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復合體系與原油多次乳化過程中油水界面張力變化規(guī)律

      2015-05-10 00:46:30耿杰陸屹李笑薇郭春萍
      應用化工 2015年12期
      關鍵詞:驅(qū)油含水乳化

      耿杰,陸屹,李笑薇,郭春萍

      (1.中國石油大學(華東)石油工程學院,山東青島 266580;2.大慶油田勘探開發(fā)研究院采收率二室,黑龍江大慶 163712)

      在三元復合驅(qū)中,油/水間的界面張力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參數(shù),它決定著復合驅(qū)的驅(qū)油效率,是復合驅(qū)配方篩選的一個重要評價指標,對于三元復合體系機理研究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1-8]。復合體系注入地層后,在地層剪切力作用下原油會與注入體系不斷發(fā)生乳化、攜帶、再次乳化,在提高洗油效率的同時抑制驅(qū)油劑沿原水流通道突進[9-14]。對復合體系乳化作用的報道多為相同含水率一次均化后的研究,為了模擬不斷驅(qū)替多次乳化的過程,設計開展了多次乳化實驗。由于水相和上相油經(jīng)多次乳化后組成和性質(zhì)會發(fā)生很大變化,必然影響界面張力大小,本文首次測定了不同含水率的三元體系與原油多次乳化過程中水相與上相油和原油間界面張力,據(jù)此研究了界面張力變化規(guī)律。相關成果對更進一步了解化學驅(qū)的機理,優(yōu)化現(xiàn)場配方設計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1 實驗部分

      1.1 材料與儀器

      烷基苯磺酸鹽;NaOH,分析純;聚丙烯酰胺(2 500萬HPAM);原油,大慶油田六廠聯(lián)合站;污水,大慶油田六廠深度處理污水。

      POLYTON均質(zhì)器;Model TX500C界面張力儀。

      1.2 實驗方法

      配制活性劑濃度為0.3%,NaOH濃度為1.2%,聚丙烯酰胺濃度為2 000 mg/L的三元復合體系,及活性劑濃度為0.3%,NaOH濃度為1.2%的二元復合體系,取不同體積的原油和復合體系,放入25 mL比色管中,在溫度為45℃的情況下,用均質(zhì)器11 000 r/min攪拌1 min后,放置在恒溫箱中;24 h后,待油水分相后,取出下相水,重新與新原油用均質(zhì)器11 000 r/min攪拌1 min進行乳化;每次乳化后,測定水相與原油及與上相油間的界面張力。

      2 結(jié)果與討論

      2.1 乳化次數(shù)對三元復合體系與原油界面張力的影響

      界面張力的高低反應體系啟動剩余油的能力,分析含水不同的三元體系多次乳化后與原油間的界面張力見圖1。

      圖1 水相與原油間界面張力隨乳化次數(shù)變化Fig.1 Oil/water interfacial tension vs.emulsification times

      由圖1可知,含水為50%的三元體系與原油間的界面張力乳化第5次后界面張力仍能達到超低,出現(xiàn)比最初界面張力值還低的現(xiàn)象,為多次乳化后界面張力數(shù)值中的最低點,因為體系與原油多次乳化后形成新的石油酸皂等活性物質(zhì),不斷累積溶于水相中,有增溶的原油存在,該復合體系界面張力也有超低的可能[15]。乳化第6次以后水相與原油的界面張力開始不能達到超低。而含水為80%和90%的三元體系乳化第8次后水相與原油的界面張力仍能達到超低。說明,三元體系多次乳化后水相與原油具有較強的保持超低界面張力的能力。目前,大慶油田三元復合驅(qū)現(xiàn)場試驗含水達到80%甚至90%以上,因此,在不考慮其它因素影響的條件下,地下原油與三元體系應該能保持良好超低界面張力,且在一定范圍內(nèi),超低界面張力低于初始界面張力。另外,從圖中還可看出隨著乳化次數(shù)增加,三元體系與原油間最低界面張力值有先下降后升高趨勢,有利于啟動剩余油。

      2.2 乳化次數(shù)對三元復合體系與上相油間界面張力的影響

      含水不同的三元體系與乳化后上相油間的界面張力變化關系,見圖2。

      圖2 水相與上相油間界面張力隨乳化次數(shù)變化關系Fig.2 Oil from upper/water interfacial tension vs.emulsification times

      由圖2可知,隨著含水增加,水相與上相油間的界面張力達到超低的次數(shù)增加,含水50%的三元體系與上相油,第3次以后界面張力不能達到超低,而含水80%和90%的三元體系分別在第7次和第8次乳化后仍能與上相油間達到超低。因為隨著含水率的增加三元體系表面活性劑和堿的含量更多,表面活性劑、堿與原油之間的比例也更大,因而降低界面張力效果越好[16-18]。

      2.3 水相與原油間和與上相油間的界面張力比較

      對含水為50%,80%和90%三元體系的水相與原油間和與上相油間的界面張力變化趨勢進行比較,見圖3~圖5。

      圖3 含水50%體系水相與原油間和與上相油間的界面張力比較Fig.3 Comparing oil/water interfacial tension and oil from upper/water interfacial tension at water content of 50%

      圖4 含水80%體系水相與原油間和與上相油間的界面張力比較Fig.4 Comparing oil/water interfacial tension and oil from upper/water interfacial tension at water content of 80%

      圖5 含水90%體系水相與原油間和與上相油間的界面張力比較Fig.5 Comparing oil/water interfacial tension and oil from upper/water interfacial tension at water content of 90%

      從總體上看,水相與原油間的界面張力低于其與上相油間的界面張力,在乳化第6次以后兩者開始趨同。說明乳化會導致油相中的組成發(fā)生變化,進而導致油相性質(zhì)發(fā)生變化。因此在復合驅(qū)驅(qū)替的適當時機應對驅(qū)油體系的配方進行相應調(diào)整。

      2.4 體系配方對界面張力的影響

      分別考察了二元體系和三元體系與原油間和與上相油間的界面張力,見圖6和圖7。

      圖6 二元體系和三元體系與原油間界面張力Fig.6 Oil/binary system and oil/ternary system interfacial tension

      由圖可知,無論是與原油間的界面張力還是與上相油間的界面張力達到超低時的乳化次數(shù)二元體系都多于三元體系。三元體系中由于聚合物的存在致使表面活性劑在界面排列沒有二元體系中表面活性劑排列的更緊密,因而二元體系乳化性能總體上略高于三元體系。因此在復合驅(qū)注入段塞優(yōu)化時可適當考慮二元體系。

      圖7 二元體系和三元體系與上相油間界面張力Fig.7 Oil from upper/binary system and oil from upper/ternary system interfacial tension

      3 結(jié)論

      (1)三元體系與大慶六廠原油多次乳化后,具有較強的保持超低界面張力的能力,在不考慮其它因素影響的條件下,地下原油與三元體系應該能保持良好超低界面張力,且在一定范圍內(nèi),超低界面張力比初始界面張力還低。

      (2)水相與上相油間界面張力達到超低的乳化次數(shù)隨含水增加而增加。乳化次數(shù)相同時,水相與原油間界面張力低于其與上相油間界面張力。隨著乳化次數(shù)增加,三元體系與原油間界面張力值有先下降后升高的趨勢,這種變化趨勢有利于啟動剩余油。多次乳化導致油相性質(zhì)發(fā)生變化,因此在復合驅(qū)驅(qū)替的適當時機應對驅(qū)油體系的配方進行相應調(diào)整。

      (3)二元體系乳化性能總體上略高于三元體系,在段塞優(yōu)化時可適當考慮二元體系。

      [1]呂平.驅(qū)油效率影響因素的試驗研究[J].石油勘探與開發(fā),1985(4):54-60.

      [2]何更生.油層物理[M].北京:石油工業(yè)出版社,1994.

      [3]劉春林,蘭玉波,李建路.影響三元復合體系驅(qū)油效果因素的分析[J].大慶石油學院學報,2006,30(5):28-30.

      [4]夏惠芬,劉春澤,侯吉瑞,等.三元復合驅(qū)油體系粘彈性及界面活性對驅(qū)油效率的影響[J].油田化學,2003,20(1):61-64.

      [5]賈忠偉,楊清彥,袁敏,等.大慶油田三元復合驅(qū)驅(qū)油效果影響因素實驗研究[J].石油學報,2006,27(增刊):101-105.

      [6]林梅欽,楊紅生,喬愛軍,等.大慶原油活性組分及相關界面性質(zhì)[J].石油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3,27(5):92-102.

      [7]朱懷江,楊普華.化學驅(qū)中動態(tài)界面張力現(xiàn)象對驅(qū)油效率的影響[J].石油勘探與開發(fā),1994,21(2):74-80.

      [8]陳中華,李華斌,曹寶格.復合驅(qū)中界面張力數(shù)量級與提高采收率的關系研究[J].海洋石油,2004,25(3):53-57.

      [9]繩德強.化學復配體系提高石油采收率研究與進展[J].油田化學,1992,9(1):86-93.

      [10]牛麗偉,盧祥國,由洪利.高濃度三元復合體系增油效果及其作用機理研究[J].油田化學,2014,31(3):429-433.

      [11]王尤富,黃宏度.石油羧酸鹽三元復合體系的流度與驅(qū)油效率的關系[J].油田化學,1996,13(3):253-255,263.

      [12]Alan W.Surface development aspects of alkali-surfactantpolymer(ASP)flooding[J].ITPC 13397,2009.

      [13]Julian R B,Henk D,Jasper R S.Application of internal olefin sulfonates and other surfactants to EOR.Part 1:Structure-performance relationships for selection at different reservoir conditions[J].SPE 129766,2010.

      [14]Marten A B,Ruth M P,Julian R B.Application of internal of olefin sulfonates and other surfactants to EOR.Part 2:The design and execution of an ASP field test[J].SPE 129769,2010.

      [15]李笑薇.強堿復合體系與大慶原油多次乳化性能分析[J].東北石油大學學報,2012,36(5):72-75.

      [16]劉奕,張子涵,廖廣志.三元復合驅(qū)乳化作用對提高采收率影響研究[J].日用化學品科學,2000,23(增刊):124-127.

      [17]李世軍,楊振宇,宋考平,等.三元復合驅(qū)中乳化作用對提高采收率的影響[J].石油學報,2003,24(5):71-73.

      [18]彭占剛,趙曉京,盧祥國.三元復合體系相行為特征及其對驅(qū)油效果影響[J].大慶石油地質(zhì)與開發(fā),2005,24(4):87-89.

      猜你喜歡
      驅(qū)油含水乳化
      濃度響應型水觸變材料及在含水漏層堵漏技術的應用
      鎮(zhèn)北油田某油藏延長低含水采油期技術研究
      化工管理(2021年7期)2021-05-13 00:46:46
      含水乙醇催化制氫催化劑研究
      乳化瀝青廠拌冷再生在陜西的應用
      石油瀝青(2019年3期)2019-07-16 08:48:22
      注氣驅(qū)油技術發(fā)展應用及海上油田啟示
      SBS改性瀝青的乳化及應用
      石油瀝青(2018年3期)2018-07-14 02:19:20
      簡析一種新型乳化瀝青的生產(chǎn)工藝
      中國公路(2017年17期)2017-11-09 02:25:42
      土洞施工中含水段塌方處理方案探討
      CO2驅(qū)油與埋存對低碳經(jīng)濟的意義
      聚合物驅(qū)油采出液化學破乳技術研究
      中超| 香港| 萨迦县| 赤城县| 明星| 沙洋县| 定陶县| 马关县| 东丰县| 时尚| 平泉县| 顺昌县| 务川| 沿河| 贵定县| 西乡县| 波密县| 山西省| 郧西县| 鹰潭市| 南雄市| 新源县| 新龙县| 江门市| 荔浦县| 托克逊县| 项城市| 灵川县| 黎平县| 华池县| 衡水市| 长宁县| 革吉县| 建平县| 会东县| 凤台县| 阿图什市| 从化市| 手游| 张北县| 岢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