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以深圳市寶安區(qū)為例,探索國際理解教育地方課程的實施環(huán)節(jié)和評價策略。在寶安區(qū)的實踐中,實施國際理解教育地方課程大致可分為“任務布置、活動體驗、討論交流、教師引導、情感升華”五個環(huán)節(jié)。在評價方式上,創(chuàng)建了將自我評價、小組評價、教師評價和綜合評價相結合的個性化評價體系,把評價要素從知識學習轉向學習能力、學習動機、學習興趣、自主學習能力、協(xié)作精神等非智力因素。
【關鍵詞】國際理解教育 地方課程 教學環(huán)節(jié) 評價方式
【中圖分類號】G5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5)24-0012-03
國際理解教育(Education for International Understanding,簡稱EIU),從根本上說是一種旨在消除國際問題與戰(zhàn)爭,民族、種族歧視與仇恨,發(fā)展與環(huán)境等問題的教育。隨著全球化影響的日益加深,國際理解教育作為一種培養(yǎng)和提高人的國際理解意識、態(tài)度、技能等綜合素養(yǎng)的教育理念,受到越來越多教育研究者和實踐者的關注。目前,我國開展國際理解教育的學校主要分布在經濟發(fā)達的大中城市。國際理解教育的實施途徑有多種,比如校園文化建設、學科教學滲透、加強外語教育和雙語教學、開設國際化課程、開展國際教育交流與合作等?;谡n程是教育教學的主陣地這一考慮,深圳市寶安區(qū)開發(fā)了認識世界、理解世界、走向世界等國際理解教育系列地方課程,每兩周開設一課。經過三年的實踐,我們探索出了一套國際理解教育地方課程實施的基本教學環(huán)節(jié)和評價體系。
一 國際理解教育地方課程的教學環(huán)節(jié)
在寶安區(qū)的實踐中,實施國際理解教育地方課程大致可分為“任務布置—活動體驗—討論交流—教師引導—情感升華”五個環(huán)節(jié),同時也會根據(jù)教學目標和內容做靈活調整。
1.任務布置階段
學習前的1~2周,教師在班級教室的墻報上和開放空間張貼有關學習課題的內容和課程資源,引起學生興趣,同時圍繞學習主題,引導學生利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等多種手段,根據(jù)具體教學內容查找收集相關資料信息或進行網絡交流,通過學生的自主學習、自我教育來推進國際理解教育地方課程的實施。
“每次上課前老師都會要求我們查找與課題相關的資料和圖片,然后在課上展示,和其他同學分享、討論?!保▽W生)
“我覺得學生本身查找搜集資料的過程就是一個主動學習、學會合作和思考的過程。比方說教授中華傳統(tǒng)文化影響世界這一課的時候,我布置學生在課前上網查詢關于中國傳統(tǒng)文化及其對世界影響的各種資料,收集現(xiàn)實生活中有關傳統(tǒng)文化的實物。當然,作為老師,我也會準備大量的相關視頻和圖片。在上課的時候,通過分享學生們搜集的資料及我的補充材料,使學生們更深入地理解中國傳統(tǒng)文化對世界的影響,了解中國與世界的關系。這樣不但學生的積極性被調動起來了,信息量也增加了,同時還激發(fā)了學生努力成為中國文化使者的激情和責任感?!保ㄊ谡n教師)
2.活動體驗階段
這一階段,可以組織全體或部分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拓寬國際理解教育實施的途徑,在激發(fā)學生興趣的同時,延伸國際理解教育的價值。
如在教授小學版第二課國際交往禮儀中,為了讓學生切身體會國際禮儀的重要性及其形式,特邀請南方航空公司禮儀培訓專家來到課堂上進行國際禮儀的講解和示范,同時引導學生自己組隊,進行不同角色的扮演及現(xiàn)場禮儀模擬,使學生親身體驗到不同國家文化和禮儀的差異,在此基礎上,樹立理解、包容和互相尊重文化差異的國際意識。這些實踐體驗和課外拓展活動,不僅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豐富了國際理解教育的形式和內容,更讓學生親身感受到了多元文化的魅力。
3.討論交流階段
根據(jù)教學內容,在課堂上開展各種類型的討論交流活動,讓學生在互相討論交流中感悟國際理解教育的相關理念和價值觀。
在初中版第四課拯救地球的教學中有一個這樣的環(huán)節(jié):學生自主學習討論,自由發(fā)言,主題是民間的反戰(zhàn)運動。學生根據(jù)他們所學的知識以及和同學討論交流獲得的信息,把自己所知道的反戰(zhàn)形式一一列舉,包括一些著名的人物事跡、繪畫、電影以及歌曲等等。在這個過程中,他們了解到國際上的一些著名人物和事件,并且對之萌生出一種佩服之情,從而激發(fā)學生為人類和平做出貢獻的想法,同時也更加珍惜現(xiàn)在的和平幸福生活。
4.教師引導階段
作為課堂的總舵手和調控者,教師有意識地補充介紹一些國際理解教育的理念和知識,引導學生以正確的方式思考問題。同時,結合教學內容,聯(lián)系全球重大問題和國際熱點爭論,選取學生感興趣的生動案例,巧妙滲透國際理解教育。這也與現(xiàn)代學生關注世界、希望了解世界的特點吻合。
5.情感升華階段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孩子們不僅用智慧,而且用心靈感知周圍世界……思維、情感和體驗分不開?!笨梢?,情感教育對提高學生的思想品質、實現(xiàn)教學目標、提高教學效果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在滲透國際理解教育的過程中,教師應關注學生的參與和內心體驗,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讓學生產生共鳴,形成一定的情感體驗。
在高中版走向海洋一課教學中,教師在引導學生熱愛大自然,樹立保護環(huán)境、與自然和諧相處意識的同時,指導學生正確認識中日之間的釣魚島爭議,從而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公正堅持的民族情感。
二 國際理解教育的評價方式
國際理解教育是一門綜合性和實踐性都非常強的課程,與其他基礎課程差別很大,因此不能以卷面成績?yōu)橹饕u價標準,而要創(chuàng)建更具個性化的評價體系,即把評價要素從知識轉向學習能力、學習動機、學習興趣、自主學習能力、協(xié)作精神等非智力因素。
在實踐操作中,這門課程的評價內容包括四個方面:
自我評價:一個課程主題結束后,每位同學對照自我評價表進行自我反省、評價。此部分主要側重于活動中的態(tài)度與水平,占分值的30%。
小組評價:活動過程中,評議員(每組輪流選派三位同學)依照小組評價考核表對同學們在活動中的表現(xiàn)做出評價。此部分占分值的40%。
教師評價:教師通過觀察記錄,客觀地對學生的知識能力、學習方法和過程、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等方面進行考核和評定。此部分占分值的30%。
綜合評定:對學生學習本課程的綜合性、總體性進行評價,包括自我評價、小組評價、教師評價等。
自我評價、小組評價如何進行,評價什么,怎樣評價才有意義?這就要求教師針對不同的課型事先構想評價方案,設計各種各樣的評價表格。如何設計,是以知識點為主,還是以活動方式為主?國際理解教育有別于傳統(tǒng)的文化知識傳授,強調活動過程,強調同學們在活動中的成長和發(fā)展以及在活動中的感悟?;谶@一原則,我們設計了以不同活動方式為內容的自我評價表、小組評價表、教師評價表和綜合評價表。
第一,自我評價、小組評價表(表1)。
表1 深圳市寶安區(qū)國際理解教育地方課程自我(小組)評價表
姓名(小組): 時間: 年 月 日
序號活動名稱方案設計資料收集資料整理結果分析成果展示活動角色小組評價自我評價備注
1
2
3
……
第二,教師評價表、綜合評價表(表2、表3)。
表2 深圳市寶安區(qū)國際理解教育地方課程教師評價表
班級: 姓名: 時間: 年 月 日
序號姓名出勤情況資料收集整理實踐活動情況學習熱情知識技能綜合素質提高評定備注
原成績后成績
1
2
3
……
說明:以平時的觀察記錄、考核為依據(jù),采取5分制評價。原成績指活動前的國際理解教育知識測試結果,后成績指活動后國際理解教育知識測試情況。綜合素質的提高,包括探究能力、組織能力、表達能力、表演能力和交際能力。該表的后三項(學習熱情、知識技能、綜合素質)是考核重點,占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