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峰
1
墻最初是因安全的需要而聳立起來的。大到國家,小到老百姓的宅院,都要用墻壁與外界隔離開來。有了墻壁圈起來的國和家似乎就固若金湯了。秦始皇的萬里長城堪稱代表,他要依靠這么一道墻壁,來庇護他的帝業(yè)千秋萬代。遺憾的是,銅墻鐵壁蔭庇下的秦始皇仁義不施,暴虐無道,王朝二世而亡,留下了“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的千古感嘆。
可見,仁義才是世上最牢固的墻。
2
墻又是勢力范圍的象征。高墻之內,莫非王土。墻壁的條塊分割,成就了無數(shù)的一畝三分地。于是,大國之內,有了無數(shù)的小國;皇帝之下,有了無數(shù)的土皇帝。侯門深如海,那是圍墻圍出來的;八字衙門朝南開,也是圍墻圍出來的。一墻之內,有屬于自己這個圈子的規(guī)則和邏輯,很多時候,風吹不進,水潑不進。墻壁的條塊分割,導致山頭林立、政令不暢。
3
眾多的圍墻,其象征意義大于實際用途。政府大樓、富商巨賈名人大腕的豪宅,都有圍墻圍著。那高墻,猶如紫禁城的城墻,首先是權勢和地位的象征。有段時間,政府大院紛紛拆掉圍墻,代之以柵欄,有的甚至連柵欄也不設,然而,百姓要進得門去,見得著人,卻并不容易。有形的圍墻好拆,無形的心墻難除。宗旨意識不牢,“管理就是服務”的理念沒有切實樹立,扒掉圍墻,也只是一時的做秀而已。
4
傳統(tǒng)的墻壁崇拜,使得墻壁與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結下了不解之緣。許多事情,似乎掛(貼)到了墻壁上,就是高度重視。于是,墻壁上配合時令和運動的標語橫幅滿滿當當,大張旗鼓,聲勢赫赫,然而時令和運動一過,又一切照舊。于是,制度規(guī)則被制作成精美的鏡框掛到墻壁上,實際執(zhí)行的卻是彼此心照不宣的“潛規(guī)則”……
5
最可怕的還有利益澆鑄成的“隱形墻”。這種墻,眾人看不見,摸不著,卻幾乎無時不在無處不在。不諳“墻道”的人,在“隱形墻”里左沖右突,找不到出路,以致碰得頭破血流;深諳“墻道”的人,置身其間,卻能左右逢源,如魚得水。“隱形墻”下通行的其實就是暗箱操作,就是權力的走私。權力不在陽光下運作,必然黑幕重重,必然藏污納垢。
6
還有人心里的“隔離墻”,其實就是人與人之間的隔膜與防范。人人都信奉“人心隔肚皮”,人人都視他人為地獄。無數(shù)的“心墻”讓我們生存的世界變成冷漠國。人們就在這些“心墻”的圍困里,做著自私而冷血的囚徒。真善美,則做了那墻下哀哭著的孟姜女。
7
這世上,一切的墻,都應該打破,都必須打破。
沒有了形形色色的墻的阻隔,世上才會有真正的和諧。
(編輯 之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