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英
摘 要:小學生的可塑性強,尤其是非智力因素在他們的學習上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師要特別注意學困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培養(yǎng),提高其自信心。
關鍵詞:小學語文;學困生;轉變;非智力因素
中圖分類號:G621;G623.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5)11-0021-01
非智力因素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所處的地位很重要,我們要重視起來,尤其在學困生身上,我們要特別注意加以引導,激發(fā)他們對學習的興趣,提高他們對學習的自信心,并逐漸提高他們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
一、激發(fā)學困生的學習興趣
學困生最大的問題在于他們對學習的興趣不高,很多時候他們提不起學習的勁頭。所以,我們教師要做的就是善于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古人這樣談興趣: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我們要讓學生以學習為樂,用一些活潑的方式加以引導。課堂的導入,可以用猜謎語的形式。比如學習《蒲公英》一文,可以這樣導入:“考大家一個謎語,‘小小傘兵隨風飛,飛到東來飛到西,降落路邊田野里,安家落戶扎根基,誰能猜出來是什么呀?”也可以用講故事的形式,或用圖片展示或播放視頻的形式……而對于學困生,我們就可以把參與的機會多讓給他們,讓他們感受到教師的認可,從而激發(fā)他們學習的激情,使他們能夠集中精力學習。我們要給學困生機會,讓他們保持強烈的學習興趣,獲得成功的體驗。
二、培養(yǎng)學困生的自信心
學困生沒有興趣學習,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問題,那就是對自己沒有信心,常聽見有許多學生說,我不行,我沒有某某學習成績好。實際上他的成績跟別人相差不大,更不用說那些與別人有很大差距的學困生了。我們教師就要在課堂上注意培養(yǎng)他們學習的自信心,不斷地給他們鼓勵,要讓他們知道,學習不是很難的事情,只要認真、努力,沒有學不會的。實際上許多學困生的智力不差,甚至很聰明,他們大多貪玩,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才導致學習成績上不去,從而喪失信心。
提高學困生的自信心的方法很多,如在課堂上多給他們提供展示自己的機會,讀課文時讓他們多表現(xiàn)一下,只要讀得流暢,不錯字,就多給他們表揚;板前默寫,多讓學困生去,針對默寫的情況,少批評,多發(fā)現(xiàn)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夸夸寫字漂亮的,讓他們多露露臉……教師要不時地發(fā)現(xiàn)他們的閃光點,尋找機會表揚他們,幫助其樹立自信心。
三、幫助學困生養(yǎng)成好習慣
學困生的學習能否上去,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問題,那就是能否堅持,如果他們不能堅持良好的學習習慣,僅靠教師的關心、表揚,是起不到長久作用的,我們應該讓他們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課堂上要隨時關注他們,但我們還是無法照顧太多,這時候就要發(fā)揮小組的幫扶作用了。小學生很單純,只要是教師下達的任務,學生都會很好地完成,要讓小組長照顧到組里的學困生,多給他們發(fā)言展示的機會。交代小組長多把簡單的題目交給他們,像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是什么,每自然段講什么,詞語意思是什么……復雜的不給,不打擊他們的積極性。組長要認真檢查他們的作業(yè),還要及時督促學困生及時完成作業(yè),不讓他們掉隊。我們還要和家長及時溝通,把孩子的具體情況告訴家長,讓家長督促孩子養(yǎng)成好習慣。對養(yǎng)成好習慣的學生一定要獎勵,及時讓他們知道,他們的進步教師看到了,并號召大家向他們學習,這個表揚要真誠,要讓學生知道進步不容易,尤其是學困生,他們的進步更不容易。
四、關心學困生的學習與生活
學困生的學習成績一直不能提高,很大程度上是他們感受不到教師給予他們的溫暖,而他們學習又缺少自制力。如果調(diào)查這些學生的學習情況,就會發(fā)現(xiàn),很多學生在低年級時成績并不差。所以我們要多給他們一些學習或生活上的關心,讓他們知道,老師的心中時刻有他們。
記得有個學生非常調(diào)皮,但腦子特好使,就是學習成績不怎么樣。有一次,他沒來上課,通過了解別的同學才知道,他的奶奶病了。父母都在外地打工,家里就奶奶照顧他,現(xiàn)在奶奶一病,沒人照顧,他就沒上學。我讓學生和他聯(lián)系,并幫助他把奶奶送進醫(yī)院打點滴,讓他安心上課,后來奶奶很快就好了,他很感激我。我對他說:“你是個好孩子,孝順懂事,有事告訴老師和同學,我們都會幫助你,自己不能把學習耽誤了。”這個學生聽后很高興,學習也努力,一有不懂的地方就問同學和老師。記得有一次他拿著一道題來問我,“‘熟透了的石榴高興地笑了,有的笑得咧開了嘴,有的甚至笑破了肚皮,露出了肚皮,露出了滿滿的子兒,這句話好在哪里啊?”我一看這道題是課后的問題,涉及到修辭手法及表達效果的問題,他都開始思考這樣的問題了,我很激動,很仔細地給他講解,他聽得很認真。后來他的變化很大,他的家長打電話說,孩子自從上次的奶奶生病事件過后,學習很努力,他說要用努力學習來報答老師。
經(jīng)過這件事,我覺得教師對學生的影響可謂大矣,教師一個不經(jīng)意的舉動,可以讓一個學生有如此大的轉變。我們要時時刻刻不要忘記自己是一個師者,不但要幫助學生解決學習的難題,更要幫助他們解決生活上的問題。尤其是對待學困生,要有一顆寬容、慈愛、溫暖的心,多給他們機會,多關愛他們,激發(fā)他們的積極性,提高他們的自信心,關心他們的學習和生活,讓他們快樂成才。
參考文獻:
[1]付祥.讓“學困生”在激勵中成長[J].新課程,2010(11).
[2]雷國山.用愛心點燃學困生的希望之火[J].新課程,20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