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義才
(山西省林業(yè)科學(xué)研究院,山西 太原 030012)
試驗地位于山西省呂梁山國有林管理局上莊油松種子園大南溝,呂梁山南端,東經(jīng)111°10'20″,北緯 36°45'02″,海拔 1 717 m.坡向北,坡位中上,坡度23°.年均溫6℃,年降水量約600 mm,無霜期120 d左右。土壤為淋溶褐土,土層厚0.5 m~0.9 m,土壤微偏酸性。主要植被有遼東櫟、黑椋子、繡線菊、黃刺玫、榛子、莢迷、忍冬等。
試驗材料為落葉松4個種27個種源,4個種分別為華北落葉松、日本落葉松、長白落葉松和興安落葉松。其中,華北落葉松13個種源,分別為文水、繁峙、方山、寬灘、婁煩、沁源、寧武、橫山、涿鹿、豐寧、寬城、巴林和青山;日本落葉松5個種源,分別為鐵嶺、桓仁、清源、本溪和草河口;長白落葉松4個種源,分別為海林、汪清、安圖和長白;興安落葉松5個種源,分別為東寧、龍江、訥河、寧安和豐林。
1983年春季育苗,1985年4月造林。造林采用穴狀整地,隨機區(qū)組排列,16株為1個小區(qū),株行距1.5 m×2.0 m,6次重復(fù)。試驗地周圍設(shè)置2行華北落葉松保護行。2011年進行過1次幼林撫育,每小區(qū)保留4株,株行距變?yōu)?.0 m×4.0 m.
2014年8月下旬,對31年生試驗林的前4次重復(fù)進行全面調(diào)查,調(diào)查因子包括樹高、胸徑、冠幅,調(diào)查結(jié)果見表1.
表1 落葉松種和種源生長調(diào)查
經(jīng)調(diào)查,31年生不同落葉松種源胸徑在13.4 cm~22.0 cm之間。對27個落葉松種源進行方差分析得知,不同落葉松種源間胸徑生長差異顯著。對不同落葉松種源胸徑進行多重比較,見表2.
表2 不同落葉松種源胸徑多重比較
由表2可以看出,草河口種源和文水、鐵嶺、巴林、豐寧、清源、本溪、寬城、沁源、橫山、寧武、長白種源間差異不顯著,和其它種源間差異達極顯著水平;豐林種源和豐寧、清源、本溪、寧武、草河口種源間差異達極顯著水平,和其它種源間差異不顯著。
經(jīng)調(diào)查,31年生不同落葉松種源間樹高在12.9 m~15.7m之間。對27個落葉松種源進行方差分析得知,不同落葉松種源間樹高生長差異顯著。對不同落葉松種源樹高進行多重比較,見第25頁表3.
由表3可以看出,草河口種源和東寧、汪清、桓仁、豐林、安圖、橫山、長白種源間差異達顯著水平,和其它種源間差異不顯著;東寧種源和本溪、寬城種源間差異達顯著水平,和其它種源間差異不顯著。
用胸徑的平方乘以樹高代表不同落葉松種源綜合生長因子。27個不同落葉松種源平均生長指標(biāo)為4 215.85,大于平均生長指標(biāo)的種源有11個,從大到小分別為遼寧草河口日本落葉松、遼寧本溪日本落葉松、山西寧武華北落葉松、遼寧清源日本落葉松、河北寬城華北落葉松、河北豐寧華北落葉松、內(nèi)蒙巴林華北落葉松、山西沁源華北落葉松、遼寧鐵嶺日本落葉松、山西文水華北落葉松和陜西橫山華北落葉松,見圖1.
表3 不同落葉松種源樹高多重比較
圖1 不同落葉松種源在種源綜合生長因子上的差異
用胸徑的平方乘以樹高代表不同落葉松種綜合生長因子。不同落葉松種在種綜合生長因子上的差異見圖2.
由圖2可以看出,興安落葉松生長指標(biāo)為3 507.98,長白落葉松生長指標(biāo)為3 550.84,華北落葉松生長指標(biāo)為4 203.97,日本落葉松生長指標(biāo)為5 355.98.通過對31年生落葉松不同種的引種試驗,以日本落葉松在上莊油松種子園生長表現(xiàn)最好,其次為華北落葉松,長白落葉松和興安落葉松表現(xiàn)較差。
圖2 不同落葉松種在種綜合生長因子上的差異
1 )在呂梁林局上莊油松種子園,31年生落葉松不同種源間胸徑在13.4 cm~22.0 cm之間,樹高在12.9 m~15.7 m之間。對27個落葉松種源進行方差分析得知,不同落葉松種源間胸徑、樹高生長差異顯著。
2 )用胸徑的平方乘以樹高代表不同落葉松種源綜合生長因子,27個不同落葉松種源平均生長指標(biāo)為4 215.85,大于平均生長指標(biāo)的種源有11個,從大到小分別為遼寧草河口日本落葉松、遼寧本溪日本落葉松、山西寧武華北落葉松、遼寧清源日本落葉松、河北寬城華北落葉松、河北豐寧華北落葉松、內(nèi)蒙巴林華北落葉松、山西沁源華北落葉松、遼寧鐵嶺日本落葉松、山西文水華北落葉松和陜西橫山華北落葉松。
3 )用胸徑的平方乘以樹高代表不同落葉松種綜合生長因子,興安落葉松生長指標(biāo)為3 507.98,長白落葉松生長指標(biāo)為3 550.84,華北落葉松生長指標(biāo)為4 203.97,日本落葉松生長指標(biāo)為5 355.98.通過對31年生落葉松不同種的引種試驗,以日本落葉松在上莊油松種子園生長表現(xiàn)最好,其次為華北落葉松,長白落葉松、興安落葉松表現(xiàn)較差。
[1] 沈熙環(huán).林木育種學(xué)[M].北京:中國林業(yè)出版社,1990.
[2] 沈熙環(huán).油松、華北落葉松良種選育實踐與理論[M].北京:科學(xué)出版社,2015.
[3] 童一中.作物育種常用的統(tǒng)計分析法[M].上海:上??茖W(xué)技術(shù)出版社,1979.
[4] 馬常耕.落葉松種和種源選擇[M].北京:北京農(nóng)業(yè)大學(xué)出版社,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