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龍
【適用話題】清白做人 平常心 情趣 節(jié)儉
在齊白石的眾多繪畫作品中,蔬果類題材占了很大的比重,蔬果類中他又對白菜情有獨鐘。
齊白石在鄉(xiāng)下時對白菜有著很深的感情,所以在下筆時,他總是能抓住白菜肥大、嫩白、翠綠的特點入畫,畫出的白菜甚是鮮活,“通身蔬筍氣”。
有位畫家私下里學(xué)齊白石畫白菜,總是畫不出白菜的神韻,便向齊白石請教畫白菜的訣竅,齊白石毫不客氣地說:“你通身無蔬筍氣,怎么能畫得和我一樣呢?”
齊白石畫有一幅《清白傳世圖》,淡雅的畫面上一棵白菜,三個柿子。幾筆淡墨揮寫出菜葉,再用較濃的墨勾出葉筋,然后以幾筆淡墨畫出菜頭和菜根須,一棵青鮮的白菜便躍然紙上。作為與白菜形成對照的三個柿子,則用加了稍許淡墨的橙色圈寫出,再以濃墨點出柿蒂,呈現(xiàn)出柿子的成熟甜美。極為平常的白菜和柿子和諧地搭配在一起,成就了一幅素雅、生動的《清白傳世圖》。柿子有“食之可清火”之意,寓意“清”,白菜則寓意“白”,兩者同處一圖,象征著齊白石清白于世的人生理想。
齊白石也愛吃白菜,他說大白菜“越嚼越香”。在他讀到曾國藩“雞鴨湯煮蘿卜白菜,遠勝滿漢筵席二十四味”時,他又補充道:“余謂文正公此語猶有富貴氣。不若冬筍白菜,不借他味,滿漢筵席真不如也。”
有一次,一位客人帶著鹵肉去齊白石家,鹵肉外包裹著大白菜的葉子。齊白石仔細把白菜葉子抖干凈,不舍得扔。他吩咐家人把這些菜葉子切切,用鹽碼上,再加點油,得意地說,中午又是一頓美味。
據(jù)說還有一次,齊白石想用一張“白菜畫”,換小販的一車大白菜,小販根本不知道這個老頭是何許人,不屑地說:“我的白菜可以吃,你的白菜能吃嗎?”齊白石只好黯然離開。
齊白石一生起伏跌宕,但是唯一不變的是,他對生活的那顆平常心。正像他自己所言:飽諳塵世味,尤覺菜根香。
【素材分析】白菜的外表一清二白,而這清白正是古代名士所追求的道德準(zhǔn)則。齊白石對白菜情有獨鐘,也正是因為它象征著清白。他以白菜為鑒,畫白菜、食白菜,生活樸素、節(jié)儉,面對跌宕起伏的人生際遇寵辱不驚,淡然超脫的風(fēng)骨讓人羨慕,一顆清白的赤子之心讓人動容。
【速用名言】
1.樸素是創(chuàng)作藝術(shù)作品必不可少的條件;就其本質(zhì)而言,它排斥任何外在的裝飾和雕琢。
——俄國革命民主主義者 別林斯基
2.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獞?zhàn)國末期詩人 屈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