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中醫(yī)綜合療法治療中重度尋常型痤瘡7 6例臨床研究

      2015-04-12 09:20:26景春暉夏慶梅杜天樂李定超
      江蘇中醫(yī)藥 2015年2期
      關鍵詞:面膜中重度痤瘡

      景春暉 夏慶梅 杜天樂 李定超 張 斌

      (天津中醫(yī)藥大學,天津300193)

      尋常型痤瘡是一種累及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癥性皮膚病,可表現(xiàn)為丘疹、膿皰、結節(jié)和囊腫等多形性病理損害。中醫(yī)多稱本病為“粉刺”或“肺風粉刺”。目前西醫(yī)多采用維A酸和抗生素類藥物治療此病,雖可取得一定治療效果,但抗生素類藥長期服用會造成嚴重肝腎毒性,維A酸類藥物具有嚴重眼毒性、光毒性和致畸性[1],故均不可長期大劑量使用。采用中醫(yī)辨證論治治療則可有效避免西藥帶來的嚴重不良反應。近年來,我們采用中藥內(nèi)服、刺絡拔罐和面部中藥濕敷療法后倒模的中醫(yī)綜合療法治療重度尋常型痤瘡,獲得較好的療效,現(xiàn)將結果報告如下。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 136例均為2013年1月至12月天津中醫(yī)藥大學附屬保康醫(yī)院皮膚科門診接診的符合中重度尋常型痤瘡診斷的患者,隨機分為2組。治療組76例:男18例,女58例;年齡16~32歲,平均年齡(24.58±4.21)歲;病程(2.03±0.52)年。 對照組60例:男15例,女45例;年齡 18~32歲,平均年齡(25.69±4.12)歲;病程(1.98±0.63)年。2 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程等一般情況比較均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診斷標準 痤瘡患者皮損嚴重程度符合《中國臨床皮膚病學》[2]所描述的中重度(Ⅲ-Ⅳ級)尋常型痤瘡診斷標準。即中度(Ⅲ級):大量丘疹和膿皰,偶見大的炎性皮損,分布廣泛,總病灶數(shù)在51~100個之間,結節(jié)少于3個;重度(Ⅳ級):結節(jié)性、囊腫性或聚合性痤瘡,伴疼痛并形成囊腫,病灶數(shù)多于100個,結節(jié)或囊腫多于3個。

      1.3 排除標準 妊娠、哺乳期婦女;患有嚴重系統(tǒng)性疾病者;患有出血性疾病或有出血傾向者和對治療中所用到的中藥組分過敏者;1個月之內(nèi)使用過其他藥物治療痤瘡者。

      2 治療方法

      2.1 對照組 經(jīng)中醫(yī)四診合參后,予中藥湯劑內(nèi)服。基本方:黃芩10g,赤芍10g,丹皮10g,白花蛇舌草 10g,丹參 10g,浙貝母 10g,桑白皮 10g,野菊花10g,甘草6g??诳氏诧嬚呒由?g、麥冬6g、天花粉10g;舌絳者加知母6g、地骨皮10g;皮損色重者加白僵蠶10g、凌霄花10g、珍珠母10g;面部癢甚者加防風10g、刺蒺藜10g、地膚子 6g、白鮮皮 6g;睡眠差者加酸棗仁10g、生龍骨10g、合歡皮15g;痛經(jīng)者加當歸 6g、郁金 10g、香附 10g、益母草 10g;經(jīng)期腰膝酸痛者加女貞子10g、墨旱蓮10g;大便秘結者加厚樸 10g、枳殼 10g、大腹皮 10g;出油多者加芡實10g、金櫻子10g;結節(jié)囊腫甚者加瓜蔞皮10g、夏枯草15g、連翹10g、生牡蠣10g。水煎服,日1劑,分早晚服。每周復診后藥物隨癥加減,共治療3個月。

      2.2 治療組 在對照組治療的基礎上予刺絡拔罐療法配合面部中藥濕敷后倒模面膜外敷。

      刺絡拔罐:患者俯臥位,充分暴露應拔部位,囑勿移動體位,取大椎和雙側肺俞刺絡拔罐,其余背俞穴(雙側膈俞、心俞、肝俞、膽俞、脾俞、胃俞、腎俞、大腸俞)僅拔罐不刺破。每次除固定取大椎、雙側肺俞進行刺絡放血外,其余背俞穴成組交替取用,每次取4組。待刺穴位常規(guī)皮膚碘伏消毒后,一次性采血針快速點刺5~7下,然后于放血部位和其余所選4組背俞穴用閃火法拔罐并留罐8~10min,每罐出血量3mL為佳。拔完罐后囑患者當日避風寒勿洗浴。每周1次,共治療3個月。

      中藥濕敷、倒模面膜外敷:患者于潔面后,先于面部進行中藥濕敷(丹參、黃芩、白花蛇舌草、野菊花、紅花、白薇、甘草7味藥免煎顆粒劑用蒸餾水200mL調成溶液,用消毒紗布6層蘸藥液濕敷患部15min后取下紗布,保留藥液),后用一次性面膜紙完全覆蓋于面部,脫脂棉遮蓋眉、眼、口等部位后,將外敷石膏面膜粉約150g加適量蒸餾水于潔凈器皿中攪勻調成糊狀均勻涂抹于面部進行倒模。20~30min后,小心揭除面膜并用清水洗凈面部。每周1次,共治療3個月。

      2組患者治療期間均囑忌食辛辣油膩,養(yǎng)成良好起居習慣,經(jīng)期暫停一切治療。

      3 療效觀察

      3.1 觀察指標 治療前后觀察并記錄2組患者面部痤瘡皮損數(shù)變化情況,并記錄不良反應。皮損積分具體計算方法見表1[3]。

      3.2 療效判定標準 上述各項皮損積分相加即為總積分,根據(jù)總積分計算療效指數(shù)[3]。

      療效指數(shù)=(治療前皮損總積分-治療后皮損總積分)/治療前皮損總積分×100%

      痊愈:僅存少許色素沉著,痤瘡皮損基本消退,未見新發(fā)皮疹,療效指數(shù)≥95%;顯效:癥狀明顯減輕,療效指數(shù)為70%~94%;有效:癥狀改善,療效指數(shù)為30%~69%;無效:臨床癥狀加重,或療效指數(shù)<30%[4]。

      3.3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tǒng)計軟件進行統(tǒng)計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統(tǒng)計處理采用秩和檢驗。計數(shù)資料統(tǒng)計方法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3.4 治療結果

      3.4.1 2組患者治療前后皮損積分比較 見表2。

      3.4.2 2組患者治療后療效比較 見表3。

      3.5 復發(fā)情況 2組患者于治療結束后1月內(nèi)各見1例患者痤瘡復發(fā),2位患者均自述工作壓力過大致睡眠質量較差,考慮可能因此引起復發(fā),具體原因有待進一步調查研究。

      4 討論

      中醫(yī)學多將中重度尋常型痤瘡歸咎于血熱旺盛、飲食不節(jié)、情志失調致痰瘀濕熱互結,上蒸于面部。中藥內(nèi)服方中黃芩清熱燥濕、瀉火解毒,其清瀉肺熱功效卓著,可有效治療各類癰腫瘡毒;丹皮、赤芍性味苦寒,活血祛瘀、涼血消癰之功卓著;白花蛇舌草、野菊花清熱解毒效果強大,能有效清除體內(nèi)嚴重炎癥反應;丹參不僅具有涼血消癰散結之功,且其所具有的清心除煩安神之效對痤瘡治療更能起到一定協(xié)同效果;桑白皮功效瀉肺平喘、利水消腫,由于肺主皮毛,故既可通過瀉肺的方式對痤瘡治療起到一定的輔助作用,又能活血消腫散結可有效淡化痤瘡患者面部疤痕和痘印;浙貝母清火散結力強,尤擅治療痤瘡伴結節(jié)囊腫類皮損;甘草調和諸藥。諸藥合用,共奏清熱涼血、利濕化痰、散結消癰之功,故對照組治療后獲得較好的療效。

      近年來有研究認為局部微循環(huán)障礙、血液黏度增高是痤瘡的發(fā)病誘因之一[5]。刺絡拔罐過程中,罐內(nèi)負壓的吸引力使局部穴位皮膚充血,改善局部微循環(huán),增強人體新陳代謝,有利于機體炎癥的消散和代謝廢物、毒素的排出,從而達到治療痤瘡之目的。大椎為人體諸陽之會,肺俞可散發(fā)肺臟之熱于膀胱經(jīng),故取大椎、肺俞刺絡放血,既能瀉熱開竅,又可以祛瘀通絡,使體內(nèi)痰瘀濕熱一并隨血而出,同時有效降低血黏度,符合內(nèi)經(jīng)中 “實則瀉之”和“菀陳則除之”的原則。且刺絡拔罐本身即有一定溫熱效應,能改善全身血液循環(huán),促進免疫系統(tǒng)活性,加速白細胞和淋巴細胞的吞噬作用,故對痤瘡伴結節(jié)囊腫者效果尤佳。

      中重度尋常型痤瘡患者病程較久,多見結節(jié)囊腫,考慮配合中藥外敷以直接作用于面部。倒模面膜主要成分為石膏粉,利用石膏的發(fā)熱、冷卻、收斂等理化作用,既能促進局部皮膚的代謝及血管的舒張收縮,促進炎癥消退[6],還可有效清除毛囊、皮脂腺中殘余分泌物,保證毛孔暢通。這些均是軟膜所不能做到的。倒模前我們將臨床具有確切外用功效的數(shù)味中藥調和后濕敷于面部,可有效對皮膚腠理進行疏通。濕敷療法中所選用的中藥體外使用多具有抑菌、抗炎等作用,可有效減輕中重度尋常型痤瘡代謝加劇的炎癥反應;部分中藥還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性和雌激素活性,如甘草中所含的甘草酸既具有激素樣抗炎作用,又不存在激素所具有的副作用,故被廣泛應用于臨床。中藥濕敷于面部后,既能通過倒模面膜的物理刺激收斂作用促進藥液快速吸收,還能對患者皮膚起到一定緩沖作用,以免石膏面膜對皮膚過度刺激致紅斑水腫等過敏現(xiàn)象。

      表2 治療組與對照組治療前后皮損積分比較 分

      表3 治療組與對照組治療后療效比較 例

      綜上所述,采用中藥內(nèi)服、刺絡拔罐和面部中藥濕敷療法治療中重度尋常型痤瘡效果較好,值得臨床推廣。

      [1] 嚴昉,陳連軍.維甲酸類藥物在皮膚科疾病治療中的應用.上海醫(yī)藥,2010,31(4):156

      [2] 趙辨.中國臨床皮膚病學.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1165

      [3] 徐涵,姚志榮,吳瑞琴,等.異維A酸隔日療法和每日療法治療痤瘡療效比較.臨床皮膚科雜志,2008,37(6):394

      [4] 鄭筱萸.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試行).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2002:292

      [5] 單敬文,翁麗麗,聶明,等.清熱解毒化痰散結法對聚合性痤瘡患者血液流變學及微量元素的影響.中華中醫(yī)藥雜志,2011,26(10):2425

      [6] 曹志明,雷曉紅,董海,等.聚合型痤瘡聯(lián)合治療分析.臨床醫(yī)學,2010,30(12):94

      猜你喜歡
      面膜中重度痤瘡
      霧面膜
      探討Scarf截骨術治療中重度拇外翻的療效
      中重度宮腔粘連術后預防宮腔粘連的臨床分析
      面膜里的新乾坤
      哈哈鏡 面膜
      幽默大師(2018年4期)2018-11-02 05:38:44
      三子湯配合放血療法治療痤瘡病150例
      面膜DIY
      海峽姐妹(2016年9期)2016-02-27 15:22:09
      中重度頸脊髓壓迫患者術前術后MRI研究
      Ustekinuma b 治療中重度斑塊狀銀屑病的系統(tǒng)評價
      消風清熱散治療面部痤瘡69例
      曲阳县| 松桃| 绥化市| 沅陵县| 田阳县| 濉溪县| 伊川县| 东乡族自治县| 海宁市| 文登市| 台湾省| 岳普湖县| 和平区| 嘉义县| 大兴区| 尚义县| 日喀则市| 乐至县| 九龙坡区| 富顺县| 化州市| 鹤峰县| 乐昌市| 平南县| 宁明县| 收藏| 天全县| 柘城县| 武汉市| 全南县| 门源| 郁南县| 沈丘县| 河西区| 涟水县| 永登县| 霍山县| 资溪县| 松阳县| 广灵县| 宁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