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曉靄
“秦七聲度”之說,最早見宋吳坰《五總志》,云:
潭守宴客合江亭,時張才叔在坐,令官妓悉歌《臨江仙》。有一妓獨(dú)唱兩句云:“微波渾不動,冷浸一天星。”才叔稱嘆,索其全篇,妓以實(shí)語告之:“賤妾夜居商人船中,鄰舟一男子遇月色明朗,即倚檣而歌,聲極凄怨。但以苦乏性靈,不能盡記,愿助以一二同列共往記之。”太守許焉。至夕,乃與同列飲酒以待,果一男子三嘆而歌。有趙瓊者,傾耳墮淚,曰:“此秦七聲度也?!壁w善謳,少游南遷,經(jīng)從一見而悅之。商人乃遣人問訊,即少游靈舟也。其詞曰:“瀟湘千里挼藍(lán)色,蘭橈昔日曾經(jīng)。月明風(fēng)靜露華清,微波渾不動,冷浸一天星。獨(dú)倚危檣情悄悄,時聞飛瑟泠泠。仙音含盡古今情,曲終人不見,江上數(shù)峰青。”崇寧乙酉,張才叔過荊州以語先子,乃相與嘆息曰:“少游了了,必不致沉滯戀此壞身,似有物為之然。詞語超妙,非少游不能作,抑又可疑也?!?/p>
吳坰與《五總志》,《四庫全書總目》有較為詳細(xì)的考辨:“《五總志》一卷。宋吳坰撰。坰仕履未詳。惟宋《中興百官題名記》載紹興十三年七月,吳坰為樞密院編修官,八月除浙西提舉。其始末則不可考見矣。前有自序,題建炎庚戌避地?zé)o諸城,書于蕭寺之道山亭。書中有與蘇叔黨自太原至河外事。又有靖康丙午于京兆祥符寓舍被掠事。又第一條內(nèi)載其大父事仁宗為御史,嘗言大臣未報,復(fù)上章乞斬奸臣,以謝天下,上大書‘鐵御史三字賜之。又一條稱嘉州歲貢荔枝、紅桑等物,大父為犍為令,作《三戒詩》見意,九重稱獎。又載其父嘗居李邦直幕府,及崇寧乙酉,謫居荊南諸事。蓋亦北宋舊族,隨高宗南渡者也。其書皆紀(jì)所聞見雜事,間亦考證舊說。取龜生五總,靈而知事之語,名之曰《五總志》。其論詩推重黃庭堅,以為于詩人有開辟之功,蓋亦江西流派。其引述故事,得失互見?!保ㄓ垃尩取端膸烊珪偰俊?,中華書局1965年版)《宋史·河渠志七》:“(元祐)十五年,以兩浙路轉(zhuǎn)運(yùn)判官吳坰奏請,命浙西常平司措置錢谷,勸諭人戶,于農(nóng)隙并力開浚華亭等處沿海三十六浦堙塞,決泄水勢,為永久利。”秦觀英年早逝,享年五十二歲?!段蹇傊尽窌捎诮ㄑ祝?128—1130)年間,在秦觀去世三十年左右。倘若吳坰紹興十三年(1143)為樞密院編修官真實(shí)可信,那么《五總志》所記當(dāng)多為親歷或聽父輩講述,也是吳坰耳聞目睹,尚真實(shí)?!扒仄呗暥取庇涊d歌妓鐘情于秦觀的動人故事,秦觀詞的傳播又溝通了詞人與歌妓之音的心靈世界,竟成為一段生死姻緣的媒介。清人趙翼《陔余叢考》:“秦少游南遷至長沙,有妓生平酷愛秦學(xué)士詞,至是知其為少游,即請諸于母,愿托以終身。少游贈詞,所謂‘郴江幸自繞郴江,為誰流下瀟湘去者也。念時事嚴(yán)切,不敢偕住貶所。及少游卒于滕,喪還,將至長沙。妓有一夕得諸夢,即詣于途。祭畢,歸而自縊以殉?!笔轮袩o,是真是假,已經(jīng)不重要了,這里呈現(xiàn)的是音樂的神奇魅力!
在這個故事中,“秦七聲度”由潭州傳到荊州。北宋時潭州,治今湖南長沙。也可以說,傳誦湖南湖北。崇寧,宋徽宗年號,乙酉年是公元1105年,秦觀去世后五年。清人葉申薌撰《本事詞》亦立“秦七聲度”條目,云:
潭守宴客合江亭,張才叔在座,令群妓悉歌《臨江仙》。一妓獨(dú)唱兩句云:“微波渾不動,冷浸一天星?!辈攀宸Q賞,索其全篇。妓云:“妾居近商舟中,值月色清朗,即見鄰舟一男子倚檣歌此詞,音極凄怨,但苦乏性靈,不能盡記,愿助以同列共往記之?!碧卦S焉。次夕,乃與同列飲酒而待,至夜闌月靜,果聞鄰舟有男子三嘆而歌是詞。有趙瓊者,傾聽而墮淚曰:“此秦七聲度也?!壁w善謳,秦南遷時聞趙歌而甚賞之。乃遣人問訊,即少游靈舟也。其全篇云:“千里瀟湘挼藍(lán)浦,蘭橈昔日曾經(jīng)。月明風(fēng)靜露華清。微波渾不動,冷浸一天星。獨(dú)倚危闌情悄悄,時聞妃瑟泠泠。仙音含盡古今情。曲終人不見,江上數(shù)峰青?!?/p>
Wingdingsh@p (《本事詞》卷上,唐圭璋主編《詞話叢編》第三冊,中華書局1986年版)
Wingdingsh@p
Wingdingsh@p
這里又增添了趙瓊是秦觀生前“甚賞”的歌妓內(nèi)容。近代丁傳靖《宋人軼事匯編》卷十三引《五岳志》,內(nèi)容較簡單,云:
潭守宴客合江亭,張才叔在坐。有一妓獨(dú)唱二句云:“微波渾不動,冷浸一天星?!辈攀逅髌淙嗽唬骸耙棺倘舜?,鄰舟一男子倚檣而歌,不能盡記。”有趙瓊曰:“此秦七聲度也?!笔谷嗽L之,果少游靈舟。
Wingdingsh@p (中華書局1981年版)
Wingdingsh@p
Wingdingsh@p
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吳坰《五總志》與《詞話叢編》輯《本事詞》所錄秦觀《臨江仙》(千里瀟湘挼藍(lán)浦)字句稍有出入,周義敢等《秦觀集編年校注》以日本淺草文庫所藏宋乾道九年翻刻紹興本《淮海集》為底本所校,此詞作:
千里瀟湘挼藍(lán)浦,蘭橈昔日曾經(jīng),月高風(fēng)定露華清。微波澄不動,冷浸一天星。獨(dú)倚危檣情悄悄,時聞妃瑟泠泠,新聲含盡古今情。曲終人不見,江上數(shù)峰青。
這首詞作于紹圣三年(1096)十月。秦觀貶謫郴州(今屬湖南),“舟經(jīng)瀟湘,賦《阮郎歸》、《臨江仙》二闋,抒遠(yuǎn)謫之恨”(徐培均《秦少游年譜長編》,中華書局2002年版)。千里瀟湘,一片湛藍(lán),浦口水色更似揉藍(lán)一般。挼藍(lán):揉藍(lán)。浸揉藍(lán)草做成的染料。詩詞中用以指湛藍(lán)色。橈,船槳。蘭橈代指木蘭舟,這是對舟船的美稱?!冻o·九歌·湘君》:“桂棹兮蘭枻?!薄拔羧战?jīng)過”既有湘君、湘夫人,也有寫了九歌的屈原,何嘗沒有同樣遭遇的詞人自己。因為這一帶正是當(dāng)年詩人蘭舟經(jīng)過的地方?,F(xiàn)在重來,泊舟瀟湘,“月高風(fēng)定露華清,微波澄不動,冷浸一天星”。夜深了,月輪高掛中天,風(fēng)已經(jīng)停息下來,清瑩的露水開始凝結(jié)。眼前的瀟湘浦口,微波不興,澄碧的水面蕩漾著一股寒氣,滿天星斗正靜靜地浸在水中。風(fēng)定露清,波平水靜,一切都似乎處于凝固不動之中,但詞人的思緒并不平靜,“獨(dú)倚危檣情悄悄,遙聞妃瑟泠泠”。此時此刻,詞人孤獨(dú)地倚在高高豎起的桅桿上,內(nèi)心正流動著無窮的憂思,隱約中,似乎聽到遠(yuǎn)處傳來清泠泠的瑟聲。這瑟聲是湘夫人彈奏的嗎?如果不是,樂聲中何以包含了古人和今人的共同感情?抑或是我心中的無窮幽怨,使瀟湘的深夜顯得如此凄清。傾聽妙曲,想見伊人,卻只聞其聲,不見伊人,一切都是那么撲朔迷離,給人莫名的悵惘。這一夜的情景,多么像錢起筆下的那個清冷世界,一江如帶,數(shù)峰似染,琴聲在一片幽靜里流淌,留下悠悠不盡的思戀。湘靈鼓瑟曾造成了一片似真如幻的世界,而這個現(xiàn)實(shí)世界還是湘江,還是湘靈所在的山山水水。詞境感傷幽冷,蒼涼悲苦。風(fēng)格凄厲哀傷。歌妓趙瓊認(rèn)為這首歌的風(fēng)格正是“秦七聲度”。這則故事說明,“秦七聲度”在群妓間流傳,又深受男子喜歡。張才叔稱賞,鄰舟男子歌唱。這些均說明,與柳七只供十七八女郎歌唱的“楊柳岸曉風(fēng)殘月”相比,“秦七聲度”深受男兒喜歡,與關(guān)西大漢銅琵琶鐵綽板的“大江東去”相比,“秦七聲度”又深得女子喜愛。這恐怕正是秦觀能成為“當(dāng)代詞手”的奧妙所在。
此詞境界之凄清,正是詞人凄楚心境的折射。這時的秦觀,情感上交織著多重抑郁。仕途遭挫,偶遇知心人,兩情卻無所依托,貶謫途中,“赴郴州時,唯一老仆滕貴相隨”(徐培均《秦少游年譜長編》引舊題王《道山清話》)。這一切均使生性多情的詞人心冷似鐵,苦不堪言,只有借歌曲加以抒發(fā)。此時的《青門飲》(風(fēng)起云間)、《阮郎歸》(瀟湘門外水平鋪)、《如夢令》(遙夜沉沉如水)、《阮郎歸》(湘天風(fēng)雨破寒初)均是凄清入骨。試聽以下數(shù)闋:
風(fēng)起云間,雁橫天末,嚴(yán)城畫角,梅花三奏。塞草西風(fēng),凍云籠月,窗外曉寒輕透。人去香猶在,孤衾長閑馀繡。恨與宵長,一夜薰?fàn)t,添盡香獸。前事空勞回首。雖夢斷春歸,相思依舊。湘瑟聲沈,庾梅信斷,誰念畫眉人瘦。一句難忘處,怎忍辜、耳邊輕咒。任人攀折,可憐又學(xué),章臺楊柳。
Wingdingsh@p (《青門飲》)
Wingdingsh@p
Wingdingsh@p
瀟湘門外水平鋪,月寒征棹孤。紅妝飲罷少踟躕,有人偷向隅。揮玉箸,灑真珠,梨花春雨余。人人盡道斷腸初,那堪腸已無。
Wingdingsh@p (《阮郎歸》)
Wingdingsh@p
Wingdingsh@p
遙夜沉沉如水,風(fēng)緊驛亭深閉。夢破鼠窺燈,霜送曉寒侵被。無寐,無寐。門外馬嘶人起。
Wingdingsh@p (《如夢令》)
Wingdingsh@p
Wingdingsh@p
湘天風(fēng)雨破寒初,深沉庭院虛。麗譙吹罷《小單于》,迢迢清夜徂。鄉(xiāng)夢斷,旅魂孤,崢嶸歲又除。衡陽猶有雁傳書,郴陽和雁無。
Wingdingsh@p (《阮郎歸》)
Wingdingsh@p
Wingdingsh@p
紹圣三年的秦觀四十八歲,正是壯年。與其說是仕途損壞了他,不如說深情折殺了他。李清照不愧是“別是一家”的偉大女性,她對秦觀的評價最為中肯,她說秦少游“專主情致”。秦觀,一個純情詞人。他為情所系、為情所累。他于歌酒、文字、清濁、拘縱之外,別守一番真情實(shí)意:無論是詩是詞是文,處處皆為真情熔鑄,絕無虛言浪語攙雜?!皟汕槿羰蔷瞄L時,又豈在朝朝暮暮!”這樣的至情之語,非“專主情致”的秦觀,有誰能說得出來?
借趙瓊的概括觀照,陳師道贊賞秦七“當(dāng)今詞手”。當(dāng)今填詞才能出眾的人才稱得上“詞手”。歌妓對秦觀歌曲“秦七聲度”的評價,與蘇軾幕士比較柳永、蘇軾歌曲風(fēng)格的不同,有異曲同工之效,這自然是秦觀歌曲在當(dāng)代流行的一個縮影。徐培均《秦少游年譜長編》卷首說秦觀:“所為小詞,淡雅清麗,凄婉流美,得《尊前》、《花間》遺韻,并上承柳永,近開美成,發(fā)展長調(diào)慢詞,世稱詞家之正音,婉約之代表?!变瓰橹械闹摚嗾秊椤白骷腋琛敝?。
葉夢得說:“秦觀少游亦善為樂府,語工入律,知樂者謂之作家歌。元豐間盛行于淮楚。”(《避暑錄話》卷下,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葉氏的這段話,說明秦觀的詞即使在精通音樂的人看來,也被評作是專門作家的歌曲?!白骷摇币辉~自唐代以來即用于指稱在文學(xué)藝術(shù)上成績卓著者。宋代知樂人謂秦觀詞是“作家歌”,一般以為“作家”是本色、當(dāng)行之義,這自然不錯,但既然說“知樂者”謂為“作家歌”,則“作家”就不僅是“本色”、“當(dāng)行”之義了。燕南芝庵《唱論》有“子弟不唱作家歌”的諺語。顯然,“作家”還包含了文學(xué)創(chuàng)作成績卓著者的意思。文學(xué)創(chuàng)作成就好,能“語工”;音樂造詣深,能“入律”。這樣的創(chuàng)作就是“作家歌”——行家高手的填詞歌曲?!白骷摇迸c“子弟”相比,是典型的文人。文人的歌唱自然別是一般滋味。
“語工”首先是文人作家的“本色”“當(dāng)行”。歌詞在唐五代逐漸成為“詩客曲子詞”后,便與民間曲子、民歌的歌唱有了風(fēng)格上的不同,這一風(fēng)格構(gòu)成主要體現(xiàn)在語言上。唐五代至宋,尤其是到了宋代,曲子詞的創(chuàng)作主體主要是文人,而且是高層次的文人。這些歌詞創(chuàng)作者總是集文人、詩人、詞人為一身。他們的創(chuàng)作注重語言藝術(shù)的錘煉,以典雅、含蓄、富麗、精工為總體風(fēng)貌,和真率素樸的里巷之曲形成了鮮明對比。
秦觀詞煉字煉意的功夫,堪稱“高手”。元豐年間的一首《滿庭芳》,開篇“山抹微云”四字,即令千古之下的文人擊節(jié)贊嘆。詞人要寫淡淡的云靄飄浮在山間,他既不用“掩”,也不用“遮”,卻偏偏寫成“山抹微云”。一個“抹”字,詩情畫意,溢滿紙端;再接“天連衰草”,境界全出。極目遠(yuǎn)方,微云、衰草,暮靄蒼茫,秋色慘淡,響徹云霄的畫角聲,更讓即將分別的人肝腸寸斷?!皶和U麒?,聊共引離尊”,一個“暫”,一個“聊”,顯得多么無可奈何!其間只能聽到的便是這嘆息聲和滿腹的迷惘惆悵:“多少蓬萊舊事,空回首,煙靄紛紛。”再看眼前,“斜陽外,寒鴉萬點(diǎn),流水繞孤村”。再看《八六子》(倚危亭):
倚危亭,恨如芳草,萋萋刬盡還生。念柳外青驄別后,水邊紅袂分時,愴然暗驚。無端天與娉婷,夜月一簾幽夢,春風(fēng)十里柔情。怎奈向、歡娛漸隨流水,素弦聲斷,翠綃香減,那堪片片飛花弄晚,蒙蒙殘雨籠晴。正銷凝、黃鸝又啼數(shù)聲。
《八六子》詞調(diào),音節(jié)舒緩,回旋宕折,適宜于表達(dá)凄楚幽咽之情,讀秦詞即有聽溪水從山巖曲折流出之音。發(fā)端三句就十分精彩?!耙形Mぁ钡男蜗?,令人竦目,緊接其后是一個“恨”字。這個“恨”,“如芳草”,又令讀者一驚。人們習(xí)慣“恨”是“長恨”,是“綿綿無絕期”之情,可萬萬沒想到,秦觀將它寫成“芳草”?!胺疾荨笔嵌嗝疵篮玫囊庀?,這一“美好”,既寫出了懷人之情在心頭的復(fù)雜,也寫出了懷人之情為“恨”的悠久?;貞洸还馐菬?,回憶總讓人沉浸于美好。正因為美好,才讓人永世難忘?!皠i盡還生”是痛,“芳草”“萋萋”卻美。難怪周濟(jì)要贊此為“神來之筆”,陳匪石《宋詞舉》選秦觀詞三首,說“周濟(jì)評起處數(shù)語曰:‘神來之筆。蓋著一‘恨字,而以‘芳草為比,由情說入,但破空而來,不知所由起”(陳匪石《宋詞舉》,金陵書畫社1983年版)。全詞就在這美與痛交織的復(fù)雜情感中進(jìn)行:柳外青驄、水邊紅袂、夜月一簾幽夢、春風(fēng)十里柔情、素弦聲斷、翠綃香減、飛花、殘雨、籠晴、黃鸝。幽美之景,凄楚之情,緩緩訴說,曲折縈回。張炎說:“秦少游詞,體制淡雅,氣骨不衰,清麗中不斷意脈,咀嚼無滓,久而知味。”(夏承燾《詞源注》,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1963年版)秦觀的詞無論長調(diào)還是短制,總是“語工”,而小令尤為精警動人。試聽下列數(shù)闋:
纖云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金風(fēng)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shù)。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Wingdingsh@p (《鵲橋仙》)
Wingdingsh@p
Wingdingsh@p
天涯舊恨。獨(dú)自凄涼人不問。欲見回腸。斷盡金爐小篆香。
黛蛾長斂。任是春風(fēng)吹不展。困倚危樓。過盡飛鴻字字愁。
Wingdingsh@p (《減字木蘭花》)
Wingdingsh@p
Wingdingsh@p
落紅鋪徑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杏園憔悴杜鵑啼。無奈春歸。
柳外畫樓獨(dú)上,憑闌手捻花枝。放花無語對斜暉。此恨誰知。
Wingdingsh@p (《畫堂春》)
Wingdingsh@p
Wingdingsh@p
香墨彎彎畫,燕脂淡淡勻。揉藍(lán)衫子杏黃裙。獨(dú)倚玉闌無語、點(diǎn)檀唇。人去空流水,花飛半掩門。亂山何處覓行云。又是一鉤新月、照黃昏。
Wingdingsh@p (《南歌子》)
Wingdingsh@p
Wingdingsh@p
元豐間(1078—1085),秦觀三十歲到三十七歲時,“盛行于淮楚”的正是秦觀著名的《滿庭芳》(山抹微云)等歌曲?;闯?,地域廣大。若以淮水論,其流域包括今湖北、河南、安徽、山東、江蘇大地;歷史上的楚地,疆域最初主要在今湖北西部山區(qū)和江漢平原一帶,后逐漸向西溯江而上擴(kuò)展到今四川東端,向北溯漢水而上擴(kuò)展到今河南西南的南陽盆地和丹江流域,向南擴(kuò)展到今湖南北部的洞庭湖平原,向東沿淮水和江水?dāng)U展到今河南東南、安徽北部、江西北部和山東南部、江蘇、浙江一帶。若以歷史地域論,秦觀“作家歌”的傳播,可謂廣泛而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