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田,丁丙坤,王健
(陜西科技大學機電工程學院,陜西西安710021)
鉆攻中心是以高速鉆孔、攻絲和銑削為主的加工設備[1],與一般的機床相比,鉆攻中心最大的特點就是加工效率高,其常用的刀庫類型有夾臂式和飛碟式。
鉆攻中心飛碟式刀庫換刀是依靠主軸 (Z 軸)上下移動來實現(xiàn)整個換刀動作的,為保證換刀安全、準確、快速,利用FANUC 系統(tǒng)中的I/O Link 軸對飛碟式刀庫伺服電機進行控制[2],同時利用FANUC PMC 窗口功能實時監(jiān)控Z 軸的機械位置。
圖1 關于Z 軸位置的4 個參考點
飛碟式刀庫是利用機床主軸進行換刀的,通常安裝在主軸的正前方,因而省略了刀盤的進/退和刀套的上/下松刀,換刀速度快。根據飛碟式刀庫的結構特點,在換刀過程中需要在刀庫的松刀塊上和曲線導板上分別找出關于Z 軸位置的兩個參考點,如圖1 所示。
參考點1 表示主軸打刀點,到達該點后主軸開始松刀。為保證刀柄能順利進入主軸,Z 軸在到達參考點1 之前需要進行主軸準停M19;參考點2 表示刀柄已完全從主軸錐孔中脫離,且只有Z 軸位于參考點2上方圖1 關于Z 軸位置的4 個參考點刀盤才能選刀;參考點3 和4 為Z 軸在上下移動過程中的過渡撞擊點,為提高換刀速度在換刀宏程序中,要在參考點3和4 設定一短暫停,一般在0.1 s 左右。將這4 個位置參考點分別存入FANUC 系統(tǒng)參數(shù)PRM1240 ~PRM1243 中。
I/O Link 軸控制是通過系統(tǒng)的FANUC I/O Link對伺服電機進行控制的一種方法。I/O Link 軸不能與系統(tǒng)控制的其他伺服軸進行插補,還需要占用系統(tǒng)I/O Link 的128 輸入點和128 輸出點。
I/O Link 軸的驅動是通過βi 系列放大器完成的。該放大器通過I/O Link 接口與系統(tǒng)相連,系統(tǒng)通過PMC 梯形圖對該接口進行控制,完成對I/O Link 軸的控制。圖2 為I/O Link 軸放大器的連接示意圖[3]。當使用I/O Link 作為系統(tǒng)與放大器之間的通信時,需要設定通信地址,通過該通道完成通信,該軸的地址分配符合系統(tǒng)對I/O 地址分配的原則。
圖2 I/O Link 軸放大器的連接示意圖
FANUC I/O Link 軸控制接口方面,通常有兩種接口形式:外圍設備控制接口和直接命令接口。外圍控制接口具有適用于控制機床外圍設備的指令,利用一個外圍指令可以使設備完成一系列動作。外圍設備信號區(qū)的信號分配為:Yy +0,Yy +1,Yy +7 和Xx+0,Xx+1,Xx+2,Xx +7。通過直接通/切斷或讀入該信號,控制放大器模塊。Yy+2 至Yy+6 稱作指令命令區(qū),對Yy+2 分配功能代碼和指令數(shù)據1,對Yy+3 至Yy+6 分配指令數(shù)據2[4-5]。直接命令接口的控制基本上利用一個指令進行一個定位。
利用I/O Link 軸實現(xiàn)刀庫選刀控制,是利用I/O Link 軸的分度功能,進行刀具定位,完成刀庫的換刀控制,通過I/O Link 軸的ACT/轉臺方式,還可以完成就近換刀的功能,其控制信號圖如圖3 所示。
圖3 刀庫控制信號圖
FANUC 系統(tǒng)PMC 窗口功能可以在CNC 和PMC之間讀寫多種數(shù)據,如坐標位置、參數(shù)、電機負載電流等各種信息[6-8]。讀CNC 窗口數(shù)據分為兩類:一類是在一段掃描時間內完成數(shù)據讀取,為高速響應功能;另一種是在幾段掃描時間內完成數(shù)據讀取,為低速響應功能。
利用PMC 窗口實時監(jiān)控Z 軸的機械位置,圖4為PMC 窗口讀取機床機械坐標控制程序。D0100 為窗口功能控制數(shù)據首地址,28 為讀取控制軸機械坐標值的功碼;D0108 中數(shù)據屬性3 代表讀取Z 軸機械坐標;R9091.0 為常1 信號,表示開機后一直讀取Z軸機械位置,將讀取的機械位置存放在D0110 中。
圖4 PMC 讀取Z 軸機械坐標
圖5 為利用PMC 窗口讀取Z 軸第一參考點的坐標值,并將Z 軸的機械坐標D0110 與第一參考點的位置坐標D0210 相比較,比較結果放入R0300.0 中,當D0110 大于等于D210 時R0300.0 接通。同理,將Z 軸機械坐標與第二參考點的位置比較存放在R0300.1 中,不再詳述。
圖5 PMC 讀取第一參考點坐標
飛碟式刀庫的換刀控制由換刀宏程序和PMC 控制程序兩部分共同完成,在換刀宏程序中用M55 作為PMC 程序的入口,執(zhí)行相關的換刀動作。使用I/O Link 軸作為刀庫伺服電機控制,可以利用I/O Link軸的ATC/轉臺控制功能代碼完成刀庫的選刀,通過定義功能代碼中的指令數(shù)據1 完成自動選刀或手動按一下轉動一個刀位。自動選刀部分梯形圖如圖6 所示,其中X 和Y 的地址都從60 開始,A0008.1 為Z軸到達參考點1 后主軸未定位報警,A0008.2 為刀庫未在換刀點(參考點2)以上的位置選刀報警。
圖6 刀庫自動換刀PMC 程序
刀庫的“回零”運行是利用I/O Link 軸的“參考點返回功能”建立的零點[9-10],將1 號刀事先手動調整到換刀位置,并將此位置的機械坐標值存儲在參考點的機床坐標值參數(shù)144 或145 中。在手動模式下,通過操作面板上“刀庫回零”按鍵,刀庫回到所設定的刀庫原點。
用FANUC βis0.5/6000 伺服電機代替刀庫原來的電機,不僅提高了刀庫的換刀速度,還保證了換刀的可靠性,避免因刀庫中的傳感器故障發(fā)生錯誤。在換刀過程中通過PMC 窗口功能,保證刀庫在運轉過程中的安全。實踐證明:利用FANUC 系統(tǒng)的I/O Link軸控制刀庫伺服電機可大大提高換刀效率和換刀的可靠性,同時還可以提高刀庫的換刀精度。
[1]李洪波,黃琳.三菱M70 系統(tǒng)PLC 窗口功能在夾臂式刀庫上的應用[J].制造技術與機床,2013(8):150-152.
[2]FANUC Oi-D/Oi M-D 簡明聯(lián)機調試手冊[M].北京:北京發(fā)那科機電有限公司,2011.
[3]羅敏.FANUC 數(shù)控系統(tǒng)PMC 編程技術[M].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13.
[4]紀濤,王磊.基于FANUC I/O Link 軸的數(shù)控機床自動刀庫設計[J].機床與液壓,2012,40(4):39-40.
[5]朱仕學.基于FANUC I/O Link 軸對旋轉工作臺控制的應用研究[J].制造技術與機床,2010(11):139-141.
[6]牛志斌,曹彥生,李文斌,等.利用PMC 窗口功能實現(xiàn)行程潤滑控制的設計與開發(fā)[J].制造技術與機床,2013(5):130-133.
[7]梯形圖編程語言說明書[M].北京:北京發(fā)那科機電有限公司,2001.
[8]陳輝,奚葉敏.FANUC PMC 窗口功能的應用[J].精密制造與自動化,2008(2):28-29.
[9]魏勝,王明發(fā).基于I/O Link 軸的刀庫控制方式應用[J].組合機床與加工自動化,2008(10):52-57.
[10]I/O Link Option 維修說明書[M].北京:北京發(fā)那科機電有限公司,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