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凍卵子適合所有女性嗎?
這真的會成為不想生孩子女性的“后悔藥”嗎?
最近,41歲的徐靜蕾在博文中主動談及冷凍卵子的話題。她承認,為了給自己留下成為母親的機會,她選擇了冷凍卵子。在她看來,冷凍卵子讓她找到了“世界上唯一的后悔藥”。這是繼林志玲之后,又一女明星親自為這一先進的“輔助生殖技術”免費“代言”。那么,“凍卵”是否真的萬無一失,讓女性想什么時候生就能什么時候生?且聽專家分解。
你多大,你的卵子就多大
“凍卵”首先面臨的一個問題是,生理規(guī)律這一鐵律。精子是在男人成熟之后開始生成的,這種生精功能可以一直伴隨男性,直到他垂暮;而女人卻不同,雖然女人也是在性成熟之后才開始排卵,但從出生開始,那些不成熟的卵子就已經帶在身上,女人經歷的風霜雨雪、污染毒害,卵子都在現(xiàn)場陪伴,無一幸免。
就算你之前生活在純凈世界,貌美如花,30歲之后,卵巢的功能、卵子的質量也會逐漸下降。和女人身上的其他器官一樣,卵子和女人的身體是同齡的,你40歲 ,它就40歲。而且,這種下降在35歲以后更明顯,生殖力大概只有25歲時的一半。換句話說,如果要“凍卵”也得盡早,至少要在25歲前后,而無論是徐靜蕾還是林志玲,都錯過了最好的時光,她們現(xiàn)在“凍卵”,已經不是保證而是保險了,所謂聊勝于無而已。
接下來的問題是,就算她們的卵子質量尚可,但“凍卵”的難度遠高于冷凍精子。冷凍精子,一次獲取就能得到成千上億個精子,在冷凍復蘇的過程中,即使死亡率很高,剩余的數量也仍有好幾百萬個,大可滿足做試管嬰兒的需要。
而“凍卵”就不同了,女性按照正常排卵規(guī)律,每個月只排一個,最多是兩個,而為了保證凍卵的成活,每次取卵也就6~20個,即便這樣,也需要服用促排卵藥。在促排卵的基礎上,卵子的數量仍舊少得可憐,每次10個已經不少了。
卵子比精子更不禁凍
除數量少外,卵子比精子更不禁凍。和精子相比,卵子的體積要大出100多倍,而且卵細胞內水分較多,冷凍過程中很容易結冰,稍有不慎就會破壞細胞的內部結構。以前使用慢凍的方法,卵子細胞幾乎都凍傷了,最近兩三年,冷凍卵子的技術才得到發(fā)展,由慢凍變成了速凍,一秒鐘就可以實現(xiàn)。
雖然這樣的技術可以讓卵子的復蘇率提高到90%,但是,復蘇后的卵子未必就能全部成功受精。因為卵子受凍后,“殼”變得比較硬,人工授精時,需要采用單精子卵胞漿內注射的技術才能使精卵匯合形成受精卵,這也就是俗稱的“第二代試管嬰兒”技術,而且受精之后的胚胎要孵化出來,“硬殼”于這些環(huán)節(jié)就是障礙,這也是“凍卵”受精成功率低的原因之一,通過“凍卵”而成功受孕的幾率只有20%~30%。
取卵過程存在感染風險
為了保證“凍卵”的成功率,就要通過促排卵來增加每次排卵的數量,以增加被凍的卵子數目,非此不能“廣種薄收”。但是,促排卵和取卵過程的風險是必須考慮進去的。
因為男女生理結構不同,女性取卵遠不如男性取精子那么簡單。首先要通過激素刺激,使一次的排卵數目增加,這樣就存在卵巢刺激過度的問題。之后,因為卵子是在腹腔內的卵巢產生的,取卵手術就是必須深入到腹腔的微創(chuàng)手術。而任何手術都有感染的風險,只要是手術,有出血,就有創(chuàng)口,有創(chuàng)口就有了感染的可能,包括最先進的“凍卵”技術操作,這種風險也無法根本免除。
事實上,現(xiàn)代醫(yī)學更趨向于用“冰凍胚胎”取代“凍卵”,這樣成功率會更高。因為胚胎細胞較卵母細胞小,損傷更小。但是,問題來了,既然是胚胎,就需要有精子的參與,所以這一技術主要針對已婚不孕且符合試管條件的女性。換句話說,她們已經有了確定的對象或者丈夫,只是等待合適時機的問題。但徐靜蕾或林志玲這樣的單身女,是因為沒有合適的對象而只能獨自“凍卵”,這一技術的優(yōu)勢也就無從享受。
其實,懷孕生子本該是女性的自然生理過程,無論是冷凍卵子,還是冰凍胚胎,雖然是女性的自由選擇,但都是有悖生理規(guī)律的選擇。尊重自然規(guī)律,在合適的年齡懷孕分娩才是女性對自己最負責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