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珠容
哲理的故事:
2013年,荷蘭一個老頭想轉(zhuǎn)讓一批數(shù)目龐大的藏書票。得知消息,著名收藏家、觀復博物館館長馬未都立即乘坐飛機趕往荷蘭海牙,希望購得這批藏品。一路上,馬未都想的不是要出多少價格收購,而是在反復查看那個荷蘭老頭的生活資料。對馬未都而言,足夠了解收藏家本人才能做到出手成功。資料顯示,這位收藏者之前是一位心理醫(yī)生,已經(jīng)70多歲,雖然收入不錯但其生活一直簡樸低調(diào),只有藏書票是終生熱愛。
之前,聽說老人要出售手中的12萬張藏書票,不少財大氣粗的藏家找上門,出高價想收購一部分藏書票,荷蘭老頭都沒點頭。老頭會將藏書票轉(zhuǎn)讓給自己嗎?馬未都其實也沒信心,畢竟自己是個外國人,語言和文化不同,從感情上來看,老人不一定愿意將這些藏品托付給一個異鄉(xiāng)人。可他分析,因為那些藏書票是老人的畢生收藏,據(jù)說這些藏書票的背后還有老人親筆題寫的游覽和生活經(jīng)歷,他一定想把它們完整地托付給一個會珍惜它們的人。
為此,馬未都見到荷蘭老頭第一面就先說了一句話:“我會購下全部藏書票?!本o接著,他又講下承諾:“未來,我將建一個專門的藏書票館,用來存放這些藏書票?!本褪沁@兩句話,馬未都征服了這位收藏家。
完成轉(zhuǎn)讓后,荷蘭老頭對馬未都說了一句話:“你真心愛惜,我才放心托付,謝謝?!闭f完,老人已經(jīng)淚流滿面。
故事的哲理:
一個空降領(lǐng)導者憑什么迅速贏得一個成熟團隊的信任?如同馬未都的成功不全在于報價,其實贏得信任也不全在于利益的許諾。須知,一個優(yōu)秀的事業(yè)平臺,一定有利益之外的價值觀訴求??战嫡?,你摸準這一訴求,并與之共鳴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