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我去朋友家,看到夫妻倆把家里收拾得一干二凈。朋友說,我明天要上班,得趕緊把家里的雜事做完,別累著老媽。我勸道,老人在家沒事干,閑著會生病的,你得留點力所能及的事給她做,對她有好處。朋友不解地問,老人里里外外地忙碌,鄰居見了,不會說我把老人當(dāng)老保姆,說我不孝順嗎?
我說,不會的。你想,老人做了一輩子家務(wù)事,老了,有些事是做不動了,但是,并不代表他們想就此閑著,什么事都不想做。做晚輩的如果將心比心,有意安排一些既累不著,又能讓老人動手、動腿、動腦筋的事給他們做,他們不僅心里高興,而且有經(jīng)驗,多半能做好。甚至做好后,還會產(chǎn)生一種成就感,認(rèn)為寶刀不老,對家庭還有用!其實,晚輩這樣做,比花錢買補品孝敬老人要高明得多,可謂是一舉多得。
不過,在老人做家務(wù)事時,晚輩不能用自己現(xiàn)在的觀念去要求老人該這樣做、該那樣做。不然,不僅會傷了老人自尊,還會令老人認(rèn)為自己老了,不中用了,于事無補。所以,只要老人做事的效果差不多就行了。重要的是,留些事給老人做,是讓他們晚年生活得充實,并且有意義。
人常說,老人是老小孩,要哄。這個“哄”的意思就是晚輩要因勢利導(dǎo)。最大限度、積極地發(fā)揮老人的長處,讓他們感到自己不是孤立無援的,更不是一個等死的“廢人”。而晚輩有意識給老人留些家務(wù)事做,就是一種“哄”的有效方式。(《健康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