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義彤
一、孝道問題
先和大家分享三個關于“孝道”的故事。
(一)傳統(tǒng)版的孝道故事
話說一對夫婦,覺得老父老母是個沉重的負擔,于是商量用一對籮筐把老父母挑到深山老林里讓他們自生自滅。他們的兒子聽到了這個計劃,就對這對夫婦說:“爸爸媽媽,一定把這兩個籮筐帶回來?。 狈驄D反問,“帶回籮筐干啥?”兒子答“等你們老了,我好把你們也挑到山里去??!”夫婦倆頓時醒悟。
(二)藝術(shù)版的孝道故事
公益廣告“給媽媽洗腳”是一個很有藝術(shù)性的孝道故事。
字幕“關愛老人,用心開始?!?/p>
畫面媽媽端來水給老人洗腳,“燙燙腳,對您的身體有好處!”
只有幾歲的兒子看見后,去端來一盆水:“媽媽洗腳!”
畫外音:“其實,父母是孩子的最好老師!”
字幕:“將愛心傳遞下去。”
(三)現(xiàn)實版的孝道故事
2012年4月20日,一個教授應邀為某學校學生家長做了一場公益的家庭教育指導。演講后與家長交流時,一位家長說:“教授,您說得真對!我以前愛在家里吸煙。有一次,我兩歲多的兒子在地上撿了個煙頭放到嘴里去吸。我從此不敢在兒子面前吸煙。我父親年紀大了,身體不好。每天晚上出門遛彎,我總愛囑咐他:走路慢點,要早點回家。我出門上班時,我兒子屁顛屁顛地跑來對我說:老爸,走路慢點,早點回家哈!”是啊,如果我們的孩子沒有問候過我們,也許那是因為孩子從來沒有看見我們向他們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們做過問候!
上面三個故事的啟示是心動不如行動,言教不如身教。要將孝道和愛心傳遞下去,我們做家長的首先要身體力行。在鄉(xiāng)村倡導“崇德向善”,需要我們恪盡孝道!
中國是一個崇尚孝道的禮儀之邦。早在2600年前的孔子時代,孩子進入課堂學到的第一課就是講孝順孝道:“弟子人則孝,出則梯,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币簿褪钦f,孩子讀書,要先學會孝順孝道。在懂得孝道,學會做人的基礎上,才有資格去學習文化知識。懂得孝順孝道是做人的根本,孝道不足,知識越多,對家庭對社會的危害可能越大。
二、品德問題
中國老百姓說,好人有好報。提倡明禮知恥、崇德向善,就是要求我們要努力做一個好人。怎樣才算是好人?老百姓都有自己的評價標準,這里我講三點。
(一)好人必須品德高尚
所謂好人,就是以德做人、做事。《禮記》中講道:“德者,得也?!笨梢姡暗隆迸c“得”不但發(fā)音相同,而且含義共通。“品德”是“獲得”的基礎,“好人有好報”講的就是這個道理。有高尚品德的人,就會獲得豐碩的收獲。小德者得小,大德者得大;有德者有得,無德者無得。所以說,有德方能有得,厚德方能載物,德高方能望眾。
中國古人早就講過:“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惡之家必有余殃?!睙o論我們處于什么位置,如果我們都在行為中踐行仁德,就能構(gòu)筑和諧的人際關系,就會獲得真誠的信任和幫助,就一定會受到社會的認可和尊重。
(二)好人必須心善
古人講,惡有惡報,善有善報在鼓勵人們向善的同時,作為社會,應該努力建立公正的道德反饋機制,保護善良者,讓善良者得善報、行惡者有惡報。引導人們“以恩報善”,讓“恩將仇報”“以怨報德”者無利可圖,并為自己的不義之舉付出代價。一個人熱心助人,人們定會記住他的熱心。一個熱心人遇到了麻煩,定會有更多熱心人相助。如果每一個人都為他人著想,為他人提供方便,讓報恩向善深入人心,報恩理念就能被更多的人接受,對社會的貢獻將是更多的、更大的。
(三)好人必須誠信
好人者誠也,誠應有信??鬃又v“民以誠而立”。茍子認為“養(yǎng)心莫善于誠”。我們應從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中吸取養(yǎng)分,切實悟透“誠信是立人之本、齊家之道、交友之基、為政之法”的深刻內(nèi)涵,打牢“民無信不立”的思想基礎,始終以誠實守信修身養(yǎng)性。
誠是民族精神的細胞,是社會文明的標志,是做人之風范,是感情之紐帶。誠,會得到好報。人的誠,總會給人帶來好處,會使得好處者感受幸福,產(chǎn)生信譽之感,回報之情,激發(fā)本人的責任感和義務心,這樣做引發(fā)的回應,必然是反復的連續(xù)的,于是,誠就會像投石水中一樣,激起層層波浪。
三、守法問題
文明社會的最高境界是法治,所以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法律是人們的行為規(guī)范,就是告訴人們在社會生活中應該做什么,不應該做什么:應該怎樣做,不應該怎樣做。法律是一種強制性的行為規(guī)范,不管人們喜歡不喜歡,愿意不愿意,都必須遵守,不得違反。20世紀90年代有一部叫《被告山杠爺》的電影,講述了一個威信高、敢說敢管的村委會主任,用游街示眾的方法懲治教訓一個不孝的兒媳,卻逼出了人命,好心辦了壞事,成了被告,引發(fā)了人們對法治問題的思考。大到一個國家,小到一個村莊,都要依法辦事,依法管理。
四、養(yǎng)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一)要遠離毒品
關于毒品的危害有一句話形容得很貼切:“吸進是白色粉末,吐出來的卻是自己的生命?!皳?jù)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顯示,吸毒者的平均壽命比正常人群短10-15年,吸毒成癮后最多只有20年的壽命,吸毒成癮一年的病死率為8%,兩年病死率為20%,六年病死率為54%。全世界每年因吸毒死亡的人數(shù)高達10萬人,中國因吸毒死亡人數(shù)累計達33900多人。因此,吸毒就等于登上了“死亡快車”。
(二)要少打麻將
“明禮知恥·崇德向善”主題實踐活動中,“五恥”之一為“懶”:即好逸惡勞,好吃懶做,不思進取。在我們農(nóng)村,集中體現(xiàn)在打麻將上。
因為打麻將得不到休息而猝死在麻將桌上的屢見不鮮,因為打麻將而一夜之間傾家蕩產(chǎn)的也大有人在!有的村子因為征地拆迂使得很多村民一夜暴富,但沒過多久就輸光了所有補償款,還欠了一屁股外債,使得自己乃至整個家庭后半輩子沒了著落和依靠。因此,我建議大家還是要少打麻將。
(三)要加強學習
在這個知識經(jīng)濟爆炸時代,多掌握一點知識和一門技術(shù),就意味著多一種生存技能,多一條致富渠道。對于廣大農(nóng)民群眾來說,不能僅僅把精力和眼光放在自家的一畝三分地上,不能只靠“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來維持生活。要加強學習,多學習農(nóng)技知識,學會發(fā)家致富的本領:要開闊視野,看清經(jīng)濟發(fā)展形勢和農(nóng)業(yè)發(fā)展趨勢:要多學習黨和政府的路線、方針政策,把準政策導向,才能推進致富發(fā)展。
(四)要樹立追求
一個人要有追求,有了追求生活才不會空虛,才會活得有目標、有意義。追求是人的信仰,有了信仰和信念,什么都可以實現(xiàn)。
精神的匱乏,是我們落后的癥結(jié)所在。所以,大家一定要以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以“明禮知恥·崇德向善”主題實踐活動為契機,樹立自己正確的精神追求,并朝著這個目標矢志不移地奮斗,以構(gòu)筑精神高地,帶動沖出經(jīng)濟洼地,發(fā)家致富,興業(yè)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