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震
又是一年木蘭花開時,我在木蘭花的懷抱里深深地,深深地懷念著你。
——題記
雨后天晴,我佇立在那被雨水滋潤得愈發(fā)玉潔冰清的木蘭花下。那潔白的花瓣被雨水浸得發(fā)脹,幾朵偶爾被風兒吹散的純潔花瓣將黑黑的土地染上了白色。又是一年木蘭花開時,我卻只能獨賞此景,似乎連這美景都帶著些凄涼或哀怨的意味。
看著這滿眼的容不得一絲雜色的純潔木蘭花,我的思緒不禁隨風兒飄到那一年,依舊是木蘭花綻放之時,我的身邊還有你的陪伴。
空氣中的淡淡木蘭花香和著少許青草味,好似那年嗅到的味道一樣,氤氳著,又那么朦朦朧朧,讓我辨不清這是回憶還是現(xiàn)實。耳邊響起我清脆如鈴的笑聲:“咯咯咯,阿婆,阿婆,這是什么花?。俊蹦菚r的我攀在阿婆手臂上的小手仿佛一棵小小的木蘭樹苗,用根須緊緊地抓牢她賴以生存的土壤。阿婆只好放下手中的針和線,輕輕攬過我,將我抱起放在那張年歲已比我還大的木椅上。
阿婆總是喜歡搬起這把沉淀著歲月的木椅,坐在家門前那棵木蘭樹下,專心致志地做著針線活。從初春到盛夏,從立秋到早冬,從朵朵木蘭花開到簌簌木蘭花落。她就只是那么靜靜地坐在花下。年幼的我并不知曉如何用語言去描繪這一幅美麗的畫卷,我只覺得這一刻天地間仿佛唯有這盛開的木蘭花和衣著樸素的阿婆。
記憶里,江南的梅雨天氣總是讓空氣中彌漫著一層濕漉漉、靜悄悄的青黛色霧靄。家門前,一叢綠樹被染得濃陰如墨。朦朧的墨綠中,清晰地閃著點點木蘭花瓣的雪白顏色,宛如一闋厚重、平和的弦樂聲中跳出一管清脆活躍的笛聲,給雨后空朗的午后增添了不少生氣。阿婆的面容在木蘭花的映襯下愈發(fā)美好干凈,仿佛連時間也停下腳步靜靜欣賞著美景。
阿婆只是個農(nóng)家的老婆婆,大字不識一個,但阿婆的繡品卻是小有名氣。阿婆穿針引線,仿佛一只靈巧的蝴蝶輕盈地在花叢中飛舞著,直取那最香甜的花蜜。我以為阿婆最愛的是她的針和線,卻從未發(fā)現(xiàn)她到底渴望著什么。那時,我總是在一旁,逗一只蛐蛐,抓一只蟲子,遛一只螞蚱。那時的我還不知外婆頭頂?shù)幕ㄊ鞘裁椿?,“阿婆,這是什么花呢,那么好看?。俊蔽沂种钢谴啬咎m花。阿婆輕輕地笑著,臉上的皺紋調(diào)皮地推擠著。阿婆將我攬在懷里,撫摸著我的額頭對我說:“丫丫,這是木蘭花。”當時我不知道木蘭花代表著什么。我只是揚起面龐說:“阿婆,你知道的真多呢?!蔽腋惺艿桨⑵诺膽驯Ьo了緊,卻未留意到阿婆眼底淡淡的難過與不甘:“丫丫以后要好好學習呀,就可以知道很多很多知識了,還要和阿婆講呢?!蔽抑刂氐攸c頭。
歲月在流逝,我終于知道了木蘭花的學名、習性、花語。還未等我回去告訴阿婆,阿婆就已經(jīng)永遠地離開我了。那一年,木蘭花凋謝了,我的眼淚也被歲月塵封了,卻又在這年木蘭花開時被挖掘出來。我緊緊攥著阿婆的最后一件繡品,這也是她留給我的唯一遺物,上面只有歪歪扭扭的四個字——“好好學習”。我想到媽媽無意間說的:“阿婆小時候家里窮,但特別想上學,可為了供家里小的讀書,就從沒有踏入過學校一步?!卑⑵旁诩依镒钬毟F的時候供起家里每個孩子的學業(yè),我終于明白了阿婆那時的難過和不甘來源于哪里。我不知道外婆為了這四個字請教了多少人,這四個字對我來說再簡單不過,但對身為文盲的她來說也許是天書。我從未注意過當我寫作業(yè)時她那渴望的表情,我生生忽略了她拿著報紙卻只能讓我讀給她聽的目光。我以為她只是個會認真完成每一件繡品的老人。又有多少農(nóng)村的老人像阿婆一樣,早早地挑起家里的擔子,離開學校甚至沒上過學,卻還是要讓自己的子女受教育?他們都值得我們敬佩。
又是一年木蘭花開時,我久久佇立在木蘭花下。忽然想起那年木蘭花開時,我問阿婆為何喜歡木蘭花時,阿婆在花下淡淡地笑著說:“因為我只認識木蘭花。”
她不知道《離騷》里的“朝飲木蘭之墜露兮, 夕餐秋菊之落英”。她不知道木蘭花的花語是高尚的靈魂,一如她一般。
我在這年的木蘭花下,似乎看到那年阿婆的臉。那張已被歲月刻下痕跡的臉淡淡地微笑著,還有她高貴的靈魂在木蘭花下熠熠生輝。
(指導老師:王 ?強)
※睹物思人,寓情于物
木蘭花的花語是靈魂高尚,文章以物喻人,阿婆為了家人默默奉獻著,就像木蘭花一樣高潔;寓情于物,“又是一年木蘭花開時,我在木蘭花的懷抱里深深地、深深地懷念著你”,題記就是文章的主要思想,作者把對阿婆思念寄托在木蘭花里。文章充斥著濃厚的懷念之情,回憶越清晰,念想就越深刻。盛開的木蘭花和木蘭花下穿針引線的阿婆,這些場景在文中多次出現(xiàn),畫面描寫細膩,情感表達真實。倒數(shù)第四段,通過媽媽的轉述來說明阿婆為家人的奉獻,這些事實描述讓阿婆的形象更加鮮明。寓情于物的表現(xiàn)手法和畫面感強烈的細節(jié)描寫,是本文最大的特色。(東東)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