      猜你喜歡
      石家莊市服務體系服務
      石家莊市第二中學
      石家莊市井陘礦區(qū)賈莊村
      公民與法治(2022年1期)2022-07-26 05:57:40
      智慧出行,智繪未來——新一代出行服務體系構建與實踐探討
      石家莊市
      石家莊市
      “三效合一”構建現(xiàn)代農業(yè)服務體系
      人大建設(2019年5期)2019-10-08 08:55:18
      服務在身邊 健康每一天
      建好公共法律服務體系“最后一公里”
      人民調解(2019年3期)2019-03-16 00:22:32
      服務在身邊 健康每一天
      服務在身邊 健康每一天
      垦利县| 弥渡县| 疏附县| 巩留县| 玉林市| 株洲市| 乌苏市| 东乡| 宁河县| 资兴市| 伽师县| 夹江县| 舟曲县| 木里| 肥乡县| 胶州市| 桃江县| 桐梓县| 石渠县| 那坡县| 贞丰县| 灵山县| 绥中县| 喀喇沁旗| 满城县| 云林县| 廊坊市| 青冈县| 丽水市| 南雄市| 图们市| 乌海市| 禄丰县| 乌兰察布市| 连城县| 富川| 江津市| 瓦房店市| 安阳县| 台北县| 牡丹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