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穎
說起王寶申這個名字,也許知道的人并不多,但是提起他主持和組織管理的工程,在北京卻是無人不知——中糧廣場、亞運村匯園公寓、首都機場綜合樓、寶軒大廈……
在一個初春的下午,我們走進了住總集團總經理的辦公室,近距離地同這位在北京建筑業(yè)鼎鼎有名的人物進行了一次交流。王寶申給我的第一印象是平易近人,隨著交談的深入,他的成熟、穩(wěn)重、職業(yè)操守和敬業(yè)精神也在不經意間流露出來。必須承認,他是一位非常具有感染力的人物。
平凡中飽含不平凡的職業(yè)經歷
上世紀70年代初,當時是一名初中生的王寶申的人生理想是當一名工程師,可是當年正趕上十年動亂時期。1976年高中畢業(yè)的王寶申卻來到了延慶山區(qū)插隊務農。1978年6月知青陸續(xù)返城,北京市房修二公司到他們村招工,經過嚴格的政審和體檢,他成為了房修二公司的一名混凝土工,自此拉開了他職業(yè)生涯的第一幕。在當混凝土工期間,王寶申堅持學習,腳踏實地,認真工作,從一名工人到生產計劃員,再到住宅三公司的副隊長、隊長,到住總六公司的經理,以至于當上今天住總集團的總經理。在他30多年的職業(yè)生涯中,得到了無數的獎牌和榮譽,看著經自己的手蓋出的一幢幢建筑,終于完成了自己心中最大的心愿:“要讓自己施工的每一項工程都能成為北京城一道靚麗的風景。”
一步一個腳印兒,走出自己的一片天
1978年,作為返城知青的王寶申來到北京房修二公司當上了混凝土工,他立志要當一個有心人,不會就學,不懂就問。通過幾年的工作實踐和錘煉,王寶申很快地掌握了相關的業(yè)務技術,成為了業(yè)務骨干,這為他今后進入管理崗位打下了堅實的基礎。1983年,王寶申任北京住總三公司二隊副隊長,參與并組織實施了中直機關檔案局宿舍樓建設工程,由于組織周密,管理規(guī)范,工程質量優(yōu)異,被北京市評為全優(yōu)工程,為住總公司贏得了成立以來的第一個質量金牌大獎。
高樓施工是建筑行業(yè)的一個難點,公司承接了太平橋小區(qū)、地質學院一號樓高層住宅工程,這也是王寶申從事施工管理以來第一次接觸的高層施工項目。沒經驗,就要學,王寶申發(fā)揮自己善于學習、樂于實踐的精神,多次到兄弟單位的高層施工現場觀摩學習,虛心向同行求教?;貋砗笞屑氉聊ィ瑢φ兆约旱墓こ谭磸蛯嵺`,突破了技術難關。在解決了施工中遇到的各種問題的同時,還進一步加強施工管理,嚴格執(zhí)行制度,獎罰分明,他的這些努力終于打造出了一支技術質量過硬的施工隊伍。他所帶的隊是公司的全優(yōu)施工隊,多次受到總公司的嘉獎。亞運會工程、中糧廣場工程……一路走來,一個又一個獎項,王寶申不斷突破自我,不斷追求新高度,走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
要想干好,就一定能干好;
不想,就一定干不好
“視今天為落后?!边@是王寶申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這表明了他不滿足現狀,不斷超越自我,不斷要求進步的人生理念和追求。他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王寶申升任住總集團六公司經理后,看到公司的現行管理不能適應市場競爭的需要,經過細致的調查、分析,找出了問題所在。于是他大刀闊斧地進行改革,機構重組,制度調整創(chuàng)新,使其既要起到管理的作用,又不能制約企業(yè)的發(fā)展。這些措施的實施,解決了矛盾,疏通了管理,員工看到了希望。改制的當年,企業(yè)就實現了利潤成倍的增長。
在京城的建筑界,王寶申的名字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他總是與優(yōu)質工程連在一起。自1983年以來,由他主持和管理的15項大中型工程中,一項“國優(yōu)”,2項“魯班獎”,3項“市樣板工程”,4項“結構長城杯”,其余均為市優(yōu)工程,他以實際行動踐行著他的承諾:
“蓋房人要永遠想著住房人?!?/p>
現如今,作為住總集團的掌門人,他把這種理念注入到企業(yè)經營當中,正是這種超強的服務意識,引領著住總人,不斷地向著更高的目標邁進,創(chuàng)造著新的輝煌,為實現中國夢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編輯·宋冰華)
ice7051@sina.com