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晚睡姐姐
好到什么程度
◎ 晚睡姐姐
十多年前,我一個同事以一年的工資購進了一件白色皮草,每天招搖過市,美得冒泡。平日省吃儉用的大姐、大嫂們看不過去了:“這圖的是什么???”同事很淡定:“圖一樂唄?!彼恢笔且粋€敢買、敢穿、敢享受的人。
女人愛對別人的穿戴講東講西,本質上是羨慕和嫉妒。每天數著銅板花、啥都舍不得買、弄得灰頭土臉的“賢妻良母”看見這種敗家娘們——尤其是敗家娘們居然挺被老公疼的——就眼里冒火、心頭發(fā)苦。
我喜歡和她在一起,因為無論日子如何都不會把自己變得苦大仇深,穿了件新衣就能高興幾天。別人總以為是她打扮得美才拴住了老公的心,卻忽視了一個關鍵問題,誰不愿意和容易快樂的人在一起呢?你給她一分陽光,她還你十分燦爛,這簡直是一個叫人著迷的游戲。
有位男士給我寫信,說他老婆很讓他頭疼。不是因為他老婆不好,而是太好了,太賢惠了,把錢都往他和孩子身上花,自己樸素得跟“文革”中期的婦女差不多。他說家里不是沒錢,他每次出門回來都給她買化妝品、衣服,可她都不用,也不穿。讓她雇保姆也不雇,說不放心,什么都自己來,日益變得“大媽氣”。他是個很講生活品質的人,在公司是高管,公司有什么活動讓帶家屬的時候,他帶著她顯得特別不協(xié)調,別人看著不順眼,他自己也別扭。即便如此,他也忍了,可她還抱怨,抱怨自己辛苦勞碌,抱怨他不體貼。他覺得自己該做的都做了,是她不領情而已。
說到最后,我聽懂了他的潛臺詞:她要是再這樣下去,對不起,只能嫌棄她了。
站在女人的立場,我當然要對他進行開解;但同為女人,我對她也恨鐵不成鋼。
她抱怨男人沒良心,不感謝自己的付出,我說不需要對他那么好,要先知道怎么對自己好,可她又說自己愿意對他好,只要他也對自己好——完全是個死循環(huán)。
這樣的婦女很難改變。她們奉獻、犧牲,甭管生活需要不需要,總之她們給自己找到這個定位就不肯放棄了。她們缺乏享受生活的能力,內心沉重,不快樂,全身散發(fā)著極大的負能量,影響到伴侶的感受,這無形中又抹殺了自己的一部分貢獻。她們干了一些對生活幫助不大、沒什么意義的事情,然后企圖在這些事情中尋找自己的意義,這難免竹籃打水一場空。
現(xiàn)在有句話經常被提起:女人應該對自己好一點。怎么好?好到什么程度才是合理的?這些技術性問題很少被人提起,僅僅只是停留在要打扮、要敢花錢這個層面上,未觸及問題的核心。對自己好一點,不是要超越自己的能力去浪費和消耗,而是懂得享受生活中每一個美好的細節(jié),不焦慮明天,也不悔恨昨天,始終立足今天,做一個能令自己快樂、也能令別人快樂的人。
是人都知道應該對自己好,為何女人總是跑偏?最重要的原因是她們缺乏自我,解決不了我是誰、我為誰而活的問題,所以女人很容易去男人那里找存在感,無論賢惠還是節(jié)約,都只是她們想實現(xiàn)自我的一種途徑,但這種途徑不會自動補全她們內心的安全感,相反還會帶來委屈和不滿。
她們總是出發(fā),卻找不到回程,迷失在半路。男人通常都沒有這樣的問題,他們更自我,更懂得怎樣對自己好,這點值得女性效仿。
(摘自《祝你幸福·午后版》2015年第1期 圖/短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