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研究旨在探究激勵性評價策略能否真正提高大學非英語專業(yè)學生英語寫作的流暢性和主動性。研究通過實驗班和對照班的對比,發(fā)現(xiàn)與傳統(tǒng)寫作評價策略相比,激勵性評價策略的使用能明顯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研究同時發(fā)現(xiàn),激勵性評價策略的使用能使實驗班學生的主動性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
【關鍵詞】激勵性評價策略 英語寫作 流暢性 主動性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5)24-0041-03
如何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和主動性一直是大學英語教學的一大難點,不同的學者從不同的角度提出了相應的策略。Semke認為,大量的練習是提高英語寫作能力的有效方式,此研究結果得到后來很多研究者的認同。Swain通過加拿大人沉浸式方法學習法語的實驗表明,環(huán)境對語言的理解、領悟能力有積極影響,但是這種積極作用沒有涉及學生的寫作和口語水平。王初明則通過使用“量性”評價標準,提出“寫長法”的英語寫作方法,即通過量的積累達到質的飛躍。而激勵性評價策略的使用則是通過改變傳統(tǒng)的寫作評價方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以達到提升學生寫作能力、培養(yǎng)學生學習主動性的目標。
一 激勵性評價策略的定義和特點
1.激勵性評價策略的定義
被稱為德國師范教育之父的第斯多惠曾說過:“教育的奧妙不在教授。而在激勵、喚起和鼓舞?!痹谡n上,學生有了興趣才有交流的欲望,有了興趣才會活躍思維。而培養(yǎng)興趣的一個重要途徑就是“激勵”?!凹睢币辉~中,“激”是激發(fā)調動,使人的感情活躍起來的意思,而“勵”是鼓勵、勸勉的意思。因此,激勵性評價策略就是通過教師語言和行為的鼓勵與肯定,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欲望的一種有效評價方式。
2.激勵性評價策略的特點
激勵性評價包括激勵性評語和行為。激勵性評語是以鼓勵性語言評價學生作文的優(yōu)點和所取得的進步,并對其所付出的努力予以肯定和贊許。激勵性行為是指對寫出優(yōu)秀作品或在寫作中取得進步的學生進行作品展示、加個人表現(xiàn)分等的行為。激勵性評價策略具體包括以下三個特點:
第一,以鼓勵肯定為主,批評為輔。教師在批改學生作文時,不應該總是把眼光放在學生的錯誤之處,而應在了解學生的心理特點和學習基礎的前提下,帶著“放大鏡”尋找學生作文中的可取之處,在好句子、好詞或者書寫工整方面給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勵。正如黃源深所說:“那些無錯不改,把學生的作文改得密密麻麻,甚至紅筆多于藍筆的教師,可能是最糟糕的教師?!币驗槔蠋熢诟腻e的同時,也把學生的自信改掉了,使他們害怕寫作,怕一寫就錯,簡直沒法兒動筆。第二,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為目的?!霸u價的目的不是為了檢查、甄別或者選拔,而是在于通過評價促使被評價者改進,促進其發(fā)展。”在實施激勵性評價策略的過程中,教師應充分發(fā)揮評語的教育和促進功能。第三,注重評價對象的差異性。青少年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使得每個學生在認知方面都有差異。因此教師在評價學生的學習效果時應做到因人施評,針對寫作水平和能力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評價方法。對待寫得很好的學生,教師在鼓勵的基礎上會指出作文的不足之處,有時甚至批評多于鼓勵;對待寫得一般或者較差的學生,則努力找出其閃光點,鼓勵多于批評。
二 研究方法
1.研究問題
本文旨在研究激勵性評價策略的使用能否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和寫作動機,具體探討以下兩個問題:(1)激勵性評價策略能否提高學生英語寫作的流暢性?(2)激勵性評價策略能否提高學生寫作的主動性?
2.實驗對象
本研究的實驗組(67人)和對照組(63人)受試者為江西一個二本院校非英語專業(yè)的大一學生。該校實施分級教學,學生按照入學考試成績分為A/B/C三級。實驗組和對照組均為B級的學生,兩組學生的整體語言水平基本相同。
3.實驗設計及數(shù)據(jù)分析
本研究采用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相結合的方法,對實施激勵性評價策略的班級(實驗組)和實施傳統(tǒng)評價策略的班級(對照組)進行對比實驗分析。兩個班級由同一老師授課,授課教師對兩組受試學生進行了英語寫作的前、后測,并對結果進行了整理和分析,以確定實驗后兩組受試學生在寫作長度方面的變化。此外,在實驗前、后,要求兩組學生填寫了關于寫作態(tài)度的調查問卷,以便了解學生在寫作動機方面的前后變化。實驗過程中,觀察了解學生的課內情況,實驗結束后對實驗組學生就激勵性寫作策略的效果開展了隨機訪談。
本研究使用EXCEL和及時記錄的方式對所收集到的信息進行整理和分析,對實驗組和對照組的調查問卷進行對比分析,以檢驗實驗數(shù)據(jù)的可靠性。
4.教學實施過程
在寫作教學實驗中涉及非英語專業(yè)的兩個班,一個班采用激勵性評價策略(實驗班),另一個班采用傳統(tǒng)性評價策略(對照班)。兩個班的寫作教學都在大一第二學期進行,總共12周,第一周和最后一周是前測和后測時間,中間十周時間,每兩周進行一次寫作,總共進行了5次寫作練習。通過前測發(fā)現(xiàn),兩個班在寫作能力和水平上基本上沒有顯著差異,教學實驗從第二周開始進行。
第一,實驗班的寫作教學操作。被試所在學校每周有一大節(jié)讀寫課(即兩小節(jié)課一起)和一大節(jié)視聽課,視聽課兩周進行一次自主學習,沒有專門的寫作課,但是教師每兩周都會指導進行一次英語寫作練習,并要求在讀寫課上完成。每次寫作的題目都是選自大學英語四級考試原題,根據(jù)題目要求寫一篇不少于120字的作文。教師評閱時通過語言和符號兩種方式使用因材而異的評閱方式。具體操作包括兩個部分:一是針對寫得不錯的學生,教師在使用諸如You have done a good job!這樣表揚性言語的同時,會對作文中詞的精準性、句子語法的正確性、結構的完整性等方面仔細檢查,在錯誤和不足之處畫一個叉,讓學生知道自己還有進步的空間。二是針對寫得一般或較差的學生,教師努力尋找學生的閃光點。譬如,盡管作文中有很多單詞拼寫錯誤,句子語法不規(guī)范,內容沒有邏輯性,但是結構比較完整,則教師先用“結構安排合理,繼續(xù)努力!”這樣鼓勵性的語言,再努力找其作文中用得還不錯的單詞或句子,并在這樣的單詞或者句子旁邊打一個勾,甚至打一個勾再加一個五角星。對于錯誤百出的地方則“視而不見”。
第二,對照班的寫作教學操作。對照班的寫作教學也是在讀寫課上完成,寫作題目、寫作時間和要求等都與實驗班保持一致。教師在課后批閱,但批閱的方式則與實驗班不同,主要是采用傳統(tǒng)的寫作評價策略。所謂傳統(tǒng)寫作評價策略就是指教師在評定學生的作文時根據(jù)其語言、內容和結構等方面籠統(tǒng)地給一個分數(shù),有些教師也會在給了分數(shù)之后寫出需要學生注意的問題。在第二次課上,教師會總結此次寫作中出現(xiàn)的問題,表揚個別寫得很不錯的學生,并把這些學生的作文當作范文供其他學生模仿和欣賞。通過兩種不同寫作評價策略的使用,探討激勵性評價策略是否能提高學生的英語寫作流暢性、寫作自信與主動性。
三 實驗結果及討論
1.作文流暢性的提高程度
通過對前測和后測兩次測試作文的字數(shù)統(tǒng)計,比較實驗班和對照班在流暢性方面的提高程度。具體計算方式是第二次作文測試的字數(shù)減去第一次作文測試的字數(shù)再除以第一次作文測試的字數(shù),先逐個測試,最后取班級平均數(shù)。實驗班作文流暢性的提高度為37.31%,而對照班的提高度僅為12.70%(見表1)。
表1 實驗前后實驗班和對照班寫作流暢性提高度的統(tǒng)計結果
對象
流暢性實驗班對照班
提高度37.31%12.70%
通過課堂觀察和訪談發(fā)現(xiàn),使用激勵性寫作評價策略能大大地降低學生的寫作焦慮,使學生根據(jù)自己的生活體會和經驗,以及在準確審題的基礎上順利地完成英語寫作任務。此統(tǒng)計結果同樣表明,即便只是單純地加強寫作練習,不改變寫作的評價方式,同樣能提高學生的寫作流暢度,但是提高程度遠遠不如采用激勵性評價方式明顯。
2.寫作主動性的提高程度
通過表2和表3不難發(fā)現(xiàn),盡管單純的練習也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但激勵性評價策略的使用能更大程度地提高學生的學習動機。因為實驗班的主動性提高了55.22%,而對照班的主動性只提高了11.11%(見表2)。
正如上文所論述的,筆者在讀寫課堂要求學生在課上完成寫作任務,并在第2周的視聽課(主要是自主學習課)上鼓勵學生與教師當面探討作文的細節(jié),針對寫得很好的學生,教師主要是指出其不足,讓學生覺得自己還有進步的空間。對于寫得一般或者比較差的學生,教師則主要指出作文的閃光點,讓其覺得自己有潛力和能力把作文寫好。對整個班學生的作文評價過程中不會只挑選寫得比較好的作文做范文在全班面前朗誦,而是學生的作文分為三個維度,一是有很大進步的作文,二是有進步的作文,三是要繼續(xù)加油的作文。對一二個維度的學生在全班面前提出表揚,對于第三維度的學生則鼓勵學生不要放棄,相信他下次可以有很大進步。這種激勵性寫作評價策略的使用使學生慢慢消除了“寫一次作文簡直像死了一次”的焦慮,提高了學生的寫作自信和主動性。
四 結束語
研究表明,與傳統(tǒng)的寫作評價策略相比,激勵性評價策略更能提高學生的寫作流暢性,提升學生的寫作主動性。激勵能使學生在寫作中降低寫作焦慮,愿意主動與同學和老師交流作文的細節(jié),讓寫作成為他們暢快淋漓地抒發(fā)自己情感的一種有效方式,而不是為了完成任務的一種“苦差事兒”。
參考文獻
[1]黃源深.多讀多寫——英語學習談[J].外國語,2002(6):16~17
[2]張紅冰.表現(xiàn)性評價在寫作教學中的應用[J].首都師范大學學報,2008(S2):44~48
[3]張秀琴、楊莉.英語學習日志對非英語專業(yè)學生英語寫作能力及自我評價的影響[J].外語界,2010(2):71~76
[4]劉鳳嬌.激勵性評價策略下“寫長法”在高中英語寫作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1
〔責任編輯:林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